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浅谈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开展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保证。审计署颁发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细化、深化了这项工作,中办发[2000]16号文件将经济责任审计又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人事部等部门都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给予了充分支持,为审计工作开辟了新的天地。审计责任越来越重大,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风险增大,如果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将严重影响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因此,审计部门要不断总结经验,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真正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② 如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
要想合理的利用审计成果,首先是应编制合理的审计计划,提高计划科学管理水平,为打造精品项目奠定基础。运用预定审计目标成果,对审计项目进行精心编制,实行科学管理做到“三定”一是准确定目标,应以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为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为目标,进一步解决领导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以政府满意,群众满意为目标,确定审计机关年度审计工作重点。二是围绕年度工作重点,采用调查、征集、机关群议等多种形式通过筛选,编制机关年度审计计划,解决审计什么的问题,怎样审的问题,三是制定预期审计目标,审计的重点项目确定后,围绕工作总体目标再制定出各个项目的预期目标,进一步确定哪些项目重点是出效益成果的,为领导正确决策,规范经济行为提供服务的;哪些项目是重点是出社会效益成果的,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反腐倡廉中发挥作用的;哪些项目是出经济效益成果的,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强化监督,以促进建立节约型社会,一些大的项目则要体现综合效益成果的,以推动建立“法治社会、民主政府”---解决效果的问题。
其次是优化人力资源,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保障。以人为本,激发审计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是重要的基础保证,实行审计组组长民主推荐,根据局领导班子根据专业特长经民主推荐直接分管审计具体项目,从审计进点到审计结束全过程都要在一线直接参与管理,杜绝遥控指挥,打破股室负责人担任主审制度,项目主审实行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上岗挑选作风过硬,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主审,一般参与人员由局内打破股室界限,由主审自由组阁。
再次是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做强审计项目,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是搞好审计,提升审计成果的有力保障。从审计组的构成上提供了有力的审计保障,审计人员合理调配了,那就要抓准审计的要点,或者是审计切入点,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年度计划安排,到审计调查阶段到审计实施阶段都要分析审计的重点或切入点,以此为红线,统领审计项目全局,选择切入点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往往有的项目查出了很多问题,但由于没有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只能作为一般性的问题在审计报告中列示,没有深度,没有力度,不痛不痒,对被审单位没有威慑力,因此,切入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如我们在对***医院***院长同志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被上级审计机关表彰评为优秀项目,就是抓住了一个切入点,我们在进行审前调查中发现,该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尤其对科室的管理缺乏长效监督机制,锅楼房从燃煤到采购到消耗整个过程都由医护人员间接去管理,CT室、眼科、皮肤科等主要科室消耗的材料的由科室自行采购,最终财务按发票金额直接列入医疗支出,无出入库手续,于是我们抓住这个薄弱环节,重点进行审计核实,查明,该单位CT室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通过虚开发票等形式套取医院资金20多万元用于科室人员发放奖金的问题,同时通过测算,查清该单位由医护人员负责采购煤,签订购煤合同时只明确购煤价为***万元,而合同不明确发热量达到***大卡,造成购入的煤价格与同行业用煤相符,而发热量确不及同行业购入煤一半,再加之购入煤不按规定过磅,从而形成多消耗煤2211吨,损失资金达60多万元。同时还查明该单位购入医疗器械不经过政府采购达900多万元,收入不入账,形成帐外小金库达30多万元的问题,并针对医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对科室将套取医院资金多发奖金20多万在审计期间就全部追回,纳入医院账户,各科室消耗材料要求集中回医院统一招标采购,并严格办理出入库手续,严格控制消耗,每月底定期对领用材料进行盘点,以确定合理消耗定额,同时,我们向政府上报专题报告,对存在的问题出具了三期审计简报,政府非常重视审计结果,时任分管审计的副区长在审计专报上批示,“此次审计从程序到过程都比较规范和细致,问题找的比较规范和细致,望将报告下发卫生系统进行认真学习,以此为鉴”。要求医院认真整改,还在审计简报上做了批示,审计部门应将小金库作为审计重点严查,严惩,解决杜绝,2009年该单位新任领导班子针对审计提出节约减资建议专题向审计机关报送节能减资报告,该医院经过一年的整改,各科室材料均由医院统一采购统一核算,煤的购入经政府采购办统一询价,医院统一采购,严格把关,取得了显着效果,仅煤一项消耗从上一年度消耗140万元降低85万元,降低39%。在在抓住切入点的同时,还应以点为线,再向外延伸,有助于把点的事情做到位,无论财政预算审计还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专项资金的审计,都离不开资金,所以在做法上,一是抓资金管理线,资金的流向,流速是财务活动的反映,资金流向上主要看资金流向的方向是否正常,有无非正常的往来资金流入流出,看看有无短时间的资金往来平凡进出,同时也要看非正常往来资金的大额进出,流量上的超常规运动,综合思考,进一步追查,就能查出贪污、挪用、私设小金库的问题。2008年我们对某局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我们就是抓住该单位往来资金大,流速慢,而财政拨入资金流入大,流速比较快的情况以此为切入点对外延伸发现很多问题,挽回国有资产损失110多万元,具体做法是该局往来账内有四家大供货商仅苗木一项欠款达300多万元,而财政近几年在园林绿化方面拨入金也不少,如果按拨入资金以及园林近几年的绿化面积比较,资金不会出现这么大的缺口,究其原因,审计陷入了深思,为了搞清原因,审计组成员分成若干组对绿化的用地运用JPS进行测量,然后走访了解了近几年我区绿化及花草补种情况,获的了第手资料后,我们对供货商进行调查,同时到供货商育种基地查看后,得出结论,往来账不实,于是我们又对财政拨人资金的流向进行追踪审计核算实,经查证,该局通过另一套帐以向二级单位拨款的名义拨入苗木育种基地苗木款80多万元,而在事业长内以入库单发票重复列支苗木款80多万元,于是,审计人员找供货商谈话,在大量事实面前,供货商承认虚报帐的问题,由此审计核减了次笔债务挽回损失8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发现该局近几年育苗基地及食堂向外出租,租赁费有的直接抵顶双方往来欠账,有的将租赁费上缴财政,为了搞清事实真向,审计组将历年租赁合同与近今年租赁合同进行比对,通过比对,询证,核实,查出该局下属单位负责人虚编制债务,伪造15年租赁合同给其外父使用,经审计找本人谈话,该负责人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撤回伪造的合同,重新签定了二年租赁合同,并上交租赁费6万元。由此挽回损失33万多元。审计结论出来后,该局新任领导非常重视,积极整改,并给于审计组高度评价与赞赏。
