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从过气地下偶像转为荣耀粉
“地下音乐”不是流行音乐(Pop),不是主流音乐。通常的情况等价于“摇滚音乐”或“新音乐”。但是许多乐手出于不同的理解和价值取向并不愿承认自己属于地下乐队,所以有必要找到一个客观的标准,即乐队签(艺人)约与否。乐队签约唱片公司,
地下偶像每月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并享有以专辑形式发表作品的机会,则其状态与其他乐队有本质的不同。 beyond之前也是地下乐队、
我觉得他们大多是有理想的穷人,他们的音乐很ROCK的,比商业化的强很多。
❷ 欧洲人的蓝调和非洲人的摇滚乐具体理解是什么
蓝调(Blues)为爵士、摇滚及福音歌曲(Gospel)的老祖宗,原本只是美国早期黑奴抒发心情时所吟唱的12小节曲式,演唱或演奏时大量蓝调音(Blue Notes)的应用,使得音乐上充满了压抑及不和谐的感觉,这种音乐听起来十分忧郁(Blue)。但就是这麼一股”反骨〃气息,使得它后来在叛逆的摇滚乐中发扬光大。
蓝调以歌曲直接陈述内心想法的表现方式,与当时白人社会的音乐截然不同。
音乐主体以I、IV、V级和弦的方式,以最常使用的12小节方式进行,也有8和16小节形式,而它的音阶是采用降第三音和降第七音以模仿西方音阶。早期的乐手是使用提琴或班乔琴(Banjo)来演奏,还有一些乐手,更以Slide的方式使音符走调,让吉他发出像人声哭泣的声音,借以抒发自己的情绪,这就是蓝调。
蓝调乐派可分为下列几派:
一、 Delta Blues:密西西比三角洲蓝调
所谓的街头蓝调,这时期的蓝调以空心吉他和口琴为主要乐器。以国内来看,有点像是地下道的老太婆手上拿着胡琴谈着凄凉的曲调,国外就是一个老黑人拿着吉他坐在路边。
Delta Blues 的大师如 Robert Johnson,对于后来蓝调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二、 Texas Blues:德州蓝调
一般所谓的德州蓝调就是很摇滚的蓝调,如Eric Captain、Bonnie Raitt、T-Bone Walker 等等。
很多早期的Rock Music 都是 Blues
三、 Chicago Blues:芝加哥蓝调
与Delta Blues的草根味,Texas Blues的火爆味比起来Chicago Blues 是属于舞台上的Blues与其他蓝调乐派比较起来,Chicago Blues显得多样化了点,当然这跟芝加哥的音乐非常兴盛有关
而最有名的Chicago Blues的大师为B.B.King,号称蓝调之王。
四、 Country Blues:乡村蓝调
乡村音乐的节奏和蓝调音乐的进行方式,融合成为乡村蓝调。与一般的蓝
调的悲苦比较起来,Country Blues是相当轻快明朗的。
Country Blues的代表有Lightning Hopkins、Cephas and Wigins。
五、 Rythm Blues:节奏蓝调(R&B)
有听过猫王吗?早期的Rock 'n Roll跟R&B的不同在于,前者是白人唱的,后者是黑人唱的 所谓的节奏蓝调就是蓝调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节奏结合的成果。
曾经风靡一时的猫王、Lucky Peterson、All 4 one、BoyIIMan都是属于R&B乐风。
六、 Jazz Blues:爵士蓝调
简单来说就是以爵士的方式演奏Blues。其实几乎有一半左右的爵士经典曲目是蓝调,由此就可以知道蓝调对爵士的重要性了。特别是早期的爵士,几乎都是以蓝调为主,直到Bebop后才稍有改变。
蓝调音乐的由来及历史
蓝调形成初期(即十九世纪晚期)主要是工作者,即是在工作时有呼有应的一种音乐,常是即兴的,后来结合了黑人的敬拜赞美内容(灵歌)及很多种生活音乐,而RAGTIME则是结合了欧洲钢琴,切分音(重拍不同于欧洲音乐的强-弱-次强-弱,而是:弱-强-弱-强)与非洲的节奏。
在美国刚成立之初,有非洲大陆运来了许多黑奴,这些来自非洲大陆的黑奴,有的是被骗,有的是被强行攎走到美国大陆当奴隶,替当地的白人工作,而这些黑人每天都要伐木开垦、修筑铁路隧道......等一些粗活,而且美国刚成立的时后,南方产业的经济来源棉花田,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开发,所以,大部份的男人也就被放到棉花田里,每天拿着锄头,挥着汗水,晒太阳,辛苦的工作,而且还要遭受到到主子的鞭打、辱骂,更遗憾的是,这些每天辛苦工作的黑人,在社会上毫无地位,更不用说什么自由,人权,加上又没有受教育,社会的不公平待遇,所以,也就过得很辛苦,但是日子还是得过,于是他们只好把这些不满、不愉快的心情,转移到歌声中。
在田里一边工作,一边哼唱,这种在工作时边哼边唱的歌曲,就叫做‘做工歌’。
做工歌由于它是在做工时所哼唱的,所以当然不会太复杂、太花俏,是比较简单,通常采应答轮唱的方式leader-and-chorus或call-and-response,这种形式是由一个人先唱一段歌词,所有人以合唱的形式相呼应,这就叫做‘做工歌’。
还有一种叫‘田间号子’,它和做工歌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组人唱,它是一个人干活,然后随口唱出一、二段颤抖的旋律,常用假音,来与附近一同工作的伙伴进行呼应,由于他们通常是使用非洲语言,这样不仅能让伙伴明白,更不用怕白人能听懂。
工作完了,总是会疲惫、抱怨,这时大家会聚在一起,暔暔怨声连接起来像是唱歌的音乐,就叫做‘劳骚歌’。
最后还有一种叫做‘黑人福音音乐’,由于黑人在当时的社会上并没有什么地位、自由,又要做工,有时又要被主子打,所以心中总是会不平衡,这麼辛苦的工作,又得不到很好的待遇,于是他们只好将他们的希望寄托在信仰上,不管他们信仰的是什么宗教,只要能在信仰中得到心灵的安慰,就已足够了,他们从圣经上的内容,自编自唱,就叫做‘黑人福音音乐’。
蓝调音乐与爵士乐之比较
简单说,Jazz 是从Blues演变来的音乐中的一支,还有另一支叫做Rock 'n Roll。早期美国黑人的音乐内容,多从非洲而来,由于黑奴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家,所以黑人音乐在美国也进行了一次大交流。那种混血音乐最着名的叫蓝调(BLUES)以及散拍音乐(RAGTIME)。
❸ 摇滚乐队的经济来源
小乐队的好多都是兴趣爱好,纯赔钱的……
然后稍微成功些的能去酒吧演出赚点零花钱,赚得比花的少
在成功的话会被签约,唱片公司会提供一部分资金用来出专辑,然后专辑出来卖掉之后乐队和唱片公司分钱。当然了,现在唱片销量都太可怜所以基本很难通过唱片赚到钱。
然后各种网络下载、彩铃、影视剧使用等等,都可能给乐队带来收入。
然后,乐队真正赚钱的事:巡演,通过一些噱头(发新唱片之类的)开巡回演出,乐队和公司分账但是乐队拿大头。
还有出售周边纪念品也是赚钱的门路。
当然了,有一些乐队的地位比较尴尬,唱片没人买,演唱会也没什么人看,去酒吧又显得太掉价,横竖赚不到钱……这样的乐队开演唱会经常是赔钱的……
❹ 关于校园摇滚乐队的组建以及发展!
