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如何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

如何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

发布时间:2022-09-18 14:40:34

㈠ 世界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力量靠什么

近年来,中国进口需求迅速扩大,为国际贸易繁荣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有效促进了世界经济再平衡。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大宗商品进口国, 2017年中国进口原油、铁矿砂、大豆等商品量刷新纪录,分别达4.2亿吨、10.75亿吨、955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10.1%、13.9%,进口均价分别上涨29.6%、28.6%、5%,对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拉动原材料出口国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㈡ 经济增长与结构再平衡的内容有哪些

经济增长与结构再平衡”。这个题目前些时候我在别的场合也讲过,但有些数据作了更新,而且是对不同的听众。这里讲的都是我个人的观点,我想先简单说说最近的经济增长形势吧: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GDP增长6.9%,和去年的6.7%相比稍微有一点加速。出口由负转正,1-4月增长了8%,去年出口是负增长,今年出口形势似乎有明显好转,同时顺差也在收窄。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过去我们出口下降主要是因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地丧失,大家可以看到来料加工、进料加工这部分的加工贸易在下降,这一现象在最近两、三年特别明显,但是今年头几个月加工贸易有所回升。我觉得它是一个短期的现象,因为加工贸易的下降表示我们从过去的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劳动力工资水平提高了,工资成本上升了,过去靠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比较优势在逐渐丧失,需要建立新的比较优势。这是一个长的过程,而且是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必然要出现的现象。今年虽然出口形势改善了,但是很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加工贸易回升,那么从这个情况看,恐怕出口好转主要还是短期因素所为。而且这个短期因素,我想是否和前一个时期的人民币贬值有关系。人民币贬值,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出口有一个短期的回升。当然,也有整个国际经济形势相对好转这个因素在起一定的作用。

从工业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长6.7%,和去年全年相比是提高了0.8个百分点,我记得去年全年应该是5.9%,因此工业增长有所加快。但是我们看看主要工业产品分类的增长情况,投资品的回升占主要部分。因此,可以判断工业的增长主要还是投资带动,当然也和国际、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回升这个因素有关系。

1-5月的投资增长是保持在8.6%,但其中,国有控股投资增长了12.6%,民间投资仅仅增长了6.8%,两者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而民间投资是基本表达市场导向的一个投资趋向,民间投资仍然相对比较低迷,就说明整个形势没有大的好转。国有控股投资更大程度上是政策带动的,仍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促进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如果把民间投资划分一下的话,制造业的民间投资只增长了4.9%,这个6.8%的投资增长有很大程度是房地产投资起的作用。房地产投资增长了8.8%,比去年全年加快了1.8个百分点。这个加快有前一个时期的一些主要城市房价上涨这个因素的刺激,它带动了房地产投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这也是短期因素。

再看消费,刚才讲出口、讲投资,那么三大需求中间剩下的一个因素就是消费,消费品零售增长略低了0.1个百分点。但是,说老实话,我对消费品零售这个指标的可信度不是特别有信心,我更看重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统计。今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长 7%,有所加快,但是消费仅仅增长了6.2%,减慢了0.6个百分点,消费有所减速。

最近几年官方政策仍然是希望靠较大力度的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但实际上投资对经济增长起的带动作用在不断地衰减,而且过去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度投资,因此投资未来起的作用是不容乐观的。消费相反起了相当的支撑作用,最近两、三年虽然其他方面形势不太好,但是消费总体来看比较稳定,消费的增长对经济起了支撑的作用。如果看支出法GDP核算数据,最近两、三年消费占GDP的比重有所回升,回升了两、三个百分点,那么这还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但在整个经济状况不大景气的情况下,消费不可能长期持续一枝独秀,它会受到影响。我们看到最近消费增长减慢,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信号。虽然过去两、三年不错,但是消费的变动和整个经济增长形势的变动是有一个滞后关系的,这个滞后关系现在正在慢慢体现出来,所以未来消费很可能也会缓慢走低。这个现象是过去几年经济形势导致的结果。因此,增长减速还是有趋势性。

