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网红的粉丝跟网红所属的平台签经济约是什么意思
网红,网络红人的简称。在中国一度是个贬义词。 网红经济是指以一位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Ⅱ 什么是网红经济网红们如何做到利用人气盈利的
“网红经济”的经典变现模式
第一,广告
广告是网红变现的首选方式,因为网红是内容的生产者,有极强的内容驾驭能力,粉丝对其极易产生共鸣,并且由于网红的个人魅力以及极高的粉丝忠诚度。使得粉丝对其内容中的广告接受度较高。段子手薛之谦的微博广告便是有趣又有效的典型代表。
第二,卖会员、VIP及粉丝打赏
当粉丝足够多,浏览量足够高时,这种变现方式比较直接明显。例如大号原创内容几乎每篇浏览10万+,按概率算,至少也有八九百人打赏钱,赏钱最低2元、最多20元起打,一个单链接下来,网红收到的赏钱过万也不是难事。
这个时候我们想成为网红需要的就是好的平台,9000网红网为不少网红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红世界。
Ⅲ 什么是网红经济请举出电商知名度的两个例子来说明网红经济的现状
摘要 答:亲,网红经济就是以网红为基础,依靠网红本身的巨大流量,去发展电商、广告代言、直播带货、线下商演、平台广告分成等形式而获得收益的经济方式,当然,还有附带的周边产业,如直播设备、直播道具、拍摄人员、剪辑人员等等,都可以称之为网红经济体系的一部分。网红经济主要就是依靠流量,也就是我们说的粉丝,主要来源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网友的关注,关注该网红的网友越多,那该网红所附带的经济价值就越大,当达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粉丝的时候,就成为能和时下当红明星流量竞争的地步了,而一些网红和明星为了相互之间的互动(相互拉流量),会在达成某些条件之后为对方直播或商演站台等等。
Ⅳ 什么是网红经济
这是一种社会现象,网红经济是以年轻貌美的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的一个过程。
网红,网络红人的简称。在中国一度是个贬义词。但是,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红人,单单在社交平台上拥有大量粉丝是不够的,还要有一间商品热销的淘宝店铺。
由于变现能力强大,淘宝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网红推广生活方式的平台。
(4)抖音网红经济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一、网红经济运作模式:
在网红经济渐渐兴起时,淘宝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以莉家和榴莲家为代表的网红孵化公司。这些孵化公司原本是比较成功的淘宝商家,但在跟网红的合作中,网红们负责和粉丝沟通、推荐货品,孵化公司则将精力集中在店铺日常运营和供应链建设以及设计上。
这种强强联手的模式,已经体现出了威力。比如手握“呛口小辣椒”“管阿姨”等知名网红的莉家,除了打造出一个个皇冠淘宝店铺外,还吸引到了风投的关注。
二、运营优势:
1、 推广成本低:网红依赖于自媒体,而大多数自媒体都是免费的,因此推广产品时成本很低。
2、 顾客忠诚度高:网红电商的顾客大多是其粉丝,这些粉丝转换成顾客的概率要远远大于陌生人。而且粉丝的忠诚度高,重复购买率远超其他店铺。
3、产品针对性强:因为网红电商的顾客就是粉丝,所以其商铺可以通过粉丝回馈快速抓住粉丝的需求。
4、 库存低:网红电商不需要囤货销售,粉丝投票后再生产,生产量依据粉丝的需求量
三、未来发展:
网红们深植于淘宝平台这份土壤,未来还可以发展得更好。淘宝总监靳科介绍,淘宝平台还将会对网红店铺提供一系列支持和帮助,其中,专门配合网红店铺的相关产品正在研发之中,此外平台还将通过iFashion频道、星店、淘宝达人等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网红店铺。
淘宝平台还会牵头组织网红店铺和“中国质造”厂商之间洽谈,以达到强强联手的目的,实现网红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对接。
Ⅳ 网红经济是什么前景怎样
网红经济简单来说就是线上营销。关于网红经济的前景,我给大家说说:
首先,不正确的价值观充斥网红经济。当前,网红经济被过度挖掘和放大,有些人可能靠着一句无底线的话、一张大胆暴露的照片或是一段低级趣味的视频影像就迅速登上了热搜,但所传递的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是有害社会的。比如,因屡次偷盗电瓶车被捕并坐牢4年的周某,竟然被30多家网红公司蹲守高价签约。这种丧失道德底线的"榜样"对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负面影响是极坏的,是有悖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良好风尚的,极易引起大家的追随和模仿,从而扭曲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的看,以短视频和电商直播为代表的网红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但在追求经济以及商业价值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对社会价值的思考,防止走偏、走歪。
