‘壹’ 在广西钦州灵山县可以种海南黄花梨吗
可以种,但是不好生长,毕竟气温不是常年温暖,不像海南岛那边比较暖洋洋的,你可以网上查一下正宗佛珠,有相关的资料介绍的,希望能采纳!
‘贰’ 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可以种植榴莲果树吗
钦州灵山县肯定可以种榴莲,但是农村比较穷,可能小偷比较多。
‘叁’ 钦州当地盛产什么水果
钦州位于广西南部沿海,气候怡人,素有“中国荔枝之乡”和“中国香蕉之乡”的称号。优渥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使得钦州当地盛产水果,种类相当丰富。主要的水果除了荔枝和香蕉还有龙眼、黄皮果、芒果、木菠萝、三华李、柑果、杨桃、青枣、黄榄等。喝着钦江水,品尝着山珍海味,在广西钦州这片南方美丽的热土,水果也是十分丰富的。接下来小编就为你列举几个,欢迎评论里继续补充。 钦州地处亚热带,盛产亚热带水果和海产品。水果的话主要有:龙眼、柑、黄榄、木菠萝、荔枝等。1、钦州荔枝 钦州其实是有“中国荔枝之乡”之称的,钦州的荔枝品质十分好,肉厚、果肉干包,味道清香不流汁,比较耐贮运,可食率高达78.84~84.9%。荔枝一般是6月中下旬成熟。 而且,灵山县种植生产的“桂味”和“灵山香荔”荔枝分别荣获第二、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被授予 “中国金牌荔枝”称号。2、香蕉 钦州市是目前广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其中浦北县种植面积、产量是全市之冠,是着名的“中国香蕉之乡”。3、百香果 百香果是热带特有水果,号称热带果汁之王,原产南美洲巴西,具有类似多种水果风味的特殊芳香,香味浓郁,十分有异域风情。5,"增城挂绿" "增城挂绿"外壳红中带绿,四分微绿六分红,每个荔枝都环绕有一圈绿线,果肉洁白晶莹,清甜爽口,挂齿留香,风味独特。现存活在增城荔城镇挂绿园的那株挂绿树是挂绿荔枝品种的老祖宗,有400多年树龄,高5米多,已由它成功培育了好几代的挂绿子孙树种,共100多株,在增城几个乡种植。
‘肆’ 灵山在哪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东邻浦北县,南接合浦县,西连钦北区,北与邕宁县,横县交界。灵山县县城距南宁市154公里,距钦州市11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全县下辖19个镇,总面积355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846809亩,水田613866亩,旱地23177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934619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41497亩,有林面积2362145亩。
灵山历史悠久。1960年在县城东面马鞍山出土的“灵山人”化石,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居住。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开始设县,叫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改称灵山县,这是史书可查的灵山县县名的最早由来。
灵山交通发达,通讯便利。209国道和20124、20221省道贯通全境,与众多的县道、乡道组成便利的公路运输网络。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22公里。19个镇、389个村民委员会均通汽车。水路运输有沙坪港和平南镇鲁塘码头,船只可直通南宁、梧州、广州等地。黎钦铁路经过本县西部的沙坪、旧州、陆屋三镇,在沙坪、陆屋镇分别设有沙坪火车站、灵山县火车站。县、镇和93.8%的村委会均已安装程控电话,电话装机容量5.6万门,已安装电话机4.147万部,可直拨国际港澳台长途。
灵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极有利于荔枝、香蕉、龙眼、茶叶等亚热带作物的生长,灵山物产丰富,素有“白米之乡”“水果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1996年,灵山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1999年,灵山县武利镇的“五利”香蕉又以其独特的风味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蕉之乡”。
[人口] 据2001年底统计全县总户数279180户,总人口133.7万人,其中男70.7万人,女63万人;农业人口116万人,非农业人口17.7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37276/3558.58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8%。此外,还有壮、瑶、苗、侗、回、京、彝、水、满、藏、黎、毛南、仫佬、仡佬、布依、布朗、高山等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2%。
‘伍’ 什么是灵山特产
灵山特产指的是灵山县的土特产品。
灵山特产指的是灵山县的土特产品。主要包括西瓜、冬菜、烟花、竹子和竹编。其中荔枝是荔枝生长最适宜的黄金区之一。
它最初是在汉代种植的,但现在没有没有荔枝的村庄。主要品种有三月红、向翔丽、桂伟丽、费子骁、糯米、黑叶荔枝、鸡嘴李等。
荔枝是中国珍宝之王,荔枝品质优良。其中,三月红在5月上旬和中旬成熟,略带酸性甜味。100毫升果汁含有54.55-57.46mg维生素C,0.32-0.37毫克酸,总水果重量的62-68 %是可食用的。
肥子消在六月前十天成熟,果皮色泽浅红,美丽,皮薄而厚,肉脆,香香,可食部分占果实总重量的77.1-82.5%,种子小,品质好,风味佳。
(5)钦州灵山适合种什么经济作物扩展阅读:
灵山荔枝果皮红、紫、白、棕、脆、甜、香,可食部分占果实总重量的76.6%。种子多为果仁,品质优良。
肉桂风味荔枝果皮淡红色,乳白色,甜多汁,带有桂花香气。食用部分占果实总重量的75.80%,焦石占绝大多数。它是最优质的新鲜食品品种。
肉色鲜红,果肉浓密黄白,柔软、光滑、多汁、香甜。可食部分占全果的73.8-4.4%,种子小,品质和风味优良。
1990年6月,国务委员和国家科委主任在一封推荐为发展优质荔枝的信中,称赞了甜荔枝,并且它的特点是大和美味。
‘陆’ 广西灵山产榴莲吗
广西可以种植榴莲,但不适合种植。
榴莲主要种植区为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和缅甸等国,中国海南也有少量栽种,榴莲属于纯热带作物,榴莲的物候学特征生长所在地日平均温度22℃ 以上。
无霜冻的地区可以种植,中国海南省和云南省的部分地区可以发展。 因为榴莲要终年高温的气候才能生长结实,即使在赤道地区,海拔600m以上的高地,由于气温下降,也不能种植榴莲或不能结果。
‘柒’ 灵山县的自然地理
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4''00''—109。35''00'',北纬:21。51''00''—22。38''00'',东邻浦北县,南接合浦县,西连钦北区,北与邕宁县、横县交界,县城距南宁市150公里,距钦州市100公里,距钦州港120公里,距北海市150公里,距黎湛铁路石南火车站88公里。
