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从2002到2007年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六年,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六年。截至2007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42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吸纳了75%的城镇人口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生产总值占到全国GDP的60%,出口的70%,税收的50%,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都是从中小企业而来的。可见,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社会的今天。
可是2008年情况却峰回路转。经济增长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显着改变,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增长以从第一季度的10.6%回落到第二季度的10.1%,到了第三季度更是首次跌破两位数的增速,降至9.5%。另外,根据央行公布的2008年第三季度5000户企业调查汇总分析:宏观经济的热度指数显着回落,企业家对下季度的经济下行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出口订单景气指数持续回落,国内订单的景气度首现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还有继续回落的趋势。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中小企业的崛起。而当下经济增长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在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涨的推动下,国内市场相关产品如石油、煤炭和农副产品等价格也大幅上涨,这就从外围给国内中小企业带来了生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而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生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由于我国经济严重的依赖于出口,净出口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已上升到21.5%。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放缓导致外部需求减少,国外订单的减少,出口增速的回落,使我国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问题与机遇往往是相伴而生的。中小企业无疑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更为猛烈,虽然有些残酷,但给中小企业的转型却提供了契机。另外,金融危机可以带来更多政策层面上的优惠,国家近期相关政策的出台便是证明。国家为保增长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也无疑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家应该鼓励多出政策.有了国家的支持,小企业就会有强有力的后盾,
‘贰’ 影响企业发展的宏观因素 影响企业发展的宏观因素简述
1、政治和法律环境: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的因素。
政治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权力机构、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等因素。法律环境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法令以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等因素。
2、经济环境: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国家的经济政策,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经济环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
3、社会文化环境:企业所处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形成和变动。
4、自然环境:企业所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包括土地、森林、河流、海洋、生物、矿产、能源、水源、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5、技术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包括国家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等。技术环境影响到企业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6、产业环境:包括产业生命周期、产业内竞争情况、产业内的战略群体等。
7、市场环境:包括市场结构与竞争、市场需求状况等。
‘叁’ 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经济环境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真理。但还有很多人不了解经济环境是如何影响企业管理的,也不能根据这种影响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我们以金融危机的案例对此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企业订单减少,不得不通过裁员降低成本。还有很多企业停产、整顿或倒闭,其中不乏一些发达国家的百年品牌企业。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在危机中进行变革,创造机遇并抓住机遇,得到较好的发展。时至今日,经济环境有所回暖,很多企业重新招工,进行投资,扩大营销渠道。我们发现,危机中企业管理的重点是降成本、增销量。而经济回升后,企业管理的重点,就变为招员工、抓投入、提效率。这说明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
经济环境直接对企业战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企业战略是为了满足未来持续经营的需要,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目标与目的的管理活动。要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是扩大经营还是稳步推进,或是收缩经营,除了要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当前及未来的宏观经济形势、世界经济环境及行业经济发展状况。如果没有分析经济环境,或对经济环境分析不准确,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灾难。例如,有的公司在金融危机中采取了扩张战略,结果导致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
经济环境通过产品市场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经济环境中的一些因素,诸如价格水平和变化趋势、可支配收入水平、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模式等,直接影响到产品市场的需求状况,从而影响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状况,这就需要企业通过相应的管理提供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经济环境间接地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的过程。
经济环境通过资本市场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经济环境中的另一些因素,诸如金融系统和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直接或间接地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发挥作用。而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使企业顺利运营的根本保证。当经济环境通过资本市场影响到企业时,企业必须根据情况制定恰当的策略并进行调整,这就是经济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经济环境通过劳务市场对企业管理产生影响。经济环境中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到劳务市场。例如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状况,共同决定了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结构。劳务市场的主要职责,是为企业等单位提供劳动力。当劳务市场的劳动力在数量上和能力上,不能完全符合企业要求的时候,企业必须通过管理方式的改变适应这种现状。例如,近段时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造成的农民工返乡,使某些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些企业为了招来更多的人,不得不进行管理上的改革。