③ 对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话,围绕它的职能,重点审计哪几个方面,审计环卫的话,怎么审查。
摘要 一是对重点开支项目的审查。应针对是否存在真发票、假内容等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的情况,尤其应将金额大、报销内容显失合理的支出项目进行重点检查;二是对其下属单位的审查。有些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从帐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到下属单位报销或下属单位为行政主管部门报销的违反财经纪律现象十分突出,报销数额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三是对往来帐项的审查。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躲避财政监督,套取财政补助收入,将一些事业收入或经营收入放在往来帐核算,不真实反映各项业务活动。对此,要全部审查往来帐户,在核对帐表的基础上,逐项核实往来明细帐,弄清收入挂帐及往来核算收支情况。四是对专项资金的审查。部分地区或部门对专项资金并未纳入统一核算,且专项资金拨付的项目较多,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仍是突出问题,应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
④ 行政机关如何进行离任审计
由审计部门进行离职前的审计工作。具体操作规程,审计内部有相关程序。
⑤ 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
当前,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各方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优化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效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行的审计准则并没有对经济责任审计做出专门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均处在边开展、边探索的过程中。为了统一内部执业标准、增强审计人员的动手能力、保证审计质量,参照现行审计准则,事务所内部建立一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个审计工作方案,包括审计重点、审计程序和方法、审计注意事项。 审计重点是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的,而审计程序和方法是针对审计重点问题确定的。一般来说,可供选择的审计方法除了年报审计常用的方法外,尚有:调阅会议记录、管理机构形成的决议等重要决策文件、企业经营目标资料、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内控制度等资料,与企业人员约请谈话、审阅内部审计报告、外部调查、延伸审计相关单位等程序。 其次,要对项目组人员进行一次系统化培训。培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概况、审计的大致流程、审计工作底稿要求、审计工作方案、部分事项的特殊审计策略等。 第三,要在审前调查阶段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主要包括: ——收集各审计年度的年报决算数据库,包含企业集团内每一个企业历年审计报告、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重要报表项目的明细信息。同时,收集齐各年决算软件安装盘安装决算软件。 ——收集集团公司内审部门及下属子公司内审部门各年度的内审报告,一方面可以供审计人员直接利用,或者稍加分析或延伸审计就可得出审计结果,也可将其确定为一项审计线索或者审计重点。 ——收集审前调查阶段确定为审计重点或审计重要事项的相关材料,与这些事项相关的企业会议记录或会议文件、纪检材料、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如果在此阶段能和企业监事会取得联系的话,最好从监事会取得一些资料,监事会对企业的一些事项已有结论或资料比较完整。 把握操作要点 在具体审计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审计事项事实清楚、证据齐全、结论准确、程序到位,必须把握几项操作要点: 首先,项目负责人要及时查阅企业管理机构的会议记录和文件、集团内审报告、纪检材料等。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重大经营事项、一些违法违纪事项在这些材料中均有体现,其中有必要进行审计的事项涉及到某个审计小组的,要及时将这些材料传递给相关审计小组。 其次,要针对小组发现的审计事项及时提供法律法规支持。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法律法规较多,经济事项的合法合规性需要用相关法律法规条文来界定。 第三,要随时走访企业员工和相关当事人,进行访谈。访谈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审计线索或找到审计的突破点,也可就一些审计发现事项听取企业员工的看法,对事项涉及的当事人可以了解事情的原委或真相。 第四,要理清审计思路,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对审计实施方案作出适时调整。项目负责人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及时确定审计的侧重点,确定要审计的关健问题,防止造成时间的延误和审计资源的浪费。 第五,要不定期拜访原任和现任企业负责人,这是经济责任审计中一个必须要履行的程序。多和他们沟通可以充分取得原任和现任企业负责人的支持,取得他们对审计组工作的理解和重视,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防止被审计方产生抵触情绪。 第六,要注意沟通方式。沟通过程中尽量使用书面沟通方式。一是可以取得当事人的重视,明确相互责任及事项配合时间要求;二是企业一般会明确一个审计联络人,采用书面沟通方式方便联络人开展工作;三是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原企业负责人的审计,审计需查证的问题往往比较敏感,必要时可由企业现任负责人在书面沟通函上进行批示,明确配合部门和时限,以打消配合部门和当事人的顾虑。 第七,要对下属企业交换意见进行适当控制。交换意见可采用阶段式方式进行,不必在审计外勤结束后一次进行。下属审计小组交换意见以前,尽量由项目负责人先进行复核,事先复核可以在现场及时补充证据或进一步查证。交换意见时也可以暂不下审计结论,但事实描述一定要清楚完整。 第八,审计组进场后要将审计承诺函交给被审计单位。可要求被审计方按审计组提供的格式范本作出承诺,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就格式范本中没有作出承诺的事项向被审计方提出承诺要求。由于被审计单位下属子公司在审计期间经常会发生企业负责人或经办人员的变动,可要求企业在发现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存在瑕疵时一定要书面告知审计人员,以分清双方责任,项目负责人在设计审计承诺函时也要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相关热词: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论文论文