我是怀柔区由村官组建的小蜜蜂乐队主唱,玩乐队有4.5年的时间,七年前高二自学吉他。
一个最基本的摇滚乐队乐器有,一把吉他一把贝斯(低音吉他),一个架子鼓,也有两琴一鼓。完善一点就是两把吉他,一个贝斯,一个鼓。加上键盘就更完善了,说一下价格,我们也是从穷的时候过来的,所以这点我明白。买乐器宁可买二手好的,也不买新琴赖的,切忌。基本设施两把琴两个效果器,一把贝斯,一个架子鼓,三个音响(吉他,贝斯用),琴的价格实在是说不好,效果器暂时建议买zoom5052或者zoom707,性价比高,505新的估计300左右,707贵一点,不知道是否停产,音响我们在新街口买过两个axl牌子60w的,900元,贝斯箱买的二手,好像400,架子鼓买的国产标骑二手加亚鼓垫加一个佳音掉茶700元,就买鼓估计也就500,以上就是一个乐队基本的东西,但是普遍乐队都没有主唱的音响,买什么类型的也很杂,我们现在有调音台,也就是说把所有乐器和话筒都插在调音台上。
其实你们最大的问题是不会乐器,你仔细想想,学会吉他基本的大概3各月,架子鼓入门简单,两个月(有老师教的情况下),然后还要把乐器融合到一起磨练时间就不好说了。苦练半年后估计应该能排出简单的歌。另外说说我的经验,玩乐队无论玩什么乐器每个人的节奏感必须强,乐手唱歌跑调的估计也会差事,要有一个好主唱。另外就是乐队的成员不能经常变换,或者今天玩琴,明天又去打鼓什么的,还有就是必须要有个领军任务,这样乐队会和谐,换句话说就是得能玩到一起,不然很快就会解散,没到一定程度不要定什么风格。
暂时想起来的就这些,有不明白的给我留言。
祝你们早日走上音乐的道路,玩自己喜欢的音乐。付出就会收获,加油!
❺ 地下乐队
关于“地下乐队” “地下乐队”这个词用了许多年,概念一直不明确。但可以肯定,“地下音乐”不是流行音乐(Pop),不是主流音乐。通常的情况是我们把它等价于“摇滚音乐”或“新音乐”。但是许多乐手出于不同的理解和价值取向并不愿承认自己属于地下乐队,所以有必要找到一个客观的标准,即乐队签(艺人)约与否。乐队签约唱片公司,每月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并享有以专辑形式发表作品的机会,则其状态与其他乐队有本质的不同。
乐队有多少种,地下乐队也有多少种。
很多乐队签约之前就是地下乐队,另外还有地下歌手。
❻ 地下音乐。地下乐队是什么意思
地下音乐地下乐队不只是这样吧 一些个人组的乐队自己排练自己联系酒吧等地方演出 也不和音乐公司签约 他们只在当地音乐界能有耳闻 一般是与琴行酒吧有联系 他们走的不是商业化的道路 这应该是地下音乐吧 自己的理解```
❼ 爵士也来源于
爵士乐的起源(二)
为什么爵士乐起源于新奥尔良?
新奥尔良长期以来一直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化传统。从十八世纪晚期到十九世纪早期,新奥尔良大部分都被法国人占领居住着,他们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高度关注,比这个国家其他地域的居住者更热衷于从音乐和舞蹈中获取乐趣。因此,十九世纪时新奥尔良是全美国拥有各种音乐团体最多的城市。总而言之,新奥尔良地区有着“寻欢作乐”的传统。
新奥尔良是各种音乐活动的中心,充斥着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你可以听到歌剧,也能看到水手们欢快的号笛舞表演;欧洲的小步舞和四对舞与非洲的巫术仪式音乐居然在这城市中“和平共处”着;Patrick Gilmore和John Philip Sousa的铜管乐队音乐十分受大家欢迎,另外你还能听到劳工的做工曲和街头小贩们音乐般的叫卖声。
另外一个使新奥尔良成为爵士乐发源的理想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它吸引着大量刚被解放获得自由的南方黑奴,这个城市以其众多的工作机遇、丰富的社会活动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随着1809年大量Haitian Creoles(克里奥耳)人涌入这个早已人满为患的城市,新奥尔良成为北美黑人文化的中心(同时各种各样的音乐也被融入其间)。
新奥尔良之所以成为经济的中心是由于它靠近密西西比河河口,密西西比航线是当时美洲和加勒比海之间的一条繁忙的水上贸易线路。作为一个迎接着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歇脚的海港,新奥尔良保持着它的狂欢的气氛,而且还有着当时美国最大最有名的红灯区。(音乐家们经常谈到的这个红灯区后来以“Storyville”而闻名,这个名字来自于当时的一位名叫Story的市政高官,是他1897年提出在这个城市的一角规划出一个区域以便合法地开展***行业。由于Storyville在Jazz乐史上的影响,一些唱片公司、书籍出版商和夜总纷纷冠以这个名称。)正是这里提到的新奥尔良的歌舞、***、贩私酒等行业为音乐家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了解这些相关背景对理解爵士乐的起源是很有帮助的,接下来我们将提到教堂音乐,看它是如何将欧洲殖民者以及非洲奴隶的音乐传统融合起来的,
在17世纪中期之前新奥尔良地区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的通婚促进了欧洲与非洲传统的融合。这些通婚后繁衍下来的子孙后代,由于先人部分是非洲血统,部分是法国血统,被称作为“Creoles of Color”,或者就简称为“Creoles(克里奥耳人)”。然而,在新奥尔良居住的两股同为非洲后裔的居民却有着显着的区分。Creoles不再被称作为是“Negro”,但这个称谓还用于那些没有和只有很少白人血统的黑人。Creoles大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的成功人士,诸如商人、医生、地主或手工艺人。他们说法语,很多人都有奴隶,而且也要求他的奴隶也讲法语。出生于Creoles家庭的小孩大都受过程度比较高的音乐训练,有些甚至远赴巴黎的音乐学校学习。许多Creoles都住在新奥尔良现今被叫作法国街区的城中心地带,黑人则在临近的有色人种杂居地区生活着,大多是远离闹市的一些地方,他们基本上做佣人或没技术的苦力工。Creoles完全是继承了欧洲音乐的传统,与此相反的是黑人们的音乐还是保留着非洲音乐的某些特征。尽管许多远离闹市区的音乐家也接受了一些音乐训练,但整体来讲他们的音乐要比Creoles的粗糙一些。在他们的音乐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即兴的成分,然而这种特征还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总的来讲,许多欧洲音乐的传统被Creoles音乐保留吸收了下来,黑人音乐也维持着非洲祖先的一些传统音乐特征。
住在新奥尔良下城区的黑人演唱包括黑人宗教音乐(欧洲教堂音乐和非洲唱腔的一种中和)以及做工歌(用来舒缓体力劳动的艰辛)两种形式。另一种常见的黑人演唱是街头小贩的叫卖声,这种演唱在音色和音高上的诸多变化非常有感染力。上述的三种黑人音乐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一种没有伴奏的表演唱,后来发展成使用吉他和班卓琴来伴奏。起先无论演奏者使用何种方式来为演唱伴奏,他们使用的和声都是附带着旋律线的(与后来发展为爵士乐伴奏体系的传统欧洲音乐的旋律和声关系正好相反,欧洲音乐传统中和声对旋律音的选择是限制的)。在早期美国黑人的演唱中伴奏和声是很简单的,有时候整首歌的伴奏只用到两三个***。歌词与旋律也非常简单,而且在句与句、段落反复中间还有着很长的停顿。这种早先的音乐形式我们现在称作为Blues(可以找一下早期Blues大师Robert Johnson、Son House、Charley Parton等的作品)。
Robert Johnson 三角洲(DELTA)BLUES之王
the Rolling Stones, Steve Miller, Led Zeppelin, and Eric Clapton, The Red Hot Chilli pepper都翻唱过他的作品.