总之,经济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战略、企业人力资源、企业财务、企业销售等方面的管理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企业只有在充分注重对经济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企业自身能力,才能制定出适应经济环境、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和对策,才能实现持续经营、快速发展的目标。
‘肆’ 简答题试述宏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宏观环境的影响可以理解为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环境对于企业所处行业的影响。如果企业所处行业不景气,公司在正常情况下也会不景气,当然不排除经营有方使得企业成长速度高于所处行业增长速度的情况;如果企业所处行业发展势头良好,那么企业只需要维持正常经营就可以获得可观的增长率,当然不排除经营无方导致企业成长速度落后于所处行业增长速度的情况。
一;宏观营销环境指对企业营销活动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分析宏观营销环境的目的在于更好的认识环境,通过企业营销努力来适应社会环境及变化,达到企业营销目标。
二;人口是市场的第一要素。人口数量直接决定市场规模和潜在容量,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居住分布等也对市场格局产生着深刻影响,从而影响着企业的营销活动。企业应重视对人口环境的研究,密切关注人口特性及其发展动向,及时地调整营销策略以适应人口环境的变化。
三;人口数量是决定市场规模的一个基本要素。如果收入水平不变,人口越多,对食物、衣着、日用品的需要量也越多,市场也就越大。企业营销首先要关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及其变化,尤其对人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内容和数量影响很大。
四;法律环境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条例等,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准则,企业只有依法进行各种营销活动,才能受到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企业法》、《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广告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等等。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必须熟知有关的法律条文,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的合法性,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企业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对从事国际营销活动的企业来说,不仅要遵守本国的法律制度,还要了解和遵守国外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法规、惯例和准则。例如前一段时间欧洲国家规定禁止销售不带安全保护装置的打火机,无疑限制了中国低价打火机的出口市场。日本政府也曾规定,任何外国公司进入日本市场,必须要找一个日本公司同它合伙,以此来限制外国资本的进入。只有了解掌握了这些国家的有关贸易政策,才能制定有效的营销对策,在国际营销中争取主动。
‘伍’ 经济环境怎么影响企业战略
经济环境作为整体的大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旦经济环境相对来说比较不容乐观,那么企业就需要根据经济环境的形势改变自身的经营战略,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道路。
‘陆’ 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目前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下,在比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经济将逐步走上高品质、低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企业将面临着调整经营结构、经济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和挑战。
二,企业的发展机遇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上,虽然其影响有滞后性,但企业的经营情况基本反映了我国基本建设的投资情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主要对施工企业产生以下正面影响。
三,可以促进企业领导提高企业发展战略意识,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提高掌控战略风险的能力。推动企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调整经营结构和经济结构,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四,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的科技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使企业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可以提高企业的人才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五,通过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实现行业产能需求关系的基本持平,这对施工企业的发展是一种机遇。
‘柒’ 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环境分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分别为:
1.影响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要素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人口、教育等环境因素。在我国,特别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演变,以及富民政策。在国际,则涉及各国的政治体制,政权更迭及各政党的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
经济环境是宏观环境中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它主要包括:资源的丰瘠及其分布状况;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货膨胀率;银行利率;税制与税率;国民收入水平等。就国际经济环境来讲,还包括国际性经济集团,国际贸易关系,经济周期等因素。
技术环境是影响企业经营宏观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产业结构和战略均势。现今技术环境的重要特点是,技术发展以高速度在进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企业必须以战略眼光密切注视科学技术前沿的动向和发展趋势。
文化环境也属于社会环境,但是对企业经营具有特殊的意义。文化因素包括人们的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特定的习惯、风俗、观念、道德准则等,其核心是价值观念。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是有很大差异的,往往会造成一定的文化障碍,忽视这种差异,会导致战略失误。
2.影响企业经营的微观环境要素主要是三个要素
市场需求因素,比较复杂,包括某一行业市场的容量,价格弹性,讨价还价能力,以及市场活力等。市场需求既有中间需求又有最终需求,许多需求的满足要通过中间商的活动,而且大多数行业的需求市场都是可以细分的。因此,市场需求因素的分析必然呈现出多层次的格局;供给因素,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战略实施过程所需各项资源的来源、获取方式和保证程度,具体包括人力资源、能源和原材料、资金、技术与设备、零件和整体服务等。由于资源相对不足,地理配置和国家资源政策等影响,会使企业在供给因素方面形成优势或劣势,制约着企业的资源选择和竞争能力;竞争因素,包括行业内的竞争者(其中有现有的竞争者和潜在进入的竞争者),跨行业替代产品的竞争者。竞争因素的分析,不仅要了解有哪些竞争者;还要了解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哪些是关键的竞争者。关键的竞争者可能是行 业中的那些最大的公司,也可能是那些最富创新能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