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成渝双城经济圈有什么优势

成渝双城经济圈有什么优势

发布时间:2022-09-10 22:29:34

A.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一体化协同发展中,要体现什么

要体现了当今中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成”“渝”是中国西部两座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重庆的简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分别占中国的1.9%、6.9%、6.3%。

2020年初,中国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到今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西南腹地有着向西直达欧洲、向南连接东南亚与南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1年10月20日正式印发。这是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中国又一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

B. 成渝双圈有什么好处

成渝这两个城市,会成为西部增长的发动机、增长极、动力源。成都人口2100多万,市区人口1000多万,重庆人口3000多万,市区人口近2000万。西部两个人口如此密集,如此集中的城市,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的支持下,必将爆发出强大的发展动力。

2020年1月3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年10月2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成渝双圈建设,毫无疑问是未来五年川渝地区发展的绝对重头戏。两地在规划纲要中对此均有浓墨重彩的部署。

其中,四川是在规划纲要的第二篇,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一干多支”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重庆第二篇则是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由此也足见重庆对强化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C.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如何作为

这个规划提了几次天府新区,但一句话都没提到东部新区,这其实可以预见得到,天府新区在14年到18年规划期间,落地了很多中央单位,比如中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华西医院、最高法最高检法务部门,还有中铁、中交、中建、中电建等一大票央企在天府新区修西部总部,然后在19年的时候,天府新区突然减速,资金大部分批向了东部新区,你想这些单位不得通过自己的渠道找上面争取啊,而东部新区到现在为止主要围绕空港和大运会在修,落地的单位主要也是物流企业,没有中央单位跟着帮忙争取,在这种情况下出来的规划,东部新区就遇到了减速的时候。

D. 四川将建设8个中心城市,打造一主七辅格局,促进全省均衡发展

在我国西部12个省市区中,四川虽然不如面积最大的,但却是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高的省份,因此一直被大家称为“西部第一大省份”。在四川4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国排名第五),共有8367万常住人口(全国排名第五),设有2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其中省会城市成都常住人口超过了2000万。而根据四川未来的发展规划,将建设8个中心城市,从而形成一主七辅发展格局,促进四川全省均衡协调发展。

成都,四川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地区仅次于重庆的第二大中心城市,成渝双城经济圈两大核心城市之一,承担着辐射引领四川省以及部分西部地区经济 社会 发展的战略重任。四川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军工产业发达)和科教文卫大市,综合实力非常强,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2094万(全国排名第四,仅次于重庆、上海和北京),实现GDP17716亿,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七。

在四川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成都被定位为省域中心城市、成渝双城经济圈两大核心城市之一,将辐射带动四川全省发展,并逐步实现与重庆的融合发展。为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四川将大力推动成都都市圈,加快成都、德阳、眉山和资阳等4个城市的一体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心城市的能级,增强成都对周边地区以及全省的辐射引领作用,使之成为全省经济发动机和核心引擎,促进全省经济 社会 协调发展!

绵阳是四川省普通地级市,位于成都的北部(中间隔着1个德阳),是四川仅次于成都的第二大经济城市(当然,经济实力与成都有天壤之别),在四川省未来的发展中,被规划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将辅助成都促进经济区八个城市经济 社会 的协调发展。绵阳2020年常住人口487万,全省排名第四;实现经济总量3010亿,是四川除成都外,第一个GDP突破3000亿大关的城市。

乐山,四川中部地区普通地级市,位于成都南部,与成都近邻眉山毗邻,是环成都经济圈(即成都平原经济区外围的7个地级城市)的成员之一。根据四川省未来的发展规划,乐山和绵阳一起被规划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将协助成都加快全区经济协调发展。乐山2020年常住人口316万,人口数量并不是很多;实现GDP2003亿,在全省排名第8。

宜宾,四川省普通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南地区、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是四川省重要的门户城市,同时也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食品饮料产业发达。宜宾2020年常住人口459万,全省排名第六;经济总量为2802亿,仅次于成都和绵阳,有望成为第二个突破3000亿大关的地级市。根据四川未来的发展规划,宜宾将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将辐射引领川南地区经济 社会 协调发展。