2009年全县总面积355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846809亩,水田613866亩,旱地23177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934619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41497亩,有林面积2362145亩。 2008年,全县GDP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2.4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达到5.45亿元,增长20.8%,工业总产值达到113亿元,增长2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2元,分别增长19.02%和15.01%。
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115亿元,增长14.1%,财政收入6.3亿元,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86亿元,增长51.2%,引进桂合丝业丝绸纺织工业城、兴莱鞋业等14家生产性企业,合同投资额12.97亿元,工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增长38.5%,全县工业总产值84亿元,增长1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增长2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0家,新增31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7家,新增3家完成工业技改9.6亿元,增长55.6%。
2011年生产总值135亿元,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3亿元,增长45.8%,财政收入6.0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比重占82%,工业总产值120.3亿元,增长2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5亿元,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79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5969元,增长13.7%,人口自然增长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以内,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部完成。
201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3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10.2亿元,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116亿元,增长3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2.6亿元,增长2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亿元,增长13%;外贸进出口总额5380万美元,增长79.3%;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08.2亿元,增长12.9%;实际利用外资4465万美元,增长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22元,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9001元,增长12.7%。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荣获了“2014年度中国茶叶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第四届“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烟墩镇邓塘村被国务院授予“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佛子镇大芦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马肚塘村被自治区评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百佳村屯,伯劳镇竹根围村被央视评为“五大魅力村庄”,“灵螺春”茶再次荣获“国饮杯”特等奖,宇峰企业荣获钦州市首届市长质量奖等。 总体发展目标
将灵山县建设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吸纳劳动力回流的示范基地,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北部湾经济区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加工制造、电子信息、轻纺等为主的现代加工制造基地,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宜居宜业、宜工宜商、宜学宜游的北部湾后花园城市。
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5年,灵山县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人均GDP达到16845元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49:29: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0%以上。
到203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2%,人均GDP达到95238元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43:41,财政收入达到1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以上。
社会发展目标
推进灵山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灵山县城镇化进程,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近期逐步建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城市建设目标
通过加强县城灵城镇与新圩镇、佛子镇、檀圩镇的协调发展,灵山县城要努力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北部湾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和后花园城市,并带动桂东南周边城镇的发展。
城市性质和规模:
城市性质
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加工制造、旅游、商贸城市、钦州市副中心、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宜居山水园林城市。
