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百强镇排名
2007年福建百强乡镇(不含城关镇)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区域评价中心会同省统计信息服务中心等联合评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建省乡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的规模与水平。
位居前十位的依次为:晋江陈埭镇、晋江安海镇、集美灌口镇、晋江池店镇、德化龙浔镇、闽侯青口镇、晋安鼓山镇、惠安崇武镇、石狮宝盖镇、晋江英林镇。前十强分布在7个县市(区),晋江独占4席。
其中福州地区的有:闽侯青口镇(第6位)、晋安区鼓山镇(第7位)、仓山区仓山镇(第13位)、晋安区新店镇(第15位)、晋安区岳峰镇(第18位)、长乐市金峰镇(第21位)、福清市宏路镇(第23位)、福清市龙田镇(第37位)、仓山区盖山镇(第40位)、福清市镜洋镇(第41位)、仓山区城门镇(第42位)、马尾区亭江镇(第43位)、仓山区建新镇(第52位)、闽侯县荆溪镇(第53位)、连江县敖江镇(第61位)、福清市高山镇(第64位)、连江县琯头镇(第66位)、长乐市梅花镇(第66位)、琅岐开发区琅岐镇(第67位)、长乐市漳港镇(第68位)、长乐市松下镇(第69位)、长乐市鹤上镇(第70位)、福清市海口镇(第71位)、福清市阳下镇(第73位)、福清市三山镇(第74位)、闽侯县上街镇(第83位)、长乐市文岭镇(第85位)、长乐市古槐镇(第86位)、长乐市江田镇(第91位)、福清市渔溪镇(第92位)、福清市港头镇(第93位)、长乐市潭头镇(第97位)、福清市城头镇(第98位)、福清市东张镇(第99位)、福清市新厝镇(第100位)。
从区域分布来看,百强乡镇分布在除南平市以外的8个设区市,但主要集中在闽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泉州市最多,占41个,福州市35个,厦门市8个,漳州市和龙岩市各5个,三明市3个,莆田市2个,宁德市1个。泉州市和福州市共有76个乡镇入围,占全省的3/4以上。
2. 福清三山古代是什么城市
三山镇地处福清龙高半岛中部,省道大真公路纵贯其中,下辖3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10个自然村,总面积102平方公里,总人口1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畲族)人口1700多人,旅外侨胞2万多人。镇政府机构设置“五办五中心”,现有编制内干部84人。基层党支部有54个,党员总数为1800多人。
改革开放以来,三山镇依托农业重镇的历史厚积,趁势而上,攻坚克难,经过20多年的奋力耕耘,农村各项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全国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先进乡镇、福建省“科技示范乡镇”、千里海堤加固达标镇、全省海建工作先进镇、福州市“小康乡镇”等称号。
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三高”、创汇型商品农业转变,逐步建成了水产、蔬菜、水果、畜禽、速生丰产林综合开发生产基地。水产养殖是三山农业的一大特色,历年围垦18处,现有滩涂面积2.5万亩,已成全省最大的蛤苗、中蛤养殖基地。由于水质得天独厚,花蛤、蛏、挂蛎、紫菜、九节虾等水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水利设施发达,现有大小水库41座,总库容量845万方,配建灌溉渠道40.3公里。防护林体系庞大,造林总面积达2万多亩,一道道绿色长城成为三山最靓丽的风景线。
工业富镇的步伐越迈越快。紧紧抓住福清核电、风电项目在三山落地的大好时机,打造三山能源产业基地,带动三山工业小区项目集聚。已开发建成“北坪埔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已有20多家企业项目落地,涉及电子、五金、玻璃、建材、机械制造、化工以及卫生保健、教育等10多个行业和领域。塑造推出了金球电器、福盛门窗、美兴玻璃、三华石材、等“三山名牌”产品形象。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经济迅猛发展的坚强后盾。近年来,全镇共投资2.5亿元,建设和完善了全镇的供水、供电、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三前”、“三圆”、“三嘉”、“大扁”、“曲白”、“安峰”等九条高等级水泥路,公路总里程100多公里。镇党委政府高瞻远瞩,以政府新办公大楼迁址为契机,着手进行新街建设和旧街拆迁改造,调整扩大镇域面积至3.8平方公里。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建成镇区中心街、农贸市场、邮电大楼、停车场、影剧院、敬老院、文化中心、商场、镇区公园等。
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教育体系现有完中1个,初级中学5个,小学35所,幼儿园37个,在职教师800多人,在校学生16000多人。三场两所一应俱全,卫生保健网络覆盖全镇。
三山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境内拥有明朝的实心斜塔、薛曾墓、霞湖洞、“三朝宰相”叶向高读书处等景点,古老有趣,颇具风采。沁前“海中温泉”硫磺气味浓烈,可治疗皮肤疾病,堪称一绝。
地处福清龙高半岛中部,南濒兴化湾,北依福清湾,东临海坛海峡,与平潭岛仅一衣带水。海岸线总长59公里,省道真大公路横贯东西。全镇辖三山、东埔、楼下、横坑、官路、沁前、良棋、嘉儒、北陈、安前、泽朗、后洋、鳌头、上坤、北楼、鳌峰、海瑶、埕边、白鹤、瑟江、江厝、东郭、坑边、塘北、后郑、虎邱、钟厝、任厝、魏庄、泽岐、前庄、前薛、楼前、韩瑶、道北等35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11.07万。镇政府驻地三山村。据《福清县志》(干隆版)载:“三山,在化北里,有山如品字”。王井山崛起东南,当山坐落西北,多石山耸立西南,因村置其中而得名。
据《闽中记》载,宋庆历八年(1048年),三山属化北里,崇德乡。按共和国成立后建制,其时应包括太平乡的海上里、海下里,崇德乡的平北里,孝义乡的化南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8月,三山称“第七区”;1961年设三山人民公社;1987年12月改称三山乡;1990年10月撤乡建镇。