泸州为四川普通地级市,与宜宾毗邻,同处于四川东南部地区,位于川渝黔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明显。泸州区位独特,连通重庆、贵州两省市,是重庆南下必经之路,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且内河航运发达,因此被四川规划定位为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并支持泸州建设川渝滇黔四省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促进四省交流合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20年,泸州常住人口425万,GDP2157亿,位居全省前列。

南充,位于四川东北部,处于成都与重庆之间,是川渝通道上重要的节点城市。南充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城市, 汽车 工业发展基础较好,未来将打造全国汽配产业基地。2020年,南充常住人口561万,是四川第二大人口城市,实现GDP2401亿,全省排名第五。而根据四川省未来的发展规划,将支持南充建设交通节点城市以及成渝北部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将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北部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达州,四川普通地级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川渝两省市交界处,是万州与成都通道上的节点城市。2020年,达州常住人口539万,仅次于成都和南充;经济总量2118亿,全省排名第七。在四川省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达州将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打造巴文化 旅游 服务业发展高地,以及创建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同时支持达州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促进成渝地区与陕西的协调发展。

攀枝花是四川一个非常普通的地级市,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它位于四川省南部,处于川滇两省交界处,是四川省南部地区的门户城市。攀枝花2020年常住人口121万,gdp1040亿,相当于1个县级市的体量,实在说不上强,为什么它能够进入四川规划的区域中心城市行列呢?是由资源和战略地位来决定的。攀枝花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采矿业和冶炼业发达,对于国家经济 社会 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正在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同时,攀枝花是四川的南大门,也是川南地区实力最强的城市,将它规划为区域中心城市,有利于川南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川滇两省之间的区域协调发展!

E. 达州双城圈什么意思

“达州双城圈”一般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东邻湘鄂、西通青藏、南连云贵、北接陕甘,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化区域,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意义:

培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引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

有利于发挥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区位优势,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

有利于探索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引导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F. 关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你有何看法

最近关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讨论,包括轨道、高铁等基础设施、大型投资、产业引进、重磅政策等等,实际上对重庆、成都两地来说都是机会。

对于这次机遇,成渝必然合作大于竞争,因为只有共同站在“中国经济第四极”的位置上,西部地区,才能具备更强的人口、产业、经济虹吸能力,去和东部区域掰手腕。

而重庆,实际已经在快速“出牌”。

比如战略重心层面,“一圈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为当前重庆的整体思路。

按照国家《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都市圈中左侧的“渝西地区”是双城经济圈发展的主轴。因此,推动“重庆向西”,“渝西更强”,或是重庆整场牌局的“关键”。

成都向东已经发展了数年,这次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对西部槽谷的发展是一个契机:

以大学城核心升档为“产学研”一体化的“重庆科学城”;

又以科学城为“智核”,助力高新产业落址,形成“重庆高新区”。

再插上“重庆向西”的大翅膀后,西部槽谷,或会变成“承前启后”的战略中心级城区。

宜宾正在加马。已经获批全省第一个省级重点示范新区,那就是三江新区,四川省的全省的唯一一省级新区。这个规划开发建设工程用地面积范围,它要求得十分相当的高,这包括有:临港新区全部的三个街道办事处、长江工业园整个、罗龙街道办事处面积的一部分、江南镇的一部分,以后还要继续扩大开放到江安区域流域范围分布,加强和完善新区建设项目可行性创新规划,它的规模空间与范围将超越很广,它越来越成为成渝地区的重要的最佳核心焦点,纳入成渝经济区的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发展,进入成渝城市群的重点建设。

第二个,宜宾有新建的大学城和 科技 创新城,这也是在四川省范围内最大的规模,(除了成都市而外)临港有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等。

第三个,有四川省的最大的重点港口 一是它的水运口岸出入境通关和铁路运输口岸以及它的空港新区、新城物流,它有很多国际快线开通与国际集装箱运营合作。

因为,宜宾有超前的规划意识。宜宾完全具备了一定的良好的成渝地区双城建设的重点规划条件!宜宾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十分优越的环境自然资源,宜宾有得天独厚的万里长江第一大港口 码头 它的物流和货物吞吐量将首次超过,属全省最高,宜宾临港今后将突破更多的货物进出口贸易的收获数量。宜宾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和深化改革的投入。未来的宜宾,将是欣欣向荣最佳景象!宜宾正在向国家新区推进,这让宜宾的经济加大更快地增长,速度势头强劲迅猛,良好的基础和丰富层次程度日渐完善。宜宾的城市将焕然一新……

