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镇,以前也叫昭化是中国第几大小镇
我想说的是,昭化剑阁县地方昭化点新照华利州区宝轮镇老昭化和一个新的响应。古城景点老昭化院坝。
② 最美四川十大古镇排名,着名四川古镇有哪些
1、昭化古城
昭化,古称葭萌,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两千多前就是苴国都邑,自秦设郡县以来,一直是郡县治所,宋代改名昭化。今为广元市昭化镇,位于广元城之西南30公里的嘉陵江与白龙江汇合处。
2、柳江古镇AAAA [四川眉山洪雅县]
柳江古镇建于南宋十年,距今800多年历史,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距成都150公里,距瓦屋山50公里,是成都-瓦屋山旅游干线上的重要节点和大瓦屋山旅游区的重要门户。
3、黄龙溪古镇AAAA [四川成都双流]
2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汉代古墓群留下了前辈的足迹;蜀汉政权在此萌芽催生;诸葛亮南征在此屯兵牧马;唐宋时期日见繁荣,黄金水道成了南方丝绸之路的集散地;明清时代的木板民舍、青石小径流传着历史的故事;老街南、北、中错落的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形成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奇特景观;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的全木结构古戏台保存完好;六株千年古榕树掩映着古镇的魅影;.....
4、上里古镇 [四川雅安雨城区]
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雨城,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古镇初名“罗绳”,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
5、福宝古镇 [四川泸州合江县]
福宝古镇距四川省合江县城42KM,是国家级福宝森林公园的门户,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6、郪江古镇 [四川绵阳三台]
三台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凄王国的国都今妻阝江,妻阝县境建置始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设置的妻阝县,历代相沿,名称多异,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设置三台县,县城由此而由妻阝江迁至现三台县所在位置;妻阝江由县改为三台县下设镇.妻阝江镇现保留了很多完好的历年来的来自闽,粤,赣的客家人留下不少的会馆建筑遗迹,同时也保留了很多完整的民居,体现出了四川川西北独有的历代民居风貌,形成了四川省内完好古建筑群,被定为妻江镇也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7、龙华古镇 [四川宜宾屏山县]
在细沙溪两岸有3万多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树,地处打鱼村的丹霞地貌秀丽多姿。古镇最有情趣的是静卧在小龙溪上的那座古色古香的凉桥,旧时名靖虹桥,修建于光绪辛丑年。
8、铁佛古镇 [四川内江资中县]
铁佛镇为省级重点保护古镇。位于资中县城西36公里处.古镇建于清干隆五十三年(1788)。聚落形若锯镰,人口约二千。清代老街东西向略呈弧形,依山势按3层布局,进街9处石梯拾级而上,经3道栅门,一层高一层,层层分明。
9、磨西古镇 [四川甘孜泸定]
磨西古镇位于甘孜州泸定县南部,地处贡嘎山风景区东坡,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入口处,属海螺沟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是海螺沟名胜风景区的旅游接待基地和入口,磨西镇距成都约304公里,距泸定52公里,距康定约70公里
10、罗泉古镇 [四川内江资中县]
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
③ 四川的十大古镇分别是哪些
四川的十大古镇分别是:上里古镇,昭化古城,黄龙溪古镇,柳江古镇,福宝古镇,郪江古镇,龙华古镇,铁佛古镇,磨西古镇,罗泉古镇。
1、上里古镇
上里古镇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当年红军四万八千里长征曾经经过这个,上里古镇的特色有风格各异的桥文化、独特的牌坊文化、罕见有趣的泉文化、栩栩如生的塔文化、工艺精湛的建筑文化。
旧有的中国式建筑依旧保存着那份凝重,而其中一座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哥特式教堂,它所传出的礼拜祷告钟声已回响了一个世纪。中西文化的交融给古镇增添了另外一番情趣。
④ 昭化区的行政区划
1989年8月元坝区设立后,1993年4月,苍溪县小新乡划入元坝区,同时撤销磨滩乡(由原观音乡易名)和小新乡,建磨滩镇。历经1992年至1995年的乡镇撤并,还先后撤销王家乡、柏林沟乡、太公乡、红岩乡,建王家镇、柏林沟镇、太公镇、红岩镇。
2002年9月,境内原广旺矿务局拣银岩煤矿所属的640号矿井区、轻管所2个居委会移交元坝区管理,并划柳桥乡拣银岩村与其一起建拣银岩社区街道办事处。同年12月2日,设拣银岩街道办事处,拣银岩社区街道办事处撤销。
2009年1月7日,利州区(原市中区)荣山镇权坝村7、8、9社划归元坝区元坝镇管辖。
2011年底,元坝区辖9镇(元坝、昭化、卫子、虎跳、磨滩、王家、太公、红岩、柏林沟)、19乡(柳桥、紫云、梅树、晋贤、文村、石井铺、清水、张家、香溪、陈江、青牛、丁家、黄龙、白果、明觉、射箭、大朝、沙坝、朝阳)、1个街道办事处(拣银岩街道办事处),共212个村、19个居委会,1413个村民小组、47个居民小组。中共广元市元坝区委、区人民政府驻元坝镇。
2015年9月14日,昭化区人民政府通知调整明觉乡、石井铺乡行政区划。 同年10月16日,石井铺乡、明觉乡正式撤乡建镇。 昭化区属盆地丘陵向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平均海拔900米。地质构造体系属米仓山、龙门山和盆北低山三大地貌交汇地带,大部份地区位于米仓山走廊以南,为典型的侵蚀台阶状中低山形。地势北高南低,延缓下降,江河溪沟纵横,山体切割强烈,地表起伏不平,地貌复杂多样,有河流冲击平坝、丘陵、台地、低山、中山等。海拔在400米至1254米之间。境内大部分地区属白垩系地质层,由砾岩、砂岩、泥岩互层组成,岩性变化较大;侏罗系、三迭系、第四系地质层也有分布。
山脉
昭化区境内山脉众多,均属剑门山脉分支,主要山峰有:云台山(又名人头山)主山,位于大朝乡境内,最高峰海拔1254米,是区境内最高峰;大南山主山,属大南山分支,长约60公里,以海拔1167米的梅岭关为中心分为3支,东支延至磨滩镇赖子坝,南支延至香溪乡黑猫梁,西支延至射箭乡蒲家山。 2011年末,昭化区总户数79665户,户籍总人口240403人,其中女性人口116813人,占总人口的48.59%;非农业人口23927人,占总人口的9.95%。年末常住人口为17.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5.43%。
2011年度(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为计生统计年度),昭化区出生人口共2110人,出生率8.67‰,死亡人口1635人,死亡率6.58‰,净增人口47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5‰。
