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帝王三国西秦啥名将和羌
您要找的是不是:宁强宁羌网络内容来自于: 县治名称.古属梁州,为氐 羌据地.1942年元旦民国政府设宁强县.全县总面积3246.8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31万亩,其中水田6.6万亩。总人口33.96 万人宁强县辖11个镇、21个乡。26个乡镇269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回族、蒙古族、苗族、藏族、壮族、朝鲜族等混居.“宁强书法”为城市名片.
宁羌县古属梁州,为氐羌据地。唐朝初年在阳平关设三泉县,宋乾德三年直属京师,南宋绍兴三年设大安郡,辖三泉县。明洪武三十年在县城建宁羌卫,后置宁羌州。属陕西汉中府,清因之。1935年建立宁羌、阳平关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1942年元旦民国政府改为宁强县。
宁强历史文化沉淀甚厚,独特险要的地理位置,促使南北文化在这里撞击,秦蜀风情在这里融合,巴蜀文化特色鲜明。历代文人骚客对宁强多有题咏,如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文同、陆游,明代的薛宣、杨慎,清代的曾国藩、何绍基以及近代的于右任、罗章龙等人,都曾写下赞美宁强的壮美历史篇。李白有诗曰:“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天子一行遗圣道,锦城长作帝王州。”三国名将赵云曾在阳平关子龙山驻扎军队,古时入川险道“金牛峡、五丁关、西秦第一关”等遗迹犹存。诸葛亮经此而北伐,唐明皇越境而奔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宁强文化事业也蒸蒸日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本土书画、文学、音乐名家,其中多名书法人才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各项展览中获奖,这一现象被界称为“宁强书法”现象,引起了省内外的广泛关注。
2000年,宁强县辖11个镇、2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339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城关镇 31121 高寨子镇 17971 大安镇 24369 代家坝镇 18774 阳平关镇 25946 燕子砭镇 26830 广坪镇 9880 青木川。镇 7260 毛坝河镇 12309 铁锁关镇 13704 胡家坝镇 14793 舒家坝乡 8802 滴水铺乡 5963 庙坝乡 5422 南屏乡 6172 宽川乡 6042 巩家河乡 6763 东皇沟乡 4251 曾家河乡 7160 双河乡 4893 竹坝河乡 3297 太阳岭乡 6600 苍社乡 4426 巨亭乡 3778 安乐河乡 5641 八海乡 4038 关口坝乡 6236 禅家岩乡 5664 黄坝驿乡 4014 茅坪沟乡 3729 二郎坝乡 4218 水田坪乡 3329。
全县总面积3246.8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31万亩,其中水田6.6万亩。总人口33.96 万人,其中农业人j口30.55万人,有回族、蒙古族、苗族、藏族、壮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近千人。辖26个乡镇269个行政村、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超过2万人的乡镇有6个,其中3万人以上的2个,低于5000人的乡5个。宁强属中低山区县,北属秦岭山系,大部分海拔1000-1600米;南属巴山山系,大部分海拔1000-1800米。县委、县政府驻地海拔800米。毛坝河镇三道河九垭子主峰海拔2103.7米,为全县最高峰;燕子砭镇嘉陵江入川处海拔520米,为全县最低点。宁强是汉江发源地,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之美誉。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4.68亿元,财政总收入7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1元。
地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地形多呈“V”形构造,最高海拔2103.7米,最低海拔520米,分为谷坝、谷地、低山、中心和高中山五个地貌类型。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3℃。
宁羌着名的旅游景点:四道水综合风景区,宽川泛珠泉,五丁关险道
②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毛坝河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毛坝河镇下辖村委会包括张家山村委会、三道河村委会、草川子村委会、八庙河村委会、小河村委会、毛坝河村委会、西方沟村委会、文家坪村委会、大竹坝村委会、汤家坝村委会、吴家院村委会。
③ 陕西境内这条比郭亮村还美的挂壁公路,堪称是世界第九大奇迹!
为什么喜欢自驾?
因为走在路上,你才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条路,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
最美的风景就在路上!