这里要提到的是,如果讲短期形势的话,一个积极的因素是5月份M2的增长率降到了9.6%,这是多年来第一次M2降到10%以下,我认为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原因是过去长期以来保持了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我们提法上叫作“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实际上货币增长是远远高于GDP增长的,仍然是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一个政策导致的结果就是杠杆率不断上升,金融风险越来越大,而且金融效率不断下降。现在5月份的M2增长降到10%以下,我认为是一个积极的变化,但它究竟是一个趋势性的变化,还是短期的波动?我们还不知道,因为我们不知道央行到底心里怎么想。

所以综合判断,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形势变化是有向好的趋向,但还是投资拉动为主的短期因素导致的结果。全年来看,恐怕还是前高后低,上半年的形势变好我认为不能看作一个拐点,不能说“已经变好了,未来形势就会越来越向好”,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刚才说的是从需求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如果从供给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前一个时期官方一直在讲供给侧结构改革,那么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主要强调的是这五点。这五点确实是供给侧结构失衡的表现,我说它是“表现”,但不能讲它是内因,内因我们还要分析。那么从表现来看,产能过剩是我们结构失衡中最突出的问题。前一个时期的政策调整是主要靠行政措施压产能,因而有些大宗产品的产能过剩情况有所缓解,像钢铁、煤炭这些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度的回升。但是总体来看,过剩的问题还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行政手段来压产能恐怕只是扬汤止沸,而不是釜底抽薪。什么样的变化才叫釜底抽薪?釜底抽薪应该是从体制上解决导致不断形成产能过剩的问题,可是在这方面我们还没有看到多少变化。因为产能过剩现象世界各国都有,市场经济国家不同的阶段也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但是像我们国家如此长时间、大幅度、持续的产能过剩,而且长时间调不过来,这确实少见。

㈢ 一带一路如何带动经济全球化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各国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克服“以邻为壑”“零和博弈”的国家间恶性竞争,是“大变局”下全球化新发展和世界经济大调整的需要。

概括起来,当今世界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全球力量对比变化打破世界格局,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体系亟待调整;二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多边主义与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单边主义博弈凸现,全球公共产品匮乏,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明显;三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现有经济结构造成冲击,可能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鸿沟,社会治理亟待充实调整以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面临如此严峻的全球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贡献给世界以积极应对大变局变化、创新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重要组成部分。

02

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将在补好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足短板的同时,有效推动区域和世界以自由贸易为根本的全球化新发展。

这是发展中国家继续减少贫困、进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行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渠道。遗憾的是,当今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放弃全球化,“关闭全球自由贸易的大门”。可以预计,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围绕贸易摩擦、贸易体系构建、贸易规则重新制定的矛盾和博弈还会增加。



▲2018《世界不平等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欧洲收入前10%的人,赚走了整体国民收入的37%,中国收入前10%的人,赚走了整体国民收入的41%。(图片来源:微观世界)

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模式,为解决全球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扭转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泛滥、克服全球治理“碎片化”现象、推动世界经济与全球化新时代同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和有效路径。

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将有效推动南南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和贸易投资互联互通,提升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发挥各自经济优势拓展贸易和投资渠道、取长补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布上各自有所侧重,实现互补互利,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

㈣ 什么是全球经济再平衡

全球经济再平衡是指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进行并且有可能继续进行的需求结构调整。大家知道在金融危机之前有全球经济失衡这一说法,所谓的全球经济失衡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出现了大量的逆差;另一方面是中国东亚出现的顺差。这种失衡的格局在危机发生之后有所缓解,危机接近结束的时候这个问题又重新被提出来,现在这个问题的提出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再平衡”已经发生,而且预计还会进一步的延续下去。为什么已经发生呢?美国逆差的比重已经下降到目前的3%,在中国这边并不是很明显,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由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的出口有比较大的下滑,所以中国顺差的比重也在向下调整。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㈤ 如何解决全球经济失衡

