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些地方对车辆进行限高,这是为什么
有些地方对车辆进行限高,这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地方都会对车辆进行限高,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大家说说这个问题。
道路高度和宽度限制设施旨在维护交通安全。由于一些跨越桥梁和隧道的道路高度有限,超高车辆可能撞到桥梁和隧道顶部,造成交通事故。但现在,高度限制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实现其他目标的一种手段。例如,一些地方在道路上设置了高度限制杆,以防止大型卡车进入市区,以满足空气质量标准。但是,随意设置高度限制杆也是违法的。通常,由于高度限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很多。虽然我们的国家《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如果需要设置限高标志,则需要“在进入本路段之前,在交叉口的适当位置设置相应的引导标志,以便装载高度超过标志所示值的车辆可以绕行”。然而,在实践中,许多高度限制设施在进入交叉口之前没有提供必要的信息。因此,限高门的设置缺乏法律依据和统一标准,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如何保证出行安全,达到令人满意的“畅通”效果,也取决于相关部门的良好反映。
‘贰’ 农村出现限高杆,保护公路却耽误了农业生产,它还有必要存在吗
俗话说:致富,先筑路,根据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交通条件便利,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外部资本能力更好的注入,本地产品可以更好地发展,并且会有更多的销售。因此,尽管中国正在大力发展公路和桥梁产业,但它也非常重视公路的保护。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道路上有一些标志会限制过往车辆的高度。这是一件好事。
关于是否存在极限的问题的答案是,道路对于地方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保护道路至关重要。同时,有关部门还必须处理这一时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使限高杆可以保护道路,而又不影响农作物的销售。在秋收季节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农作物。但是,限高杆是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果农民卖谷物迟到,这是不合适的。因此,限制条必须存在,但必须合理管理和消除。
‘叁’ 各地公路到处设限高杆,有什么好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国内的汽车是越来越多了,交通规则也很复杂。就说最近处在风口浪尖的道路限高杆,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条路上几十根限高杆,这就太过分了。限高杆对于小车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可对于货车来说,就相当于“马路杀手”,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撞上去了。
现在都在提倡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前提是满足城市的正常的发展和日常生活。既要保护环境和道路,也不能一味的阻止货车进城,合理的设置限高杆,才会让更多人接受。
‘肆’ 二问相关领导,限高杆是不是影响市容和城市形象,到外地发达的城市考察一下,会不会也影响经济发展的!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规划,是由政府部门来设定的,
我们普通人的话也可以提一些相关的意见。
你可以先向人大代表反映一下,让他传达你的意见。
‘伍’ 经济学中的杠杆到底是什么
杠杆的本意就是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所以在经济领域,杠杆就是指小资金撬动大项目。而经济去杠杆,简单说就是消除这些以小博大的资金,表现为降低企业负债率、减少金融产品嵌套、减少违规信贷等等。而对于不同的经济主体来说,去杠杆也有不同的含义:
居民