son house 他是大名鼎鼎的芝加哥BLUES大师muddy waters的偶像
charley paton 另一位早期三角洲BLUES大师
那时候Ragtime在新奥尔良也是非常的流行。“Rag”作为一个名词,是用来定义这种音乐创作的形式的,它在结构上借鉴了欧洲军乐队进行曲的曲式,在节奏上取用了黑人班卓琴音乐的特征。“Rag”假如作为动词来使用的话,它表示不断地变换曲子的节奏来形成鲜明的切分和碎拍的感觉。“Ragtime”这个词几乎是那些1890期间出现的钢琴作品和当时非常受欢迎的Scott Joplin(1868-1917)的作品的代名词(可听一下Scott Joplin的作品“Maple Leaf Rag”)。这个名词可以用来指称那一段时期的所有作品,不仅局限于钢琴。举个例子,在1890至1920年间,不仅有Ragtime乐队,Ragtime歌手,Ragtime班卓琴手,而且除了那些专门演奏现成作品的Ragtime钢琴手外,已经开始出现能即兴演奏的Ragtime钢琴手了。许多现在被我们称为是Jazz音乐家的乐手会称自己是“Ragtime”乐手,而且一些学者也把Ragtime称为是最早的一种爵士风格。然而,由于Ragtime只是有限程度上的即兴,并且它唤起爵士摇摆感的程度也很有限,还不能被称作为是爵士乐的开端。
爵士乐的起源(三)
为什么爵士乐会出现于世纪之交?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可以用来解释爵士乐起源时间的问题。第一个因素是二十世纪初期新奥尔良音乐活动异常活跃。这是个多产的时期,因为对音乐家或乐队来讲有很多的工作机会,同时也有很多机会使得大量的表演和曲目相互融合。第二个因素是多年来路易斯安娜州的社会和法制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Creoles的社会地位逐渐向黑人靠拢。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间这段时期,纯种的血统和混血之间的区分不存在了。只要有任何意义上的黑人血缘关系的公民就都被纳入同一类别的人种。Creoles被迫放弃十八世纪期间所拥有的社会地位,改而接受黑人同样的生活处境。尽管Creoles对此所不满,但爵士乐却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这种社会地位的调整使得欧洲音乐传统(Creoles人所代表的)和非洲音乐传统(黑人所代表的)更为便利地融合。
第三个因素是Ragtime音乐的流行。这种音乐风格对当时新奥尔良流行音乐的节奏特征起了重要的影响。Ragtime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欧洲和非洲音乐传统融合趋势集大成的一种音乐形式。尽管音乐学家在这一点上有分歧,因为通常都认为黑人演唱技巧影响了爵士乐队中乐器的演奏(使得音色更伤感),Ragtime影响了爵士乐的节奏风格(带来了切分节拍)。
在思考为什么爵士乐会出现于世纪之交的问题时,我们的头脑中必须有几个大体的概念。尽管“种族身份的无意识自我认知”是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的,但是我们不能说不同民族的人对音乐的喜好也是会遗传的。人的偏好是后天习得的,并不是遗传来的。所以一厢情愿的认为黑人演奏的音乐听上去都是非洲味的,这种观点显然是不理智的。即使许多黑人奴隶对那些通过模仿和言传身教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非洲音乐技巧很有偏好,对那些在他们到达美洲大陆前就以存在的欧洲音乐,他们也是乐于接受的。实际上,在十九世纪中期,好多很有造诣的欧洲音乐风格的演奏家都有着黑人家庭背景。并且在新奥尔良一些黑人和Creoles的音乐家同样会演奏马祖卡、华尔兹、波尔卡、四对舞曲。事实上这些新奥尔良有着非洲血统的音乐家与这些演奏的音乐毫无瓜葛。正由于新奥尔良为音乐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以及丰富的文化融合,使得所有的音乐家都有机会听到各自不同的音乐,这些大量现成的音乐素材的存在与追求演奏风格多样性的冲动最终在某天锻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JAZZ。
爵士乐的起源(四)
欧洲音乐和非洲音乐对爵士乐的影响。
大多数爵士音乐史上的开拓者都是黑人音乐家,即使到当代,在所有的爵士乐音乐家中黑人音乐家还是占绝大多数。人们常常问是否因为爵士乐包含有那种被美国黑人文化过滤过的非洲音乐特征,才会出现那么多的黑人乐手。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欧洲音乐和非洲音乐也有很多相同的元素,并且在爵士乐的形成过程中它们都是原型。但是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让我们记着爵士乐始终有两个主要的原型来源,同时来研究一下爵士乐与这两种来源之间的一些相关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即兴。这种自发的、多样性的、独立的段落演奏手法是一些非洲音乐和大部分爵士乐的一个鲜明特点。音乐学者们把这种演奏称为“Improvisation”。在西非的一些音乐形式中,即兴出现于一些大乐队的成员的演奏中。然而无论如何都不能与今天爵士乐中大量的即兴相提并论。对于西非和美国黑人歌手而言,即兴演奏并不是像爵士乐演奏者那样要在演奏中创造出一些精致的旋律。这些歌手通常不会把即兴的重心放在构造横跨几个音区的旋律或不停变换的旋律和声走向上,他们通常做的是改变一个延长音的音色,在起音和尾音处变化它的时值、音高和音色。通常会通过玩弄变化旋律的节奏来即兴。演唱时使旋律早现、延迟,或将一段旋律反复多次(术语叫做“Reaccentuation”)相同的一段旋律开始,随后舒缓地进行,在它将要结束之前突然增大音量及情绪推至高潮。有时候整个段落结构安排会由于节拍的变化而重新调整,这种技巧术语上称作为“Rhythmic Displacement”。(可以听听Robert Johnson演唱的“Hellhound on my trail”或Bessie Smith演唱的“Lost your head blues”。)这些技巧在美国黑人的Gospel音乐以及受Gospel影响的流行音乐的表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出名的歌手有Aretha Franklin和James Brown。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本主要讨论爵士乐器乐作品的教科书中大谈黑人歌手的演唱呢?原因在于这里所谈到的一些演唱方面的实践对一些演奏小号、长号、单簧管、萨克斯的爵士音乐家风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每个爵士乐手演奏生涯中毕生所追求的个人风格开拓和非传统方式演奏来讲,也要求将个人演奏中音高和音色的即兴变化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种追求的最原始起源就来自于对人声演唱风格的模仿,这一点几乎成为大多数音乐学者所通行的说法。(这种美国黑人音乐中体现出来的即兴和个性张力被认为是来自于非洲音乐的传统,然而在美国其他风格的音乐中也能看到这种特征。音乐学者们对于非洲音乐的即兴特征影响美国黑人音乐到底有多深也不是很清楚,同样爵士乐手致力于个人风格形成的努力也全不是所谓的“黑人美学”的一种延伸。)
让我们来看看欧洲音乐能为爵士乐的即兴起源贡献些什么。在爵士乐诞生之时的美国已经有了发展得比较完善的欧洲即兴音乐传统。举个例子,即兴的装饰乐句在二十世纪之前的音乐会中已经很常见了,在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中则更为普遍。在爵士乐出现之前的一些非正规的美国音乐中,已经有了些即兴的先例,诸如音乐家已不再像以往那样演唱和演奏同时开始,会在音乐起始部分做一些即兴的变奏,歌手在觉得适合的时候才开始切入演唱,尽管这对于我们的听觉来讲多少显得有些杂乱。这种即兴变奏在键盘音乐家的独奏演出中是非常显着的一部分,另外在法国和德国的键盘演奏传统中也早已把这种即兴手法被称作“Preluding(前奏曲)”。一些早期的美国音乐家甚至被要求掌握那种根据听众提供的素材来即兴完成一首完整的曲子的能力。换种说法,这些用来装饰音乐的即兴技巧在西非和欧洲的音乐中都早就出现了,而且同时对爵士乐中即兴的使用产生影响。
无论BLUES和JAZZ史都不漏过的一位女歌手。
爵士乐的起源(五)
欧洲音乐和非洲音乐对爵士乐的影响。