⑥ 如何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
一、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力度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主要由政府审计--审计机关、社会审计--专业事务所和内部审计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构成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相对于外部审计而言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它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与外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相比,内部审计没有丝毫逊色,它就像人体的白细胞,在肌体内部建立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免疫机制。内部审计拥有自己的优势,能够真正从单位实际出发,针对性更强,而且,内部审计主要由内部人员进行,他们更加熟悉自己单位的情况,因此对异常数据反映更加灵敏,审计效率更高。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一)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有助于查错防弊,进一步规范内部财务管理。近年来,财政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收支两条线管理、部门预决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一系列改革,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权上了一道道“紧箍咒”,客观地说,这些“紧箍咒”为某些行政事业单位设立“账外账”、“小金库”等违法行为埋下了伏笔。通过进行有效的内部审计,不但能够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差错,也能够及时发掘出深层的舞弊行为,确保入账的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及时、合理、合法,从而进一步规范单位的内部财务管理。
(二)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有助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不规范的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让、投资等行为,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收益流失。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对单位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有助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不明显,有的内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问题和漏洞的保护伞,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通过内部审计,可以科学地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有助于遏制腐败,促进机关廉政建设。通过明确内部审计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能够有效防止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尤其是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能够客观评价领导在任期间遵守财经纪律情况、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有效监督领导的经济行为,打击经济犯罪活动,遏止腐败,促进单位廉政建设。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所面临的的主要问题
当前,有些先知先觉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已经注意到了内部审计的作用,且内部审计在其单位内部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就目前总体情况来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还处于被动接受外部审计的状态,内部审计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相对滞后。从理论、认识、技术等三个层面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理论层面看,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目前,现有的内部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具体准则,其法律级别明显偏低,亟待建立一套比较完备、健全的内部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实现内部审计及处理结果有法可依。
(二)从认识层面看,存在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就为内部审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反之,将阻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降低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目前,个别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两类错误认识:一类可以概括为内部审计否定论,这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都是自己人审自己人,不过是走过场,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还有人认为,如今的会计集中核算、重大项目监审、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等制度的实行,以及比较频繁的政府审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已经足够,内部审计没有再重复审计的必要。还有另一类是内部审计绝对论,这种观点夸大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希望内部审计能够发现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这两种错误认识都不利于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尤其是第一种观点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看,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从技术层面看,存在高技术、多专业的专业审计人员匮乏的现象。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财务、会计、企业管理、统计、计算机、概率、线形规划、审计、工程、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保证执业质量。但是,目前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由单位监察或会计岗位调任,很少是内部审计专业人员。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只能运用相关的会计理论,根据查阅的会计报表、账册、会计凭证等财务资料,对单位财务活动进行简单层面评价,仅停留在差错防弊等内部审计的初级阶段。如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内控制度运行情况的监管,如不具备计算机专业技能,不熟悉单位业务流程就很难完成。