Ⅵ 什么是网红经济
“网红经济”中的“经济”二字,与“经济发展”“国民经济”等常见词汇当中的“经济”不能说是一回事,而仅仅指以“网红”为工具的变现模式和变现能力。所谓“网红经济”实际上是资本决定论和互联网风口论的产物。资本决定论意味着以资本的喜好和投资倾向为转移,以获取资本的青睐从而变现为唯一目的,而将传统价值观当中的道德、使命、意义等等要素视为粪土,Papi酱也正是因为获得罗辑思维、真格基金等1200万投资才一下被树立为“网红经济”的旗帜。风口论则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投机论,它起源一位互联网大佬的观点“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种观点引得天下人蜂拥而上去找寻和追逐“风口”。互联网另一位大佬曾抨击“风口论是充满投机思维的方式”,而“网红经济”动辄鼓吹的“月入十万、百万”更是迎合了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一夜暴富的白日梦,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相当负面的影响。
“网红”本是指通过互联网走红的人,从词义上看似乎并无褒贬。但“网红”经历的几个阶段却将其赋予了负面含义。此前,郭美美、凤姐是“网红”,但她们更多是被人嘲讽和鄙视的笑料,而没有成为效仿和追捧的对象。今天的“网红”包含的人群更广泛,从喜获资本青睐的Papi酱到直播平台的所谓“主播”都可冠以“网红”之名,他们中的大部分之所以可以红起来,有些人是靠着大胆裸露、用充满性暗示影像或图片吸引眼球,有些人是利用无底线的言行引爆舆论场等等。大多时候,“网红们”传递的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但即使如此,“网红”依然成为了众多年轻人效仿的“榜样”,年轻人期待快速拥有“如日中天”的名气,瞬间拥有金山银山。在很大程度上,“网红”在名气和金钱上使得众多网民产生了共生性的依附,这种依附弥补了他们心理上的安全感缺失,他们需要的是彼此之间的认同。众人以Papi酱的1200万为梦,宣告着资本决定论的再一次胜利;而追逐“网红”为荣、以成为“网红”为理想,则鲜明地反映了网民价值观的扭曲.
Ⅶ 网红经济是怎么产生的
网红经济的产生当然是来源于网络红人群体的不断壮大。
这样说吧,社交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红人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而网红经济说白了就是网络红人名气变现的产物。网红用自身的名气号召力带动粉丝进行消费,这就是网红经济。一般来说,只有有人气有粉丝的网红才具有变现能力,这样的网红9000网红平台有很多,她们正是通过9000网红平台实现了自身变现能力的最大化。
Ⅷ 网络明星经济是什么意思
网络明星经济是指将“明星”与“产品”通过广告轰炸强扭在一起,“感动”人们有限的“想象力”,通过“联想”发挥人们对明星与产品的“移情”作用。
传统明星靠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包装,网红则是生长于移动互联网的物种。移动互联网的造星能力正在日益体现,与电视媒体“中心化”的造星方式最大不同在于网红的制造是去中心化的。因此在绝对数量来看,网红群体将大幅超过明星群体。
明星效应主要范围:
在中国,非主流形象代言还没有到达巅峰,已存在着极大的泡沫成分和非理性行为;随着消费者的成熟、行业的规范,企业也会走向理性,明星代言潮自然会回落,启用普通模特将成为主流;同时,感性形象代言人将异军突起并逐渐走向成熟。
最近在韩国暴红的青年形象代言明星张庾玄,成为非主流形象代言大亨,他第一次代言的是韩国的一家服装品牌,出场价仅为1.6万韩元,也是他决定在中国寻找到更多的机遇,同时避免不了挑战。企业启用形象代言人,可能有各种目的,尤其当明星效应和炒作之风盛行的年代。
Ⅸ 2020年如何看待“网红经济”
网红经济在近年火爆市场。2018年"双11",薇娅、李佳琦大约3亿量级的带货规模震惊全网,201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0亿量级,社交网红鼻祖张大奕也通过积攒的私域流量助力自己的淘宝店销量节节上升,近年"双11"破亿成常态。
网红具有巨大的商业能力已成为公认事实,这让广大品牌商看到了契机。
在互联网流量枯竭的时代,提高转化率成为扩大销售额的重要方式,粉丝基于对网红的信任和喜爱,容易对其推荐的商品产生购买冲动,这正是薇娅、张大奕成功的原因。商家与网红合作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想从事网红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MCN机构也由此产生。
