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林下经济如何看待

林下经济如何看待

发布时间:2022-09-06 10:40:36

㈠ 林下经济如何打造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地资源,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经营。
林下经济是近年来崛起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㈡ 林下经济的特点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经济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㈢ 如何在林业上牟利

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观赏价值强的彩叶树种,如红枫、红杉、乌桕、紫藤等。可以在秋天红颜色完全染好的时候举办红叶节,而北京香山的红叶都是红雪松品种。去年在眉山举办的东坡红枫节(游客30万人次)是红枫品种;第二个原则是要有较高的价格优势。比如碧根树,不仅是绿苗,还是高档红木,可以生产出每斤售价高达30元的干果。
林下经济是循环经济。依托林地资源,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森林上、林下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的观光旅游项目、微生物真菌和林下生长的动植物物种,进行合理的种植、养殖、二次加工和三次旅游,构建稳定的利润链,成为园区经济新的增长点、重要的利润点和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随着森林生态功能的无限扩大,其经济效益的空间逐渐被压缩。许多林区一直在探索如何转型,如何在获得良好收入的同时找到保护生态的方法。确实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林下经济。

㈣ 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㈤ 林下经济2021年政策

法律分析: 在不对现有森林、林木造成破坏的前提下,鼓励各地优先在商品林、核桃等退耕还林地中发展林下经济,以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林地综合效益,进一步科学布局林下种植、养殖、采集、休闲等产业的区划。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五条 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㈥ 什么是林下经济

随着森林生态功能的无限扩张,其经济效益空间逐渐被压缩。许多林区一直在探索如何转型,如何在赚取丰厚收入的同时保护生态。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例如我们经常听到的林下经济。林下经济可以选择适合林地资源利用的种植和养殖形式,不砍伐树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全新的林业生产模式生产的农产品不仅迎合了当前人们对生态农产品的追求,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这一新的经济现象被广大林区所复制,极大地促进了林下经济的蓬勃发展。

林下特种家禽养殖模式。所谓特种家禽,是指已经成功驯养但尚未被广泛养殖,且未被国家认定为家禽,或者是需要驯养的野生动物。如今,许多特殊的家禽都是人工饲养的。如何发展林下农业将是一项特别适合农村农民通过耕作致富的实用技术,并且具有成本低、易操作的特点。

㈦ 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林下经济前景

生态农业发展中的林下经济前景

导语:林下经济的发展关乎着我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并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但是需要将其特殊社会功能与发展空间进行充分地发挥与拓展,并突显优质的都市服务特色。

摘要: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加快,从而使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得到提升,此时,都市生态农业这种新型模式则诞生于城市绿地生态。要想使我国农业符合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首先应发展都市生态农业。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是林下经济,该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将农业的多种功能进行有效地拓展,而且能够将林业生态环境与林下空间进行充分地利用,并使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得以实现。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林下经济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但是需要实施相应对策,才能将其特殊作用进行充分地发挥,从而使都市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关键词:都市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前景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温室气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随着以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生态危机等发展障碍。面对新形势,我国现代农业最根本措施是利用发展方式与技术将农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进行实现,并将农业发展层次与实力进行提升。因此,改变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而都市生态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林下经济。

1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而言,由于现在都市经济的增长方式为挤压式,因此未来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成本均会不断地升高。有许多实践证明,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都市生态农业能够加快我国各地都市的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并能够同时获得生态、社会以及经济等多重效益,还能为生态农业与现代都市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2林下经济的含义与作用

2.1什么是林下经济我国的林下经济兴起于21世纪初,目前,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都市生态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下经济能够将林业生态资源与林下空间进行充分地利用,并对农林牧产品的综合开发、观光旅游、养殖、林下种植等进行大力地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等综合效益。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市生态区与近郊区能够将林业产业生态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加速林下经济开发的发展。近年来,林下经济不断地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在国外,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相对较早的国家如德国,该国高度重视都市农业的生态发展,并以“森林城市”作为发展目标;国内如天津、上海以及北京等大城市也加入了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行列中,如今,北京已将林下经济作为能够使农民增收、促进首都生态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

2.2林下经济的作用

林下经济能够将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进行同步实现。近几年,国务院出台了将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加快的相关意见,以便能够更好地加快林下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使其多重效益得到充分地发挥。林下经济不仅能够使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多重效益得到发挥,而且还能够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地保护,并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

3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与对策

3.1发展模式的选择

由于都市林下经济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与发展空间等客观环境因素,因此,在选择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时,应对以上特殊的客观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对城市需求必须进行服从,发展模式必须服务于都市的现代化发展,并将都市林业的空间地位进行突显;同时将服务业、工业、林业、农业等多个产业进行联动,将林下经济的都市服务功能进行最大限度地开拓。第二,由于林下经济能够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与相关服务、技术的领先发展等进行维持,并具有修复保护环境、防止城市污染等功能,因此,在选择发展模式时,应将城市旅游休息市场的优势进行充分地发挥,并将林下旅游、休闲体验等林下经济项目进行重点地发展。

3.2对策

第一,加大投资力度。能够将我国现代农业的生态化发展得到实现的重要决策是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由于林业经济是产出与投入均相对较高的产业之一,若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相应的效益与规模则难以产生。因此应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投资力度,并对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进行鼓励与支持,同时将生产水平进行提高,并对农民保护林业的生态环境以及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的态度进行充分地调动,从而使林下经济的产业集群得以形成。第二,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化培育。发展林下经济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使林下经济的特色发展得以实现。第三,建设林下经济技术体系。林下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技进行突破,只有将技术进行创新,才能使林木与其他生物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并使林下经济高产出的现象得到维持。