双城建设是宜宾的主攻方向!为宜宾的三江新区打造开发提供强有力支撑保障,这就是宜宾的动力系统来源。关键还要负责长江经济带流域的环境大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工程建设。为国家的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早在1957年的时候,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就提出 未来支配空间经济形式的不再是单一城市而是多中心的城市群 。着名的齐普夫法则揭示了 由于规模效应完全补偿了边际成本递增,现代大城市的增长速度并不会比小城市慢这一基本事实

所以,城市与城市之间抱团发展,远比单个城市单独发展要快得多,更重要的是,城市群的发展会带动一大批相邻城市的发展,从根本上盘活一个地区的经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今年提出的新概念,但是成渝地区的合作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在2011年的时候,就有成渝经济区的概念了,到2016年,就变成了成渝城市群。

到如今,更是上升到了国家级城市群的概念,《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将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并列,外界普遍看好成渝地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片段)

成渝地区的发展不可谓不迅速,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成渝两城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上有着重要意义。 纵观我国城市发展,北有京津冀城市群带头,南有粤港澳大湾区坐镇,东有长三角城市群引领,唯独我们西边,缺少城市群的抱团发展,经济和其他地区始终存在差距。

就拿四川和重庆来说,四川省总面积约48.6万平方公里,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837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为46615.8亿元。重庆总面积约8.24万平方千米,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约312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3605.77亿元。

这两个地区,占了国家约8.2%的人口,创造了相当于国家总GDP7%的份额(2019年中国GDP约为99亿元),人口体量大,但是创造的经济却是落后的,所以迫切需要寻求经济上的突破。

(川渝地区)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毕竟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眼瞅着其他地区的人民一步步的富了起来,西部肯定也不能拖后腿。而且今年正好是我国第一个100年目标的最后一年,所以我们成渝地区打造国家级城市群已经刻不容缓,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次我们的动作这么迅速,是因为现在 西部迫切需要一个国家级城市群

第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该是中国第四极。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西是哪个?西部地区,除了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其余均为欠发达地区。而重庆和成都均为全国十大城市之一,西安为全国二十大城市之一。说起资格,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为成渝城市群。有人问,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等呢?长江中游城市群姑且不说,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城市群位于三大主要城市群之间,战略意义较东部率先崛起和成渝城市群对于西部大开发意义略小。

第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关键在于成都和重庆的带动。成都带动成都都市圈,包括成都,德阳,眉山,资阳。重庆带动重庆都市圈,包括老重庆地区,涪陵区,南川区。次一级就是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的绵阳,南充,宜宾,泸州,达州,乐山,重庆的万州,黔江。

第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塌陷是个阻碍发展的很大矛盾。资阳,内江,遂宁,重庆的西部,需要进一步提升能级。但是这几个城市怎么不被继续吸血,从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是个较大的问题。资阳的简阳被成都代管后,资阳迅速经济下滑。资阳又怎么整合资源利用优势,没有顶层设计,靠资阳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资阳西进,对接成都,谁知道会不会像西咸新区那样咸阳的结果。内江,可以说和重庆接壤,但是和成都的经济联系远远大于重庆,靠成都和重庆就能促进内江的崛起?内自一体化,都是两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城市,又能够提升多大能级,需要拭目以待。遂宁,搞遂潼一体化,公交车都通了,而重庆对于潼南的定位,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不如江津,永川,合川等。之后大英可能撤县设区,不与成都直接接壤,要想从成都发展捞碗羹,可能还是有点难。唯有顶层设计,才可能打破一些中部塌陷的现状。四川长期发展重心在于成徳绵一线,重庆将主城区的经济分流到三峡区域建设,最近才相对重视成渝中线,可能遇到困难还不少。

第四,次级中心城市,又有何种方式发育?绵阳搞科学城,宜宾搞三江新区,南充搞临江新区?未来达州和泸州呢,也是拭目以待!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将成渝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并列。中国四大地区中,成渝是唯一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的地区。

重大意义:培育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利于引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发挥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区位优势,推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 探索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引导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央 财经 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科技 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唱好“双城记”。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当年四川的大哥二哥已成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昔日三哥自贡如今已落后太多了!自贡当奋力向前。

成立成渝中部新区,建设强大的中部才能真正发挥成渝协同发展与带动发展。

我就看看新闻、听听传说。

战略是好的,策略是差的,口号喊得响,实施慢如蜗牛!