三、进一步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尽管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仔细分析并非都是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我们能够从解决外部矛盾入手,逐步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以解决内部矛盾为本,不断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这样通过内外部矛盾的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完全能够克服目前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其“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从外部矛盾入手,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专门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职业规范,依据国家审计法律法规和财经法规建立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制化;同时,面对内部审计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杜绝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状,从而逐步建立有行政事业单位特色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2.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工作。一是加强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工作成果的相互利用。政府审计有着更为专业的人员、更加充沛时间,内部审计要充分借鉴政府审计工作成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性工作,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二是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邀请社会审计力量的参与。邀请社会审计的参与既可以解决内部审计任务重、人手少的矛盾,又有助于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与外部审计人员的沟通。包括日常的业务交流、制定审计计划时的协调、具体审计程序和方法上相互沟通,以及必要范围内审计工作底稿的交流等。
(二)以解决内部矛盾为本,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1. 从理论层面入手,要不断建立健全单位自身内部审计规章制度。目前形势下,内部审计呈现出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据国家相关审计法规和财经法规,结合单位实际加强在内部审计方面的调研工作,加大内部审计理论研究,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理论水平,并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突出专业特点、可操作性强的内部审计规范,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2.从认识层面出发,争取领导重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往往涉及单位的难点和敏感问题,如果没有领导的支持,内部审计人员根本无法放开手脚。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内审的作用,一方面要引起本单位主要领导的重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帮助被审单位主观上对内部审计的职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使他们理解内部审计的职业特点、职能作用,从加强管理的需要出发对内部审计有功能性的需求,而不是应付检查。同时,内部审计人员要努力工作凸现内审工作实效,不断促使广大内部审计人员转变观念,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在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规范系统财务运作等方面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价值,从客观上促进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从技术层面出发,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率。一是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即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内部审计与专业审计相结合;二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修养、专业技能和协调能力;三是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等。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紧迫性,相信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内部审计工作一定能够在广大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⑦ 如何做好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开展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也是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其《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总结经验,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不断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快速发展。 思考与对策 (一)吃透政策及法规。我们要以今年出台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为指南,研究工作,狠抓落实,全力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各项政策。