该镇交通便捷,至2000年,境内的三前、三贺、三嘉、大扁、曲白等5条主干道全线贯通,使全镇高等级公路里程达80多公里,同时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境内主要名人有北宋着名的音乐家刘铣,清代诗人画家郭人麟,哈佛大学博士翁独健,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可镁等。主要景点有明朝的实心斜塔、霞湖洞、叶向高读书处等。沁前“海中温泉”硫磺气味浓烈,可治疗皮肤疾病,堪称一绝。
3. 福建省福清市的历史
福清简称“融”,地处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和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南翼,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公元699年置县,1990年12月撤县建市,现辖20镇1街,市域总面积243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519平方公里,人口121.7万,是全国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村镇建设试点县市。
一、福清区域特色
一是山海资源丰富。福清西北多山,东南濒海。山地面积102万亩,盛产枇杷、龙眼、荔枝等四时佳果;浅海滩涂92万亩,放养着蛏、蛤、蛎、鱼、虾等海味珍品;并有储量较大的矿藏资源。福清海岸线长达348公里,占全省的13%,建港条件优越,可建5-30万吨深水优良泊位100多个。现已建成5000吨位融侨集装箱码头、3万吨级元洪通用码头、5万吨级江阴港区1号泊位集装箱码头,在建中的还有元洪码头二期、江阴港区2、3号泊位及火电项目等专业码头,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二是区域位置特殊。国道和福泉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把福清与省会福州及厦漳泉等省内经济最活跃区域连成一片。东临台湾海峡,最近处与台湾新竹市仅距84海里,是福建省对台、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三是爱乡贤达众多。福清人素有爱拼敢赢、重情重义的精神特质。现有海外华侨和新移民78万多,分布在东南亚、欧美、澳洲、非洲等112个国家和地区,还有近10万玉融儿女活跃在全国各地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广大旅外乡亲致富不忘造福家园,或回乡捐建公益、投资办厂,或积极牵线搭桥协助招商引资,对福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卓着,建功至伟。四是人文胜迹荟萃。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石竹山、日本三大佛教之一黄檗宗祖庭万福寺、南少林寺遗址、灵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国家级重点文物瑞岩山弥勒佛造像等诸多名胜古迹。福清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祖籍地,郑侠、叶向高等一大批杰出历史人物,为玉融古邑赢得“文献名邦”的美誉。
二、福清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建市10多年以来,伴随共和国前进步伐,百万福清人民领开放风气之先,借政策驱动之利,扬侨台区位优势,在改革开放、富民强市的道路上勇立潮头,阔步向前,构筑起了福清新世纪经济腾飞的坚强基石。2004年福清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上升势头,达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好水平,福清各项事业又登上了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全市上下呈现出了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 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全面超额完成2004年初市委提出的经济发展“234”目标任务,其中财政总收入达到20.38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470.97亿元,分别增长23%、15.56%和45.06%,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量、增幅均位居福州各县市区前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国民经济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跨越”:
一是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突破200亿到2004年突破300亿元大关,仅用了3年时间;二是财政总收入在2001年10.27亿元基础上基本实现了翻一番,也仅用了3年时间,成为全省第二个财政收入过20亿元和国税收入过10亿元三个县市之一;三是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去年接近2.5万元,折合3000美元,这意味着福清已经提前16年率先实现了中央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指标。能够实现这些突破,工业经济所起的作用最为明显,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去年全市实现工业产值624.3亿元,增长32.28%,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58.96%。