G. "成渝经济圈'展望,成渝的长处和短板,如何形成发展合力动力

成都是我国西部最大的城市,而重庆是我国的第四个直辖市,两座城市的GDP都位居全国前十,目前成都和重庆所合围的经济圈,目前的经济实体,仅次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排在我国第四位,所以,未来发展前景,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看,中国经济第四极还不清晰,主要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之间游离,所以,成渝城市群的发展策略和产业定位尤为重要,提前布局,定位好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方向,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大机遇,做好产业升级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但需要引起注意一点是,目前成都和重庆在全国的“抢人大战”过程中,并不是十分突出,深圳、杭州、广州、武汉、长沙、郑州等城市表现似乎也很强劲,未来不管是产业还是机遇,都需要人来实现,所以,成都和重庆,要把对人才的引进,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H. 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怎样的意义

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可以多在努力提升公民的素质,对外地的游客多,宣传当地的一些特色景点,而且不断的在外部游客面前展现当地的良好的风土,人文形象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毕竟成渝地区的旅游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成”“渝”是中国西部两座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重庆的简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分别占中国的1.9%、6.9%、6.3%。

2020年初,中国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从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到今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西南腹地有着向西直达欧洲、向南连接东南亚与南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1年10月20日正式印发。这是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之后,中国又一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

I. 中国仅有的五个国家级都市圈每一个都很强大,你所在的城市上榜了吗

目前全国有19个国家级新区,20多个自贸区,其中13个省份既有国家级新区,也有自贸区办,国家批复的城市圈仅有五个,可见其含金量有多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五大国家级都市圈。

国家第一个批复的就是南京都市圈,于2021年2月2日批复。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带的核心地区。南京都市圈的成员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以及常州市下辖的溧阳市和金坛区,另外还包括安徽境内的滁州、马鞍山、芜湖和宣城四座城市,包含了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总面积达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了3596万,地区经济总量达到了四点六七万亿。南京都市圈计划江苏与安徽两省是目前五大国家级都市圈中唯一跨省发展的都市圈,也是五个都市圈中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连接南北,承东启西,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南京都市圈体系完整,实力雄厚,科教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在国家经济战略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第五个是西安都市圈,于202年3月21日批复,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获批的都市圈。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一大城市,西安都市圈的成员包括与咸阳两座城市是目前五大都市圈中参与城市最少的一个,两室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经济总量约一点三万亿。西安与咸阳两座城市是我国市区离得最近的两座城市之一,随着近些年的同城化发展,两室的城区几乎完全融合。西安都市圈的获批,未来定会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高低。如今批复的五大都市圈,未来无疑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那么现在你在哪个都市圈发展呢?

J.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交汇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

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特点

虽然在西部地区成渝优势明显,但若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基础设施瓶颈依然明显,城镇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分工协同程度不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偏弱,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

对此要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大幅提高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改革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高。

阅读全文

与成渝双城经济圈有什么优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看美女的隐私倍位什么样 浏览:159
香港着名故事有哪些 浏览:21
事业单位工作抑郁症怎么办 浏览:848
故事作文梗概300字有哪些 浏览:205
经济学考研哪个辅导机构比较好 浏览:209
遇到事业疲劳期怎么办 浏览:232
沙滩美女配什么音乐 浏览:795
396经济类联考有什么专业 浏览:476
计生所和卫生健康所哪个好 浏览:681
爱情用什么保证 浏览:298
男10月蛇和女12月羊婚姻如何 浏览:715
美女准备健身怎么训练 浏览:884
濮阳有哪些美女 浏览:632
忠诚的婚姻关系有什么优势 浏览:753
幸福的家庭用日语怎么说 浏览:917
对象做噩梦了怎么讲故事 浏览:838
美女哪个不值钱 浏览:323
幸福满意乖巧反义词是什么 浏览:653
涉外婚姻分离怎么办 浏览:495
不认识的女孩想听故事怎么回 浏览: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