4结语

总而言之,林下经济的发展关乎着我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并具有较为广阔的前景,但是需要将其特殊社会功能与发展空间进行充分地发挥与拓展,并突显优质的都市服务特色,同时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与对策,才能将林下经济的优势进行发挥,并使都市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

㈧ 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有哪些,种植作物有哪些

回答
1、林粮模式:造林树种有杨树、湿地松、板栗和柑桔类等,林下作物有棉花、薯类、小麦、豆类等低秆作物。2、林药模式:造林树种有杨树、杉木、板栗、核桃、油茶、落叶松等,林下药材必须选择适合本地土壤、气候条件,药用成分含量高、商品性状较好,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品种。3、林菌模式造林树种有杨树、松树、栎类等,林下食用菌有香菇、平菇、草菇、木耳等。
一、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1、林粮模式
(1)造林树种:杨树、湿地松、板栗和柑桔类等。
(2)林下作物:棉花、薯类、小麦、豆类等低秆作物,其中豆类作物的种植效果比较好,它们具有一定耐阴性和固氮性。
(3)组合模式:常见的有杨树-豆类、杨树-棉花、板栗-豆类、柑桔类-豆类等。
(4)技术要点:造林密度用材林主要实行宽带种植,行距为4-8米,经济林为3-4米;间作期在新造林1-3年,间作物需要距离林木50-80cm。
2、林药模式
(1)造林树种:杨树、杉木、板栗、核桃、油茶、落叶松等。
(2)林下药材:一定要选择适宜本地土壤、气候条件,药用成分含量高、商品性状较好,经济价值较高的药材品种,常见的有白术、桔梗、天麻、百合、板蓝根、益母草等。
(3)组合模式:常见的模式有核桃-桔梗、板栗-桔梗、湿地夏枯草、意杨-益母草(百合)、杉木-天麻等。
(4)技术要点:造林密度用材林主要使用宽带种植,行距为4-8米,经济林为3-4米;间作物需要距离林木50-80cm。
3、林菌模式
(1)主要造林树种:杨树、松树、栎类等。
(2)林下食用菌:香菇、平菇、草菇、木耳等。
(3)组合模式:有林间覆土畦栽食用菌、林间地表地栽食用菌、林间立体栽植食用菌3种模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4)技术要点:种植时要注意,一般在林木定植4-5年郁闭后再进行林下栽培。
4、林菜模式
(1)主要造林树种:杨树、湿地松、落叶松等。
(2)林下作物:可以间作青椒、大蒜、茄类等各类蔬菜和瓜类。
(3)常见组合模式:有湿地松-瓜类(大蒜)、落叶松-包菜(大蒜)、杨树-瓜类(大蒜)等。
(4)技术要点:同林粮间作。
二、种植作物有哪些
1、粮食品种:主要包括小麦、棉花、花生、大豆、绿豆、甘薯等。
2、蔬菜类:主要包括大葱、青椒、茄子、卷心菜、蒲公英、蕨菜、薇菜、苋菜、落葵、乌塌菜、荠菜、山芹菜、荆芥、紫苏、树番茄、酸浆、菊花脑、紫背菜、剌菜蓟、苦英菜、金丝瓜、香椿、洋葱、大蒜等。
3、草药品种:主要包括人参、西洋参、灵芝、天麻、田七、黄连、金银花、天门冬、水飞蓟、枸杞、百台、细辛、大黄、甘草、红景天、何首乌、半夏、天南星、柴胡、元胡、五味子、板蓝根、砂仁、巴戟、草果、益智、石斛、青天葵、灵香草、苦草、千年健、黄姜、薄荷、白术、黄芪、桔梗、党参、芍药、刺五加、白芷、茯苓、山茱萸等。
4、草类品种:主要包括苜蓿草、黑麦草、红三叶草、白三叶草、鸭茅、无芒雀麦、狼尾草、鲁梅克斯等。
5、菌类品种:主要包括平菇、鸡腿菇、香菇、木耳、林耳、草菇等。

㈨ 什么是林下经济

(1)林下经济的其重要意义。概括起来讲,就是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其特点主要是:首先,它是一种林业经济,是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林阴空间为依托发展的产业经济,主要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两种基本模式。其次,它是一种循环经济,在充分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的,有效利用林下自然条件,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可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第三,它是一种高效经济,以科技为支撑,具有投资少、产出值高,且见效快、优质、安全、节省劳动力等特点。发展林下经济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目前,发展林下经济还是一个新课题,全国各地林业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其发展的有效模式。

㈩ 怎样看待南农园获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林下经济,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林业发展新动能,南农园作为国内中医药材研究的专业企业之一,金银花种植和采集两个环节将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及增收。以农林业高新技术推动结构调整和升级为重点,做好林业经济示范基地带头作用。获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后可充分利用国家扶持和有利政策,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助力农民增收,助推精准扶贫。

阅读全文

与林下经济如何看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你长这么大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浏览:910
李现的故事是什么 浏览:881
如何判断婚姻衰败 浏览:336
有没有哪些纯洁爱情的故事 浏览:646
事业单位半年奖绩效怎么回事 浏览:950
什么事业最出息 浏览:421
信成健康是哪个国家的 浏览:802
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是什么 浏览:375
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什么时候播 浏览:881
幸福触手可及去哪里能看到 浏览:186
为什么喜欢美女的脚 浏览:410
教资面试防控健康卡是什么 浏览:793
为什么感觉一直被婚姻消耗 浏览:712
农林牧副渔有什么事业编 浏览:158
幸福在望老妹现在哪里发展啊 浏览:418
明日之后生存手册怎么切故事手册 浏览:491
讲故事的网站哪里下载 浏览:657
江海涛是做什么事业的 浏览:389
经济学硕士都读哪些书 浏览:95
婚姻忧虑怎么办 浏览: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