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国的经济结构
德国经济
德国经济是指德国的经济现状。德国是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以美元汇率计算的话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经济体。
德国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出口对德国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几十年来,德国贸易出口额高居世界第一,被誉为“出口冠军”。
德国使用欧元。欧洲央行的总部亦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
中文名
德国经济
类型
出口导向型
快速
导航
工业预测
农业
全国土地面积一大部分用于农业,但德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口,仅占从业人员的2%至3%。
工业
德国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煤钢工业区。慕尼黑(宝马汽车总部所在地)、汉堡、斯图加特(奔驰和保时捷总部所在地)、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集群。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则是德国东部的工业重镇。新兴工业集中在慕尼黑一带。
德国的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航天、汽车、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军工等。德国产品以品质精良着称,技术领先,做工细腻,但成本较高。德国的工业品在世界享有盛誉,而德国也是西欧最大汽车生产国。
经合组织认为,德国的失业率会进一步下降,2015年将降至5.2%,这一数字在2011年尚且维持在6%左右。“失业率的降低和专业人才的供不应求会进一步促进收入的增加,德国民众可支配收入将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增加3.1%和3.5%”。
德国数据显示,德国8月IFO商业景气指数为106.3,预期值为107.0,前值为108.0,创2013年7月以来最低。分项数据来看,德国8月IFO商业现况指数为111.1,预期值为112.0,前值为112.9;德国8月IFO商业预期指数为101.7,预期为102.0,前值为103.4.IFO表示,德国出口领域的推动性往往逊于预期,暗示德国经济正持续丢失动力,另外德国第三季度GDP增速恐怕会接近零,将德国2014年GDP增速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增长1.5%。整体上看欧洲的经济数据并不是非常正面。
预测
2019年10月2日,预测2019年德国经济将增长0.5%,低于春季预测的0.8%;2020年德国经济将增长1.1%,明显低于上次预测的1.8%。造成经济疲软主要原因是全球需求下降、政治不确定性增加和德国汽车行业发生结构性变化。此外,英国一旦无协议“脱欧”,将导致德国经济2020年增长率下降0.4个百分点。
报告预计,德国2020年失业率将从2019年的5.0%升至5.1%。这份报告主要由德国经济研究所、伊弗经济研究所、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和哈勒经济研究所这五家德国最权威的经济研究机构联合完成。每年发布春季和秋季报告,是德国联邦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㈡ 欧洲第一工业强国的德国,为什么经济能够如此强劲
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我们所熟悉很多的手表、汽车都是 源自德国的,德国的经济的强劲很大程度上还是依据当时工业革命的福利还有在二战中的受益。而且德国就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大规模推行义务教育也让经济发展得到一个很好的保障。
最后在对于美国和苏联的冷战时期,美国在对于德国也是支持了很多。美国在马歇尔计划中对联邦德国进行了大量援助,在技术、金融、设备等方面对德国进行大力扶持,德国经济迅速复苏。联邦德国被纳入北约,从此搭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战后仅10多年,联邦德国经济就重新成为世界第一。
㈢ 德国的支柱产业或拳头产业是什么
德国的支柱产业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化工制药业、电子电气工业、可再生能源产业、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
其中,在汽车产业上,德国高档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说起德国汽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美观、耐用。早在2013年德国汽车制造业销售额就达到3617亿欧元,其中国外销售额2346亿欧元;轿车产量1408万辆,商用车27万辆。
(3)德国经济来源哪些扩展阅读
德国是当今世界第四、欧洲第一经济大国。
德国经济之所以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德国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并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专业化、技术型道路,牢牢守住全球产业链中的高端,树立“德国制造”这块象征优质、高效和创新的金字招牌,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德制造业门类齐全,汽车、机械制造、化工医药和电子电气是德传统四大支柱产业。新能源和环保技术也是德国的优势产业。
㈣ 德国以什么经济为主
德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领先的加工技术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但同时也是一个以中小型企业(指500名员工以下,年销售额50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为支柱的经济强国。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德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努力,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和促进措施。