提起挂壁公路,脑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河南郭亮,绝壁长廊,雄显壮丽。但其实,在巴山深处的陕西汉中宁强县境内,也有一条开凿在悬崖上的挂壁公路。
从西安出发往南,400多公里处便静静地盘桓着一条被人们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西方沟挂壁公路。它是西方沟村村民走出大山的主要交通要道。
这条挂壁公路长约一千多米、成“之”字型,依崖而凿,穿行于西流河峡谷之中,山势险峻,峡谷幽深。站在路边,抬头仰望,犹如刀削一样的岩壁直插云霄,令人望而生畏。
挂壁公路要么完全袒露在外,要么是隧道。自驾其中,峰回路转,坡陡弯急,不失为一种刺激的体验。出了隧道,行走不远,就能看到掩映在山林中的农家,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据悉,西方沟挂壁公路于2000年修建,2006年竣工。它的建成,不仅彻底解决西方沟村村民行路难的问题,还成为宁强乃至陕西最美的挂壁公路。每到节假日,都有游客前来一睹它的芳容。
“现实中的桃花源”——草川子
冬季的草川子更有韵味儿,那倾泻而下的瀑布,变成晶莹剔透,形各异的冰柱,疑似银河落九天。除了美轮美奂的冰挂,这里还藏了一处奇异神秘的中华石林,让人有一种不去不快的感觉。
稻浪滚滚,一片金黄——石羊栈梯田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三道河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句话的发祥地就是三道河。这里泉水在山间多情地缠绕,山在水的塑造中多姿又多彩。空气甘甜,百鸟鸣唱,涓涓细流注入万类灵气,奇石怪树随处可见。
惊险刺激的公路,恬静适宜的农居,神奇壮观的冰瀑,神秘奇异的石林;管够的腊肉、包谷酒;特色的农家洋芋搅团,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出行tips:
位置: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毛坝河镇。
路线:西安——京昆高速——汉中——G108——毛坝河镇——草川子。全程约423公里,七小时左右车程。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准备,根据自身合理规划行程。
住宿:可以住在当地农家乐。
④ 汉中宁强县都有哪些镇
巴山镇!毛坝河镇!阳平关镇!燕子贬镇!青木川镇!广平镇!代家坝镇!铁锁关镇!汉源镇!还有一个记不清了
⑤ 陕西省的汉中市汉台区、宁强县县城区两地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
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辖境南北长37千米,东西宽23千米,总面积556平方千米。海拔最低处478米,最高处2038米。主要河流有汉水、褒河。年平均气温14.3℃,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理坐标北纬32°27′06"~33°12′42",东径105°20′10"~106°35′18",东西长101.65公里,南北宽65.32公里,总面积3282.73平方公里。
地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的交汇地带,北属秦岭山系,大部分海拔1000~1600米;南属巴山山系,大部分海拔1000-1800米。地形多呈“V”形构造,境内东南高,西北低,中部有五丁山隆起,分为谷坝、谷地、低山、中心和高中山五个地貌类型。最高海拔毛坝河镇三道河九垭子主峰2103.7米,最低海拔燕子砭镇嘉陵江入川处520米。
⑥ 宁强县的行政区划
古属梁洲,为氐羌据地。唐武德二年(619年)析绵谷县地于东部通谷镇(今金牛驿)置金牛县,四年今县南部置嘉牟县,天宝元年(742年)三泉县自今广元市北移治今县西北阳平关镇;宝历元年(825年)降金牛县为镇并入西县。北宋乾德五年(967年)三泉县直隶京师。至道二年(996年)于三泉县置大安军,三年军废,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复置。元初改设大安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降州为大安县,属沔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撤销大安县,三十年九月于今县治建宁羌卫,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改设宁羌州。因古代为氐、羌聚居地,取羌地永宁之意名州。1913年罢州设宁羌县。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省。1942年1月改名宁强县。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1951年属南郑专区。1953年属汉中专区。1958年撤销县制,辖地划归凤县和汉中市。1969年属汉中地区。1996年属汉中市。