居民这边的杠杆主要是按揭买房和消费贷。按揭都比较熟悉,30万首付,买100万的房子,那么其中70万公积金贷/商业贷就是加杠杆的资金;再比如消费贷,利用你的信用积分去平台借钱消费。以上的两种方式,实际上都是用我们的信用、公积金或者实物等进行的抵押贷款。
而去杠杆并不是不准我们买房,不准抵押贷款,而是将杠杆的比例降下来。原先30万首付可以“撬动”70万的贷款,现在不行了,提高首付比例,限购,得40万或者50万。原先信用积分600分以上,现在得700分,可贷款的人就少了很多,同时坏账率也会有所降低。
工业企业
在经济繁荣期,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会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企业的话,这就意味着货币流动性更宽松,更容易能贷款到更多的钱,项目更容易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批。这时也正是企业加杠杆扩张的时期。公司资产/估值1亿,原先只能贷7000万,现在可以贷到2亿,财务杠杆加到2倍。
而去杠杆则是在有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如果放任信贷宽松和项目接连上马,不仅会让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还会给银行造成坏账负担。一旦企业破产倒闭,银行的钱就玩完了,而银行的钱是又来源于老百姓的存款、企业存款、理财资金等等。因此这么一来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因此这时国家对央企去杠杆,也是将金融危机扼杀在摇篮中,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政府
目前的去杠杆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去杠杆。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地方政府一般债与专项债。
一般债就好比是中央政府的国债,而专项债则是面对那些土地储备、棚改、收费公路、PPP等项目的债券。这些债券的最终目的都是融资。就拿棚改来说,动辄上亿的拆迁款,地方政府财政肯定吃不消,这时就需要发债融资,得来的钱投资棚改项目。
现在地方政府要去杠杆,就是降低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根据住建部数据,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率由2013、2014年的7.9%、9%提高至2015、2016年的29.9%、48.5%,2017年达到60%。一旦货币化安置比例下来了,购房需求和热情自然大幅下降,支撑三四线房价的托底就没有了,最终让房价回归理性。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加杠杆主要就是在投资这块,操作基本就是扩表、期限错配、产品嵌套和放宽信贷。扩表,跟上面说的按揭差不多,理财产品自有资金一点点,剩下全靠借,然后加杠杆、通道等等绕过监管发行产品;期限错配就是用短期资金去投资长期项目,就好比你用1年定期的钱去存5年定期的利息,用短期资金去博取长期收益的理财产品一大把。比如银行经常发行的几个月期滚动理财,去投资那些N久以前的项目,这就是典型的加杠杆;产品嵌套,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期限错配。3个月理财投了1年的项目,可是现在到期了怎么办,那就向A机构发行理财募集资金;A机构再打包,向B机构募资...;放宽信贷就是放宽放贷对象的审核,就像本来以前都是买大盘蓝筹,现在只要能赚钱,ST也可以考虑一下。
而去杠杆就是将这些情况一网打尽:限制金融机构理财投资范围,紧缩市场流动性;打击理财产品资金错配;打击理财产品层层嵌套;收缩信贷。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要求太低了,只要一个支点,而撬动地球最要紧的,其实是那根杆子,如果杆子断了呢?我们也有一句经典怼回去:“撬起地球砸自己的脚。”那应该挺痛的。
经济学杠杆,就是借贷。万物借贷都需要抵押,我们经常盯着实物抵押,实际上,资金本身就可以抵押。这就形成了杠杆,如果一个人有10块钱,他用这10块钱作为抵押借来10块钱,也就是一倍的杠杆,我们说他用10块钱撬动了20块的杠杆。这个时候如果这个贷款人有本事,让20元增值,变成了30元,这杠杆就去掉很多。那个时候30元里面10元是负债。所以去杠杆可以有两个思路,一个是还钱,10元负债还掉一些,另一个是涨价,涨上去的时候,套现,然后那部分资金就可以归还借款。这两样都有体现,我们发现楼市其实是遵从涨价去杠杆,结合去库存,所以有房一族很欢乐。
