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青岛经济总量与哪个国家相似

青岛经济总量与哪个国家相似

发布时间:2022-09-07 09:16:11

Ⅰ 青岛的社会地理(人口、经济等等)

青岛市,简称青,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又被誉为“东方瑞士” ,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东、南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青岛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空港。青岛是山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域龙头城市。拥有一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经济总量紧排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位列第三。
青岛属北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有包括道教名山崂山、栈桥、五四广场、八大关、奥帆中心,金银沙滩,大小珠山等着名景点,每年还会举办国际啤酒节、国际海洋节、国际钢琴与小提琴大赛等活动。
青岛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东夷人开始在此繁衍生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五巡天下,三登琅琊,1919年,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全国爆发了着名的“五四爱国运动”,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一大批历史名人包括老舍、闻一多、洪深、沈从文等人曾在青岛讲学。2015年GDP为9300.07亿元。

Ⅱ 郑州和青岛,哪个城市更大,更有发展前景

从最近十年的发展速度来看,青岛从国内第10强,跌到去年的第14名。而郑州则由第22名上升到15名。一退一进之下,两者拉近了11个位次。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下跌也是有迹可寻。面对两城如此悬殊的发展速度,有理由相信郑州在未来一段时期更具发展前景。
一、
随着国家加大对中西部省份的投资和重视,以及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外迁,内地城市逐渐缩小了和沿海城市的差距。而外贸对于国家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小,经济重心转向以内部消费为主的结构,去年消费支出对拉动经济所占的比重为57.8%。所以部分沿海城市的出海经济优势缩小,这其中就包括了拥有港口优势的大连、唐山和青岛。

相对于青岛的计划单列市、沿海港口城市,省一级经济权限,郑州的优势其实也不少。首先就是交通方面的优势,近些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的完善,物流的中转,人员的流通,郑州的铁路枢纽优势得以发挥。这种能力还体现在中欧班列郑州是重要的节点城市上,中欧班列(郑州)开行近6年已突破2000列,辐射24个国家126座城市。

其次郑州的航空优势近些年也得已快速发展,早已成为中部最大的货邮和客流量机场。郑州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更是为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这样的地缘和交通优势是青岛所不具备的。
二、
当然青岛的优势依然很强,特别是企业数量方面依旧是郑州所不能比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青岛高达3508家,而郑州仅有2691家。在工业总产值方面,青岛高达1.13万亿元,而郑州高达1.71万亿元。企业数量要少得多,工业产值却更高,说明了郑州的产业优势更强,企业效益和产品附加值更高。
三、
作为背靠一亿多人的省城,集中全省的科教文卫资源优势和 社会 、政策资源,也是青岛所不具备的优势。青岛面临省内烟台、济南的分流和竞争,而郑州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享受到的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只会越来越多。而青岛也是计划单列市,也具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青岛有海港,郑州有航空保税区。其实两者目前的实力还是比较接近的。只不过青岛这些年已逐渐放缓了发展速度,而郑州却一路飞速发展至今。所以一退一进之下,对比明显。至于谁更具发展潜力,长远来看,个人倾向于郑州会发展得更好。

1.郑州1948年解放,成立郑州市,之前一直是郑县。建国初期,青岛综合实力排在中国城市前十名,大概前五名。郑州名不见经传。

2.在2018年GDP排名中,青岛12561亿,排名第12名,郑州10200亿,排名17名。两者差距在缩小,后期郑州可能在GDP方面超越青岛。青岛的底子和底蕴强于郑州,郑州有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和城市群发展战略优势。

3.两个城市定位不同,均有发展前景,没必要分个高低,也分不了高低。但是郑州的发展前景应该会更惊艳世人。

论城市规模郑州地处中原,得益于国家中心城市的落地,城市柜架拉得很大,青岛三面环海,一面环山,城市框架有限,郑州在规模上占优。在发展前景上,郑州市是省会城市,虽然被列为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但在行政级别上比不上青岛的副省级城市。郑州的企业规模,经济创新上都不及青岛,在人才引进上也没青岛有优势。郑州市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河南人口众多,省里支持多。

郑州近几年靠着土地政策快速发展,在一些硬件设施上已经超过青岛,但在文化底蕴,教育,医疗这些软实力上还是有差距的。长期看还得看国家政策,如果国家继续大力支持中部崛起战略,那今后郑州肯定会超过青岛。如果没有政策倾斜,依靠自身发展,郑州很难超过青岛。

