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评价甘肃省定西
定西市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介于东经103 52′—105 13′、北纬34 26′—35 35′之间,是兰州市的“东大门”。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审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早在战国时就在狄道(今临洮)设置陇西郡,今各县区地域均在辖境。以后随着朝代的更迭,地理行政区划虽有变化,但陇西、临洮、岷县、定西多次成为州、郡、府一级行政机构的治所,是甘肃中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定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兰州市的东大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距兰州市仅98公里,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毗邻。
定西取“安定西边”之意而得名,通称“陇中”。
自然资源 药材
定西是地道的中药材主产地,中药材资源丰富。有中药材有300多种,尤以岷归、党参驰名中外,党归、党参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0%和40%。处于洮河上游的岷县自古就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归世称“岷归”,被列为国家原产地认证保护产品。
渭源县被称为“党参故里”,种植的党参体胖梢长,皮肉坚实,质量优良,功能与人参近似。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花卉色泽艳丽香气宜人。
地方特产
陇西的金钱肉、口条、火腿被誉为“陇原三绝”,腊羊肉、腌驴肉、荞粉、烧鸡粉被列为甘肃省“名特小吃”。“清吉”牌洋芋、“雪川”牌精淀粉、“效灵”牌和“星月”牌中药材、“足赤”牌肉制品和“陇原岁月”牌白酒等11个名优产品提高了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 岷县当归、洮河绿石 砚中瑰宝、通渭荞圈圈、雪山驼掌、临洮干甜醅等。
130多年前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一声叹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便说的是定西。新中国成立以来,定西得到了大力发展,但相较全国而言,它还是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定西,地广人稀,人口约300万左右,下辖一区六县,分别是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县、渭源县、通渭县、漳县、岷县。其中最富的是陇西县和安定区,比如陇西的文峰镇、首阳镇,安定的内官营镇;最穷的是通渭、漳县、岷县。
定西最有名的特产就是薯仔,又叫洋芋或马铃薯,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走遍中国,定西的马铃薯是最好吃的,因为这里干旱,光照充足,糖分多,薯仔更饱满。比较有名的还有陇西的腊肉、岷县的点心等等。
定西又是中药材的故乡,漳县、岷县盛产中药材;这里又是“马家窑文化发源地”,马家窑产的陶器久负盛名。
定西以“穷”闻名全国,主要自然原因是干旱缺水; 社会 历史 原因是由于深居内陆,思想观念落后封闭等等。
定西,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但是定西的老百姓辛勤劳动,不怕吃苦的精神值得学习,特别是孩子们学习特别好,家庭在贫困都要让孩子上大学,哪里的人朴实,勤劳,靠自救抵抗自然灾害,确实让人敬佩,我们是外地到甘肃工作30多年了,所以比较了解
我只想说,中国最宜居的地方不是江南不是苏杭不是北上广,而是,定西!!我的家乡,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无灾情,无大难!人们淳朴、勤劳、善良、敦睦、包容,崇尚耕读,与人为善。定西欢迎您!!
陇西
腊肉
岷县
蕨麻
生在山里头,长在山里头,如今三十出头,还想回到山里头,我是山里娃平哥,一位三农领域的创作者!
在我心目中的甘肃定西是:
我是地地道道定西通渭人,定西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 或许在别人眼里的定西,是贫穷,荒凉,但是在我的眼里,我认为我的家乡定西就是最美的。 正是这片别人眼里荒凉的大山,贫穷的黄土坡,养育了我,养育了我们定西儿女。这里有自己太多的记忆,永远都割舍不断。 我的家乡定西虽然贫穷,国家赋予的称号一点也不少,【马铃薯之都】【中国药材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当归之乡】等等。 作为定西的儿女,看到家乡正在飞速发展,自己也感到特别的欣慰和骄傲!在外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就是定西的洋芋蛋。
我是山里娃平哥,一位三农领域创作者。
在你心目中,又是如何评价甘肃定西的呢?
