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供给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供给

发布时间:2022-09-08 04:09:29

经济学供给理论是指什么

供给是指生产者(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某种商品量。供给也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⑵ 经济学 供给名词解释

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其中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⑶ 供给的经济学概念

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总量。包括已经处在市场上的商品的流量和生产者能够提供给市场的商品的存量。
供给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切影响社会生产总量的因素也都影响供给量;但是,市场供给量不等于生产量,因为生产量中有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作为贮备或出口,而供给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进口商品或动用贮备商品。提供给市场的商品,不仅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而且具有凝结着一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因此,供给不单纯是一种提供一定数量的特定的使用价值的行为,而且还是实现一定价值量的行为。 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1.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
2.相关商品的价格:《资本论》中举了一个实例——如果咖啡的价格上涨了,可可的价格不变,一些可可生产者会转向生产咖啡,可可的供给量必然减少。
3.生产技术的变动:生产技术的变动也影响生产成本。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不断提高。一次生产技术的变化一般是单方向的,当生产技术提高时,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使供给量增加。
4.生产要素的变动:生产要素价格变化,导致生产成本发生变化。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表明生产成本增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供应量减少:反之,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使生产成本减少,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供给量增加。
5.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这实际上也影响到生产成本的变化。政府如果增加税收,生产者的负担则加重,供给便会减少,反之则会增加。
6.厂商对未来的预期:如果行情看涨,厂商就会减少供给;反之亦然。
7.自然条件:如水果、蔬菜等季节性较强的产品,在生产旺季,供给自然会大于其他时间。

⑷ 经济学中供给的定义构成的两个条件

供给指特定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且能供应的商品数量。

两个条件:愿意供给、能够供给


影响供给的因素:

  1. 商品的价格:在影响某种商品的供给的其他因素(如生产该种商品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如果越高,生产者愿意供给的产量当然会越高。

  2. 其他商品的价格。这里会引出替代品的概念。

  3. 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技术进步或由于任何原因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将由于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而使得与任一价格对应的供给量增加。

  4. 政府的政策。对一种产品的课税将会使卖价提高,在一定条件下会通过需求的减少而使供给减少。反之,减低商品租税负担或政府给予补贴,会通过降低卖价刺激需求,从而引起供给增加。

  5. 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如果厂商对未来的经济持乐观态度,则会增加供给。如果厂商对未来的经济持悲观态度,则会减少供给。

⑸ 求解释宏观经济学里的 支出,产出,收入,需求,供给 的含义和关系,直白点最好,谢谢。

我们很直观地来讲,不涉及复杂的理论。
一、在宏观经济学中,有3个重要的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总收入-总支出模型(NI-AE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模型(IS-LM模型)。
可以这样理解:AD与AS,NI与AE是固定的搭配,不能相互混淆。
二、概念上的区别
总供给是在可使用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已知的情况下,该经济可能的产出量。
总需求是对消费品、新投资、政府采购以及净出口的总和。(多恩布什)
总支出:购买产品,就需要支出。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就是总支出 。
总收入:工人参加劳动获得工资,资本家投入资本获得利息,企业家贡献才能获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投入土地获得租金。整个社会的要素所有者获得的全部收入就是总收入 。

总产出可以理解为当年的GDP。
三、总需求和总支出
这2个概念最为接近。在众多的教科书中,基本上是把总需求和总支出混用,它们被认为是一样的。总需求是理论分析的概念,总支出则是统计的概念,是用于说明和计算总需求量到底是多少,所以是等价的。
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着非意愿存货——生产者生产出来的东西有时会积压下来,卖不出去,这样,总需求就不会等同于总支出。
但是,我们来看看国民收入和GNP的概念,国民收入=GNP-折旧-间接税。在现实中,二者存在着不小的数据差距,但是在众多的西方经济学着作中,依然把国民收入=GNP作为理论分析的前提,因为那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分析过程和所得到的结论。
四、总供给和总产出
这两个概念也非常接近,在经济分析过程中,一般也混用,可以把它们看做等价。
五、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个重要的恒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
以企业为例,1个企业所有的销售所得必须要用以支付,给工人工资、资本家利息、企业家利润、土地所有者地租,还要给政府支付税收,因此产出与由此而产生的收入是一致的,即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出必然等于收入,因此一个经济社会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
再来理解一下产出=支出
总支出是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金额,如果总产出=总支出,那就是说该经济社会并不存在总量过剩(生产出来多少产品就卖出多少产品),也不存在总量短缺,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会计处理方法,如果存在过剩,会记作“库存投资增加”;存在短缺,会记作“库存投资减少”, 所以在会计账面上是平的。
比如国际收支平衡表,它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统计误差及遗漏,所有的数字加起来是0,但是这种平衡只是会计上的平衡,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照样存在赤字或盈余。
也许这样理解,会觉得更合理。
不知道对不对,请多指教!宏观经济学,很多东西本来就很复杂,也很模糊。

⑹ 微观经济学的供求定义(现在要)

供求就是指对某一商品的供给和需求。
经济学里供给的概念: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经济学里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需求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求定理
(1)如果供给不变 A Demand Shift
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如果需求不变 A Supply Shift
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⑺ 供给,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参考。

⑻ 西方经济学什么是需求供给

需求是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商品数量;
供给是生产者愿意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

⑼ 供绐的经济学定义

供给:
供给指特定市场上在一定时期内,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愿意且能供应的商品数量。

供给函数:假定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的价格具有无限的分割性,并把商品的价格视为自变量,把供给量作为依变量,则S=f(p)即为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的一般形式:Qs =S(P,T,P1)

在公式中,P代表商品的价格,T代表生产技术水平,P1代表相关商品的价格

⑽ 在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是什么关系供给和需求谁决定谁

在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之间是因果关系。供给和需求,这两者之间是需求决定了供给。

总而言之,需求和供给两者在定义上稍有不同。需求指的是在某个特定的时期,人们可能消费得起,并且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而供给则是指厂商在了解人们需求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在一定价格上愿意出售的商品。这两者之间最直接的关系就是需求决定了供给,即使供给不存在,但需求一直是有的。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经济学中的供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女在海边怎么赞美 浏览:709
美女说我唱歌很好有天赋怎么回答 浏览:943
如何平衡生育与事业的矛盾 浏览:668
为什么有的人一定要爱情 浏览:358
经济与管理属于什么类 浏览:985
生涯规划故事怎么写 浏览:650
第十课幸福是什么 浏览:773
三国演义的故事及人物有哪些 浏览:614
什么都没有自己的健康重要 浏览:572
石台事业编什么时候体检 浏览:550
守护爱情的小保安什么梗 浏览:552
幸福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 浏览:191
国民经济形势对投资有哪些影响 浏览:246
爱情的颜色是什么作文 浏览:622
健康甘肃里的备注怎么填 浏览:50
男人事业和婚姻哪个重要 浏览:737
合法婚姻和事实婚姻的界定有哪些 浏览:113
美女你好你在哪里上班的干的什么 浏览:980
适合自己的就是幸福下句该怎么说 浏览:360
爱是什么韩国爱情动画 浏览: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