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哪些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哪些理论

发布时间:2022-09-06 16:35:06

❶ 2001诺贝尔经济学奖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会努力从另一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1)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哪些理论扩展阅读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意义为:

1、该理论揭示了市场体系中的缺陷,指出完全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天然合理的,完全靠自由市场机制不一定会给市场经济带来最佳效果 ,特别是在投资、就业、环境保护、社会福利等方面。

2、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呼吁政府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督力度,使信息尽量由不对称到对称,由此更正由市场机制所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

3、信息不对称理论推动了博弈论的发展。

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于人们心理活动的“屏蔽性”造成的。因此,交易双方实际是在进行心理上的博弈,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进行较量,而这种较量本身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的。因此,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博弈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❷ 最近三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谁极其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2016年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本特·霍姆斯特罗姆在在契约理论方面的贡献而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契约理论主要分支理论并不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解释力,这也就使得契约理论不同分支之间潜在地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2017年理乍得·H·泰勒因行为经济学方面的贡献而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2018年保罗·罗默和威廉·诺德豪斯在创新、气候和经济增长方面研究的杰出贡献而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瑞典国家银行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而设立的奖项,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奖。经济学奖并非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但在评选步骤、授奖仪式方面与诺贝尔奖相似。1968年起,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颁奖遵循对人类利益做出最大贡献的原则。

❸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的理论是什么内容

关于贫困、健康以及福祉问题的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迪顿除了关注经济发展问题外,还一直致力于贫困度量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如何调整基于空间价格差异的标准收入以及购买力平价(PPP)汇率对全球贫困和不平等的影响。

迪顿的很多工作都集中在对健康状况、死亡率以及它们与经济状况关系的研究上,迪顿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动摇了一些传统观点,比如,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了“不平等不会对健康构成危害”。

迪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收入与福祉之间的关系即“幸福是否可以用金钱来购买”这一经久不衰的话题展开的。迪顿在与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D.Kahneman)合着的《高收入提高了生活评价但没有改善情感福祉》(2010)一文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两者的关系。

❹ 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给了多少行为经济学

迄今为止,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共给了行为经济学,分别是:

(1)2002年获奖的行为经济学奠基者丹尼尔·卡尼曼,他和已故学者托维尔斯基共同提出的前景理论(KT model)奠定了行为经济学研究基础;

(2)2013年获奖的罗伯特·J·席勒,他提出的非理性分析理论框架以及所着的《非理性繁荣》,成功预言了美国互联网、股市以及楼市领域的三大泡沫。

(3)2017年获奖的理乍得·塞勒,他的重要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着名的心理账户理论。

行为经济学是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它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

行为经济学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不是新学,只不过,自1950年代至1990年代,它沉寂了几十年。

❺ 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理论

得奖的主要是一个算法,这个算法的确与找对象有关,所以有非诚勿扰之类的。

下面是老端的文章,应该是很通俗的解释了这个算法:

算法是为了解决“稳定匹配难题(Stable Matching Problem)”而提出的,所谓稳定匹配难题,是指:有n个男人,还有n个女人,男人心目中有自己的心上人列表,从最喜欢的女神,一直到最不心仪的恐龙,而女人心中也有相同的列表,从最喜欢的高富帅,到最不喜欢的猥琐男。很明显的,某男喜欢的女人,她可能根本看不上他。而多个女人喜欢的男人,也不可能同时娶这些女人。所以要找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结婚,且大家都满意的方案是很难的。

为了解决以上这个难题,数学家Shapley和Gale两人在1962年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后来被称为Gale & Shapley算法,他们证明了,按照这套算法,他们能够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且稳定的组合,前提是男女数量相等。

算法的第一步,是由男人们一轮一轮的去找他最喜欢的女人表白,女人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拒绝。女人会遇到三种情况,第一是没人来表白;第二是有一个人来表白;第三是有多个人来表白。女人的策略是,如果没人来表白就再等一轮,如果有一个人来表白就暂时同他交往着,如果有多个人来表白,就同最喜欢的那个交往。