二是“三大需求”强势增长。投资、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都得到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强势增长,全年累计完成投资总额66.94亿元,增长53.4%;“亲情工程”成效逐步显现,在海外、在国内和在福清的“三支福清人队伍”已经成为推动福清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去年全年内资实际到资达到21.49亿元,增长52.53%,实际利用外资2.03亿美元。外贸出口增势迅猛,全年实现出口总值34.15亿美元,增长64.95%。商贸市场日趋繁荣,引进了国美电器、拓福建材超市等大型连锁商贸企业,福清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28亿元,增长10%。
三是工业园区快速推进。融侨开发区“国家级”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凸显,南部片区开发和显示器产业园申报、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出口加工区建设已经启动;以电子信息、汽车玻璃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3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7.7%;冠捷、捷联显示器产量突破2000万台跃居全球第一;福耀汽车玻璃实现了我市“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浮法玻璃第一条生产线顺利试产,福耀公司入选第六届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并名列第7位。元洪投资区镇街捆绑招商和“飞地”工业发展成效显着,许多经济指标实现了倍增式增长,第一期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全面竣工并基本招商完毕。江阴工业集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2、3号泊位码头和钢铁前期项目、国电一期等重点项目已正式动工,以福抗、福兴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形成,各类项目正在加速集聚;江阴港对外开放工作通过国家验收,新辟了美西、欧洲地中海和日本三条国际航线,加上2003年开通的西非航线,目前共开通了四条国际航线。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工业集聚、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成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四是发展格局更加协调。三次产业同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稳中有升,实现农业总产值60.94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63元,分别增长9.4%和10.28%,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达到233亿元。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去年高考上线率和中考优秀率达到近年来的最好水平,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亚通公司设立了福清首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含捷联)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7%。城区面貌进一步改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启动了清盛大道、福业大道、中环路等城区主干道建设,完成了元洪路拓宽改造工作,建成了龙山公园等群众休闲活动场所;城区交通状况进一步改善,“畅通工程”达到国家二等城市标准。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食品工业强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
4. 福清真实的经济实力
福清置县于唐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因“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而得名,雅号“玉融”,简称“融”。1990年12月撤县建市。市域面积2430平方公里,辖19镇1乡465个村(居),总人口118万。
福清地处闽东南沿海,位于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南翼。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福清全国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农村城市化试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等多方面的特殊政策,发挥山海资源丰富、海外华侨众多,距台较近,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综合优势,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几年来福清先后跻身全国农业、投资环境、地方财政收入、邮电业务收入等百强县(市)和造林绿化百佳县(市)行列,荣获全国体育、科技、教育“两基”工作和发展水利经济先进县(市)称号,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6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15亿元,财政收入6.12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第三位,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和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
在发展福清经济的进程中,我们乘改革开放之风,走出一条“基础设施农业和外向型经济两翼并举,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奠定了建设中等发达城市的坚实基础。