由于网红手握大把流量,电商又是一门赚钱的生意,导致一些MCN机构不甘于只做导流角色,很多机构自己孵化IP做网红电商,但这种模式要比单纯为品牌方带货复杂更多,比如需要完善供应链、把控商品品质。
另一方面,除了经营模式,网红本身也存在大量不可控风险,由于影响力越来越大,口碑、人设都成为影响大众做消费决策的因素。
MCN需要跨越重重阻碍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打造一个大IP容易,但如何持续打造大IP却很难。
网红电商的苦与乐
风险越大受益越大对于网红电商来说十分适用,如涵就是其中的代表企业。
虽然如涵的营收模式分为全服务模式和平台模式两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服务模式(网红电商)都是如涵业绩的顶梁柱。2018财年、2019财年、2020财年,张大奕名下店铺对如涵总营收的贡献度分别为52%、55%和58%,在该模式下,红人张大奕带的是自家的货,甚至会参与产品设计。而如涵则要负责线上店铺运营、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如同京东平台的自营电商业务。
发现并孵化红人,再为签约红人开自营店变现,这是如涵在2019年前的重点经营方向。但这种较重的商业模式存在很大风险,尤其是供应链。
以张大奕的店铺为例,吾欢喜的衣橱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不仅是在历年双十一销量破亿的时候,即便是平常上新,商品页面也经常会提示“45天内发货”,由于超长的发货期,在张大奕的微博评论区中时常能看到粉丝的抱怨。
而在整个实体经济中,供应链的履约能力越强,留给买家退单的机会就越少,毛利才能得到提升。但如果现货做得太多,店铺又要面临商品积压的问题。
不仅是服饰类网红电商,食品类网红电商同样面临巨大风险。
近日,有网友称自己在吃李子柒品牌的螺蛳粉中发现刀片,这之前还有网友称该品牌螺蛳粉在食品卫生方面存在问题。尽管官网发表声明进行否认,但网红食品在货源品质方面的把控是否过关仍掀起大众讨论,作为品牌代言人,李子柒不可避免的陷入舆论漩涡。这种经营模式一旦出现差错,不但会影响机构的变现,红人本身也可能从“云端跌落”。
相比网红电商的费心费力,平台模式就显得轻松很多。在该模式下,旗下KOL们的工作主要是为各品牌商带货,MCN机构不用介入供应链中的任何环节,营收来源于向合作的品牌商收取广告等服务费用。
另一方面,平台模式赚取的利润更大。根据《财经涂鸦》报道,专注为第三方品牌服务的利润更高,其毛利率可以达到60%以上,扣除孵化核心的签约团队、孵化团队、内容制作以及BD团队招商团队所有的人工成本,经营利润率在30%以上。而自营模式有存货成本,还需要支付网红服务费,毛利率在30%-40%之间。经营利润率在5~10%左右。而且这种模式不用考虑库存积压等供应链方面的问题。
以上的不利因素和为品牌商“代言”的有利因素促使如涵将重心转向平台模式。2017年,如涵正式开启该业务,并在2019年被如涵确立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年如涵CEO冯敏对外称“我们之前方向有偏差,一根筋地给所有KOL做流量、做自有品牌。”
在这之后,如涵的大部分网红开始致力于为第三方品牌主带货,包括后来签下的极具人气但遭到封杀的前抖音知名博主温婉。即便之前在抖音积攒了大量粉丝,但如涵依然没有为其打造自营店铺。
如涵转型的成果也十分明显。据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参与平台模式的KOL数量从去年同期的133位提升至174位,并推动服务品牌由278家增至431家,相关收入同比增长74%,达到1.1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21%增至41%。
但如涵也表示未来会坚持自营电商和品牌服务“两条腿走路”的经营方式。而此前张大奕曾在微博中表示将要进行直播带货,如果为第三方服装品牌带货将会和自己的店铺业务产生冲突,而张大奕作为穿搭女王如果不接相关商单,变现规模将缩减很大一部分。
MCN面临的大坑
不管如涵采取什么方式经营,都足以证明网红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艾瑞发布的《2020中国红人新经济商业模式及趋势研究报告》也显示,2019年的粉丝经济关联产业规模超过了3.5万亿元,增长率是24.3%,预计2023年将超过6万亿。此后五年仍将保持15%左右的稳定增速。中商产业研究院则预计,2022年网红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
通过社交网络爆红的张大奕在2014年就为个人店铺“吾欢喜的衣橱”创下单店上亿元的年销售额;2017年“双11”,张大奕网店日销售额突破1.7亿元;2018年“双11”创造28分钟销售额破亿纪录;到了2019年,该店铺“双11”当天成交额已经达到3.4亿元。知名电商主播薇娅、李佳琦甚至能在一场直播中就取得上亿销售额。
这让入局者越来越多。除了如涵、微念这些元老,星期六这样的传统零售企业也在签约孵化网红,在网红经济产业中混迹已久的IMS天下秀虽然也参与其中,但并没有复制相同的商业模式。
