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口对经济的影响
好处:
1.人口密度高,劳动力资源丰富;
2.大量的人口经过教育,将来会转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
3.人多了,市场就大,商机也就多。
4.人口基数大,敌对国家或集团对我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可能性也就小了,国家被征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坏处:
1.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
2.人口多,尤其是青壮年人口多,城市和农村同时劳力过剩,就业问题突出,竞争越来越激烈;
3.人口素质低,贫困人口多;
4.人口多,住房问题,教育问题,治安问题,老龄化问题突出。
2. 辩论赛:人口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有没有优势呢
好巧哦,我也是玩辩论的。
从流程来说吧,破题:1,人口的定义,人口多的定义,最好在查一下人口基数的定义,个人觉得比较容易混淆。
然后还有现代经济的概念,现代经济社会的概念,以及优势的定义。
2.其实立论里最好把比较的标准提出来,比如说这个优势是针对国家的,人口多能让国家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或者让国家经济受到哪些局限等等,一定要有一个比较的标准,这样辩论才有清晰。
然后是论点:(我没有找过资料,所以只提供几个方向)
可以从针对的主体人群,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几个方面去比较,把优劣都列出来,这样论点就出来啦。
其实还是要去找资料啦,这个辩题比较有现实意义,因为中国就是人口大国,建议去找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少的,甚至人口负增长的国家进行比较,主要比较经济发展发面。
去找一些期刊杂志上有关的文章来看看吧,很有帮助的。
3. 辩论会:人口多,对现代经济社会中有没有优势呢我是正方
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品和服务量的增加,用来量度的是GDP(GNP)或其人均值。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等,经济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还强调质的变化。人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虽然通过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在未来也仍然是非常大的。从经济发展的内涵出发,我认为人口多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一定优势。
其一,人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是社会和经济行为的主体。从消费角度来看,人口多有利于形成更多的消费需求,从而刺激生产;从生产角度看,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将会满足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劳动力资源是丰富的甚至过剩,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为8.2亿,以后持续增加,21世纪20年代初将达到最高峰(9.3亿~9.5亿),然后缓慢下降,2050年,中国的劳动力供应量为7.7亿~8.5亿,数据显示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未来较长时间内还是很丰富的,由于供给过剩,同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的价格将会保持较低水平,这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将持续存在,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
就劳动力质量而言,在普遍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普通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将会提高,劳动力素质也会改善,这将会有效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随着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才在数量上的优势也会显现,这对于促进技术进步非常有利。因此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教育制度的完善,人口素质提高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其二,人口流动也会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其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将发挥越来越强的作用,将会扩大地域间、产业间的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劳动力的流动形态主要是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部门向城市部门的流动,传统的第一产业部门向第二、三产业的流动。劳动力的流动有利于缓解农村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农村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总之,劳动力的流动将作为积极因素促进经济发展。