现在我们来看看二十世纪初期新奥尔良音乐家对即兴手法的使用情况。至少最晚至1923年,乐手们在即兴方面体现出来的开创性基本上还受到一些拼拼凑凑的集体演奏惯例的限制。但有时一些常规的演奏惯例在表演中也会被乐手不自觉地串改,这种做法可以看作是即兴的一种原始体现(尽管这种小范围的突破在以后的演出中乐手还会反复使用)。一些留存的编曲方面的出版物为当时的乐队演奏提供了演奏的规范,但是乐手们一般尽可能地不去参考那些现成的曲谱。然而,在这些演奏情况下对记谱的弃置不用还不能看作是即兴出现的一个明显迹象,至少他还没有超越我们今天的一些婚礼乐队和休闲演出中那种(偶尔放弃乐谱使用新的演奏规范)所谓的“即兴”的层次。根据Karl Koening的研究,大多数早期的新奥尔良音乐家都能读谱,不过,除了少数不能读谱的以外,会读谱的音乐家一旦学会读谱后,演奏时也常是选择抛弃不用的。即使对于早期Combo(小编制的爵士乐队)爵士乐中为数不多一些反复排练的作品来讲,作品的各个声部都不是严格地限定死的。长号演奏的对位旋律线,单簧管的伴奏,小号的旋律变奏都可以进行自发地创造性地演奏;即使伴奏部分,乐手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冒险性和创造力来进行即兴和变奏。在一个相对适合的演奏声部大致成型以后,音乐家就会忠实于它,演奏中不断地与其保持相关性。然而演奏过程中新旋律地即兴构造和创作还是有限的。当时来讲,对即兴地追求还不像爵士乐成型后那样,完全是作为一种爵士乐美学的核心来看待的。不过这种对个性和独特性的追求,还是与我们所提到的即兴概念是保持一致的。尽管即兴的种子在新奥尔良植下了,但与现在我们所谈到的相同程度和意义上爵士即兴还未出现。
这种即兴的倾向由于20年代晚期和30年代早期的不断拓展,逐渐演化成为今天我们通常所期望从爵士乐中得到的那种大段的即兴。不幸的是,我们从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转变会发生。也许有如下的一些原因:1、对固定的演奏模式的厌倦2、在没有大量活页乐谱资源的情况下学习演奏新东西的一种需要3、一种对离题炫技独奏的强烈兴趣4、欧洲和非洲音乐传统中自发求变的一种延续5、乐手们自身约束不住的创造力6、上述各种原因的结合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切分,爵士乐的另外一个显着的特征。这种节奏现象最为人熟知的是重拍出现在非主拍上。尽管非洲音乐以显着切分闻名,但切分在非洲音乐和欧洲音乐中都很常见。爵士中的切分一部分被看作是来自于非洲班卓琴音乐和拉格泰姆,另一部分则被认为是来源于我们上一章所提到的欧洲音乐中的即兴装饰演奏。爵士音乐家的这种切分口味可能部分来自于演奏中对节奏对比的一种偏好,这是经美国黑人文化过滤后留存下来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非洲音乐传统特征。
爵士乐第三个特征是和声。尽管和声在非洲音乐中也存在,但是爵士乐中的那种和声行进在非洲本土音乐中却是不常见的。欧洲音乐为爵士乐提供了那些典型的和声行进。
爵士乐的第四个特征是对乐器的选择。尽管在非洲的个别区域可以发现一些与二十世纪欧洲乐器功能上相对应的本土乐器,然而那些为美洲新大陆输送大量黑奴的地域,却没有出现早期爵士乐团中大量使用的小号、单簧管、长号、萨克斯等功能相类似的乐器。笛子和木琴是西非当地很常见的一些乐器。
爵士乐中的弦乐器的使用情况如何呢?早期的爵士乐团演奏中会频繁地使用班卓琴这种弦乐器,班卓琴是种地道的美国黑人乐器,由非洲的halam琴演化过来;同样,吉他也是常用的弦乐器之一,源自于欧洲;低音提琴也是源自于欧洲的一种爵士乐常用的乐器。
接下来谈谈鼓。来源自西非的鼓在当代的爵士乐团体中也还继续使用着。然而早期爵士乐中使用的鼓,主要还是借用自欧洲的铜管乐队。Woodblock和Cowbell(曼波钟)这两样打击乐器,作为鼓演奏的一部分,从早期有录音开始就出现在爵士乐中了。尽管中国和土耳其作为先行者为美洲新大陆带来了很多相似的乐器,但这两样乐器还是被认为是从非洲传入的(顺便提一句,爵士乐中骑钹的使用方法很像非洲音乐家演奏他们的本土打击乐器“Toke”,一种细长的铁制乐器)。
许多早期的爵士乐团在乐团编制上直接借用欧洲铜管乐队的模式,包括小号、长号、单簧管、萨克斯、大号。这些乐团演奏一些十九世纪美国音乐会和游行乐队常用的曲目。新奥尔良的一些乐队被看作是最早的爵士乐团,至少也是先行者,乐队使用小提琴、吉他、贝司、有时也加入短号、单簧管等的演奏。这些曲目和乐器的演奏都是欧洲风格的。在世纪之交的新奥尔良大量的黑人兄弟会的乐团都使用欧洲铜管乐队的乐器配置,演奏进行曲或当时一些游行、野餐、葬礼以及舞会上的流行曲调。
爵士乐的起源(六)
欧洲音乐和非洲音乐对爵士乐的影响。
爵士乐的第五个特征是曲子中相对不频繁的音量大小变化。一个既定曲目的演奏通常开始、发展、结束时的音量大小是相同的。在演奏的力度上虽然有大小起伏的,但总体来讲,在这一点上是没有欧洲音乐来得变化多端的。其实在爵士乐起源之时的美国,那些源自欧洲的舞会音乐中也有这种在音量上的缺乏戏剧性变化的特征,大量的西非音乐也有这个特点。
爵士乐的第六个特征是打击乐器在音乐中占有很突出的地位。大多数的爵士乐团都有一位爵士鼓手,他演奏一套有很多相关配件的鼓,为音乐提供一个稳定的节奏同时也起到激发情绪的作用。鼓在非洲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打击乐器在欧洲传统的铜管乐队和欧洲民间舞曲中也是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爵士乐的另一个相关特征是以高度节奏化和打击乐器的方式来演奏旋律乐器。在其他音乐类型中非打击乐器也会使用这种方式来演奏,但在使用程度上没有爵士乐中明显,非洲音乐中的旋律乐器的演奏方式也与此类似。一些学者把这种倾向称之为“Rhythmization”。
爵士乐的第七个特征是指为了增强听觉上的吸引力不断地变化音色的粗糙度、振动频率以及响度。举个例子,爵士鼓手有时候会在骑钹上放一串钥匙来增强声音的延续性或丰富声响的层次。另外鼓手有时也会在钹片上嵌入一枚铆钉,当铆钉的震动频率与钹片的频率不同时会产生“Sizzle”声。需要指出的是许多萨克斯手在追求音色变化的过程中会倾向于刺耳的影响效果(可以听一下Don Byas在演奏曲子“I Got Rhythm”中萨克斯发出的蜂鸣般的音色或John Coltrane在Miles Davis的曲子“So What”演奏中萨克斯的穿透性的音色)。还值得一提的是爵士小号手和长号手有时候会以“咆哮”的方式来演奏(听一下小号手Bubber Miley在Duke Ellington的 “East St.Louis Toodle-o”或长号手Joe Nanton在Duke Ellington的“Harlem Airshaft”和“Ko-Ko中的演奏”)。再一个这方面的明显见证是爵士乐铜管演奏手们热衷于通过使用弱音器来拓展音色变化的潜在可能性(可参考Joe Oliver在“Dippermouth Blues”中弱音小号的独奏和Cootie Williams在Ellington的“Concerto For Cootie”中的弱音小号演奏部分)。这种追求音响效果上的变化的偏好被认为是来自非洲的传统。
爵士乐的第八个特征为短小反复乐段的广泛使用。爵士乐鼓手常用的“Ride Rhythm”技巧就是一个例子;另外,Boogie-Woogie钢琴演奏家左手演奏的音型风格也属于这种小乐段的反复(可参考Meade Lux Lewis演奏的“Honky Tonk Train”);简言之,反复的贝司音型演奏在Jazz-Rock中是非常普遍的,在七八十年代Herbie Hancock和Weather Report的录音中可以找到大量这类的例证。这些音乐与三十年代早期风格的爵士相同,有着大量反复演奏的小段落,术语上称之为“Riffs”。
上述我们讨论的一些关于“Riffs”演奏的实例,一部分衍生自爵士乐起源前美国非常普遍的拉格泰姆和军鼓演奏风格,另一部分发源自同时期美国非常流行的民间音乐和进行曲的伴奏节拍风格。音乐家们用术语“Ostinato”来描述我们讨论的这种简明、反复的段落演奏模式(这个词借用自意大利语中的“Obstinate”)。“Ostinato”在包含有这种反复短小段落演奏的许多音乐形式中出现,然而“Ostinato”对非洲音乐来讲可说是其音乐的一种核心特质,同样它在美国黑人音乐中的显着地位也反映出对非洲音乐传统的一种保留。爵士乐中上述这种手法的运用对摇摆感(Swing Feeling)的催生起到过重要的意义,在非洲音乐中这种手法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同的,因此音乐学家相信爵士乐摇摆感起源自非洲音乐传统。
爵士乐的第九个特征是在音乐中你能同时听到不同的节奏体系。具体来讲,乐团的一部分节奏形成双拍子的内在律动的同时,另一部分又构成了三拍子的内在律动,这两种节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Polyrhythm(多重节奏),为爵士乐提供了一种节奏上的兴奋点。因为它在听众内心产生了一种张力——听众可以拒绝听其中的任何一条节奏线,但一旦仔细去听的话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始终无法将这种多重节奏调和统一起来(可以听一下James P Johnson“Carolina Shout”中节奏部分冲突的部分)。
❽ 想知道爵士乐的起源和发展,热爱她的人还有否
雷 查尔斯,诺拉 琼丝是我最喜欢的!