一轮过后,有些男人有女友了,有些还打着光棍,没关系,继续开始第二轮。那些光棍们重复上一轮的行为,找自己最心仪的女人表白。女人会遇到一个特殊情况,自己有男友了,但是又有一个男人来表白。如果新来的男人比现在的差,她就忽略,如果比现在的好,那就劈腿换新人。

第三轮再重复第二轮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一直到最后每个人都成功匹配为止。Shapley和Gale两人从数学上证明了,这种策略的结果是最稳固的。因为男人是从自己最喜欢的人开始追求,当他配对成功的时候,意味着所有他更喜欢的女孩都拒绝了他。而女人如果有机会就可以换自己更喜欢的男人,因此当她配对成功的时候,意味着再没有更好的男人来找她了。所以双方达到了稳定(Stable)的状态。

我们发现,该算法对男人(主动出击的一方)有利,对女人(被动等待的一方)不利。因为男人都是从自己最心仪的女孩开始表白,这个策略首先考虑了男人的偏好。相关的数学证明从略。

你可能会发现,当n很大的时候,一轮轮的表白游戏会进行无数次,事实也正是如此。常识告诉我们,农村的人结婚通常都很早,而城市,特别是巨大城市的人,结婚都很晚。那是因为农村里你能够接触到的人都很少,即n很小(可能小于20),通过简单的几轮匹配,大家就能达到稳定匹配状态。而大城市如北上广,n巨大(接近无限),你可能会经历无数次匹配都达不到稳定状态。所以并非像广告里说的那样:更多选择更多欢笑。有时候选择更多反而结果更差了。

前面我们提到,该算法对男人有利,对女人不利,它优先满足了男人的偏好,因此在北上广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才会有那么多的剩女存在,她们终生在等待更靠谱的白马王子出现,但其实这位白马王子早就已经和别的女人配对成功(结婚)了,于是其中的不少女人选择了做小三。

❻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理论

一个是用向量自回归的方法证明国家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有在人们预料不到的情况下才有效。还有一个是理性预期,理论和前一个差不多,但没数学

❼ 以下哪些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提出的

囚徒困境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提出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例子之一。其中对于囚徒困境的描述:话说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甲和乙,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

(7)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哪些理论扩展阅读: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

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十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

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❽ 跪求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理论

得奖的主要是一个算法,这个算法的确与找对象有关,所以有非诚勿扰之类的。

下面是老端的文章,应该是很通俗的解释了这个算法:

算法是为了解决“稳定匹配难题(Stable Matching Problem)”而提出的,所谓稳定匹配难题,是指:有n个男人,还有n个女人,男人心目中有自己的心上人列表,从最喜欢的女神,一直到最不心仪的恐龙,而女人心中也有相同的列表,从最喜欢的高富帅,到最不喜欢的猥琐男。

很明显的,某男喜欢的女人,她可能根本看不上他。而多个女人喜欢的男人,也不可能同时娶这些女人。所以要找出一个让所有人都能结婚,且大家都满意的方案是很难的。

为了解决以上这个难题,数学家Shapley和Gale两人在1962年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算法,后来被称为Gale & Shapley算法,他们证明了,按照这套算法,他们能够找到一个让大家都满意,且稳定的组合,前提是男女数量相等。


阅读全文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出哪些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你长这么大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浏览:910
李现的故事是什么 浏览:881
如何判断婚姻衰败 浏览:336
有没有哪些纯洁爱情的故事 浏览:646
事业单位半年奖绩效怎么回事 浏览:950
什么事业最出息 浏览:421
信成健康是哪个国家的 浏览:802
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是什么 浏览:375
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什么时候播 浏览:881
幸福触手可及去哪里能看到 浏览:186
为什么喜欢美女的脚 浏览:410
教资面试防控健康卡是什么 浏览:793
为什么感觉一直被婚姻消耗 浏览:712
农林牧副渔有什么事业编 浏览:158
幸福在望老妹现在哪里发展啊 浏览:418
明日之后生存手册怎么切故事手册 浏览:491
讲故事的网站哪里下载 浏览:657
江海涛是做什么事业的 浏览:389
经济学硕士都读哪些书 浏览:95
婚姻忧虑怎么办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