2012年末,昭化区总户数80725,总人口242655人,常住人口17.5万人。其中:女性人口119074人,占总人口的49.1%;非农业人口23874人,占总人口的9.8%。出生人口2119人,出生率为8.81‰,死亡1527人,死亡率6.35‰,人口自然增长率2.46‰。计生率93.06%,出生性别比为107.8:100。 经济总量
经广元市统计局审定,2012年昭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47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312万元,比2011年增长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7%;第二产业增加值164221万元,比2011年增长2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7%;第三产业增加值84194万元,比2011年增长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6%。 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8.9和2.6个百分点。
2012年,昭化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末的29.6%、45.0%、25.4%调整为2012年的27.9%、47.7%、24.4%,二产业比2011年上升了2.7个百分点,一产业和三产业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1.7和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40%提高到42.3%,提升了2.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昭化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6153万元,同2011年比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061万元,比2011年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114484万元,比2011年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38608万元,比2011年增长13.1%。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4%,较2011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
截至2012年,昭化区城镇化率28%,比2011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昭化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9亿元,比2011年增长16.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47亿元,比2011年增长27.9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项目16个,完成投资0.88亿元;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项目59个,完成投资8.26亿元;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项目23个,完成投资10.06亿元;亿元项目5个,完成投资3.49亿元。按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18亿元,比2011年增长1147.2%;第二产业投资13.33亿元,比2011年增长22.6%;第三产业投资6.95亿元,比2011年增长6.9%。从投资种类看:基本建设12.25亿元,比2011年增长8.73%;更新改造9.29亿元,比2011年增长52.04%;其他投资0.93亿元,比2011年增长429.26%。完成工业性投资13.33亿元,比2011年增长22.6%。 2012年昭化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734公顷,同2011年比下降1.6%。粮食总产量144082吨,比2011年增长1.7%。其中:小春粮食产量42252吨,比2011年增长3.8%;大春粮食产量101830吨,比2011年增长0.92%。 油料产量17681吨,比2011年增长0.8%。种植烤烟1.9万亩,产量首次突破5万担,达到2501吨,比2011年增长15.3%。中药材产量6196吨,比2011年增长0.8%。糖类产量150吨,比2011年下降26.5%。蔬菜产量260021吨,比2011年增长34.4%,建成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区1.2万亩,成功进入全国蔬菜输出大县行列,“天下鲜”成为广元全市第一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2012年累计出栏生猪60.85万头,比2011年增长12.7%,成功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行列。生猪存栏42.49万头,比2011年增长4.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19万头,比2011年增长2.2%。牛出栏10824头,比2011年增长10.4%。羊出栏2.5万只,比2011年增长6.9%。小家禽出栏162.15万只,比2011年增长7.5%。2012年实现畜牧业产值73400万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16%。
2012年昭化区新栽植优质核桃1.5万亩,补植6万亩,建成了千秋等多个千亩核桃示范基地。新建工业原料林4万亩,发展林下中药材5000亩,开展林下养殖2000亩,营造山桐子林2000亩,2012年内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129.80万元。2012年新增建成区各类绿地7715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1.82%。
2012年新建微水池400口,标改山坪塘230口,新建渠道31.5公里,配套改造渠道38.5公里,改造提灌站5座,水库维修养护15座,新增节水能力329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0.68万亩,新建加固堤防5.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补贴各类机械6778台套,2012年内转付中央补贴资金680万元,受益农户4643户。201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8.01万千瓦,同2011年比增长2.0%。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6.8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开发整理土地2万亩,新建成标准农田5000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323口,成功获得四川省沼气化县称号。完成亭子口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安置4587人、生产安置4163人,建成移民自建安置点16个。新建改造输变电站2座,完成5乡8村农网升级和户表改造工程。 工业