城市职能
(1)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基地。
(2)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现代休闲旅游目的地。
(3)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地区性商贸物流集散地。
(4)综合服务职能完善的钦州市副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
近期至2015年:中心城总人口23万人,中期至2020年:中心城总人口30万人,远期至2030年:中心城总人口49.5万人。
近期至2015年:规划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为24.15 km。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105.00 m/人
中期至2020年:规划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为31.50 km。规划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105.00 m/人
远期至2030年:规划中心城建设用地规模50.54km。人均102.11m 灵山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21.7℃,极端最高温度38.2℃,最低温度-0.2℃,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658毫米,无霜期长达348天,县境内丘陵山地多,为综合性农业经济地区,农业以粮食为主,农林牧副渔均有优越的发展条件,灵山的白米、荔枝、茶叶、烟叶久负盛名,但是历代的旱涝灾害频繁,生产方式落后,耕作粗放,产量低,致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49年末,全县粮食总产108876吨,农业总产值2289.49万元,农业人均产粮251公斤,人均产值52.7元,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土地改革,组织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变革了生产关系,党和人民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从财力、物力、科学技术上支持农业,大搞兴修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种形式的新的经济联合体,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1982年全县粮食总产为427431吨,1983年粮食总产又达427482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49年增加318606吨,增长2.93倍。45年来,全县农业人口增加684205人,而耕地面积却因修水利,修道路和城镇建设减少58481亩,但1994年全县人均有粮360公斤,比1949年的251公斤,增加109公斤,并且,自1970年以来,每年向国家贡献粮食超过5.1万吨,解放后,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也有很大的发展,1994年,全县甘蔗总产量408128吨,水果总产量215480吨,油料总产量4050吨,麻类总产量230吨,木薯总产量23491万吨,茶叶总产量1415吨,蚕茧总产量492吨,1994年农业总值178825万元,比1949年的2289.49万元增长77.1倍,农业人口人均产值1640元,1994年种植业产值88592万元,农业人均749.4元,比1949年的种植业产值1923万元和农业人口人均44.27元,分别增长45.07倍和15.93倍。
201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7.75万亩,总产41.19万吨,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省下达的2.35万吨储备粮直补订单收购任务提前完成,那隆粮食储备中心库已进入仓库建设阶段,大力扶持园丰牧业、龙三钱、宇峰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辐射带动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水果总面积达到109.6万亩,产量达到67.1万吨,茶叶、蚕桑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新植优质茶1604亩,老茶园改造1000多亩,新植桑树2871亩,蚕茧产量925吨,新建了7个标准化奶水牛规模养殖场,养蛇存栏225万条,产值达到8亿元,生态养蛇致富经验在全国性会议上得到重点介绍推广,梅花鹿试养取得新突破,驯养梅花鹿1000多头。
解放前,灵山县工业为个体工业,底子薄,分布散,主要有竹木器加工、五金修理、农家具锻铸、砖瓦石灰、日用陶瓷、碾米、土榨糖生产等,多为手工劳作,批量小,质量差,以县内自给性生产为主。
解放后至1952年, 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发展地方工业,1951年5月兴办灵山县第一家国营工厂,即地方国营五一印刷所,同时,私营工业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在伯劳、沙坪、 旧州、太平、三隆、丰塘、平南等地新建一批私营镬厂,在灵城、武利兴办了2家私营火力发电厂, 在灵城兴建2家织布厂,至1952年末,全县工企业总数为32个,其中,国营企业8家,公私合营企业5家,私营企业19家,工业总产值192.07万元(1952年不变价),其中重工业0.26万元,占0.1%,轻工业191.81万元,占99.9%。
80年代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兴办新企业, 改造、扩建老企业,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和个体经济,1981年投资700多万元,新建陆屋糖厂,同年,檀圩钢铁厂转产食品罐头,更名为灵山县第二罐头厂,1982年砖瓦厂与皮毛厂合并转产羽绒加工,更名为灵山县羽绒厂,1986年第一氮肥厂转产机制纸,更名为造纸厂,期间,相继兴办一批烟花炮竹厂,柠檬酸、羽毛蛋白饲料和一批石材生产线,与此同时,先后对两间糖厂、水泥厂、化肥厂、松香厂等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1988年兴办首家中港合资企业, 即七星毛纺织有限公司,1994年末引进外资670多万美元, 将陆屋糖厂与英国太古泰莱糖业有限公司合营,组建为灵山县陆屋欧亚糖业有限公司,1994年,第二氮肥厂转产水泥,更名为第二水泥厂,与水泥厂合并组建灵山县文岩水泥总公司,当年,全县工业企业共13062家,分属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纺织、制革、造纸、印刷、修理等,发展较快的是建材、化工、食品加工业,全县工业总产值129457万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镇及镇以上工业总产值44482万元。 灵山县围绕以工强县、扩城促商、三化联动发展战略,以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县域工业壮大工程和亿元企业带动工程,全县工业经济以平稳较快态势增长,去年(2014),该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70亿元,同比增长2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亿元,同比增长23%