杠杆并不是只存在于借贷,还有货币,诸如存款准备金,银行出借100元给甲,可这笔钱实际上还在银行手里,甲没有拿出来放在口袋里,于是银行扣除存款准备金,打比方10%之后,90元继续借给乙。你看看,银行就100块钱,他借出去了190块钱。这就是杠杆,理论上这种借贷会循环无限的放大。所以说降低准备金又称之为金融手段里面的“麻辣粉”。因为力度很大。
杠杆也体现在货币发行上面,比如美联储如今要缩表,实际上就是回收美元。央行是没有净资产的(理论上),我们假设央行又1元净资产,而他发行了100万货币,那么资产100万,负债100万,这个杠杆就是100万倍。当然不能这么说,我们只是简单的说明,其实多发货币也是增加杠杆,去杠杆也代表要回收货币。
综上,用小钱撬动大钱就是加杠杆,加太多了,就卖资产还掉借贷款,就是去杠杆。
杠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钓鱼时用的鱼杆、夏天用乘凉的风扇、工作中用的撬棍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就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很形象的解释了杠杆的原理。
杠杆就是一种以小博大的工具,如今,杠杆被广泛应用到了经济上。在经济学中,杠杆是以特定的比例放大投资结果的工具。在楼市、股市、汇市、期货、企业融资等活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杠杆是一种以小博大的投资,各个市场中的杠杆比例也不同,杠杆的比例越大,所需要的本金就越少。盈利和亏损的倍数也就越大,反之越小。
15年股灾时,有个的反应杠杆风险的真实案例。一股民股灾前,手中有80万本金,但他用了四倍的融资盘后,手里就有了400万的资金,全仓买入一支股票。如果二天上涨20%的话,他就能得到400万 20%=80万的收益,也就是说,二天二个涨停,他的本金就会翻倍;但悲哀的是,他碰到了熔断,二天二个跌停,结果,二天就 把80万本金赔没了, 爆了仓,最后跳楼自杀了,这在当时还上了新闻。
杠杆除了放大盈亏外,还有活跃市场的作用。如贵金属市场、外汇市场等如果不使用杠杆,平时的波动很小,而且一手最小的交易也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之多。如使用50倍杠杆后,就可以用原来实际金额的五十分之一来撬动这笔交易,这样即降低进入的门槛,同时放大收益的比例,让市场更加具有吸引力。
经济上的杠杆没有好坏之分,楼市使用杠杆后,可以让你30万的本金,住上100万的房子。所以,理论上,杠杆可以撬动地球;但实际生活中,更多的是撬动着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忘记在那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杠杆,杠杆就像女人,越美丽就越危险。所以,在使用杠杆时,看到它美丽的一面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它的风险,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杠杆。
通俗的说,经济学中的杠杆就是买你买不起的东西,这个主要发生在投资领域。
也许有人会问,买不起的东西怎么买呢?
就是找朋友借钱或到银行贷款买。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自己买不起,还得借钱,那为什么还要去买呢?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买的东西会升值,并且升值幅度达到一定比例。
举个例子:
一副名家字画价格为100万元,明年市场价达到120万元,银行贷款利率10%。而你只有50万元,这时候你就要考虑买还是不买?字画投资回报率为(12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20%,大幅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这时候,到银行贷款50万元,买下字画,第二年120万元卖出,还了银行贷款本息55万元,扣除自有资金50万元,净赚15万元。
当然,名家字画仅仅是举例子而已。通常,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有人因加杠杆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因加杠杆倾家荡产,具体是否值得加杠杆,需要综合自己的实力、投资品价格走势等多方面因素来决定。
刚写了一篇关于杠杆的文章,从经济学定义上说,金融杠杆的实质就是货币乘数撬动经济活动,并通过债务的形式表现出来。打个比方,比如股市杠杆就是个人投资者通过信用质押从金融机构以一定比例拆解资金,虽然没有明确债务,但实际上这里的风险就是以债务的名义体现出来的。一旦你有所损失,实际上就是实打实的债务。杠杆通过扩大资产负债,去博取超额收益,这就是杠杆。