在企业经营和收入分配上,企业把企业的福利也算作人工成本,当然不能反映企业真正的经营情况,对其他行业也不公平。另外绩效工资、年终奖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浮动比例是不是符合国家的规定,是不是有批文,年薪制、资金的分配方案是否通过职代会,也都是检查的重点。另外,企业福利待遇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政策界限较模糊,一些企业就很容易钻空子,以福利的形式发放待遇。这些“灰色地带”怎样限制,将在这方面进行率先探索。
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德国政府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在市场开发上的支持力度,并重点支持出口企业参加各种展览会,拓展国外市场。政府每年拨专款3500万欧元,资助企业参加国内外展览,其中99%的经费用在了中小企业上。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是重要内容随着产业的扩大,行业的细分和企业数量的增长,技术工人的需求也是广大中小企业遇到的突出问题。强化职业培训,是德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显着特征,德国政府把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经营能力作为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内容,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经过多年的发展,德国已经形成了标准较为统一的双轨制职业培训制度。
所谓“双轨制”或“双元制”技术培训,就是强制要求中小企业主、企业管理人员和初创业者、各类技术工人和青年人,在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时,必须先经过2-_3年的培训,其中一半时间为理论学习,另外一半的时间为企业岗位培训。目前德国已形成3o0多个技工岗位培训统一的标准。德国职业技术工人待遇高,客观上促使了技术培训的良性循环。
据德国研究机构调查,在读的中学生中,只有20%左右的学生提出中学毕业后上大学,其他都愿意选择职业技术培训。在德国,大部分企业的需求是高技术工人。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学员就业岗位稳定,而大学生就业率不到50%,—个技术工人的年收入相当于或者高于硕士学历员工的待遇,也没有技术工人地位低受到歧视的不良社会现象。注重创业服务是重要任务增加新创企业,扩大就业岗位是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目的。德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创企业的激励力度,激励项目已经超过200项。在所有激励项目中,对中小企业的创业资助力度最大。
一般而言,—个新创企业,经过审查,均可得到企业投资总额18%的政府资金支持,待企业正常运转后,还能得到投资总额的15%的资金支持。有的州、市,如莱法州,一个新创企业甚至能获得高达50%的资金补助。怎样扶持新办中小企业,经济技术部总的指导思想是:尽力维持新办企业的繁荣,保护现有企业的稳定,创造条件和环境,保证充分就业。
一是要求各类中介组织,免费为新创企业提供各类咨询。从2000年开始,制定了《中小企业七年行动纲要》,要求各金融机构举办“新创企业家”讲座,并且为个人提供发展创业的支持,要求工商大会在40个城市创建“卓越中心”,并给予资助。
二是对新创企业提供资助。设立了创新基金(ERP),凡新办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者,可以得到“ERP”计划的自有资金证明,凭证明到复兴或平衡银行贷款,进行创业实践。如发生风险,政府ERP承担80%风险,银行承担20%。
三是减税支持。1998年政府出台了中小企业减税计划,从1998年一2005年,减少中小企业税收l50亿欧元,其中减少营业税65亿欧元,降低养老金税,收入缺口通过提高燃料税率予以弥补。经济技术部称联邦的“减税计划”使创业者在商业决策时又一次具备了可靠的基础和清晰的前景。
同时,各州也都围绕本州的实际,制订了许多鼓励和扶持创办中小企业的政策,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由于有这种全方位的支持和资助,德国中小企业数量正以年净增7万户的快速度增长,为社会提供了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㈤ 希特勒执政仅3年,德国经济就起死回生,这些钱都是从哪来的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将战争责任推给了德国,并对德国实施了极其严厉的经济和军事制裁。
根据条约,德国需要支付2260亿马克的黄金(后来减少到1320亿马克),割让13.5%的领土,12.5%的人口,以及所有海外殖民地。德国陆军将被解除武装,不允许拥有空军。军队的规模必须少于10万人。
事实上,在1935年春天,希特勒公开表示他打算将德国国防军的人数从10万增加到30万。结果,英、法、意等国立即予以谴责,并威胁要组成共同防御联盟,以扼杀德国。但这些都是口惠,希特勒暴露了这些政党的弱点。
希特勒将建设公共工程和扩充军队相结合,以保证男性有工作,女性有军事工业,这在赢得民众支持和发展经济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
这是陈词滥调的“犹太人部分”,但当谈到希特勒时,就没有回避的余地了。
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厌恶已刻骨铭心,而犹太人太精明了,不该受到指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商人引发了全国性的金融危机。当德国的军事资源短缺时,他们提高了价格,使德国损失惨重。最后,他们甚至把货物卖给英国、法国和其他敌对国家。战后,犹太人还控制了德国经济的一半,掌握了大量财富。
据不完全统计,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迫害了600多万犹太人,他们的财富在希特勒的敌人倒下后变成了子弹。
英、法等国以防御苏联为主,但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被苏联打败。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梦想战争,煽动战争,并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世界顶尖人物。
另一方面,希特勒是一个难以评价的复杂人物。他是一个勇猛有力的人,但也是一个残忍的魔鬼。每个人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不同的看法。
当然,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希特勒有什么看法,喜欢还是讨厌?