2011年灵山县政府代表广西灵山县宇峰企业有限公司与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南宁举行,标志着国内第一家制药上市公司入驻灵山,与灵山宇峰企业从此强强联手,共同打造国内保健龟苓膏品牌产品,描绘发展美好宏图。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生产200强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全国药业生产企业行业的佼佼者,目前已经上市,在能源资源的掌控,资金、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灵山县宇峰企业有限公司是广西农业龙头企业,灵山县内凉粉草生产资源特别丰富,宇峰食品有限公司有着近万亩的生产基地,双方的合作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充分的条件,可以互补、互利共赢,这次签署相关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迈上了关键的台阶,有着良好的开端。
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州王老吉股份有限公司将把灵山作为生产广州王老吉龟苓膏源料保障基地,进一步加大对广西灵山县宇峰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术、资金等的注入力度,共同、重点把龟苓膏产品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品牌产品。 灵山工业区前身是灵山十里工业集中区,始建于2003年。2008年初,灵山县委、县政府扩大工业区建设规模,并把名称变更为“灵山工业区”,总体规划面积28.78平方公里,为广西A类产业园区。灵山工业区实行“一区三园”的开发管理模式,按照工业园区的分布区域分为陆屋临港产业园、十里工业园和武利工业园。2013年委托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设计单位在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总体规划等方面重新修编后,目前总体规划面积为34.28平方公里,分两期开发建设,其中开发建设一期,面积15.36 平方公里。灵山工业区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为契机,重点布局有色金属、冶金、钦州港千万吨炼油项目中下游产品产业配套项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以及具备本地资源优势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达到“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解决城市就业,壮大灵山工业经济,拉动灵山经济快速转型和腾飞。 2014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86.23亿元,增长2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4家,实现总产值172.64亿元,增长29.7%。2015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实现总产值74.36亿元,同比增长25.1%。
‘捌’ 广西钦州灵山县可以种植山竹果吗
广西钦州灵山县不可以种植山竹果。"山竹果"又名莽吉柿、山竺、山竹子、倒捻子等。为纯热带水果,对环境温度要求非常高,因此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水果。其果实非常美味,富含氧杂蒽酮及其他植物营养素。主要分布区域:中国台湾、广东,福建、云南,海南南部地区有引种栽培或试种。
[形态特征]:山竹,既可以指植物山竹,也可以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山竹。原名莽吉柿,山竺、山竹子。原产于东南亚,一般种植10年才开始结果,山竹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水果,与榴莲齐名,号称“果中皇后”。山竹属藤黄科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5米,果树寿命长达七十年以上。其叶片椭圆,花似蜀葵,瓣红蕊黄,大多为春花秋实。山竹虽然种植成本不高,但需种植多年才可收获,一般在定植后10年才能采果。因产量不高,所以物以稀为贵。
[生长习性]:山竹的种子属于单性繁殖,因此山竹的繁殖为无性繁殖。山竹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以排水条件好,土壤富含有机物质,ph值在5~6.5的砂壤土为宜。在年降雨量2000~2500mm的热带雨林生长茂盛。最佳的生长环境是温暖、潮湿的地区。山竹栽培后,7~12年开始结果。嫁接后,6年结果。
[适生区域]:山竹原产于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在东南亚地区如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缅甸栽培较多。适合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下,年降雨量为2000~2500mm,热带丘陵地带或山坡、山谷的林中。果实成熟期5~10月。
‘玖’ 广西适合种植什么水果
香蕉、夏橙、桃子、李子、荔枝、芒果等都是热带性水果,适合在广西种植,除此之外,广西还出产百香果,是百香果种植大省。
同比增10%、金煌芒同比增30%;广西省田林县芒果源头产地的乐里镇新宁村,很多外地老板纷至沓来,以每公斤7~10元的价格设点收购田林县的优质晚熟台农1号、金煌芒、桂热82号等芒果。据悉,这些芒果被迅速进行精选分级包装后,将空运至北京、沈阳、成都等大都市。
香蕉:
同比增18%;今年广西香蕉产销形势总体良好,正常情况下广西香蕉的价格会保持稳定上扬,预计今年总体价格不会低于上年,整个产业能实现增产增收。
柳城蜜桔:
同比增12%:柳城县蜜桔获得过多项认证,2003、2004年,柳城蜜桔分别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授予柳城蜜桔基地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0年,“柳城蜜桔” 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同年建成广西首个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柳城蜜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