今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增长更为强劲,全球经济失衡前景无疑已有所改善。以美元计算,美国每年约8500亿美元的经常帐户赤字似乎正趋于稳定,而且随着美国增长放缓势头的确立,其经常账户赤字也许还会逐渐收窄。 还有其它一些有利迹象:各国经济决策者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广泛的共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将扮演新的角色。然而,油价的进一步攀升则在相反方向用力,它在削弱经济增长、引发通胀上升压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当前的经济失衡。 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数据显示,单是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六个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国家,今年的经常帐户盈余预计就将达到2270亿美元,高于2004年的870亿美元和2005年的1670亿美元。有鉴于此,石油出口国现在已成为全球失衡问题的核心所在。 均衡增长?美国消费增长是否能大幅放缓,足以促成全球经济失衡规模大幅下降,而不造成汇率的大幅变动,这还值得怀疑。由于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抵制本国货币升值,目前汇率的变动,仍远未达到必需的水平,无法推动全球经济向更为平衡的状况大幅转变。但尽管如此,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重新归于平衡显然会有所助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瑞占(Raghuram Rajan)表示:“随着全球经济轮动增长,促成重新平衡的一个因素正缓慢形成。” 由于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加速增长,其消费者将会扩大支出,包括购买更多进口商品,而这些经济体中储蓄相对于投资的盈余应会减少。 目前各方争论的焦点是,更为均衡的全球经济增长能对解决经济失衡有多大影响。 一些人认为,由于美国趋势增长率仍较欧元区或日本高出3%,且从历史上看,美国消费者的边际进口倾向一直较高,因此全球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可能会很小;其它人则认为,未来数年消费增长的差异可能会很大,从而对全球失衡产生重大影响。(边际进口倾向: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进口商品的比例——编者注)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肯罗格夫(Ken Rogoff)表示:“我们正逼近全球经济的一个转折点。”他表示,由于住宅市场繁荣的消退,家庭储蓄率回到更为正常的水平,美国未来几年的消费增长可能非常缓慢。一旦美国消费水平大幅放缓,那将拉低油价,产油国经常帐户盈余也将减少。如果同时中国经济增长放慢,那将更是如此。 汇率困局不过,有一个问题人们已接近达成共识:要大幅减少全球经济失衡而不造成全球衰退,就必须通过汇率变动,调整贸易和非贸易商品的相对进出口价格。 哈佛大学另一位经济学教授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表示:“美国经常帐户赤字必须大幅减少,而美国经济增长在可承受范围内的放缓将不足以实现这种变化,因此重新大幅调整汇率将是必要之举。这一点已基本得到一致认同。” 研究表明,孤立的汇率变化不会对全球失衡产生重大影响,但要进行更大范围的转变,令全球经济回归平衡,汇率调整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去年,罗格夫和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经济学教授莫里斯 奥布斯费尔德(Maurice Obsfeld)曾估计,若想让美国贸易赤字彻底消失,美元实际汇率必须下跌33%,若想削减一半,亦须下跌17%。这些估计在今天仍基本适用。然而,就像这两位教授所指出的那样,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上述目标,美元贬值所需幅度可能会比这大得多。

阅读全文

与如何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脑怎么看爱情视频 浏览:512
爱情的动物都有什么 浏览:411
欧美女人为什么这么美 浏览:731
你的爱情密码是多少 浏览:460
做哪些动作益于健康 浏览:550
蚌端口幸福工厂在什么地方 浏览:328
性情淡薄的男人对婚姻什么态度 浏览:847
幸福是有什么而不是无什么 浏览:536
四美女在什么地方旅游 浏览:169
美女呢真漂亮北京话怎么说 浏览:503
爱情的神明有哪些 浏览:534
烟台幸福八村赶海主要抓什么 浏览:761
农村居民健康卡丢了怎么办 浏览:633
男虎与女羊人婚姻怎么样 浏览:967
橙子先生什么是幸福 浏览:896
为什么我会遇见错误的爱情 浏览:531
如何清除健康平板某些记录 浏览:643
为什么健康码里不显示14天行程 浏览:597
抗日的英雄有哪些故事 浏览:918
健康人肠道含气量是多少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