电影中的爵士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让古老的爵士歌手Nat King Cole一下子迷倒了中国观众。《珍珠港》中给空军小伙子们出征前和护士欢聚的温馨场面配乐的正是爵士。还有《卡萨布兰卡》中那曲伤感的《Time goes by》、《廊桥遗梦》中男歌手强尼哈特曼所唱的《For All We Know》、《I See Your Face Before Me》,有浓厚蓝调色彩的狄安娜 . 华盛顿演唱的那首《Soft Wind》,《西雅图夜未眠》中路易.阿姆斯特朗的爵士名曲《Makin'Mhoopee》、《新娘不是我》中美国歌王Bennett的《The Way You Look Tonight》,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爱在纽约》中悲情歌后Billie Holiday演唱的《They Can't Take That Away From Me》,科波拉的《棉花俱乐部》、马丁.斯科赛斯的《出租车司机》……用爵士配乐的电影数不胜数。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音乐时代,爵士元素越来越多地被采纳,流行音乐、摇滚乐、古典音乐、红透全球的Hip-pop,其中都有着爵士的影子。Radiohead的新作《KID A》,Kenny G的萨克斯,窦唯的译乐队,顺子的新专辑《...and music's there...》,丁薇的《断翅的蝴蝶》……其实,爵士的独特魅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喜爱.什么是爵士?简单的说,爵士乐是一种杂交的乐种。从它的身上可以找到美国民歌小调,黑人灵乐怨曲以及各种村音俗韵的身影。这种"鸡尾酒"式的音乐从其发端说来不过百十年的历史。
一、爵士乐起源的背景文化 (一)、非洲渊源 爵士乐来自黑人音乐,黑人音乐的故乡是非洲音乐。在非洲文化中,音乐以对人生的全部理解为其基础,无所不在,充斥着一切,不仅仅有服务于宗教,而且服务于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生老病死,工作与娱乐。非洲,这块充满原始野性的大陆其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原住民手下的鼓在太阳的炙烤下自然诞生了火焰般跳跃的节奏。于是,这种节奏成了非洲音乐的内核,它所独具的活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让全世界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来自非洲的动感冲击。非洲音乐传统是"口头的",既无记录也无常规,只是带有本地风情.。口头传统产生灵活性和创作力。节奏歌词随领唱情绪而变。领唱(常)在演出中编新词新调,这就是"即兴"的含义,即艺术家用脑(和心)创作。非洲音乐另一突出特点是,演出中变换节奏。通常是起奏延缓、随机强调音节。18世纪到19世纪,黑奴贩卖交易繁盛,来自非洲大地各个角落的许多黑人被贩卖到美洲,绝大部分充当奴隶。黑人音乐文化遗风,被白人殖民者装船远渡而受重创。在奴隶制度的压迫下,他们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文化。象舞蹈、音乐、神话、宗教仪式等,"自由修改"词、节奏、风格的趋势愈加明显。这是他们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并经过代代相传,其核心部分终于存留下来了。在奴隶得到解放后,这些传统文化有了新的发展,甚至最终给居于统治地位的白人的音乐文化,打上了特殊的印记。 (二)、宽容的文化氛围非洲音乐中传统的节奏和即兴是黑人音乐的根源。在黑人音乐全面影响美国主流音乐以前,美国白人音乐也是不讲究旋律的。再往前推一步,非洲音乐也并不是只讲究节奏的。正宗的非洲音乐对旋律的讲究至少不亚于节奏。美国黑人音乐中节奏的特殊地位是和早期白人奴隶主不准黑人唱歌弹琴有关的。黑人音乐在初到美洲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可总有一个地方能够容纳非洲来的音乐。新奥尔良正好处在这么一个政治地位上。于是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爵士乐的发源地。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奥尔良恐怕是全美国最不美国化的城市。它座落在密西西比河拐入墨西哥湾的河口以内80英里处,混合着西班牙、法国、诺瓦斯科夏(加拿大省名)和非洲等若干不同文化,其氛围十分开放、宽容、自由、温馨。新奥尔良在爵士乐诞生及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在整个18世纪,新奥尔良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三不管"自由地区:法国和西班牙将新奥尔良转让来转让去,这个州就是这样与管辖主若即若离,殖民者似乎时有时无,直到1803年,被美国政府以700万美元买下。此地的法国、西班牙统治松散不力,许多非洲黑人从美国南方和加勒比群岛的奴隶主手下逃到新奥尔良,享受优越独特?quot;自由黑人"身份,在求职、进修、与当地白人交往、通婚等方面都不受限制。由于通婚很普遍,他们的后代形成此地一个优势阶级"克里奥耳人"(双亲中一方是非洲人,一方是西班牙或法国人)。19世纪初叶,克里奥耳人享受的社会地位几乎和白人的一样。 18世纪末,19世纪初,统治着新奥尔良的法国人一贯重视音乐,尤其热衷搞音乐节和艺术节。法国、西班牙商人和专业人员从故国携带钢琴、小提琴、小号等乐器,以便来到新奥尔良以后还能继续欣赏巴赫、莫扎特和舒伯特的乐曲。商人家庭多因有钱、受过教育,受过欧洲音乐作品熏陶,通晓乐器,保留传统已成习俗。后来当地人(非洲人和克里奥尔)与他们自由往来并受其音乐艺术熏陶。有钱人送天赋颇高的克里奥尔人去欧洲音乐院校,而他们小时侯在当时所受的却是正宗的黑人音乐。于是19世纪末,大批黑人、克里奥尔音乐人在唱歌剧、奏弦乐,给他们的赞助人和自己以文化激励。西城大部分就是贫穷的黑人,他们之中的乐师却连乐谱也不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新奥尔良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音乐团体,一种是"端坐乐队",在闹市演出;另一种是"即兴乐队",通常走街串巷。在1894年,突然这种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发布了"种族隔离政策",将黑人和克里奥尔人全部归结成了有色人种而实行隔离。地位的降低引起了克里奥尔人的极大不满,并在客观上使他们与当地黑人更为亲密。于是,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克里奥尔人和黑人乐师们坐在一起研究和探讨音乐,让克里奥尔人放弃了原先优美舒缓的欧洲风格音乐,而故意将音乐加大拉长,以此抗议歧视。新奥尔良早先曾有过极大的社会自由,几种不同文化传统曾自由融合,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一度自由交往、通婚,也把各自的音乐揉进新奥尔良音乐之中,使之成为一种与美国主流音乐传统迥异的混合音乐。