从如今这两座城市所取得的经济总量来看,郑州与青岛基本是处在同一起跑线的。并且从2020年的GDP来看,它们之间也是咬得相当紧的,只要谁稍微松懈一线,那么两者的排名就会被立刻颠倒。所以,郑州与青岛这两座城市谁能够最先弯道超车,仅从经济总量这一方面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从如今这两座城市所取得的经济总量来看,郑州与青岛基本是处在同一起跑线的。并且从2020年的GDP来看,它们之间也是咬得相当紧的,只要谁稍微松懈一线,那么两者的排名就会被立刻颠倒。所以,郑州与青岛这两座城市谁能够最先弯道超车,仅从经济总量这一方面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因此,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两座城市各自的优势条件吧!首先是青岛市,作为一座拥有优良海洋资源的沿海城市,青岛市除了有发达的 旅游 经济之外,在关于海洋资源利用方面的一些产业在我国也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尤其是航运方面。其次,青岛市的工业产业极为全面,在信息类、物贸类以及高端制造业等等都有涉及,且还有很多在国内极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但可惜的是,这些产业链所形成的规模都相对较小或是比较零散,不像南方城市那样具有较大的规模。因此,如果青岛市能够补上自己的这一漏洞,那么它必然会将郑州市甩在身后的。至于郑州市,与青岛比起来的话,它是少了海洋资源这一强势助力的,文化底蕴也比不上青岛市。

但是,郑州作为我国的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它在金融行业方面的发展确实要比青岛市好很多的。毕竟青岛被称为“金融荒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如果给予郑州市时间,弥补它在底蕴方面的缺憾,郑州市或许不但会赶超青岛,甚至还会拉开不小的差距呢!

长期来看,郑州潜力更大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 历史 文化厚重,交通枢纽地位屈指可数,河南人口基数大,城镇化率有侍提高,适逢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郑州发展可谓如日中升,前途一片光明。如能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教等弱势领域的建树,十年后有可能挤身全国十强城市行列。青岛是沿海城市,开放高地,黄海名珠,环境优美,人文荟萃,经济发展底蕴深厚。十年前青岛知名度高过郑州,再后十年风光谁家?

怎么说呢,各有千秋吧。郑州和青岛两个城市,中央对它们得定位是不同的。郑州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河南省省会,中原城市群、郑州都市圈、郑汴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省自贸区(郑州片区),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青岛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北方经济排第三的滨海城市,北海舰队司令部驻地,中国北方的海洋经济核心城市之一,国家级西海岸新区就在这里,贸易、港口、 旅游 、家电制造、啤酒产业闻名。

郑州和青岛比较的话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郑州的重工业轻工业屈指可数! 旅游 业远远不及沿海城市。郑州本地人节假日可以玩的地方很有限!人才引流也很有限,有更多的年轻人多还是愿意往南方走走。特别今年我感觉我身边的人离开郑州的特别多!人才流失严重!各个行业现在相对很饱满!创业机会得把握机会找准时机。我也是去年从杭州离职回郑州找工作现在已经离职!收入差异也交大。

青岛单从 旅游 业来说郑州其实没办比的!还不算沿海港口重工业轻工业带来的劳动就业机会,个人了解青岛相对吸引人才还是挺多的!

个人觉得有机会,时机成熟还是去青岛较好!

以上也是结合在郑州大环境下基本情况来片面讲讲个人看法。不喜勿喷,谢谢!

最近几年,在北方城市群里,除直辖市北京天津,青岛和郑州最受瞩目,青岛和郑州,是除去直辖市外,北方仅有的两座万亿城市,是北方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是发展最快的城市。

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青岛是副省级城市;郑州在河南一家独大,青岛在山东独领风骚。作为两省最优秀的代表,近几年,郑州和青岛又成了职场新对手,究竟谁的发展潜力更大呢?

2018年,郑州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而青岛完成这一跨越是在两年前的2016年,2018年,青岛经济总量已经高达1.25万亿。从绝对数值上看,青岛力压郑州。

可从40年的发展轨迹上看,青岛的排名一直是城市财富榜前20,相比1978年,青岛的经济总量增长了285倍。而郑州,经济增长了365倍,发展速度这一块上,郑州技高一筹。

看地理位置呢,一般人肯定会觉得,郑州不行,郑州是内陆城市,青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不然,现在这年头,沿海的不一定比内陆发展得好,内陆的不一定比沿海混得差。近几年,成都、武汉的崛起,就证实了内向型经济的活力四射,家门口没大海没港口怎么了,一样有GDP。

拿郑州来说,虽说是内陆城市,但郑州地理位置好,是国家铁路、公路、航空、通信的枢纽,是要塞中枢,再加上国家扶持力度大,招商引资便利多,让郑州问鼎中原。

郑州不弱,但青岛更强,青岛主打外向型经济,是国际性港口城市,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名牌多,名气大,面向大海,无限辽阔,虽然现在还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但还在努力争取中。

