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经济带
经济圈和经济带是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经济组织形态。经济圈,是作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个经济用语,它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某一特定区域,以一个或两个以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作为核心经济增长极,形成发展程度和特点各不相同的内、中、外都市经济圈层。经济圈经济发展的特点,表现为在内部具有明显的同质性与群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织和地域。经济带是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虽然出现了经济圈和经济带的雏形,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政府将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大培育力度,真正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B. 中国三大经济中心
中国的三大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这三区经济区域的中心是北京、上海和广州。
一、含义:
1、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的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式确立了“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单独的区域规划;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3、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清远、云浮、阳江、河源、汕尾共14个城市所形成的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其它两个是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唐环渤海湾城市群)中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
二、区位优势:
1、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向南,它联系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向东,它沟通韩国和日本;向北,它联结着蒙古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2、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3、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渐形成了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环境等优势,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其内部的合作已经拥有很好的根基,在原有的特殊政策优势日渐淡化的情形下,基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的新发展背景,它需要通过强化城市群内整合,实现城市群内核心城市之间的互补与错位共享,重构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以及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保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地位。
三、参考资料:
1、环渤海经济圈介绍:天然的聚宝盆.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2014-07-13];
2、 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财经网[引用日期2016-06-3];
3、发改委:将优先开发环渤海地区等3个特大城市群.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引用日期2012-12-13]。
C. 长三角是指哪几个城市
长三角是指上海及江苏、浙江、安徽的全部区域。
1、上海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东临东中国海,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是国家物流枢纽,界于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
战国时,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别称申。晋朝时,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
(3)经济带是什么主要交汇地带扩展阅读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长三角城市间既有地缘地域相依、产业基础相似、发展水平相当的优势,也有城市间分工协作不够,制造业附加值不高,高技术和服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等矛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长三角更好发挥科教创新优势,推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带来了新契机。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D. 中国三大经济带是指什么
他们回答的不准确。
中国三大经济带是指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带。
环渤海经济带不仅包括京津塘,还包括大连,营口等环渤海湾城市
E. 西部地区中什么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
重庆。
重庆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既以江城、雾都、桥都着称,又以山城扬名。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
(5)经济带是什么主要交汇地带扩展阅读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
“两翼”分别指沪瑞和沪蓉南北两大运输通道,这是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
“三极”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F. 长江经济带主要连接了哪三个地带
长江经济带主要连接了上游的成(都)渝(重庆)、中游的武汉(包括长沙南昌)、下游的以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这三个地带。
G. 长三角是什么意思 长三角介绍
1、长三角又称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或简称长三角,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发展程度较高的经济区域、中国第一大经济圈以及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制造业中心、跻身于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2、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长江经济带的引领者,是中国城镇化基础好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城市群经济腹地广阔,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高速公路网比较健全,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H. 什么是长江经济带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九省二市,干流全长6300km,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它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江流域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支流湖泊众多。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I. 什么是经济带
经济带是带状经济区的简称,类似于城市带。经济带(或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连绵区(Megalopolis)),由多个相邻的都市圈组成。
中国现在的三大经济带是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J. 我国的三大经济带是
中国现在的三大经济带是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1、东部沿海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
本带经济发展主要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新方向发展。
东部地带经济总量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巨大(1978-2004年东部地带GDP在中国GDP总量中所占的平均份额为54.9%),但其对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却小于中部地带。
2、中部地带
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在中国的三大地带中,中部地带的经济波动对中国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
中部地带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高,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低,企业融资主要依赖国有银行,不利冲击对中部企业的影响远比对东部企业大得多。
3、西部地带
西部地带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10个省、自治区。
西部地带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很小,且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很大。1978-2004年,我国经济总量按照地带来划分,平均来说西部占18%,中部占27%,东部占54.9%,西部地带所占的份额大大小于中东部地。
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是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现实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
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可以充分发挥各带优势,进行科学地域分工,实现各部门、各地区、各层次的生产布局的有机联系,求得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使各地明确各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经济技术特点,便于国家对各地经济规划进行分类指导;
可以推动横向经济联系,促进地区分工合作、联系,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各地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