二、爵士乐的直接起源 (一)、BLUES蓝调 Blues音乐是居住在美国的黑人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的音乐风格。它发源于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地带,起源于20世纪初。1865年,美国内战宣告结束,往日的奴隶们获得了人生自由,他们多数是文盲,生活依然贫困潦倒,唯有靠自己故土培植出的音乐自娱自乐,是采摘棉花或筑路时唱的劳动号子和农田歌曲。美国南方黑人与白人早期在音乐方面接触的重要媒介之一--宗教音乐,对黑人在音乐上的影响形成了黑人圣歌。在教堂里黑人牧师们在宗教集会上借用了英国的惯例,即采用一种名为"领唱"的技巧反复吟诵两到三行圣诗,以此解决人们不识字的问题。最初这种音乐完全以人声吟诵,极少有乐器伴奏。后来这种音乐(至少对欧洲人)逐渐变得很正式,被精心记录和正规演奏。信教黑人(常不懂玄奥的神学及圣人风度)也奏乐,但远不及神父的期盼。黑人教堂中的圣歌(这样严肃的音乐)中出现了许多非洲音乐名词。牧师也取代了西非音乐的领唱,唱法充满活力、令人兴奋、与众不同。颂唱、应答合唱拖长变幻音节与模式,加上喊叫和感情自然迸发,都是黑人献给上帝的独特补充。 到了19世纪下半叶,黑人音乐风格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同样受到非洲音乐以及美国白人从欧洲带来的传统音乐的影响,劳动歌曲和黑人圣歌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黑人民歌风格,从这种风格中便产生出了Blues 音乐。Blues最初主要是人声的叙述,后来才加上了乐器的伴奏。主要是吉他或者班卓琴之类的单一乐曲伴奏,器乐旋律与歌曲者交替表演。它节奏特色明显,而且保留了集体即兴创作的特点。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Blues以它个性的歌词、和谐的节奏以及忧郁的旋律逐渐兴起。Blues音乐中包含了很多诗一样的语言,并且不断反复,然后以决定性的一行结束。旋律的进行以和弦为基础,以I 、IV、V级的3个和弦为主要和弦,12小节为一模式反复。旋律中,将主调上的第3、5、7级音降半音,使人有着苦乐参半、多愁善感的感觉冲击。布鲁斯作为一种音乐形式看似简单,实际可以有几乎是无穷的变化,一直是任何一种爵士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成功地保持了自身独立的存在。可以说如�挥胁悸乘咕筒豢赡苡薪裉斓木羰坷帧⒁”隼帧?br> Blues 的产生是为了抒发演唱者的个人情感,它为音乐家提供了表白自身的机会;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对工作的态度等等。着名Blues 歌手布朗 . 麦克斯就曾说过:"我从不运用想象力写曲子,Blues 不是梦,是现实。"Blues 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状态,是平民的音乐,是来自生活的音乐。而它的内容则包括许多,而且是最真实的反映;对不公正的反抗、对美好对爱情的向往、挫折后的失意、情感上的宣泄;同时幽默、自嘲,有时甚至是流着眼泪的笑。 (二)、拉格泰姆REGTIME音乐本身没有肤色之辨。吟游歌手们最初都是白人,他们将脸孔涂黑,模仿并歪曲黑人音乐家的演唱;乡村里贫困的白人乐手表演的,往往来自欧洲的民谣和说法语的路易斯安娜洲所独有的移民音乐。内战结束,士兵们复员回乡后,有价格相当便宜的军乐可利用;器乐演奏行列的壮大意味着黑人音乐的日臻成熟。当美国的黑人搬到像孟菲斯和新奥尔良这样的都市中去打工的时候,布鲁斯逐渐转为更大程度上的都市化现象。1900年,由于音乐互相融合渗透,在新奥尔良形成所谓"新奥尔良派"音乐,人称"褴褛时代音乐"。正如前述,许多黑人、克里奥耳音乐人极具天赋。他们弹欧洲古典乐及民谣的技术炉火纯青。当时,这些乐师在妓院和酒馆里为一群没有多少音乐素养的人演奏。在昏天酒地的气氛中,他们开始修改曲目,甚至自己创作。钢琴师们自由发挥,随意偏离固定格式。他们这样做几乎是出于报复。由于演出时间长(从傍晚到次日清晨),可以想象这些松垮的艺人对严格的音乐标准感到厌烦,开始创作新的有趣的韵律格式。由"妓院"钢琴师发展出两种模式--"切分法"和"即兴法",它们是"褴时代音乐"标志。在20世纪初,"褴褛时代音乐"已显现严格的新奥尔良爵士前身音乐的主要风格。"褴褛时代音乐"开始明确作为钢琴演奏的独特风格。它复杂、节奏严格,"引用"古典乐润饰。然而,在底层黑人和克里奥尔钢琴师手中古典音乐中严格的节拍被打乱,甚至完全崩溃,显得有点恶作剧,"ragtime"由此得名。拉格泰姆的黄金时代大约是在1898年到1908年,但它的时问跨度实际很大,影响绵延不绝。
三、爵士乐的发展进程早期的爵士乐(1900-1917)曲目有32小节、4乐句的AABA流行歌曲式的曲调;有4乐节、两个调的拉格泰姆曲调;还有12小结的器乐布鲁斯曲调。拉格泰姆乐曲的和声节奏倾向于比另两种更快的速度。布鲁斯乐曲的和声节奏最慢,但它的独奏旋律线的变音转调较多,起音不一,音高变化也不少。早期爵士乐队的设置平均为8位乐师。在新奥尔良风格爵士乐队的固定形式上增加了两件乐器。有时添一支短号和一件节奏乐器,有时加一把小提琴为领奏。在演奏过程中,乐队的每个成员,不仅仅是独奏者,都要做即兴演奏。彼此之间自发的互相谦让与合作,只受和弦进行结构的限制,这种新的声音在20世纪初期任何听众以下就能辨认的出,它就是"爵士乐"。 1917年,"JAZZ"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一年被人们公认为"爵士元年"。从这时候开始,爵士,这种黑人古典音乐逐渐影响了整个现代流行音乐世界。在当时,爵士音乐更多地是充当一种跳舞性的伴奏音乐,还没有能够形成很好的理论,也没有跨入大雅之堂。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爵士音乐家靠着自己不断地摸索和创新,形成了一整套的爵士音乐理论,开创了大大小小十几种爵士音乐分类和风格,逐渐成为了世界音乐殿堂中的主流音乐。甚至有一些预言家说:"今后50年,音乐将变革得更为彻底,大体分为非即兴和即兴两大类音乐,而后者的代表将是爵士音乐。" 总有一个群体在不断的推翻另一个群体,因此使爵士乐充满了活力。 二十世纪初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爵士乐仍然是新奥尔良地区性的音乐形式。二十年代因爵士乐的流行被称为"爵士时代",一支完全由白人组成的着名的"始创迪克西兰爵士乐队"的集体即兴演奏风靡一时。而新奥尔良爵士乐的典范--"克里奥尔人爵士乐队"及其灵魂人物短号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出现改写了爵士乐,集体合奏开始向个人独奏的形式过渡。到了三、四十年代,以单簧管演奏家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为首,爵士乐进入了"大乐队时代"也称"摇摆时代",这一时期爵士乐已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以伴舞为主要职能?quot;摇摆乐"盛极一时。摇摆乐打破了原有的乐队编制,它将乐队人数增至二三十人,并将乐队分成萨克斯管、�堋⒋蚧骼秩�糠职雌籽葑唷M�绷硪恍┚羰恳帐跫颐抢�门分蘧�湟衾钟?quot;蓝调"相结合,创造出"经典蓝调"。 四十年代中期,摇摆乐从音乐上开始缺少新意,有时为了取悦白人听众而失去了艺术个性。因此,以萨克斯演奏家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为代表的比博普爵士可谓是爵士乐的疯狂时期。爵士音乐家冲破"摇摆乐"的束缚,创造了以忽略旋律,追求高超的以复杂和弦演奏为基础的即兴演奏的"比波普"爵士乐。爵士乐不再适于伴舞,演变成艺术音乐,退出流行舞台。同时各种形式的爵士乐依旧发展,"迪克西兰"复活,爵士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五、六十年代,爵士乐进入了一个自由创作时期,被称作"比波普"和"酷"时代。 "比波普"爵士乐成为爵士乐的主流,但同时强调舒缓的音色和编曲的"冷爵士"亦称"酷"在西海岸兴起,五十年代中期达到顶峰。而另一种强调灵歌成分的"硬比波普"在影响上超越了"比波普"。随后,结合非洲原始音乐和欧洲现代主义元素无调性的"自由爵士乐"却真正推动了爵士乐的进步,将观众甩在了身后。六十年代,"自由爵士乐"达到顶峰。"波普"、"比波普"、"酷"和"自由"派的相继出现为现代音乐的进一步"演化、试验和想象"铺平了道路。而后爵士乐该往哪儿走?这便是"否定-创新"中的第二个概念--创新。否定本身就意味着创新,然而创新即意味着又将有新的现象出现。爵士乐吸取了美国音乐中的所有营养后开始播撒全球。然而当它经过拉丁美洲时,这一刹那又为爵士乐增添了一页光辉历史。拉丁爵士--当今最受欢迎的拉丁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最高统帅爵士乐撞到了一起擦出的火花都是带光环的。以节奏闻名的拉丁音乐加上还是以节奏为特色的爵士乐,因此,拉丁爵士的节奏性是任何音乐都不能与其相比的。特别是巴西的波萨诺瓦(Bossa Nova)将拉丁节奏曼波(Manbo)与冷爵士相结合,打击乐的色彩在切分节奏的衬托下一幅幅崭新的画面使人眼花缭乱。 七、八十年代,爵士乐进入"融合派爵士乐"时代,音乐家将摇滚乐、节奏、布鲁斯、芬克式低音以及流行音乐引入爵士乐,并在演奏中加入电子合成乐器。八十年代,爵士乐开始不断回归。 "融合"是为主流,而另一些音乐家重新回到波普以前去寻找灵感,"新波普"诞生。九十年代,"新经典主义者"创造出压抑的、节制的、经济的音乐,游离于爵士浪漫主义传统之外。 今天,几乎每一种爵士风格都活跃在舞台上。具有强烈持久生命力的爵士乐经过百年的演变和融合,早已突破了种族和国界的限制,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今天,爵士乐的主要舞台也从美国移向了欧洲并扩展至世界各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音乐,为各国音乐爱好者所喜爱。
四、爵士乐的各大流派 尽管现代的唱片界有时将爵士乐划分为传统爵士乐和现代爵士乐两类,其中传统爵士乐是指采用了4/4拍的行进性的管乐队演出相关工作的爵士乐,而现代爵士乐是指采用了贝斯演奏跳舞音乐的爵士乐。这种划分有时会显得毫无疑义,如果那这种标准来衡量,人们几乎无法判断肯尼 . 金是否比比赛希尔 . 泰勒的音乐更应属于现代爵士乐。其实传统和现代这两个相关的概念予以划分爵士乐的种类并不确切,这造成了一些既具现代风格又包含了传统风格的优秀作品无法分类的问题,因为爵士乐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是连续不断的。各种风格流派也有其相互的联系,大体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十九种风格:
时间风格代表人物
1910'-1920'
Ragtime(拉格泰姆爵士)Carlos Barbosa-LimaDick BakerBurt Bales
1910'-1930'
New Orleans(新奥尔良爵士)Louis ArmstrongBig Bill BissonnetteHenry "Red" Allen
1920'-1930'
Classic(古典爵士)Coleman HawkinsFats WallerLouis Armstrong
1920'-1930'
Dixieland(迪克西兰爵士)Eddie CondonBob CrosbyCharlie Teagarden
1915-1960'
Standards(主流爵士乐)Bing CrosbyDee Dee BridgewaterNina Simone
1920'-1940'
Cool Jazz(冷爵士或西海岸爵士)Dave BrubeckLester YoungStan Getz
1930'-1940'
BigBand(大乐队)Frank SinatraBenny GoodmanDuke Ellington
1940'-1960'
Swing(摇摆乐)Count BasieLouis ArmstrongElla Fitzgerald
1940'
Bop(波普)Charles MingusOscar PetersonSonny Rollins
1940'
Latin(拉丁爵士)Tito PuenteRay BarrettoThelonious Monk
1940'-
Brazilian Jazz(巴西爵士乐)Lisa OnoAzymuthLuiz Bonf
1950'
Avant-Garde (前卫爵士)Cecil TaylorCharlie HadenMax Roach
1950'-
Post-Bop or Mainstream Jazz(后波普爵士或现代主流爵士)Elvin JonesGeorge BensonGil Evans
1950'-1960'
Third Stream(第三流派爵士)John LewisTeo MaceroGunther Schuller
1950'-1960'
Hard Bop(硬波普爵士)Art BlakeyElvin JonesThelonious Monk
1960'-
Free Jazz(自由爵士)Chick CoreaJohn ColtraneOrneete Coleman
1960'-
Fusion(融合爵士)Miles DavisMarvin GayeWayne Shorter
1970'-
Crossover Jazz(交叉风格爵士)Bill EvansGeorge BensonQuincy Jones
Vocal Jazz(人声爵士)Billie HolidayElla FitzgeraldGeorge Gershwin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爵士风格。
Swing 当新奥尔良爵士乐已经创造了即兴演奏的合奏之时,爵士乐在二十年代在美国社会逐渐流行起来,同时对于爵士乐的需要要求增加更多的舞蹈乐队。Swing 如果当成一个形容词,它通常是指一种感觉,一种对爵士乐的切分音的感觉, 因为重拍与古典乐不同而产生的一种swing 的感觉。 这种感觉, 通常成为判断一个音乐是不是爵士乐的标准之一. 所以, 大家有时会听到这种话: Keith Jarrett 的东西还不够swing, 或是说, swing 不起来等等, 即是将Swing 变成一种判断的标准。三十年代的大乐团型式的那种东西,通常被称为swing, 或有人译为摇摆乐, 而三十年代同时也被称为 Swing-era。(也有人称三十年代中期到一九四六年为止。) 若说二十年代以前是爵士乐的草创期,则三十年代是爵士乐的流行期。三十年代初期,因为流行工业(如留声机、广播以及唱片)的发展,爵士乐的重镇从芝加哥移转到纽约,配合着为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萧条中站起来的美国消费界,爵士乐手一方面失去单独(或是小编制)表演的机会,一方面却也使得大乐团的表演型式更加流行。三十年代中期后,摇摆乐大乐团已是流行音乐中的大将,一直到四十年代中期,这股风潮才开始随着二次世界大占的终战退去。这段由摇摆乐大乐团独领流行乐界风骚的时期,就是一般所称的:摇摆时代(Swing-era)。在这一段爵士乐的黄金时期里,收音机传出的尽是摇摆乐大乐团的演奏录音,酒吧、舞场及其他表演场地里,尽是大乐团的天下,就在他们的乐音的搅拌之下,美国人民用狂舞来度过他们的经济低潮、工潮与世界大战。Count Basie的乐团可是一个极佳的乐团,除了有很强的节奏之外,特别是他团里出了许多着名的乐手,Count Basie的音乐及乐手,同时也成为日后bebop的一个前哨,甚至有人认为他才是真正的波普之父(The real father of bebop.)