河南的发展模式是一城独大,以建设省会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山东的发展模式是群山经济,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但郑州和青岛的发展潜力都很大,如果非要选一个,我觉得还是郑州大,郑州在河南一城独大的模式下,有可能会超越青岛,就好比武汉、成都都比青岛经济实力强,但山东的经济依然比这些城市所在省份强大。

这个问题如果往前几年都不要提,青岛是副省级,郑州是省会,我看抵消一下吧!郑州现在是国家中心城市,铁路枢纽,航空枢纽,处在中原第一城的位置,不要问,未来是个王炸级的存在,绝对大大领先青岛,立字为证。青岛有个竞争对手,省会老大,加之极度缺水,尽管有引黄济青工程,也不能扭转缺水局面,郑州也缺水,比青岛好许多,守着黄河没水喝已经是个定律了!水,万物复苏之源,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都知道,赵哥充满磁性的语音感召力很强,在干枯的奥卡万戈河三角洲,每逢雨季来临,各种动物都有预感,天空中电闪雷鸣……没有丰富雨水的城市,就要节约用水,要更加注重环保。郑州是个亿级人口大省的❤心脏,是中原崛起的先锋队长,就连我们老家安徽的省会合肥都得刮目相看,可以这样说,青岛不仅比不了郑州,也不能战胜合肥,我知道合肥目前的产值低于青岛,但是,合肥增长潜能是青岛的三倍,青岛搞不好就要当第二个大连,不要以为沿海就是跳板现在是内循环经济,沿海还成负担了!远离市场,不在江口,河口的沿海城市都是缺水城市,大连比青岛更渴,天津有海河也不能解决缺水问题,好在国家有南水北调,不然,整个北方都饥渴难耐,不仅中国,缺水是个世界难题,我们国家幸亏有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当之无愧,相信不久的将来,青岛也会受益于南水北调之福利,东部从扬州翻水沿京杭大运河北上,在山东翻入黄河进入引黄济青水渠直达青岛,届时,青岛人民就可以喝上清澈的江水了!那时候,青岛不仅焕发生机,更是势不可挡,继续做大山东一哥的位置,头把交椅不是济南能轻易拿下的!就连郑州,合肥也不能掉以轻心,必定青岛不是一个甘当二流的城市,德国的文化底蕴不能视若罔闻,海尔,海信,青啤,可不是浪得虚名,中国海洋大学也毫不夸张地杠杠响!我没有什么文化,只是妄加评论,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Ⅲ 北方沿海城市比较:大连、天津、青岛

不了解天津,就做大连青岛比较吧
1:强势企业方面
青岛强于大连
青岛拥有一批中国知名企业,如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岛钢铁控股集团、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玛集团、颐中烟草(集团)、双星集团等。荣获“中国品牌之都”的称号,拥有中国大陆唯一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百强品牌——海尔,另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4种,中国驰名商标15个,有5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
虽然目前大连企业和青岛海尔、青岛啤酒还远远不能比。大连也有很多强大的企业,如大商集团(全国第三),零售业中国第一;万达,也是中国的房地产大鳄之一;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大连机车厂等全国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也相当出名;大显,实德,冰山集团,瓦轴,大商集团,美罗药业华丰家具等等也全国有相当名气,而且蓬勃发展;大连商品交易所是全国三个期货交易所之一,期货交易量中国第一,大豆期货交易近期世界第一。
2:教育科技方面
大连强于青岛
海洋人才是青岛多,25个海洋科研、教育以及管理机构,全国重点综合性海洋高等学府——中国海洋大学就设在这里;拥有中国国内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但青岛科技实力人才优势不如大连。大连有差不多二十所大学而青岛仅五所左右。教育部的大学生就业城市倾向调查中,大连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列第五,远高于青岛。在电脑软件发展方面,大连明显领先青岛,2001年,大连市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惟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大连市建立全国第一个“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化培训基地”。
3。竞争能力比较
大连强于青岛