我是定西人,我觉得我也没那么差,每个地方都有好的坏的,只是我们这个地方正在发展,只是我们的交通条件没有北上广那么便利,说实话每个地方de 发展是靠交通的,我们虽然都是山,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生活啊,我们不都好好的吗。
网友的评论:定西虽穷,自然环境恶劣,但这里的人不仅有勤劳能吃苦,超乎异常的生存能力,而且这里的人善良好客。再有这里空气质量好,兰天白云比京津冀的天数多的多。定西黄土高原,没有黄土高原,没有黄河就不能有华北平原。黄土黄原,黄河造就了华北平原,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定西市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介于东经103 52′-105 13′、北纬34 26′-35 35′之间,是兰州市的“东大门”。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审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早在战国时就在狄道(今临洮)设置陇西郡,今各县区地域均在辖境。以后随着朝代的更迭,地理行政区划虽有变化,但陇西、临洮、岷县、定西多次成为州、郡、府一级行政机构的治所,是甘肃中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定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兰州市的东大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距兰州市仅98公里,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毗邻。
去过七八次定西,主要去那推销芹菜种子,难忘肖老四牛肉面,渭源的荞圈,还有陇西的腊肉,其实定西的市府应该选在陇西,地理位置中心又是交通物流集散地,陇西和文峰基本上连起来了,现在发展的比安定区还好。
定西 境内以渭河为界,分为南北两种自然类型区。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 历史 积淀,孕育了丰富的各类资源。
这里有俊秀的贵清山(4A)、遮阳山(4A),神秘清幽的渭河源(4A),逶迤的首阳山,广阔的狼渡湿地草原,神奇的通渭温泉,
以及驰名中外的马家窑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战国秦长城、灞陵桥、海内外李氏同胞寻根祭祖的“陇西堂”、红军长征榜罗会议纪念馆、岷州会议纪念馆、盐井会议纪念馆等。是休闲度假、消夏避暑、寻根溯源的理想之地,
更是享誉全国的“中国薯都”、“中国药都”、“中国西部草都”,
被国家先后评为中国花儿之乡、中国洮砚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花卉之乡、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和中国蚕豆之乡。
美丽的定西,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块
贫瘠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点缀陇上花园的马铃薯赛过牡丹花,层层梯田,孕育了名贵药材党生黄芪,靠山吃山,定西不愧是群山环抱的聚宝盆,我是定西人,我很自豪,定西人民,你会越来越幸福
‘贰’ 岷县和通渭哪个县好
肯定是通渭好了,岷县在陇南那边,外出乞讨的人很多。还有去那时买媳妇的事情发生。
‘叁’ 陇西和通渭谁发展好点
陇西更好一点。
从GDP来看,定西所辖7县区可主分4个梯队:第一个梯队当然就是安定区了安定区1至11月,共实现GDP95亿。
从它平均每月增量上来看,年底突破100亿没有任何问题,和去年基本持平。
第二梯队有两个,分别是陇西县和临洮县。陇西县前1至11月的GDP为66亿,临洮稍多点,为68亿。
从它们每月的平均增量来看,也就是6亿多,即使最后1个月再努力,突破80亿都可算作极限,突破100亿根本没有可能。不过,这样的成绩在甘肃省还算相当不错。
‘肆’ 甘肃哪个市哪个县最穷
甘肃省最穷的五个市
第一名,临夏回族自治州,隶属于甘肃省,位于甘肃省中南部,黄河上游,西临青海省,是中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下辖1个县级市,5个县和2个民族县,总面积为8169平方公里。临夏州境内多山谷,少平地,地势较高,平均海拔2000米,风景独特,境内有和政太子山、黄河三峡姊妹峰等许多景点。第二名,定西市,隶属于甘肃省,位于甘肃中部,黄土高原、甘南高原和陇南山地的交汇处,下辖1个区、6个县,总面积20330平方千米。 定西市历史悠久,是陇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兰州市的东大门,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的美誉,环境优美,境内有秦长城,仁寿山,李氏龙宫,贵清山森林公园,灞陵桥公园等许多景点。第三名,陇南市,隶属于甘肃省,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秦岭淮河线以南,秦巴山区,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下辖1个区,8个县,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7.81万(2016年)。陇南市历史悠久,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是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陇南市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分布,地域差异明显,环境优美,境内有官鹅沟、万象洞、梅园沟、文县天池、西狭颂、晚霞湖、云屏三峡等众多风景名胜。