Bebop "Bebop"一词源出自爵士音乐家在练声或哼唱器乐旋律时发出的毫无词义的音节(或无意义的狂喊乱叫),是一种激进的新的音乐风格。波普爵士乐从四十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发展,在1945年左右迅速发展成熟。比波普的乐句经常在末尾以一个很有特色的"长一短"音型突然结束,而这个节奏又常被哼唱成"里波普"或"比波普"。这个词初次出现在印刷品上是作为吉列斯匹6人乐队于1945年在纽约录制的唱片曲名-《咸花生Bebop》。 Bebop发展于摇摆时代次中音萨克斯手Lester Young和Don Byas钢琴手Art Tatum和Nat Cole, 小号手Roy Eldgridge, 巴锡伯爵的节奏乐器组,还有Charlie parker, Thelonious Monk, Dizzy Gillespie, miles Davis和Bud Powell。 Bebop音乐通常由3至6人组成的小型爵士乐队演奏。他们不用乐谱,这一点正是他们用来对抗摇摆乐使用改编乐谱的准则。演奏的程序是先把旋律完整地演奏一次(如果是12小节的布鲁斯则演奏两次),接下来是在节奏组(一般是钢琴、低音提琴和鼓)伴奏下的几段即兴独奏叠句,再重复第一叠句的旋律结束全曲。节奏组自始至终重复着全曲的和声音型(包括变化音型),以保持乐曲的结构。
Cool Jazz 冷爵士乐是在四十年代后期和五十年代,从波晋爵士乐直接演化而成的,这种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波普爵士乐和摇摆乐某些被忽视和抛弃的特点结合的产物。不和谐的声音变得流畅自然,曲调更为柔和,编曲重新受到重视,节奏部乐器的演奏也更为和谐,有人称酷派, 有人称凉派, 主要是异于bebop的hot, 而较冷静的一种演奏风格。 五十年代早期, 有人受不了bebop 的那种压力, 便将 bebop 小小的改了一些, 将其中的那些快速的和弦变化和吹奏速度放慢一些. 或者, 有的放慢很多。主要特色是不像bebop 一样有棱有角, 是较冷静而柔顺的一种乐风. 一般是以西岸为根据地. 所谓west-coast jazz 一般是指cool.。 若要谈起源头,应该是1949年, Miles Davis 和 Gil Evnas 合作的- Birth of the Cool( Capitol), 但是跟上这种乐风的, 却大部分是以西岸的乐手为多。一般来说, 酷派的生命很短, 在五十年代成为一种主流的演奏方式, 但是很快的, 又被Hard-bop抢去风头, 但是酷派的一些元素, 还是会在一些乐手的东西里面跑出来。 Miles Davis 49-50年前段, Lee Konitz, 60年以前的Stan Getz的东西就算是酷, 可以参考。
Free 60年代是一个信仰破灭的黑暗时期,人们借助艺术来逃避对社会责任的监督和对自身欲望的追求,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爵士乐可能是一名最不羁的醉汉了。摇摆、冷却、坚硬和即兴,促使这种音乐的发展轨迹已无踪可觅,人们根本摸不清它明天会扑向何处。就在这种无所顾忌的放任自流里,自由爵士应运而生了。这种全新的音乐刚一出现,就深受广大爵士音乐家和爵士乐迷的喜爱。 自由爵士不同于以往爵士乐,在和声、旋律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自由、大胆、随心所欲的发挥。自由爵士具有全新的节奏概念,节拍、对称性被统统打乱,同时,它也强调音乐本身的强度与张力,加入大量的不谐和音,把非洲、印度、日本、及阿拉伯等不同的音乐融合到了一起,采用了印度的西塔尔琴、塔布拉双鼓、扩音拇指钢琴、警笛和大量的电子设备及打击乐器,因此,有些自由爵士乐队看上去就象一支非爵士的先锋派乐队。 自由爵士乐对60代爵士乐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Fusion Fusion是融合的意思, 所以, 其实任何一种音乐元素被加入, 都可以算是Fusion, 但是一般来说, fusoin是指涉:jazz-rock fusion, 其它如巴西音乐加入会称:bossanova, 俄国音乐会被称Russia- jazz. 六十年代, 爵士的风光不再, 三十年代转开收音机收到的爵士乐, 在六十年代已被摇滚乐取代, 市场决定了乐手的生命, 所以, 面对商业压力, Miles Davis 开始在爵士乐里加入了摇滚乐的元素。摇滚乐和爵士乐都是来源于相同的根目录: 蓝调, 福音,工作歌与r&b,所以, 将这两个东西合起来的过程, 还算自然.。至少在音乐内容上没有太大的翻转。 六十年代中期, 老麦的第二个五重奏的节奏组: Tony Williams就已经开始在他的鼓声中加入了一些摇滚的节奏, 到了六十年代中后, 许多人开始加入这个潮流, 着名的包括: Gary Burton, Larry Coryell, Herbie Hancock, Keith Jarrett, Freddie Hubbard, Charles Lloyd, Don Ellis 等等。 起带头作用的重要的专辑是老麦的三张: Filles De Kilimanjaro, In a Silent Way, 和BitchesBrew, 其中带入了摇滚乐的鼓法, bass的弹法亦有了改变, 电吉它及Keyboard 也加入了jazz舞台. 这几张专辑的阵容包括Herbie Hancock, Chick Corea, Joe Zawinul, Wayne Shorter, John McLaughlin,Tony Williams 和 Larry Young, 这些人日后也都组了自己的Fusion乐团, 像Headhunter, Reture to Forever 等等。另外Joe Zawinul和 Wayne Shorter 合组的Weather Report也在音乐中加入了中欧的民谣音乐。 总之, Fusion代表了市场对爵士乐的迫害所找寻的出路, 吓走了许多基本教义派的爵士迷, 却也吸引了一些当时的新一代加入爵士聆听行列。
五、爵士乐的特点 爵士乐的特点之一是变化多端,首先是风格多样,100年来它几乎总在变,各类风格的爵士乐粗线条说有十几种,细线条的数不清。这也是流行音乐的一个属性。其次是演奏过程中的变幻,即兴演奏是它的典型特征。爵士音乐一般在大家的合奏中有一个主题的框架,然后又在一个固定的和弦变化之下发挥每一个乐手即兴的演奏水平,他们只有一个主旋律的总谱
❾ 地下偶像 是什么
是指AKB48出名后,一些想学习AKB模式的事务所在东京秋叶原等地建立剧场,招募偶像进行剧场公演,但由于AKB的成功很难复制,于是在媒体上曝光率很小,根本没有进入公众视野的偶像。上面是我的理解
❿ 中国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华民族音乐的蒙昧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
汉族古代“诗歌”是不分的,即文学和音乐是紧密相联系的。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篇当时都是配有曲调,为人民大众口头传唱的。
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发展较慢,在“正史”中地位不高,没有能留下更多的书面资料。但音乐和文学一样,是古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必修课(详见“六艺”),在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无疑有着重要地位;民间则更是充满了多彩的旋律。
在北伐战争时期,中国的音乐家配合革命,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在国民革命军中广为传唱,有的是用国外通俗歌曲旋律直接配以革命歌词。在抗日战争时期,音乐家更是同仇敌忾,写作了大量的抗日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流行歌曲除革命歌曲之后,又加入翻译成中文的苏联流行歌曲。各地开始建立交响曲团,演奏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作曲家的新作。
东欧的乐团曾多次到中国表演,中国乐团也参加了许多国际表演会。中国音乐家也尝试用西方的乐器方法写作具有中国风味的音乐,比较成功的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采纳了越剧的部分旋律。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流行音乐首先从香港及台湾地区进入中国,尤其是台湾的校园歌曲和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大陆中国大受欢迎。
(10)乐手经济来源在哪里扩展阅读
人类社会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无法考察。但是早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古代音、乐有别。后浑称“音乐”,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