近年来关于城市竞争力评比排名有几十种,其中多数评比是大连强于青岛,有许多评比大连进入前十名,而青岛连第十名都没有进入。如2003年5月30日由仲量联行展开的“全球最具优势的城市”第二阶段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评选中,中国共有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大连、重庆和西安在内的8个城市入选24个“全球最具潜力城市”,有大连无青岛。2003年初出版发行的《(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衡量中国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估城市“真实发展能力”的方法和检测手段。该报告显示,“真实发展能力”处于前十位的中国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南京、武汉、杭州、沈阳、大连,前十名中有大连但无青岛。2002年度公布的多个评比中多数是大连强于青岛。如大连在国内比较权威的《经济日报》城市综合实力排行中列第六,远高于青岛。在最近科学院的那份城市发展报告中,城市发展潜力大连进入前十,青岛没有。在以前一份着名的中国城市国际化研究报告中(应该是人民大学的专家所作),其指出:香港,广州,上海,北京,大连将是我国能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5个城市。据《经济日报》报道,日前借鉴国际惯例,对我国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竞争力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在全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城市竞争能力排名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大连、天津、青岛、南京、武汉、厦门;经济发展环境排名依次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天津、大连、杭州、南京、武汉、成都。
不过最近也有一个把大连远远排在青岛后面的城市排名。“第一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2002)综合竞争力大连(8)超过青岛(13),第二届与第一届相比,青岛由第13位前进到第12位,大连则由第8位倒退到第19位。根据“第二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2003),综合竞争力青岛(12)超过大连(19)。青岛竞争能力超过大连的有7项:人才竞争力青岛16、大连25,科技竞争力青岛6、大连19,文化竞争力青岛19、大连37,制度竞争力青岛13、大连34,政府管理竞争力青岛12、大连33,企业管理竞争力青岛8、大连37,开放竞争力青岛21、大连22。大连超过青岛的有5项:资本竞争力青岛11、大连10,结构竞争力青岛26、大连23,设施竞争力青岛24、大连4,区位竞争力青岛31、大连29,环境竞争力青岛7、大连1。这是近几年来对青岛最有利的一个排行。

4.经济方面
经济总量指标,青岛多数超过大连 人均经济指标,大连多数超过青岛

5.在一些具体的发展措施方面,青岛与大连也是惊人的相似。(1)大连的国际服装节很有名,已经成为大连的品牌节日。于是,青岛从2001年开始也办起了青岛国际时装周的活动。(2)大连的国际航空、航海模型展很有名,也是大连的一个名牌会展。于是2002年青岛也开始举办了首届青岛航海模型展览活动。(3)青岛的国际啤酒节从1991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12期,成为青岛的名牌节日,于是,大连2002年也开始第一次举办了中国国际啤酒节,大有将青岛国际啤酒节比下去的势头。(4)青岛的轮胎橡胶业很发达,着名的企业有黄海橡胶集团、双星集团,于是,2002年大连声称引进了全国最大的轮胎橡胶企业,将建成全国最大的轮胎橡胶基地。(5)大连的造船业全国知名,2002年青岛利用奥运会在青岛举办的机遇,将原来不太景气的造船厂整体搬迁,声称要建全国最大的造船基地。(6)2001年6月3日,大连市委发出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一年多来,大连的建设学习型城市活动搞得热火朝天。事隔一年两个月的2002年9月2日,青岛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意见,青岛的创建学习型城市正式展开。(7)90年代大连的经营城市很有名,它使大连的城市环境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一时间大连成了人们旅游向往的胜地。而青岛城市建设有人说比大连落后了10年,2000年青岛首次提出并实施经营城市理念。(8)90年代中期,大连的招商引资很有成效,一直远远强于青岛,这也是大连发展强于青岛的原因之一,2000年以后,青岛把招商引资摆在经营城市的突出位置,近三年来招商引资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明显超过了大连。

Ⅳ 你觉得山东省经济发展排名前三的是哪几个城市


最后,则是与青岛市相类似,是我国非常知名的一座旅游城市。没错,它就是同处沿海的威海市。威海市的经济总量仅为青岛市的三分之一不到,但人均GDP却有青岛市相差无几,都在13万左右。是山东省第三座人均GDP堪比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座城市,且威海市环境优美,非常适宜居住。当然,虽然人均我们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实际上,在综合方面而言,还是与发达国家发达城市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的。尤其是东营市,整体的基建水平还是有待提升的。

Ⅳ 为什么近些年大连会被青岛赶超

我们对比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岛GDP与大连的差值,然后发现大连在2000年以前几乎与青岛是你追我赶,就好比现在武汉与成都的关系,而到了2000年以后,大连开始节节溃败,尤其是到了2015年之后,大连GDP开始大幅落后青岛GDP,这其中,我们抓住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2000年,一个是2015年,对着两个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分析:

2000年,大连GDP开始被青岛超越

这是为什么,我们调查了一个数据,大连小学生数量在2000年,开始减少,也就是说,从这一年开始,大连的人口在慢慢流失,去了哪里?

主要三个城市:上海、深圳、广州

2000年,改革开放最鼎盛的时代,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群开始崛起,以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也在崛起,大量东北人开始走出家乡,大连也不例外,根据目前深圳户籍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有12万大连人在深圳落户,如果只考虑常住人口,深圳目前有接近30万大连人,广州有25万,上海有30万,也就是说,光这三个城市,大连就流失了85万人。

同样,青岛人口总量节节攀升,如今总人口已经达到929万,足足比大连多了231万人。

从2015年开始,到2016年,大连GDP出现负增长

2015年,是东北经济的寒冬,东北三省,两个省出现经济负增长,沈阳、长春、大连、哈尔滨,东北的F4集体沦陷,城市竞争力和经济环境下滑厉害。

民间开始流传一句话:“投资不过山海关”,这是东北同胞心中的痛。

前几天企业家潘石屹说过一句话:“东北无企业家”,其实不是说东北没有企业家,更是东北没有出现特别大的企业家,有巨大贡献和巨大影响力的企业家。

总结

以上可以反应出,东北不是区域位置不行,也不是工业基础差,而是营商环境继续改善,那什么拯救你东北?又拿什么拯救你大连?我想,只有自身刮骨疗毒,改善营商和投资环境,生态环境,控制房价,吸引人才,这样,在未来还有希望崛起!