㈥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为何突然有钱了钱从哪里来的
现代人要了解世界有多种途径,最简单的一种,便是直接在互联网上搜索,说起欧洲,人们会想起浪漫的法国,以及优雅的英国,其中也少不了德国。德国之所以出名,是出了一位专权独裁的希特勒,不过很多人都想不到,其实希特勒是奥地利人,并非德国人,但到了现在,希特勒已经和德国紧紧绑在一起,希特勒于1933年上台担任德国总理,在此过程中,他逐渐渗入德国军政两界,为其之后的掌权,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特勒致富的第一条路,便是抢,而抢又分为很多步,首先抢谁的?要怎么抢?希特勒雷厉风行,世界上谁最有钱,那么就去抢谁的,当时犹太人是富贵的代名词,他们聪明又极会经商,掌握大量的财富,为什么抢犹太人,希特勒也是有自己的考虑,首先犹太人没有强大的军事能力支持,其次散落四方,无法组织强有力的反抗,于是犹太人成为了希特勒的钱袋子。他先是剥夺了犹太人的政治权利,制定了排除犹太人的政策,禁止他们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于是犹太人的大笔财富全部被希特勒卷走充国库,有了这些钱,希特勒便拥有了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权力,这下子让人更加敬仰,不少德国人在当时,已经把希特勒当做一个神来看待,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希特勒的拯救德国政策,确实救了一大批德国人。
当初希特勒在竞选总理时,就向民众承诺过,自己会恢复德国的经济能力,让所有人都可以工作,不必再为生活所发愁,希特勒不仅是个演说高手,更是一个坚定的执行者,他的话说到了普通民众的心里,他的行为更是让民众看到了希望,从1932年到1934年,仅仅两年的时间,德国的经济就超过了百分之百。可能很多人只看到了二战德国的强大,实际上它也曾参加过一战,只不过在这场世界战争里,德国不仅失败还伤亡惨重,几乎掉出强国行列,直到希特勒上台,才把德国的经济扭转过来。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希特勒也争取外界的支持,首先是国际贷款,沙赫凭借德国的国家信用,去华尔街获得快贷款,完了又用这笔钱,去买了军火和技术,中间得来的利润,全部用来扩大德国军工业以及基础设施。
德国军工业体系建立起来后,资金链变得庞大起来,华尔街的贷款已经不能够支持,于是他们制定了一项政策,便是发行债券,这些政策迅速稳住国内的经济。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德国虽掠夺了犹太人,实际上也掠夺了本国人,他们的工资是固定的,涨工资变得几乎不可能,但通货膨胀控制不住,政府只要让民众不知道通货膨胀,那么他们就不会有意见,也算是另类的掠夺了。不过希特勒的目标,不止是治理好德国,不然他早就成为一个伟大的德国总理,而不是一个残忍的纳粹疯子了,他的目标是以武力征服全世界,把除了德国人以外的人,全部变成奴隶,所以他后来会失败,实际上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毕竟与世界为敌,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获胜的。
㈦ 二战时期德国的经济到底如何
纳粹德国经过两个四年计划的发展,经济基本得到了复苏: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以1928年价格计算)约为737亿帝国马克。以不变价格计算,1938年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64亿帝国马克。但是,纳粹德国1913一1938年的经济年均增长2.6%低于1870一1913年的平均水平2.9%,更远远低于1950一1960年的7.6%或1950一1970年的6.2%。所以,纳粹德国的经济只能叫复苏。
农业
农业领域在纳粹党上台前的1932年,德国农、林、渔业的总产值为87.13亿金马克,纳粹统治的第一年增加到102.9亿,1934年为95.53亿,1935年为92.06亿,1936年一跃为105.98亿,1937年降为95.15亿,1938年又达到102.59亿。粮食自给率由1932年的75%上升到1933一1934年的80%和1938一1939年的83%。1928年消耗的食品热量“出自本身”供给的占68%,1932年占75%,1936年占81%。1937一1938年,德国的粮食有89%、牛奶制品有90%、肉类品有95%、鱼消费量有74%、蛋消费量有79%是本国生产的。
工业
公园工业领域1936年,德国工业生产恢复到了1929年的水平;1937一1938年,仍持续上升。德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令美、英、法等国望尘莫及。根据英国学者汤因比的数据,德国在1938年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超过法国和联合王国生产的总和。到1938年,德国的钢产量达2330万吨,居欧洲第一位。到1939年,德国的铝产量为19.9万吨,占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位。德国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颜料生产的2/3和颜料输出的90%。在30年代,德国控制了全世界钾输出额的70%。德国是世界上人均拥有收音机数量最多的国家。
1933年一1939年,德国的军工生产增加了7倍。以军用飞机生产为例,1934年的产量是840架,而1939年达到了4733架。德国大批的机场、国防公路和防御工事等工程都己投入运行。这些都为希特勒军队在战争初期阶段取得节节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外贸