人口数量对于经济发展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在发挥这些优势的同时,人口多所带来的问题更是不能忽视。否则,优势不但不能发挥出来,反而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1)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2015年前后中国老龄人口将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5%左右了,到2025年前后接近3亿,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60岁以上的老人;21世纪40年代初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25%左右。而且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的老龄化比城市地区更为严重。因此,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未来的经济必然要负担更多的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会加重国民经济的负担,影响个人消费,也会导致储蓄的减少,从而影响资本的积累,这些都将阻碍经济发展。
(2)人口数量过多对人口素质的提高有所制约。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口越多,人均收入就会越少,人口用于吃、穿、住、行等生存需要的费用比例就大,而用于教育、医疗卫生、技术培训等个人发展方面的费用就少;儿童的人均教育经费比较低,学生拥有的教师数量也比较少。在人口数量既定的情况下,解决人口数量对于人口素质的制约,我认为还是需要依靠经济的增长以及制度的完善。
(3)活跃的人口流动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流动人口聚集地易滋生犯罪,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由于管理不善,计划外生育现象突出;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难以解决;农村廉价劳动力的进入造成了对城市剩余劳动力的挤出,下岗人员增多。因此,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如果不能对流动人口进行很好的管理,人口流动带来的弊端可能淹没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4)人口多对资源环境会形成很大的压力,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个问题目前在我国已经非常突出,人口多导致对环境、资源的数量需求压力大,同时,由于人口素质低下,环保意识缺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由此造成了人口、资源、环境的恶性循环。未来经济的发展必然是可持续发展,在人口基数大的事实前提下,解决好这个问题应该更多的依靠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5)人口数量过多还会影响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人均收入,造成物质上的贫困,贫困又会造成教育的落后,文盲和低文化程度又会带来思想上的保守,这又会成为人口迅速增长的基础,迅速增长的人口又会强化对教育的压力,制约人口素质的提高,增加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导致社会负担加重、剩余劳动力增多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4. 人口增多有什么优势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这是中国的大思想家老子在几千年前说过的话,今天用之来形容中国现阶段和可以预期的未来的人口问题,我深觉合适。
应该说,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和少都有它的好处和弊端,关键是如何认清优势所在并合理地利用。
一、人口多的优势
从长期看来,人多才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人口资源的丰富使得劳动力成本低下,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人多创造的财富就多,正是13亿人口的共同努力,才推动了中国的GDP一直高速增长。
2.人口众多提供了广大的市场。而市场恰恰能为发展提供机会。中国13亿人口这个极大的消费群体,不仅吸引了大量外资,而且推动了一大批国营企业的发展。
3.人口众多能够增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便于传播中国文化传统。由于人口多,中国可以向外派出更多的留学人员,更多地在各个方面发挥中国的影响力。在经济、政治、文化、体育各方面都能产生大量的人才,取得卓越的成就。
所以,现在中国的问题不在于人多,而在于更好的调节人口结构问题。着重发展人口素质,使劳动力生产率得到提高,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将得到更大的提升。中国人多的优势也将更充分地得到发挥。
二、人口多的劣处
但是,众多的人口也可能导致极度的贫福差距明显,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等。还有人口重多给环境、资源都带来很大压力。并且人口老年化,住房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都成为中国目前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所以关键是看这个看问题的人怎么看。
5. 我国人口14.1178亿人,人口居多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哪些利弊
人口居多的优点是可以为国家带来更多的劳动力,创造更庞大的国内市场,带动国内的消费和进出口,而人口多的弊端是导致自然资源紧张,内部竞争的压力较大。
6. 中国人口多的好处有哪些
中国人口多带来的好处大致有以下几点:
1、可以在国内建立全面完善的产业体系,这在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中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一个完善的产业体系可以提供全面的产品从而做到在对国内自给自足,对国外可以提供各种贸易品。而全面完善的产业体系又依赖于人口数量,例如初步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至少需要六千万人口,是故很多人口小国虽然能生产很优良的某些工业产品甚至某些工业品类,但更多门类的工业品无足够人力生产,就只能依靠进口,这就极大的削弱了其贸易地位。