其实两个城市差不多,从 历史 地位、 历史 遭遇、城市定位等等方面来看,大连和青岛的差异并不大。

而且,两座城市在发展之中也一直处于齐头并进,期间虽然互有赶超,但对于究竟谁强,谁若,显然还达不到盖棺定论的程度。

最相像的两座城市

大连和青岛非常的像,在近代史上有着同样的遭遇,在近年发展中,也有着同样的境遇,作为14个沿海开发城市中的一员,作为5个计划单列市中的一员,两座城市一直无可避免的被比较。

当然,很多人也喜欢互相比较。

在改革开放初期,大连在经济上的表现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过青岛的,但实质上超过的并不多。随后青岛也有不俗的发展,尤其是青岛港屡屡创造奇迹,让这座城市享负盛名。

后来进入到招商引资的阶段,起初大连仍旧占有一定的优势,可是后来终究被拉平。在加上民族产业的崛起,现在的青岛经济,无疑是强过大连的。

大连究竟输在哪儿?

如果去看2010年之前的各类数据,其实大连和青岛之间根本就不能算是有差距,有时候青岛高,有时候大连高,相差的数据也不大。

可是在2010年后,两者开始真正拉开的差距。

从状态上来看,青岛似乎找到了最适合发力的位置,然后就是蒸蒸日上。

反观大连,缺少了发力点,浑身是劲生生用不出来。

至于大连为何如此,其实大家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既有宏观上的差异,亦有微观上的影响,始于人,败于人。

近些年来大连人才流失之严重,可以说得上是一记重锤,在加上产业转型问题重重,想要重振想必不仅是时间问题,人才是关键。

也就说,大连如今在经济上出现颓势,主要原因便是在于人,既包括对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人,也包括对于对于发展具有支持性的人。

大连能否挽回颓势

说实话,包括很多大连人在内,对于城市现在发展的状况和方向,都只能表示有这样的希望,却没有这样的信心。

这座城市开始变得令人失望,当然,近些年令人失望的城市也不只是大连。

而青岛的高速发展虽然令人惊喜,却也伴生了一个高房价的问题。

笔者有一些青岛的朋友,而他们正巧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于他们来说,对于他们这样家里有房子,甚至有几套房子的人来说,房价高当然是好事儿。

可是当青岛的房价高到打工者买不起,只能望而兴叹的时候,要不就降低房价,要不就承受一些人才为了更好的生活而选择其他城市。

当然,如果要是选择定居的话,大连是更好的选择

无论是青岛,还是大连,两者都会说自己的环境有多好。

然而,仅从定居属性来说,请问各位,你们是希望让孩子参加山东的高考,还是辽宁的高考呢?

大连的繁华是一个假象,漂亮的街道、高楼大厦、美丽景观,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都是水中花、镜中月。没有良好的实体经济,人们就没有较好的收入,只好远走它乡寻求更好的发展,这就是大连真实的情况。青岛不一样,海洋工业欣欣向荣,青岛脾洒、海尔电器、海星电视等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掠地侵城,而且走向国际,它是一座繁华的、 健康 的、欣欣向荣的城市。

作者:子非鱼

中国有许多怀有瑜亮情结的双子城,大连与青岛就是其中一对。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港口城市,都是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都是计划单列市。

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地区一直都是中国的经济领头羊,大连的经济地位位居全国前列。1993年之前大连的经济实力都优于青岛。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青岛、大连统计年鉴;单位:亿元

之后,青岛反超大连,并将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那么为什么大连会被青岛超越呢?主要是受东北整体经济不景气所累。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发展开始受困,在官本位思维的影响下,以及一些僵化体制、惰性思维综合作用下,东北经济开始衰弱。

制图:子非鱼;数据来源于中国港口集装箱网

大连是东北地区四个主要城市之一,是受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大连的经济衰弱主要表现在GDP增速和港口吞吐量上。

上图是1990年以来青岛、大连俩港口的吞吐量数据。从上图可以看到,2000之前大连的港口吞吐量都是高于青岛的,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港口城市迎来发展最大机遇,港口吞吐量飞跃式发展,但期间受东北整体经济影响,大连后劲不足,终于被青岛超越。