2012年,昭化区整合各类资金1.44亿元投入工业发展集中区,2012年内新入园项目12个,新增产值过亿企业5家,8家企业完成技改扩能,新培育规上企业5家,到2012年末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累计达到30家。2012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4.59亿元(含纳入昭化区核算范围的机制公司增加值,下同),比2011年增长22.0%。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7亿元,比2011年增长17.9%,实现利润总额1.88亿元,比2011年增长38.7%,实现利税总额3.13亿元,比2011年增长49.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02亿元,比2011年增长21.5%。
建筑业
2012年昭化区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4亿元,比2011年增长23.3%。昭化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84亿元,比2011年增长2.1%。 贸易
2012年,开元星级酒店建成投入使用,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及个体商户27家,建成秦巴山区农村商贸服务中心4个,信息传输、现代物流、多家金融机构等各类新兴商贸业加快发展。201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亿元,比2011年增长15.6%。分经营地,城镇市场零售额6.14亿元,比2011年增长15.8%;乡村市场零售额3.65亿元,比2011年增长15.1%;分行业,批发业2.60亿元,比2011年增长16.0%;零售业6.36亿元,比2011年增长16.2%;住宿业0.06亿元,比2011年增长68.0%;餐饮业0.77亿元,比2011年增长6.6%。
旅游业
2012年,推进昭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平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昭化古城景区风貌改造、天雄关步游道等项目建成,平乐景区改造提升和荷塘花海农业综合体等项目竣工,紫云湖、柏林湖等乡村旅游逐步兴起,举办昭化蜀道三国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旅游市场营销取得实效。昭化区2012年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9亿元。
邮电通讯
2012年昭化区邮电业务总量实现1586万元,比2011年增长3.5%。昭化区固定电话用户达15428门,比2011年下降1.9%;移动电话用户达130683户,比2011年增长5.5%,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财政金融
2012年昭化区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7亿元,比2011年增长3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46亿元,比2011年增长10.9%。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45亿元,比2011年增长7.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9亿元,比2011年增长8.2%;各项贷款余额15.73亿元,比2011年增长11.7%。
保险
2012年,昭化区人寿险保费收入2952万元,比2011年增长14.3%;财产险保费收入3100万元,比2011年增长24%;征缴医疗保险费1607万元,企业养老保险费5647万元,机关养老保险费4180万元,失业保险费125万元,工伤保险费102万元,生育保险费7.3万元,昭化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972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11.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纯居民参保12384人。
⑤ 广元市的宝轮镇怎么样
宝轮镇地处川陕甘结合部,是广元城西最重要的卫星城镇。全镇幅员面积146平方公里,距广元城区仅25公里,历来为川陕甘三省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交通十分便利,国道108线、212线在境内交汇,成广高速公路在此设有进出口通道,宝成铁路复线、成普铁路横贯全境,境内有国家三级客运站和货运中转站,广元机场距镇区仅2.5公里。境内装机11万千瓦的紫南坝电站即将开工建设。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三江在此汇合,水运也十分方便,境内通讯发达,全面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各种通讯业务可达世界各地。城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建有11万千伏变电站,日供水量1.8万吨的自来水厂,全面完成镇区街道、人行道的硬化、绿化,道路铺装率达95%。驻镇金融保险机构齐全,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及3家保险公司。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迅速,有电大1所,技校2所,高完中2所,中小学及幼儿园59所,有市、县级医院5家,有线电视站3家,文化娱乐设施齐备。镇内旅游资源丰富,有“龙王沟”溶洞群,云洞寺等景点,镇区到剑门关、白龙湖、昭化古城、牛头山等着名的旅游景点也十分便捷。
近年来,特别是1995年、1999年宝轮列为全省、全国的小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镇以来,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宝轮镇的发展建设,市、区主要领导直接联系宝轮镇,亲自指导宝轮的小城镇建设。市中区把宝轮的开发建设作为加快集镇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在市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认真落实省、市出台的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宝轮的小城镇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首批小城镇建设试点先进镇。现镇区面积达4、4平方公里,有水电五局、宝珠寺发电厂、23公司等中央、省、市、区各类企事业单位168个,建起了8个专业市场、62家物资转运站,有私营企业110家,个体工商户4400户。199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1亿元,财政税收4500万元,农民、城镇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700元和4500元。宝珠寺电厂、浙江飞渡集团、福建吴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都科发集团、广元自然资源公司及青川、剑阁,甘肃文县、武都等地的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先后到宝轮投资开发建设。镇内外的农民、工人及个体工商户纷纷到宝轮建房落户、安家置业、经商办店。可以说,宝轮是外地客商、投资者在广元乃至川西北地区投资建厂、从事城建开发和商贸活动首选之地。我们真诚地希望企业界的朋友到宝轮,以各种形式开发建设,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