要把中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关于经济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作为开展审计工作的主要方向,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深入学习《党章》、十八大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等。通过学习,准确掌握当前发展形势,了解党中央和省市县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与中省市县的要求部署保持高度一致,为推动审计工作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二是贯彻各级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审计干部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全国经济责任审计电视电话会议和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新形势新要求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审计工作当中,努力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化发展。要结合“三学三比”活动、“五种学习方式”,认真学习,领会实质,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的工作要求,严格审计程序,抓住审计重点内容,切实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 三是认真学习审计法规。要深入学习审计业务知识,反复认真地学习《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以及《审计人员工作手册》等,夯实理论基础,增强业务技能,切实提高审计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严格审计程序。要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严格审计程序,突出抓好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三个环节,才能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 一是审前准备阶段。审前准备阶段必须做到审计调查全面,审计方案务实。搞好审前调查可以防止由于审前调查不够而使审计实施中审计重点、审计疑点确定不准的情况。通过召开审前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从多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要多与被审单位沟通,要求被审单位提供各种数据,可以根据被审单位上报的各种财务、资产资料进行数字分析,寻找疑点和重点,也可以结合以往审计情况做出初步判断,审前调查越是全面、详细、准确,越是有利于提高审计实施的效率和效果。要在审计调查基础上制定好审计方案,审计方案要务实,要紧密结合审计项目的具体实际制定,尽可能详细科学、可操作性强,能够真正指导审计实施,确保顺利、圆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 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充分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内容和重点,需要对责任审计者进行客观评价,每一次取证、每一条证据等具体审查的内容都应该为撰写报告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是审计实施阶段。(1)突出重点。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抓重点,不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突出重点才能提高成效。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应重点审查领导干部五方面履职情况:一是重大问题的决策部署;二是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情况;三是财务运行和管理情况;四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情况;五是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针对不同审计对象抓不同审计重点。除了高度重视共性问题外,同时还应重视不同审计对象的个性问题。例如对部门领导审计时,要重点揭示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所在单位资产变化情况,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等情况。而对所属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审计,重点应核实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重大投资的效益性。(2)改进审计方法。实施审计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组织方法和技术方法。一是要灵活安排审计项目。要分别轻重缓急,对拟提拔、拟调任的优先安排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要及时安排集中力量抓紧审,对于拟退居二线的、已经退休或准备退休的、不涉及升迁调动的可根据审计力量、审计时间适时进行审计;二是要注重工作结合。要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审计调查等紧密结合,加强审计调查力度,以获取准确充分的证据,从而将问题核实准确,调查清楚。三是要加大延伸审计力度。审计中发现的许多问题的疑点和线索,要想有所突破和彻底落实就必须进行延伸审计,对相关的经济活动,关联年度的账务、数据等资料进行追根溯源,认真核实,深入查究,以查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正确定性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3)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计算机审计在当前审计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大幅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可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通过计算机进行定量分析,达到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的目的。 三是审计报告阶段。(1)精心抓好审计报告的复核工作。复核使审计结果更真实、公正、有效。审计组应当将审计工作底稿、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审计报告等进行复核。按照审计组、分管领导、法制股“三级复核”的原则,核查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否实现;事实是否清楚;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评价、定性、处理、处罚和移送处理是否恰当等。在复核的基础上,最后通过局务会议研究确定最终形成正式审计报告,确保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真实、科学和合理,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作出客观的评价。