大连的衰弱主要是因为其体制僵化、产业单一。而青岛,依靠科研创新企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有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等知名企业。

因此,大连要重新超越青岛,产业单一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先看看两家近年GDP总量。

人口情况

通过房地产看看,常住人口需求

对拥有外贸港口城市,主要看腹地辐射情况,实际上两家都不好 山东的大平衡模式,经济上没有高地,无法吸引高端人才,人才流失严重;交通上同样没有对外大交通,省内网状交通没有枢纽,物流集散分拨同样没高地,青岛最终不能形成物流集散港口。

这是大区经济环境和城市宏观规划差异所造成。

大连发展的走弱跟东北地区经济环境整体发展迟滞有关,毕竟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是分不开的,有些省会城市所在区域经济一般,但由于省会的地位却可以倾全省之力打造一座城,可大连不是省会,省内所有资源不可能都优先给大连,而大连本身又没有强邻可以相辅相成,所以单兵作战的发展境遇是有点尴尬的。此外就是城市整体的宏观规划,大连这些年来对于自身的城市定位本身比较低调, 旅游 业和软件产业从过去的全国瞩目到现在似乎变得默默无闻,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似乎都在下滑。虽然很多方面从数据来看还是在稳增长,但多元化发展速度以及经济增速还是明显弱于其他同级别城市,甚至于在最近的城市等级划分当中被无锡挤出了新一线城市。

青岛的崛起似乎就是从经济反超大连开始的。青岛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山东均衡的城市发展方式和清晰的经济发展思路。青岛周围有烟台、威海、潍坊这样的经济强市当邻居,每天有20几班次的城际铁路对开,目前已经形成青烟威一小时都市圈,几城之间经济协同发展、 旅游 业协同发展,并且有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等方式促生城市群发展模式。青岛是中国最早的品牌之都,但早期对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青啤这些企业倚重程度很高,现在虽不是品牌之都了,反而对这些企业的依赖性减轻了很多。转而对于有实力的外企和国内新兴行业龙头的引进更加重视,对金融业的塑造也更加专注,当然收效也是比较明显的,目前有超过100家世界500强外企在青落户,有17家外资银行入驻青岛,青岛的品牌和金融影响力逐年递增。此外 旅游 业的开发也更有针对性,投资方向更明确,在 游客接待量和 旅游 收入双双反超大连之后, 旅游 收入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十。有了良好的发展模式和用人需求,青岛这几年一直着手于名牌高校引进以及人才引进,不仅先后引入了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85校区,现在也全面放开本科学历落户。这些都是让人能够看到长远宏观规划的脚印,个人认为青岛在一两年后会再一次进入发展提速阶段,进入新的快车道。

可以说大连起步比较早,发展也比较顺畅,具体原因在这就不提了,大家都知道。既然说到两个城市相比,当然两个城市有很多相同点。第一,都是港口城市,都是本省经济圈的重要出海口,掌管了本经济区的领头羊。第二,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 旅游 城市。第三,两个城市都是市区内多山,而且多 历史 遗迹, 历史 建筑。说完相同点该说出现差距的原因了。第一,作为本地区的经济龙头和港口,青岛依托的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动力十足,经济增长全国领先。而大连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显现出明显的增长乏力,要知道东三省在全国GDP排名里连年降低,最近几年甚至跌幅前几名。从发展动力上来说差距会逐步加大。第二,看看我国大型港口城市,珠海,甚至,厦门,上海,青岛,天津,大连。每个大型港口城市,背后都是大型的经济圈,如果没有经济圈的依托以及活力的支持,港口吞吐的作用就会弱化,大连和青岛的差距在这。同时大连和青岛,天津太近也是受限制的一个原因。第三,两个城市都有大量的 历史 建筑,然而大连起步比较早,那时候文物保护的概念完全没人在乎,于是大连几乎完全铲平了 历史 建筑,虽然整个城市都年轻了,但是也失去了 历史 的味道,在人文 历史 情怀方面输了一分。青岛刚开始发展起步比较晚,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文物保护观念被重视的时候,及时的挽救了一大批 历史 建筑,目前青岛很有特色,即有老城区的大量 历史 建筑,又有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气息,加一分。第四,青岛和大连都是市内多山,交通不便。大连的旅顺区至今未完全整合,青岛老城区交通很不顺畅,大量的单行道及弯道,这一点上貌似与大连打平,而且青岛还被胶州湾限制,甚至还比不上大连。然而随着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的贯通,一下子盘活了青岛西海岸,西海岸新区又被评为国家级新区,跟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属于一个级别。目前青岛很多城市功能都搬迁到了西海岸新区,给予了大量优惠政策,等于一下子把经济总量飞跃一大步,又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建成了东方影都,向亚洲最大影视基地进发……而大连随着经济发展动力下降,及东北地区人才外流严重,这里外里差距就不是一星半点了。第五,青岛和大连都想吸引大学进驻,然而青岛的能力貌似更大一些,毕竟西海岸新区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要人才有人才。长此以往,差距会越来越大。