如今的福清,投资环境日臻优化完善。“八五”至今,投入20余亿元资金,建成一批发展经济所必备的基础设施。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3万吨级元洪码头、二类开放口岸融侨3000吨级集装箱码头和与之相配套的口岸查验机构,动建了江阴3万吨级码头;城区日供水能力达20万吨,居全省前列;规模浩大、造福子孙的闽江调水江程将于1999年度完成一期工程;建成一批容量较大、网络健全的供变电系统;程控电话总装机容量一达20万门,各类邮电业务齐全。软环境建设也走在全省前头,先后设立了服务外商投资的“五大中心”和“七个一制度”,为各类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如今的福清,现代农业迅猛发展,农村经济初形成以山海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种养业为基础,以“两高一优”农业为龙头,形成农林牧副渔各业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乡镇蓬勃发展,形成了食品包装等五大主导产业,产值1000万企业达146家。
如今按语福清,凭籍对外开放的大好政策和广大旅外乡亲爱乡热忱,外向型经济得到蓬勃发展,先后开始建了“两区”(国家级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元洪投资区)、“四村”(洪宽工业村、元载工业村、福耀工业村、友精工业村),构筑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全市现有三资企业650多家,总投资32亿余美元,1998年创工业产值145亿元,出口创汇8.76亿美元,形成了以电子、仪器塑胶、汽车玻璃、纺织等为骨干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多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排名前列,创立了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如今的福清,随着科教兴市战略的实施新型城市大文化建设的逐步开展,社会各项同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田径之乡”、全省首批基层组织和党建工作先进县(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同时,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管理逐步规范,市民素质大大提高,现代侨乡城市正以其瑰丽神奇的魅力,吸引世人的瞩目。
穿越了一千三百年的峥嵘岁月,历经了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壮丽和辉煌,百万福清人民将继承和发扬勤劳与智慧、开拓与拼搏的精神,昴首阔步,迎接新一轮创业高潮的到来。
5. 龙田镇的经济概况
龙田历来是福清龙高半岛的商贸和物质集散中心,是福州市二十个商贸旺镇之一。群众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二、第三产业。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1.178亿元,占福清市的10%。其中工业总产值42.16亿元,农业总产值9.01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6亿元,同比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13.25亿元,同比增长42.5%;内资实际到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1500万元、31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3亿元,财政总收9384.85万元,同比增长43%,其中中央级收入3502万元,地方级收入5883万元。
工业目前形成了水产加工业、铝合金型材加工、化工、鞋包加工等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36.1亿元。龙田镇经济发达,是龙高半岛上一座经济强镇和商贸重镇,相继被列为全国重点乡镇、福建省城镇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中心镇、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福州市次中心城镇。
6. 福建省福清市所有乡镇的名称
从南往北排列:东瀚镇,沙埔镇,高山镇,三山镇,江阴镇,港头镇,江镜镇,新厝镇,龙田镇,渔溪镇,上迳镇,海口镇,宏路镇,东张镇,城头镇,音西镇,南岭镇,阳下镇,镜洋镇,都镇。
7. 福清的富豪前十名是哪些呢
1、韩国龙,1955年3月出生于福建福清市三山镇韩瑶村,新加坡侨眷。现任冠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冠城钟表珠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2、周宗文,1957年3月出生,福建福清人,中国地质大学学士、清华大学EMBA,工程师。现任周大生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
3、俞熔,1971年出生,福建福清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他1998年成立天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魏成辉,1948年出生于福建福清,1954年随母移居新加坡,被称为世界薄饼大王、新加坡股神,现任新加坡第一家食品集团董事局主席。
5、曹德旺,1946年出生在福建福清,系享誉世界的着名企业家,首位获得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的华人,被誉为中国首善与汽车玻璃大王。现任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