与其他MCN机构不同,将自身定位为业内“送水者”的天下秀在2019年8月份推出IMsocial红人加速器,业务主要是为入驻的红人和MCN提供红人培训、粉丝运营、商业托管、IP孵化等业务。
不签约网红的天下秀就像是一个纯粹的服务商,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无法通过网红电商或者与品牌商合作的方式获得大笔营收,但同时相比如涵等MCN机构,其风险也大大减少了。
在推出IMsocial红人加速器前,该公司主要针对企业需求构建出SMART、WEIQ、TOPKLOUT克劳锐三大业务板块,相应的为中小企业提供红人广告投放工具、大型企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以及为红人搭建价值评估体系。天下秀积攒的品牌资源、建立的网红评估体系已经能够帮助自身打造出一个MCN机构,但构建一个红人加速器要比成为第二个如涵保险很多,因为一旦头部网红“翻车”,背后的机构将损失惨重。
红人自身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可控风险,如涵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4月,张大奕与知名互联网公司高管因个人作风问题陷入舆论风波,导致吾欢喜的衣橱商品销量大幅下降,严重拖累了如涵的自营业务。
如涵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商品销售收入下跌至1.67亿元,跌幅33%。而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一季度,如涵商品销售收入的跌幅也不过11%。不仅如此,作为公司独家签约KOL,张大奕的商业价值属于公司的无形资产。在评估事件未来的影响后,如涵确认了5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减值费用,进一步腐蚀利润。
这不是如涵一个企业面临的危机,每个MCN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张大奕。
“口红一哥”李佳琦今年在微博上为各种事情道歉,保安“推人”、对杨幂言行不当、在直播间怼人……尽管这些问题与销售的产品无关,但依然被大众指责称人设崩塌,李佳琦几乎随时面临着掉粉的危机。
微念旗下的头部网红李子柒也因近期遭遇“螺蛳粉吃出刀片”事件受到影响,尽管微念表示是自家网红遭遇陷害,但是否能够彻底平息质疑声还很难说。事实上,微念为了维护李子柒这个IP,在商业变现上一直很克制。李子柒从2016年就开始做视频,但2018年才在淘宝上线自营店铺。目前,李子柒的微博粉丝已经超过2000万粉丝,Youtube粉丝超过700万,但仍然没有接广告、做代言。
但不管MCN怎么谨小慎微,都难以杜绝张大奕、李佳琦身上出现的问题。对于MCN机构来说,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是当一个头部网红遭遇危机后,还有其他头部网红可以撑场,这是对平台最大的考验。
艰难的MCN机构
在如涵签约的100多个网红中,给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头部KOL仅有张大奕、莉贝琳、大金,他们都曾为如涵带来过亿的GMV,但在人气上,另两位远不及张大奕,张大奕微博粉丝已经达到千万级别,莉贝琳和大金只有百万级别。
因为李佳琦受到关注的美ONE以及因为薇娅受到关注的谦寻文化也处于这一状态。这意味着很多MCN公司可能都出过爆款,但具有持续性和规模性的机构却很稀少。
对于短视频赛道来说,团队要能持续输出优质作品,题材要能引发大众兴趣和共鸣,网红本人可能要具备专业度、更有个性和特色;在直播赛道,不同的细分领域有不同要求。电商直播要求团队会选品、主播需要更了解商品和消费者心理;危机公关也是MCN需要继续深造的部分。
这些都是MCN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网红不断更新换代的大环境下,对于行业内的公司来说,网红经济是一门好生意,但却不是一门容易的生意。
Ⅹ 抖音网红都是怎么赚钱的
直播刷礼物
开通了直播功能的主播,可以在直播的时候获得粉丝的打赏,礼物等,这些东西都可以按比例结算成钱,主播获得利润的。
02
卖东西
主播可以在直播或视频中卖东西,比如自己的淘宝店,自己的微店等,每次自己展示出来,观众如果喜欢就可以去买,买了主播的产品,主播就变相赚钱了。
03
接广告
接广告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赚钱方式,比如直播或者拍视频的时候旁边、背景甚至主播拿来用的,吃的,都可能是植入广告,不然没事的时候干嘛直播画面里出现其他商品。
04
导流变现
抖音红人还可以通过抖音,将粉丝导流到微博,微信等平台,这些平台打广告更方便,而且多渠道推广,抓住更多用户,变现方式更多样。
05
自媒体视频
抖音网红拥有了粉丝后,可以将自己日常的视频放到头条、大鱼、企鹅等自媒体平台,这些短视频有了流量就能获得平台的收益。
06
抖音是粉丝经济,主要靠粉丝来赚钱,因此首要问题就是要拥有众多粉丝,但头部用户毕竟是少数,流量已经集中在头部用户手里了,在推荐内容时也会做一些倾斜,所以需要耐心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