我生活大连18年了,这个差距会约来越大,一个自身原因,二是国家定位不同,国务院批复大连人口控制在500万内,青岛到2022年人口要达到1200万人,这足以看出将来发展方向和城市定位,一个是一般城市,一个是大都市

大连为什么变成这样,相信每个大连人都知道

大连位于东北,和青岛一样都是最早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均为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市,东北亚最大港口。从建国到改革之初,两城都是明星城市。大连在1993年之前,GDP是高于青岛的,大连受东北整体经济不景气影响很大,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即是缘于此。东北国企多,资源性企业多。一旦资源挖净,经济下滑就势不可挡。大连在东北倚仗的资源输出优势也荡然无存,大连港口货物吞吐量也就低于青岛了。

东北的问题是老问题了,经过第一轮的破产整合和后来的关停并转,东北的空气质量大大地改善了,但GDP增速却处于全国倒数。经过二轮"振兴东北计划",东北却依旧焕发不出青春。东北国企的僵化和不思进取,使得大批东北人逃离,尤其可惜的是大量大学毕业生异地就业,大连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青岛背靠山东这个中国第三经济大省,这十年来发展突飞猛进,去年已经迈入"万亿俱乐部"的行列。东北的大连在暗自神伤,东北何时才能走出困局?

Ⅵ 山东省和哪个国家gdp

山东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是华东地区最北端的省份。山东省有着全国第二的人口总量是工农业大省。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

儒家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山东文化的代表,而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山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肉蛋奶的产地,农产品出口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山东的工业也比较发达,知名企业有海尔电器、海信集团和青岛啤酒等。
山东GDP总量约为7.3万亿元人民币,墨西哥GDP总量约为6.7万亿人民币,与山东省经济实力相当。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国土面积和新疆差不多。墨西哥是多个美洲文明的发源地,孕育出了玛雅文明。

墨西哥被世界银行归为中高收入国家,预计到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者第七大经济体。墨西哥拥有现代化的工业和农业,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墨西哥和美国的贸易和投资往来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墨西哥经济的发展。

墨西哥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前在中国大陆票房突破十亿的《寻梦环游记》,其电影概念就是来自墨西哥的亡灵节。墨西哥有着古玛雅城市遗址,有数百座建筑。还有雨林穿越和洞穴穿越等游玩项目,非常过瘾。

墨西哥有着拉丁美洲最大的博物馆,收集了不少的古印第安文物,介绍了墨西哥文明的星期和发展历史。墨西哥的普埃布拉是一座典型的西班牙风格的城市,用巧克力和多种辣酱调制的酱汁是当地特色。
着名的塞万提斯艺术节举办地,瓜纳华托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梦境。古城内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曾被国外媒体评为一生最值得一去的地方之一。怎么样,你想去墨西哥看看吗?欢迎评论和

Ⅶ 青岛简介

青岛是世界性区域经济中心,经济总量和综合竞争力均为华东第二大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国际着名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青岛是副省级城市和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青岛是我国举办大型赛事和国际盛会最多的大都市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2009年济南全运会分赛场均设于青岛,2013、2014年连续两届世界杯帆船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也将在青岛举办。