关注经济解读,关注小欧股迷
杠杆原理来自阿基米德棍子撬地球论,就是以很小的力量可以拨动很大重量的东西,用在经济学上其实就是借力赚钱的意思,假如完成一单生意很暴利的生意,没有启动资金作为支点,那它就是不成立的,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证明这个观点,假如你想买一套房子,但房子需要上百万根本买不起,但用分期还款的方式,借用了银行的钱实现了有房的梦想,假如买房之后的十年,房价翻了几倍,那么你卖掉房子还了银行的钱,还有很大一笔剩余,这就是你用了经济杠杆的原理套取了一笔财富,其意义的深层原理,就是利用了银行,把风险交给银行,把利润留给了自己。
当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并利用这个经济学原理时,银行的风险加大了,也不利于 社会 的稳定,各种p2p暴雷跑路其实就是这个意思,用别人的钱为自己赚钱,这就是杠杆,当杠杆无限大的时候,风险自然剑指银行,假如房产价格暴跌,其金融风险是无法估计的,像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同样波及别的国家。
最近的蚂蚁上市被搁浅,其核心原因与金融杠杆是分不开的,假如大家都在使用花呗、借呗去超前消费,那么蚂蚁金融的钱又从哪里来?其实是借贷越多,他们就越赚钱,用大家的借款条总额去融资贷款,然后再次放贷出去,间接地把应该储蓄在银行的钱,利用杠杆经济原理翻到100倍甚至更多,这是不利于国家金融稳定的,所以遭到约谈也是在所难免的,要不银保监会就形同虚设了。
楼市需要去杠杆,才能抑制大量炒房者利用杠杆把房价越炒越高,这对普通刚需是不利的,金融去杠杆,才能防患于未然,假如杠杆力度过大,是难以收复的,泡沫过大,总有破灭的一天。
,
对于杠杆问题,楼市也好、经济也罢,简单的说就是10万成了100万,100万成了1000万,这杠杆是多少?10倍,而经济学中的杠杆很多,包括价格、税收、贷款等等。
我用个人理解的最通俗语言来简单说明一下经济杠杆,我来举一你来反个三。
就拿贷款来说吧,
某企业本身市值3000万,但可用资金只有300万,这个时候他们手里有一个很好的研究项目,可惜啊,没钱进行了,那么这个时候政府也好、银行也好,都看到了其项目的可能性。
为了推动企业的持续科研能力,贷款三千万给企业,于是企业一下子就活过来了,也在未来的日子里成功了,这就是杠杆。
很多的企业也好、还是经济也好,甚至个人,逐渐依靠此类方法走向了成功,但是,他们本身的杠杆太重,如果一直持续下去,有一天一定会炸的,所以需要去杠杆,让企业用自己本身的钱来进行持续性经营。
就好像买房,不让你抵押贷款了,这也是去杠杆。这么一说,可能理解起来就简单了吧。
关注一号文经,将为你带来更多原创优质内容。
经商的核心就是杠杠,当然这个词是经济学上的,还可以理解为借贷、加权,泛义也可指影响力,比如世界上第一个百万富翁保罗格蒂夺标第一口油井的时候请当地官员来露了个脸,吓的大家都不敢跟他抢了!
古代赚钱手段就是两招,一招就是囤积居奇,把货压在手里待价而沽。另一招就是垄断货源、渠道或市场。加杠杠就是买预期,下定金这块地产的蔬菜瓜果的只能卖给我。那些年阿里巴巴的投资者就是看好未来的效益敢砸大钱,如今都赚大发了!
二十年前有个“张家港精神”,是江苏张家港率先高负债建保税区,现代化的港口,使沙钢崛起,加杠杠使张家港人提前五到十年享受到富裕的生活。
加杠杠虽然可以四两拨千斤,也要讲时机、方向、力度,有个股市老手在开始融资那年先挣几百万后亏一千万,加杠杠让他从此一蹶不振。
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就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也就是说杠杆,只要杠杆够长,离支点越远,越省力。只要用小点力就可以撬动比自己重很多倍的物体。
经济学上讲,利用较少的资产,可以获取几倍资产,并让这资产产生收益。杠杆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期货交易就是其中一个。用少量本金,就可以交易,可以翻几倍收益。房地产上最为明显。比如一套房子100万,你有100万现金,只能交易一套房子,等他涨到120,卖掉赚20万。但是如果你用杠杆,用20万去银行首付买,可以买5套。等涨到120万,你一起卖掉,一样100万成本,可以比全款只能买一套多赚四倍收益。这就是经济学里杠杆原理。
很多人不懂什么是杠杆,这里给一个非常直白且通俗的说法: 负债即杠杆 。
所谓杠杆也就是以小博大,看到上面的图你就可以发现,杠杆可以进行无限放大。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整个地球 ”,说明了杠杆的作用。
以单个个人来说,
比方说,我身上只有1万元,我借了9万元,一共十万元,投资一个生意,那么我就是加了10倍的杠杆;
对于企业来说,我的净资产只有1个亿,但的总资产是2个亿,那么我的杠杆就是2倍;
对于金融投资来说,如果我要买卖期货,我只交了5%的保证金,那么杠杆就是10倍。
