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怎么理解经济下滑

怎么理解经济下滑

发布时间:2022-09-07 14:02:20

A. 经济衰退是什么意思啊

经济衰退是指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危机的一种说法。认为经济危机只是经济发展中暂时的“衰退”现象。经济衰退表现为普遍性的经济活力下降,和随之产生的大量工人失业。严重的经济衰退会被定义为经济萧条。
应答时间:2021-12-2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B. 如何客观理性地认识当前国内经济增速下滑

增长中的回落
当前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既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预调微调,防止过度下滑,同时,也是预料之中的,是可以接受的,不必过度担忧,更不应下“猛药”。
一是目前我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总体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下滑只是增长速度的减慢,与欧盟经济出现负增长、陷入衰退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宏观经济景气状况来看,目前我国整体经济仍处于基本正常的“绿灯区”下限,并没有进入偏冷的“浅蓝灯”区。
二是经济增速的下滑并没有超出年初预定调控目标。上半年,GDP增长7.8%,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年7.5%的预期增长目标0.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12.2%,同比虽回落19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增长目标3.2个百分点。
三是增长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福祉,因此判断经济运行状况的好坏,不能只看GDP增速的高低,关键要看就业状况和居民生活状况。上半年,物价涨幅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就业稳定增加,表明目前的经济运行状况总体还是基本正常的。
四是从反映下阶段经济走势的先行合成指数来看,下半年企稳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通过对企业应收账款和产品资金占用两项指标的长期观察,企业去库存化已经初见成效,这对稳定下半年经济增速是一个利好。同时,专家们也指出,经济增速的回稳不等于进入稳定回升的通道,经济下行是否结束、是否出现“拐点”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五是经济增速的适度下滑,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利用市场倒逼机制,进行企业的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C. 如何客观理性的认识当前国内经济下滑的问题

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是有争论的。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增长速度的下滑实际上是一个新的探底过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速度应在7.5%甚至7%以下,因此,当前的下滑是一个长期的趋势。由此带来的一个基本推断就是,中国经济下滑是不可能通过任何政策的、人为的努力加以改变的,顶多只能短期内缓解。
本人不同意这一观点,最重要原因是中国人均GDP仍然只是美国的20%,种种历史数据表明,在这个赶超阶段,经济仍然有接近8%的增长潜力。中国未来即使像拉丁美洲国家一样,而不是像东亚国家那样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即便延续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增速也能够保持在8%的水平。
再者,中国目前仍然有改革的基本动力,主要政策制定者在改革问题上的决心非常鲜明坚定,整个社会已经形成改革的共识。因此,中国不会像日本那样,步入一个停滞不前的发展陷阱。
所以,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下滑是另有原因的。总体说来,中国经济处于一个新旧增长点的交替时期,新增长点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而旧增长点的动力已经匮乏。具体说来,新增长点在城镇化、在居民消费、在产业升级,而这些红利都必须要经过不懈的体制改革才能够释放;而传统的增长动力,包括出口以及房地产和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乏力,因此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增长动力的断档期。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一轮的改革,包括得到民众广泛支持的反腐运动,对短期经济增长具有收缩作用。这与上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的改革完全不同。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本轮经济下滑的一个直接导火索是早前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扩张性政策的影响。这一政策的副作用是导致中国负债率在过去5年之内翻了一番,达到GDP的250%。高杠杆率带来了当前融资成本较高的结果,在很多地区更是出现了新债补旧债所带来的亏损窟窿的怪象。

D. 美国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出现下滑,也不意味着衰退,经济衰退如何定义

经济衰退的定义是指国内连续两个季度或以上的经济负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中还统计了包括就业率、公民收入、工业产出和消费指数等。

影响经济衰退有什么原因?

影响经济衰退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突发战争或者重要商品短缺。当然也和政策、货币供应量等等有关。当经济快速增长时,企业有生产更多商品以扩大利润的动力,但一旦遇到其他因素导致的订单下降,就会导致产能过剩,同行的激烈竞争压低利润,裁员和失业随之而来,公司股票下跌经济衰退。同时,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货币供给过多,通货膨胀率会上升,商品价格上涨意味着公民消费支出的增加,其他消费支出的减少也会导致一些供给能力过剩。无论如何,经济的扩张本身就含有经济衰退的可能。