(2)审计报告要严肃谨慎、简繁得当。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评判依据,因此必须要客观表述、文字得当。一是评价不宜过多,否则要增加审计风险,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二是财务运行和内部管理情况应详细表述,经过审计核实的财务运行状况、内控管理情况、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准确无误。三是要用数字、指标说话。要客观地反映审计中查出的问题,准确地进行定性,并作出审计处理处罚。 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 经济责任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的正确处理和利用,否则,审计将流于形式。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管理机制,有了正确的结果,但不重视结果的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也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因此,必须严格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和落实。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整改运用情况进行通报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进一步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能够充分运用。 严肃财经纪律,做到依法行政,科学理财 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的财经纪律观念,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财务内控制度,严格财经秩序。在审计工作中充分发挥廉政监督员的职责,对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的工作行为和作风纪律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在厉行节约中倡导“六个一”(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油,节约一分钱,节约一粒粮)的办法,杜绝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在党风廉政中要求每名干部必须做到“十个不”,即县城审计不吃饭,乡镇审计不喝酒,不拿被审单位礼品,不住超标办公室,不新建楼堂馆所,不用公款旅游,不坐超标车辆,不违规宴请,不铺张浪费,不以权谋私,以此树立审计干部的良好形象。
⑧ 如何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审计评价前应编制评价工作底稿,将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归纳、汇总,为审计评价作准备。
1.定量评价
定量评价是以审计查证和取得的可靠数据与经济责任目标(计划)、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行业标准等进行对比分析,客观反映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
2.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以审计结果为基础,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的评价。其中,真实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的情况,以及会计信息与实际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状况和业务经营成果的符合程度;合法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程度;效益性主要评价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实现程度。
3.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要求综合运用上述两种评价方法,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支、重大经济决策等情况及存在问题和所在单位财务收支、财政性资金管理使用、重大经济决策等情况及存在问题,以及所在企业的管理、发展、资产营运、重大经济决策等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客观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⑨ 原垂管单位划归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开展
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要始终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围绕“反腐、改革、法治、发展”,坚持“两手抓”,进一步突出审计重点,加大审计力度,大力推进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更加有效地发挥审计的保障和监督作用。
(一)加大对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要按照国务院要求,持续跟踪检查各级地方政府落实稳增长等政策措施情况,及时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要重点检查重大建设项目的进度是否符合要求,相关的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是否保障到位并及时投入使用,关注政府各部门推进简政放权和承接上级政府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进展和效果情况,以及财税、金融、产业、外贸等政策落实情况。要切实反映本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意见,推动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位。每季度要向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报告跟踪审计情况,重大事项随时报告。
⑩ 县局怎样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中坚持围绕“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开展工作,把领导干部的“三权一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权、经济工作管理权、经济政策执行权和个人廉政情况)、大额资金的安排使用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委相关要求的情况作为重要审计内容。
为了提高审计效率和节约审计成本,在项目安排上做到与乡镇财政决算审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在审计方式上实行报送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既避免了重复审计,又保证了任务按时完成,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审计质量,为县委选拔重用领导干部提供了有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