对于经济学来说,杠杆 是指信贷规模过大,整个经济的负债过多 。
因 为,杠杆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加速发展,用坏了可以导致崩溃 。
最简单的比喻就是:你有1万块钱,投资于期货,你有可能1天之内就赚到5000元,收益率达到50%,但是你同样有可能一天之内损失5000元。这就是杠杆的作用。
所以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国家要限制杠杆,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防止引发系统性风险。
‘陆’ 为什么车辆限高,还有一些路段设置一些限高杆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一个限高杆限高3米,很有可能,限高杆后面不远处就有涵洞桥梁或者电线,大概就在三米多点的高度,如果超高的车通过了很可能就会出现事故,造成损失。
‘柒’ 各地公路到处设限高杆,有什么好处
公路设限高,是一个地方保护主义的标志。其目的是限制交通车辆通行,不让大货车驶入,怕路面压坏,怕污染环境 等等。这些措施看起来是保护地方的交通秩序,采取限高禁止通行,但也是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物流信息时代的步伐加快,给更多的地方及群众带来了商品流通的快捷和实惠,应该说这就是发展。由于地方限高,让逐多车辆无法快捷到达,而绕道或者二次倒流,增加成本和时间。所以个人觉得,限高不是促进地方发展,而是权利设置的障碍,是小集体没有大局意识的表现。
现在限高杆在道路上特别的常见,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有很多地方都设置的限高杆,限高杆本来是为了警示司机的,但是如今却变成了道路杀手,限高杆引发的事故也越来越常见。
好处肯定是有的,因为有些车载的物品太高的话,就会导致超重那么久可能破坏道路,限高则能避免因为车辆超重而对道路等市政设施造成破坏,特别是一些立交桥更需要限高。如果不限高对桥梁等设施会带来毁灭性的伤害,要是限高估计我连立交桥都不敢上了,谁能知道它哪一天会因为负荷过重而倒坍呢。说白了,就是为了交通的安全而设置的。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乱设限高杆,这在全国是个普遍现象,这也因此带来巨大的 社会 问题。卡车作为限高杆的主要针对对象,卡车撞上限高杆的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就有那么几起,严重危害到了卡车司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旨在维护道路安全的限高杆,却在实践中屡屡成为“道路杀手”,这样的局面足以发人深省。无论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因为限高杆大多为钢架结构,因此客观上加剧了对人员的伤害。由此值得反思的内容是,限高杆能否以塑料制品来代替?毕竟,限高杆的最大作用是警示车辆不要超高通行,而这种警示大可不必以车毁人亡为代价。
各地公路到处设限高杆等等,实际上多数巧立名目的嫌疑,看似是不准许大车通行,但背后却是与利益相关联的。
加强道路管理,于是有了各类的摄像头和抓拍,有了一张一弛的限速,有了限高杆,有了超载检查站,有了堵截点。。。这些对于交通运输管理和 社会 治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些措施却与部门的利益扯上了勾,很多人还因此受贿而去吃牢饭。比如某省的G15高速的一个摄像头,一年抓拍收益几千万。这些不能不说设立这些措施的初衷就是为部门利益而来的。
现在 社会 也在反思好多事情,为何当下交通管理的力度这么大,而恶性事故还在频发,总结了一下,这与过度的管理有关联,车辆行驶在道路上战战兢兢,一会要注意不要超速,一会又是这样那样不认识的标志,一会又是闪关灯拍照,一会又被截停查车。国道上平均50公里就有个收费站,同时又是检查站。
挣得钱就这样一点点被挤了牙膏,于是许多司机为了牟利就开始超载,开始想一些别的门道。说白了就是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了。
各地有各地的好处,谁干谁知道!
主要是怕道路被压坏,本身道路设计就没考虑载重量,加上施工质量堪忧,偷工减料不达标,所以采取限高来限制重型货车通行,岂不知这样严重影响货运畅通。
全国一盘棋,中央的话都不听了,得好好整治这种加重百姓负担的歪风邪气。
主要是保路,大车超载,把乡村公路碾的支离破碎,惨不忍睹,才有限宽限高之举。但国道、省道、县道就应按国家规定办理。
拦路抢劫
公路不应该限高,只有在隧道,桥梁底下的过路车才能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