6、林定强,1966年出生,原籍福建福清,中国香港籍居民。现任金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侨联常委、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7、林宏修,1951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祖籍福建福清,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经济学士学位。现任融侨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8、林逢生,1949年10月25日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福清,小学和中学在印尼和新加坡求学。其父为已故前世界华人首富并世界第六巨富、被誉为亚洲洛克菲勒的林绍良先生。现任印尼三林集团董事局主席、香港第一太平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9、蔡道平,1956年出生于印尼,祖籍福建福清,位列2018年福布斯印尼富豪榜第三,被誉为印尼烟草大王,已故其父蔡云辉先生和其兄蔡道行先生被并称为世界丁香烟大王。现任印尼最大香烟企业盐仓集团董事局主席。
10、林文镜,1928年出生,为福建融侨集团的缔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团两大股东之一。集团拥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厂和面粉厂,在福州和重庆的项目更让他在房地产开发界声名鹊起。
(7)古代福清哪个乡镇经济发达财富多扩展阅读:
福清华人在资历、财富、贡献,社会地位以及捐助公益事业等方面,所取得成就有目共睹,在海外成大业者更不在少数。颇具代表性的印尼融侨中,不乏一大批财力雄厚,享誉全球的商业巨头和华侨领袖。
早在1990年代,印尼50家最大的企业中,福清人的就占了8家。如富可敌国的华商巨子林绍良,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印尼面粉厂和印尼水泥厂的企业大佬林文镜,东爪哇谏义里世界丁香烟王国的缔造者蔡云辉,以及印尼哈拉班集团创办人陈子兴等已故顶尖级的老板,也都曾赫赫有名。
直至今天,在印尼的那批华人精英社团领袖中,其代表性的头面人物总少不了郑年锦、俞雨龄、纪辉琦、林文光,蔡道平,林逢生,林宏修这些福清人。
福清人老是被人叫做福清哥,现在更多福清人也乐意自称福清哥,福清人自早就喜欢创大业、做大事,喜欢当大老板,喜欢当大哥大。所以不管事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要当哥,所以就叫福清哥。
8. 谁知道福清高山
高山概况
高山镇地处福清市龙高半岛南端,依山伴海,交通便捷.面积40平方公里,由于镇域周围的滩涂成片,海岸绵延的地形上突结一阜,称万底山,海拔71.8米,犹如鹤立鸡群,故名高山。全镇地域面积4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3万亩,滩涂面积2.62万亩,海岸线总长19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总人口6.4万,旅外华侨达3万多人,是福清市重点侨镇之一。距县城39公里,与平潭岛隔海相望,东与东瀚乡交界,西和三山乡相连,南与沙浦镇毗邻,曾是高山、三山、东瀚、沙埔等1镇3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有“高山市”之称。
高山历史
高山镇历史悠久,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直属福清县,号称59都。明朝先后改称西偶、南下偶、八一偶。清朝即称高山镇。1922年改名第七区,1943年,改为高山镇。1949年,改称第四区军所;1952年后分别改称为高山区、高山初级社,高山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高山镇名称。
工业商贸
高山是福清市工业经济的发源地之一,着名的福耀玻璃与天香油脂就是从高山开始腾飞的。近年来,高山镇更是进一步树立“你投资我支持,你发财我发展,你创业我就业”的大开放意识和“敢为天下先,敢招天下贤”的大引进理念,真情呼唤“回归”,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乡镇企业充满活力。全镇共有各类企业275家,已有2家企业产值超过亿元,2家企业通过ISO系列认证。如今,高山的工业正向着规模化、成片集中方向发展。经过几年的项目整合,五金、水产和轻工制品等三大产业已呈集聚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以融林五金为龙头的五金业,以贸旺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业,以胜德塑胶、和美针织为龙头的轻工制品行业等三大行业组团。目前,高山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凤岗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90公顷,将成为高山推动工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平台。 %n'Gx Ze
高山商贸业历来相当发达,近几年更是发展迅猛,镇区已形成“三纵两横”的商业街和7个不同功能的商贸小区,全镇大小批发零售店达1230家,从事商品经销活动的有4000多人,初步形成了服装、小商品、水产品、果蔬、食杂等各种门类齐全的批发网点。并随着各大超市、小商品批发市场和购物中心的相继建成,商品零售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转轨,消费辐射面不断向三山、沙埔、东瀚、平潭等周边地区拓展,消费群体已逾20万人,房地产业在政府的科学引导下,蓬勃发展,商品房销售相当火爆,镇区中心店面价格持续看涨,每平方米最高达3.5万元。
高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农村民俗文化相当活跃。每年闽剧演出近3000场,极具高山地方特色的“板凳龙”每逢元宵节等重大农历传统节日都要组织表演。近几年,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更是取得丰硕成果,2004、2006年先后两次获评省级文明乡镇荣誉称号。目前,全镇参与门球比赛、健生球、太极剑、气功、晨练等有益身心健康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共有2个文明村,135个文明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