第四名,平凉市,隶属于甘肃省,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交汇地带,六盘山东侧,泾河上游,下辖1个区、6个县,总面积11325平方千米。平凉市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是甘肃省主要的农林产品生产基地,风景独特,境内有崆峒山,王母宫,龙泉寺,古灵台等许多景点。第五名,天水市,隶属于甘肃省,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下辖5个县,两个区,总面积14325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332.30万。天水市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环境优美,境内有麦积山石窟,伏羲庙,仙人崖,南郭寺,大地湾遗址,水帘洞石窟等许多景点。
‘伍’ 定西市各县经济排名
安定区---临洮县--陇西县--岷县--通渭--渭源--漳县
‘陆’ 甘肃县级贫困县排行榜和富豪县排行榜
甘肃 43
武都县、宕昌县、礼县、西和县、文县、康县、两当县、临潭县、舟曲县、卓尼县、夏河县、合作市、临夏县、和政县、积石山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县、永靖县、张家川县、武山县、清水县、甘谷县、秦安县、北道区、庄浪县、静宁县、华池县、环县、合水县、宁县、镇原县、定西县、通渭县、临洮县、陇西县、渭源县、漳县、岷县、榆中县、会宁县、天祝县、古浪县只找到了 贫困县名单 望采纳 谢谢
‘柒’ 通渭县的经济
通渭是传统农业县,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莜麦、扁豆、速效豆、谷子、糜子、玉米、洋芋、荞麦等17个种类。经济作物有胡麻、蔬菜、瓜果、药材、花卉等上百个种类。
2012年,通渭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92.36万亩,比上年下降2.2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68.6万亩,比上年下降2.23%。粮食总产量达到370340.04吨,增长7.04%。其中,夏粮51814.32吨,增长244.46%;秋粮318525.68吨,下降3.75%。全年粮食单产219.66公斤,增长9.48%;油料种植面积11.35万亩,下降10.35%,油料产量13982.21吨,增长53.06%。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8.25万亩,增长177.78%。全年肉类总产量10027.57吨,比上年增长5.84%。大牲畜存栏13万头,比上年增长28.48%;牛存出栏分别为4.36万头、0.99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5.31%、8.79%;猪存、出栏分别为10.71万头、11.30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10.19%、5.61%,羊存、出栏分别为3.78万只、1.76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9.57%、4.76%,鸡存、出栏分别为57.14万只、46.9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6.47%、2.11%。
截至2012年末,通渭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2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47%;农业生产用电量1248.37万千瓦小时;化肥施用量(折纯)13856.29吨,下降15.67%;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42万亩。全年新修水平梯田4.43万亩,累计168.78万亩。
玉米、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初具雏形,走出了“修梯田——调结构——搞养殖——建沼气——肥田——种植”的旱作循环农业路子。 通渭县城市工业主要有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建材业。年产量最大的有粉丝、味精、淀粉、地毯、水泥、毛衣裤等二十多种产品。其中“飞天牌”粉丝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温泉牌”味精获全国食品博览会银奖,为部级优质产品,两项均被列为甘肃省名牌产品;仿古地毯获全国优质进出口产品银奖;牦牛绒衫获95武汉纺织年会纺织类“维尔佳”杯二等奖。
2012年,通渭县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117.5万元,比上年增长29.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769万元,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348.5万元。
2012年,通渭县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7976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县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96923.7万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1.4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3.5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92万平方米。全县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企业6家,实现利润总额3559.1万元,比上年增长22.38%。 2012年,通渭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27.5万元,比上年增长15.5%(见图4)。按销售地区分,城镇零售额40112.1万元,增长15.5%,乡村零售额9315.4万元,增长15.5%。按行业分,批发业12154.3万元,增长11.7%;零售业32154.2万元,增长13.8%,住宿1250.5万元,增长59.4%;餐饮业4207.3万元,增长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