2、人口数量足够多才会产生足够大的人口聚集效应(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而只有在人口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其资源配置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利用效率。即单位面积内人口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教育,物流,医疗等资源才会有较高的利用率,也才有足够的人参加专业化的分工和合作,而在地广人稀的地方,物流、交通的单人成本就会飞速增加,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更多的居民不得不身兼数职(例如司机要兼职会修车,专科医生要兼职全科医生),大幅增加了培训成本,降低了专业技能水平。
3、在国内产生足够规模的内需市场,保持经济稳定。因为国际贸易存在着众多的贸易壁垒,各国经常为了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而抵制国外相同产品的进口,这就造成在某些产品上有竞争力的小国会因为大国关闭市场而造成本国出口产品严重滞销,进而造成小国经济大幅衰退,相关产业的企业因为销售收入大减而破产倒闭,进而丧失产业优势。而人口大国在面对这种贸易打击时,其相关企业还可以依靠在本国国内市场获得的利润生存下来。
7.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从地理学角度分析我国人口众多的优势是
1、优势:人口多首先能够带来规模效益,一方面,从战争角度讲,“对于同一类素质的人群,在经济 发展程度相同时,战争能力与人口数量成正比”。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类似时,人口多的国家一定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程度相同时,人口规模决定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的大小与人口规模成正比。”因为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生产,而大的生产规模可以有利于企业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外投资者基于中国巨大的市场而投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大的人口基数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源。中国人口基数14亿,用40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历时的工业化进程,之所以进步这么快,就是因为工业生产首先追求的量,生产出来后要被使用消耗掉才有意义,进而就有市场交易,而人口数量就是交易的基础,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比如物流客运,我们要快速到达很远的某地,货物需要3天内送达甚至第二天就得到用户手中,就要加快物流及客运速度,原先国道已经满足不了运输需求,就得修高速公路,高铁、飞机场、码头港口和其他配套设施,这些就会产生大量行业和工作岗位,进一步促进工业技术升级,大型盾构机,吊机、架桥机、复兴号等都是应这些产生突破的,而美国由于人口少,高铁根本就用不到,公路、航空和港口、普通铁路运输就够了,而我国是各种均衡发展,世界10大港口7个在中国,高铁里程也是世界之和、内河航运也是第一、高速公路也如此,航空每年增长15%速度,各市积极建造机场都是人口需求红利。
比如能源化工方面,每天都得用电与石油,就有各种大型水电站,乌冬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丹江口、三峡、小浪底等都是世界规模;西电东送特高压输电技术也是世界的标准,各市电网扩容运行荷载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城市规模;城市产生的巨量各种垃圾需要处理,诞生了全国百座先进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增长速度也是飞快,几乎全时段满荷载焚烧产生电力用于调峰。中国石油,石化、神华已经远远扩张海外与海洋,开掘采油挖煤练煤技术也是世界一流,开采及消耗量是欧美日之和1.5倍,且增长持续量大,深不见底。
比如工业制造,轻工业纺织是民营经济的主体,衣服鞋子不仅养活了国内纺织厂,就连国外的都跟着沾光,烟草工业更是一家公司税收可供一年军费有余;中型工业汽车那真是让国产及合资赚的盆满钵满,各种零件配套打的韩日节节降价,家电更是被别国指则反倾销;高端制造就更不用说了,各种机床由进口转为国产,军工需求更是旺盛,一批批高精尖武器曝光或服役,学问有限很多例子举不全。
比如城市建设,中国有一二线城市50座,2030年绝大部分主城区都能超过700平方公里以上,棚改完毕,地铁、高架桥、机场、高铁一一齐全,20个一线或许达到1700平方公里超级巨无霸城市。70个三线,90个四线城市基础设施也将九分齐全,三线至少200,四线至少100平方公里以上面积,欧美那些十几万人小城恐怕会是笑料,5线城市350个,2200多个十几万人县城都忽略不计,尽管部分县城也挺精致。210个主力城市都可以抗衡欧美,纽约700平方公里,伦敦600,巴黎、柏林、马德里、巴萨罗纳、都是比较小的,2030怎么排名世界城市排名100强,估计50个是中国的城市,10强7个是中国。
以上功业人口数量稳定是基础,强大的内需是自救的关键。某些人说中国只需维持7亿人口就有更好福利,殊不知是杀鸡取卵,没有消费大量工厂倒闭,各种配套设施就得弃用。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20年不进步,产值已经见底了;印度有人口红利,可是举国政治体制与种性制度制约了其发挥优势,当有一天他们完成了改革效仿中国,那也将迅速崛起,百年内会是我们最大的对手,美国将跌落第三,世界舞台彻底以亚洲东方为中心,但愿印度永远完不成改革。所以不出几年中国将会放开生育政策,并启动红旗河工程引藏水入疆,在西北再造一个江南,定居5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