E. 经济下滑的原因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并不否认其体制机制必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但着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增长速度下滑,更多的是由于外部性的、周期性的原因造成。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中国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连续十八个季度的增长减速,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第一次碰到的情形,持续长达四年多的增长减速是不曾有过的。
在这种状况下,大家对中国发展的前景有很多忧虑。
尤其在国外有一派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内部的结构性原因造成的,那些内因要解决起来相当不容易,因为涉及到结构性改革,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很难推行。
按照这种判断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继续下滑,导致的结果可能会使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积累下来的矛盾总爆发,从而认为中国经济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但对中国的前景非常忧虑的人还是不少。中国常讲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持续的经济增速的下滑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拿发达国家的标准来看,一定有体制的落后性。中国还是一个转型中国家,必然也有体制的扭曲性,这两点都不能不承认。
从标准的理论来看,体制的落后性和制度的扭曲性也必然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但是重要的问题是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不是真的就是这些体制机制的内因造成的?
如果真是内因造成的,改起来很难,可能会像悲观论者认为的,崩溃难于避免。
如果不是内因,即使能改,要不是对症下药,忽视了问题的真正原因,采取的措施对解决造成经济下滑的原因没帮助,还可能恶化了经济速度的下滑。
所以,虽然这个问题已经有不少讨论,还是有必要正本清源把它弄清楚。
并不否认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其体制机制必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但笔者个人认为,从2010年第一季度以来的增长速度下滑,更多的是由于外部性的、周期性的原因造成。
最明显的理由是:中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10.4%,2011年9.3%,2012年7.7%,2013年7.7%,同一个时间里,印度呢?2010年10.1%,2011年7.1%,2012年变成5.3%,2013年只剩下4.9%,和中国一样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比中国还厉害,总不能说因为中国的体制机制问题造成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连带把印度也往下拉?
再来看,同样是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2010年是7.5%的增长速度,2011年接近崩盘了,2.7%。2012年完全崩盘,只有0.9%的增长,2013年才恢复到2.2%。增长的态势和中国一样,下滑的幅度也比中国严重,同样不能说因为体制机制造成中国下滑,把巴西往下拉得更厉害。
新兴市场经济体有这样、那样的体制、机制问题,一些高收入、高表现经济体,像韩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是6.3%,2011年 3.7%,2012年只有2%的增长,2013年恢复一点,不过是2.8%。
既然是高收入经济体,照理说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非常少,但是表现情形跟中国完全一样,下滑的幅度也比中国厉害。
新加坡,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是现在亚洲地区唯一的人均收入超过美国的国家,也是二战之后,少数几个从中等收入进入到高收入并超过美国的国家之一。
它在2010年增长速度是14.8%,2011年是5.0%,2012年是崩盘,1.3%。2013年恢复到3.7%。从这些高表现经济体来看,它的发展态势和中国一样,而且下降幅度比中国厉害。

F. 如何理解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下行”趋势

当前经济下行是由多种原因所致
一、当前增速下行是由多种原因所致。
一是趋势因素。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5年的超高速增长之后,由于受人口红利减少、环境约束趋强、技术创新不足等因素影响,潜在增长率下降,增长速度存在“下台阶”因素。
二是周期因素。

除了趋势性因素以外,中国经济下行也存在周期性因素。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个大的周期,而三次周期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每当面临国内外
经济危机时,中国都成功地通过思想解放来带动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则带动了经济高涨。80年代是如此,92年是如此,98年以后其实也是如此——只不过改革红利的显现存在着时滞有所拉长的现象。而当前的经济下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些年改革大幅放缓所致。
三是外部因素。

毫无疑问,当前中国经济下行也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未了、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密切相关。欧洲、日本经济不景气,美国经济虽然有所好转,但由于美国国内储蓄率
上升、再工业化推进以及页岩气革命等因素,美国经济的好转未必能给中国的出口带来大的利好,相反,美联储退出量宽政策会倒逼我央行提息压力增大,使中国的
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境地。而俄罗斯最近面临的新的危机,则有可能使中国经济进一步受到外部因素牵制。
四是暂时因素。
不可否认,也有一些暂时性的因素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下行。比如说,“八项规定”等反腐败措施,使得政府消费增长受到了抑制;而审计地方债等措施,也使得政府投资增长受到了抑制。我们既不能否定这些措施在政治上的正确性,但同时也不能否定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G. 为什么经济下滑

经济运行,是和人口,产品出产,产品使用等相互影响的。人口减少,产品出产过盛,产品使用减少,经济运行就会萎缩。萎缩得不到控制,逐步就会经济下滑,形成趋势。一时很难逆转,趋势惯性之力。

阅读全文

与怎么理解经济下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你长这么大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浏览:910
李现的故事是什么 浏览:881
如何判断婚姻衰败 浏览:336
有没有哪些纯洁爱情的故事 浏览:646
事业单位半年奖绩效怎么回事 浏览:950
什么事业最出息 浏览:421
信成健康是哪个国家的 浏览:802
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是什么 浏览:375
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什么时候播 浏览:881
幸福触手可及去哪里能看到 浏览:186
为什么喜欢美女的脚 浏览:410
教资面试防控健康卡是什么 浏览:793
为什么感觉一直被婚姻消耗 浏览:712
农林牧副渔有什么事业编 浏览:158
幸福在望老妹现在哪里发展啊 浏览:418
明日之后生存手册怎么切故事手册 浏览:491
讲故事的网站哪里下载 浏览:657
江海涛是做什么事业的 浏览:389
经济学硕士都读哪些书 浏览:95
婚姻忧虑怎么办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