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包括了重庆市中心城区、万州、涪陵等在内的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德阳等15个市,总面积为18.5万平方公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规划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经济圈建设的九项重点任务,指明了到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方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目标
规划明确要分为两步走,首先是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着增强。第二步,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B. 成渝地区是指哪几个城市
成渝地区指四川成都和重庆及之间的地区,但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该地区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中国西南地区的6.6%和35%。
成渝地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城市带之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以成都、重庆为中心,引领成渝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通常意义上成渝地区包括:
四川省:成都、绵阳、德阳、眉山、乐山、雅安、资阳、内江、自贡、宜宾、泸州、遂宁、南充、广安、达州15个市。
重庆市:重庆主城区、涪陵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潼南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璧山区等区县。
C.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重庆、成都、绵阳、德阳、眉山、雅安、乐山、遂宁、南充、潼南、铜梁、合川、重庆主城区、资阳、内江、自贡、荣昌、大足、双桥、永川、璧山、广安、垫江、梁平、达州、开县、万州。
1、绵阳
绵阳,别称“中国科技城”,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市;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区、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
D.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交汇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
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特点
虽然在西部地区成渝优势明显,但若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基础设施瓶颈依然明显,城镇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分工协同程度不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
对此要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大幅提高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改革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高。
E.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成都市、重庆市、绵阳市、雅安市、德阳市、眉山市、乐山市、南充市、合川市、自贡市、内江市、达州市、遂宁市、潼南市、重庆铜梁区、资阳市、重庆双桥区、重庆万州区等。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行政区域在重庆市和四川省,东邻湘鄂、西通青藏、南连云贵、北接陕甘,核心城市是重庆市和成都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
从2021年12月1日起,四川省和重庆市正式取消两地间的座机通话长途话费。
F. 成渝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经济圈包括的城市有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北川县、平武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
成渝经济圈也包括重庆市的渝中、万州、黔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綦江、大足、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铜梁、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
G. 成渝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四川的成都、遂宁、内江、资阳和重庆主城等。成渝(椭圆)城市群位于成渝地区,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两市为双核,以遂宁为成渝北弧中心城市,以内江为成渝南弧中心城市,以安岳为成渝直线中心城市和成渝几何中心城市;以成遂渝、成安渝和成内渝等交通线为纽带。
四川的成都、遂宁、内江、资阳和重庆主城等。成渝(椭圆)城市群位于成渝地区,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两市为双核,以遂宁为成渝北弧中心城市,以内江为成渝南弧中心城市,以安岳为成渝直线中心城市和成渝几何中心城市;以成遂渝、成安渝和成内渝等交通线为纽带。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因区域内的两大核心城市(成-成都市、渝-重庆市)而得名。成渝经济区自然禀赋优良、产业基础较好、城镇分布密集、交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中国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铝土矿与硫铁矿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4以上,铜矿储量占全国的1/3,中材产量占全国材总产量的1/3以上,是全国最大的中材基地。区域经济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2倍,是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14倍,2008年,实现GDP14041亿元,占川渝两省市的79.8%、西部的24.1%、全国的4.7%。
H. 成渝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经济区涵盖了重庆市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约1.58万亿元。
四川15个市分别为成都、南充、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宜宾、达州和广安。
重庆31个区县除了包括万州、涪陵、渝中、江津、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等23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外,还包含了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等8个区县。
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在具体发展中,成渝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将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经济
成渝经济区地处中国西南,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西部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较之于西部其它地区,成渝经济区所包含区县市社会发展基础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相对优越,具有很大的发展容量和潜力,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
成渝经济区人口超过9000万,是中国经济区中人口最多,同时也是人口密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拥有2个特大型城市、6个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人口4046万,城镇化率43.8%。
区域双核重庆、成都两市是中国西部主要的经济增长极,其城市规模、经济实力、人才水平、基础建设均不逊于沿海城市。两市也是西部地区工业重镇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目前,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带。
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2014年,成渝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9%,2018年这一比例提升至6.6%左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成渝经济圈
I. 成都三圈层指哪里
成都市市域三大圈层具体所指区县市:
一圈层:辖6城区。
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含高新区)和 龙泉驿区。
二圈层:辖6区。
新都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
三圈层:辖8个县市。
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金堂县、大邑县、新津县、蒲江县。
成都,四川省辖地级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成都常住人口2093.78万人。
成都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机关驻地,作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67个,高校65所,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
J. 成渝双城经济区具体包括哪些地级市和区县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重庆、成都、绵阳、德阳、眉山、雅安、乐山、遂宁、南充、潼南、铜梁、合川、重庆主城区、资阳、内江、自贡、荣昌、大足、双桥、永川、璧山、广安、垫江、梁平、达州、开县、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