1949年12月,宁强县设城关、大安、嶓冢、阳平关、燕子砭、凤凰、天池、天台、靖安9区,区下设乡、村。1950年5月,撤嶓冢区,分别并入大安、阳平关两区;燕子砭、凤凰区合并为广坪河区;1951年6月,以序数名各区,9月增设第八区,即:城关第一区,大安第二区,阳平关第三区,广坪第四区,天池第五区,天台第六区,靖安第七区,代家坝第八区。第六区增设孙家岭、李家坝2乡。第七区增设挂子山、小褒城2乡。共76街乡。
1953年,将第七区的黎坪、元坝子、禅家岩、五郎坝、板苍坝、小褒城、挂子山7乡,第六区的孙家岭、李家坝、水田坪3乡和第五区的张家桥、唐家坝2乡,以及铁锁关乡的松坪子行政村均划归黎坪中心区;增置燕子砭、舒家坝、铁锁关、冯家营4区;宁强县共11区,90街乡,355行政村。
1956年8月撤区并乡,撤销第五区(燕子砭)、第七区(舒家坝)、第十区(胡家坝)、第十一区(冯家营)4个区,宁强县辖城关、大安、代家坝、阳平关、广坪、茅坪沟、铁锁关7区,下设52乡镇。1958年,略阳县的庙坝乡和黎坪区的禅家岩、三道河(1957年4月由四川旺苍县划归黎坪区)、水田坪乡(1953年由宁强县划归黎坪中心区)划归宁强县,分属大安、茅坪沟、铁锁关3区;同年9月,改7区为7个公社,原乡(镇)改设55个管理区。
1961年5月撤销7个公社,恢复区建制,改管理区为(小)公社,宁强县为7区50个公社,366个生产大队(以下简称大队),2397个生产队。1962年调整为53个公社,365个大队,2225个生产队。1964年调整为2镇55个公社,365个大队、4个居委会,2539个生产队。1965年调整为2镇54个公社。1966年宁强县设7区54个公社。1981年宁强县为7区2镇52个公社。
1984年3月,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改生产队为村民小组;恢复传统地名,宁强县为7区2镇52乡。1986年,城关镇归县直辖;大安、阳平关、千丘划为乡级镇;宁强县设7区、1个县辖镇,3个乡级镇、50个乡,367个村、8个居委会,2460个村民小组。
1996年撤区并乡:高寨子、罗村坝2乡合并设高寨子镇,王家坪、金家坪2乡并入城关镇,沙河子乡并入舒家坝乡,桑树湾、白杨林、烈金坝3乡并入大安镇,代家坝、南沙河、徐家坝(流溪沟村划归曾家河乡除外)3乡合并为代家坝镇,大长沟乡、唐渡乡并入阳平关镇,千丘镇、燕子砭乡、新场乡、中坝乡合并设立燕子砭镇,广坪、金山寺2乡合并设立广坪镇,青木川、玉泉坝2乡合并设立青木川镇,铁锁关、周家坝、坪溪河3乡合并设立铁锁关镇,胡家坝、龙王、老代坝3乡合并设立胡家坝镇,毛坝河、三道河、大竹坝3乡合并设立毛坝河镇。调整后,宁强县辖11个镇、21个乡:城关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青木川镇、广坪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毛坝河镇、舒家坝乡、滴水铺乡、庙坝乡、宽川乡、南屏乡、东皇沟乡、巩家河乡、曾家河乡、双河乡、竹坝河乡、苍社乡、太阳岭乡、巨亭乡、安乐河乡、八海河乡、水田坪乡、二郎坝乡、黄坝驿乡、茅坪沟乡、关口坝乡、禅家岩乡。
2001年,撤销滴水铺乡并入城关镇更名为汉源镇,撤销双河乡、竹坝河乡并入阳平关镇,撤销八海河乡并入安乐河乡,撤销水田坪乡并入二郎坝乡,撤销茅坪沟乡、关口坝乡,合并设立巴山镇。调整后,宁强县辖12个镇、14个乡:汉源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乡、庙坝乡、南屏乡、宽川乡、巩家河乡、东皇沟乡、曾家河乡、太阳岭乡、苍社乡、巨亭乡、安乐河乡、禅家岩乡、黄坝驿乡、二郎坝乡。
2011年,撤销黄坝驿乡并入汉源镇,撤销南屏乡、宽川乡并入大安镇,撤销东皇沟乡并入代家坝镇,撤销曾家河乡、巨亭乡合并设立巨亭镇;撤销舒家坝乡、庙坝乡、巩家河乡、太阳岭乡、苍社乡、安乐河乡、二郎坝乡、禅家岩乡乡的建制,相应设立镇的建制。调整后,宁强县辖21个镇:汉源镇、高寨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镇、庙坝镇、巩家河镇、太阳岭镇、苍社镇、巨亭镇、安乐河镇、禅家岩镇、二郎坝镇。
⑦ 毛坝河镇的介绍
宁强县毛坝河镇于1996年6月由原三道河、大竹坝、毛坝河3个乡合并而成。政府设在原毛坝河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该镇位于宁强县东南部,南与四川省接壤,东与南郑相连,西北与本县高寨子、巴山两镇毗邻,境内东高西低,最高为九垭子海拔2103.7米,最低为镇政府所在地海拔为680米,总面积181.21平方公里,距县城58公里。辖19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 3385户、12301人。境内多为高山悬崖,有西流河、三道河两河汇合流入四川,气候变化复杂。主产玉米、水稻、小麦、豆、薯类等粮食作物,有丰富的土特产品:生漆、核桃、柿子、莘荑花、杜仲、黄莲、党参、冬花、猕猴桃、薇菜、天麻等。
⑧ 陕西宁强毛坝河镇的经度是多少
东经106度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