德国通过推行“划拨清算制度”,在中欧和东南欧日益建立起了自己的经济优势。1938年,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以及希腊的进口贸易中,德国所占比例已经分别达到了30%,35%,33%,48%和29%。1933一1938年,德国通过易货贸易、限额制度等手段加大了对巴西、智利、墨西哥和秘鲁等拉丁美洲国家的出口。至1939年,德国己经占到了上述拉美国家出口份额的1/4。德国在这些国家的进口额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仍低于美国,但其出口增长幅度却明显高于美国。
德国的输出品主要是工业成品,而输入品则主要是原料和食品。1937年,德国工业成品在输出总额中占82%(1929年占73%),而原料和半成品只占16.5%。在德国输出的成品当中占最重要地位的是机器设备、光学仪器以及精密机械设备。化学工业制品是德国输出重要部分,曾占全世界第一位,这种制品在德国输出总额中占12一13%。德国输出的原料主要是煤和焦炭,输出的半成品主要是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德国的国外投资在1938年仅为6.76亿美元。如果把专利权、隐蔽资本和其它财产页计算在内,德国的国外资本在二战将近结束时约为62亿美元。德国在亚洲各国(中国、日本、伊朗等)的投资也很大。1937年,德国在中国的投资达1.37亿美元。
财政
德国外债由1932年的200亿马克下降为1938年的90亿马克,银行利率由6%降到了3%,国民收入由430亿马克上升到800亿马克。
就业领域希特勒上台两年后,使德国的失业人数从600万降至了400万,到1936年基本达到了充分就业。以9月30日为每年统计截止期限,德国1933年的失业率为20%;1934年为20.5%;1935年为9.6%;1936年为5.7%;1937年为2.5%;1938年仅为0.95%。德国失业人数1933年为550万,1935年为200万,1937年不到100万,1939年只有几万了,基本上“消灭”了失业现象,并且出现了劳动力短缺。
其他领域1933一1939年,德国的铁路营运里程由5.8185万公里增至6.1940万公里;兴建了被称作“autobahn”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系统,公路在德国中心地区蜿蜒了2000英里,司机可以以每小时50英里的惊人速度持续直线行驶好几个小时。这可以说是现代高速公路的先驱。普通的德国人只要有了车就可以享受高速公路系统带来的便利,而希特勒允诺给每一个劳工家庭都配车。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运动、阅兵、火炬游行等,甚至还有奥运会这项崇高的赛事。
德国商业银行存款由1933年的69.53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82.98亿马克;政府岁入及主要税收由1933年68.50亿马克增长至1938年的235.75亿马克;而物价指数如以1913年为100,1933年到1939仅由68变为了78。城镇化水平也得到提高,德国在1933一1939年的城市人口由占人口总数的67.2%上升为69.9%,据估计,从1933到1939年有100多万德国农民搬迁到城里。尤其能充分展示德国成就的是第十一届奥运会在柏林成功举办,希特勒以一种王者之风在耗资7700万马克壮丽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宣布开幕,这一刻柏林成了“世界之都”。
㈧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直接变得富裕,他的钱从何而来
一战后全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大萧条的局面,国内经济需求短缺,人民生活困难,面对这些,希特勒采取了扩大就业,鼓励生产,发行大规模国债,发动不正义战争等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德国的经济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也是他的钱的来源。
没收资产出了这些政治或经济层面的比较正当的措施,希特勒也收取了许多不义之财,发动战争,抢夺犹太人的财产,犹太人作为当时世界上较为富裕的民族,在经历了大屠杀后,希特勒可以侵占的财富可想而知,同时,希特勒运用这些钱发展军工产业,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热门的产业,德国的军工业可以说为国家的经济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借此,德国经济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㈨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为何突然有钱了,钱从哪里来
通过阅读史料,我认为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突然有钱的原因是:希特勒假借日耳曼民族与犹太民族仇怨,在残害犹太人过程中大肆敛财,获取了投资社会建设的第一桶金。
犹太人是最富有的民族,这是有目共睹的。在二战战争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国本土民族和犹太民族矛盾尖锐,特别是二战中,法西斯对于犹太民族更是大肆屠杀,所有这些指向了同一个目的:希特勒曾对犹太民族大肆敛财,后杀人灭口,这样那笔资金的来因就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