Ⅷ 为什么青岛发展这么快呢

以全球视野谋划青岛发展蔚蓝色的海水,一刻不停地拍打着海岸。在抵御太平洋彼岸发生的金融海啸冲击、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过程中,青岛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下。 青岛,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化“ 危” 为“ 机” ,产业在加速升级,发展方式在悄然转变,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更加科学清晰。 5月13 日,青岛市委召开十届六次全会,深入分析当前形势,进一步坚定信心,明确目标。“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要继续彰显和增创开放优势,必须构建面向全球的集聚生产要素和释放发展潜能的战略格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分得更多利益。”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阎启俊说。 在世界坐标系中确定发展路径 要在世界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在国内、省内要有所作为。作为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全省经济龙头,青岛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九,在全省乃至国家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青岛强则半岛强,半岛强则山东强”。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今天,青岛要有更大作为,必须跳出青岛看青岛,从世界坐标系中确定自己的发展路径。 确定发展路径,最核心的是要准确定位青岛的城市功能和发展目标。经过多年发展,目前青岛外资企业密集、外籍人口众多、对外交流活跃,已经具备成为国际化城市的条件和潜力。在充分吸收借鉴国外同类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青岛市着眼于保护母亲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着力在环胶州湾500 平方公里的区域打造国际顶级水准的现代化新型城区。 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郭先登说,看看国际上一些拥有海湾、地理条件和青岛相似的城市,大都是拥湾发展,比如孕育了硅谷的旧金山湾,还有纽约湾、东京湾、香港的维多利亚湾……拥湾发展,能够使青岛的海岸线、海岛、海湾与陆地的连接得到充分的经济开发空间,各种城市空间资源紧密结合。 在这一全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中,未来的青岛城区将环绕胶州湾多点展开,形成“一主三辅多组团”结构,胶州湾将成为青岛美丽的内湖。目前,环胶州湾一带的建设大幕已经拉开,一大批重点突破项目正在进行。 海底隧道、 跨海大桥及接线、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市区段拓宽改造和地铁等重大工程,在胶州湾周边构筑起了快捷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所在。随着100多家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老企业陆续搬迁胶州湾沿岸,青岛加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污管网的建设改造和污染源治理,加快环湾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规划水平决定城市发展水平。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青岛在“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规划方面,瞄准的是世界一流标准。5月4 日,青岛市规划局面向全球发布招标公告,为青岛高新区的新城区生态城及循环经济发展寻觅规划高手。这是在向世界表明:未来青岛胶州湾北部新城,将是一个高端产业的聚集区、高端人才的聚集区、旅游休闲的度假区;环胶州湾的海岸线,将由原来的工业岸线变为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新经济岸线。 嵌入全球高端产业链 早在去年上半年,青岛就为应对金融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投资、拉动消费,巩固市场、增加出口,税负减轻、信贷多放,稳定就业、扶困济贫,提高效率、服务企业”的政策措施,有效地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虽然青岛的经济外向度在全省最高,受到危机的冲击最大,但去年经济增速还是达到 13.2% ,迈上4000亿元台阶;今年一季度青岛经济总量增长 7.2% , 1到4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其中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0%和30% 。 投资结构的变化,是青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一个符号。今年的省“两会”提出,要建设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这与青岛的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不谋而合:青岛正在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变,嵌入全球高端产业链。 青岛工业曾以家电、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为主,重化工是“短腿”。但现在随着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石化化工等产业的兴起,青岛工业正迈向重化工业阶段,这不但大大优化了青岛的产业结构,也为承接国际上更高水平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平台,上汽通用五菱、大宇造船、森麒麟轮胎等大项目陆续落户青岛。 顺应全球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青岛正在补的另一条“短腿”产业是服务业。“目前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已开始由‘制造转移’向‘服务转移’转变,青岛作为一个对外依存度很高的沿海开放城市,要更好地承接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青岛科技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仲敏教授说。 青岛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000美元,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加上良好的工业基础,优美的滨海资源和海港、空港等设施条件,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大发展具有巨大空间和潜力。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去年青岛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 ,增幅连续两年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建设“行政成本最低的城市” 开放是青岛发展的“根”和“魂”,是最大的优势。青岛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创开放新优势。 一座城市是否有活力,能否吸引外来资本,关键看这座城市商务成本的高低,而商务成本与政府效率、行政成本直接相关。青岛市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处长尹鸿钧介绍说,青岛多年来体制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今年改革的力度更大: 3月,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正式启用,有审批职能的50个市直部门全部入驻,优化政务流程,政府服务效率提速58% ;4月份,青岛又进行了第四轮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将现有的361项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减至109项。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要投资和消费双重拉动。青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相继组建了国信、城投、华通等投融资公司,保证众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启动内需,青岛一方面加快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使老百姓放心花钱,另一方面,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外贸商品消费券、医疗消费券等形式,刺激居民消费,取得明显效果。 青岛市还通过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各级干部拓宽视野,善于在开放环境下开展工作,增强与国际人士、境外客商打交道的能力,学会按国际惯例办事,将自己的工作置于全方位开放的环境中,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使更多的先进要素进入青岛,将更多的知名品牌推向世界。

阅读全文

与青岛经济总量与哪个国家相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你长这么大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浏览:910
李现的故事是什么 浏览:881
如何判断婚姻衰败 浏览:336
有没有哪些纯洁爱情的故事 浏览:646
事业单位半年奖绩效怎么回事 浏览:950
什么事业最出息 浏览:421
信成健康是哪个国家的 浏览:802
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是什么 浏览:375
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什么时候播 浏览:881
幸福触手可及去哪里能看到 浏览:186
为什么喜欢美女的脚 浏览:410
教资面试防控健康卡是什么 浏览:793
为什么感觉一直被婚姻消耗 浏览:712
农林牧副渔有什么事业编 浏览:158
幸福在望老妹现在哪里发展啊 浏览:418
明日之后生存手册怎么切故事手册 浏览:491
讲故事的网站哪里下载 浏览:657
江海涛是做什么事业的 浏览:389
经济学硕士都读哪些书 浏览:95
婚姻忧虑怎么办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