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小农经济从哪个世纪开始

小农经济从哪个世纪开始

发布时间:2022-09-04 18:44:53

①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出现的时间,原因,评价

1)存在时间:
①出现:春秋战国以后
②解体: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
(2)产生的条件
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犁牛耕的普及,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
②私有土地的出现,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3)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
②封闭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
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
④脆弱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和压榨,天灾战乱都容易导致破产。
⑤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4)评价小农经济:
(1)积极性:自耕农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除盐铁外,可以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消极性: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成为近代以来阻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求采纳。。谢谢

② 小农经济最早产生在什么时候

小农经济最早产生在什么时候: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小农经济产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这两者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成为可能。

中国的小农经济是怎样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这两者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成为可能。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形态,任何一种经济形态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在生产力诸因素中生产工具是中心因素,所以铁犁牛耕的普及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关键也是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

小农经济它的特点一个是分散,说它分散呢是因为它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罚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所以说它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产生的。总体我觉得产生的原因就是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生产需要满足自己是需要。以个体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方式,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③ 小农经济:为什么汉代才形成

汉代并不是只有小农经济,西汉就有屯田

汉代种粟(小米)收为军粮,除了种粟还有其他各种,如稻,麦,豆,瓜,瓠,芋,五色黍(黄大米、梁等),元麦(青稞粯子)等
最主要的就是小米和水稻

汉一亩地得粟三到四石,换算成现今市亩一年收粟则在一亩三百市斤左右
不同年景种水稻则差别很大,按农书记载在好的年景时施用肥料的美田亩收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十石,若再加上用溲种施加磷钾肥最高产量一亩地可收过卅石(宋代记载为百石)
按薄田亩收十石计算,汉代一亩地可收水稻产量为现今市亩一亩约九百市斤
按中田收十三石计算,汉代一亩地可收水稻产量为现今市亩一亩接近一千二百市斤
按美田收十九石计算,汉代一亩地可收水稻产量为现今市亩一亩约一千七百市斤
美田十九石这个数据很接近现代实验田数据了

④ 小农经济在什么时候开始瓦解的

小农经济的解体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入侵,当然还有经济领域的入侵,商品贸易就是典型,大量工厂生产的商品倾销到中国,商品经济的被动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也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当然、作为中国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发展的小农经济,也有他积极的一面,封建统治者一直以来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直接目的是保障农业的正常发展,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以为农业稳定了,统治者和统治阶级就有了稳定的财产收入保障。 但就当时的中国,落后的小农经济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中国需要迈向近代化,虽然是被动的,但这样的经济绝对是会拖后腿的,所以说小农经济本质上不存在好坏,而是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结合,在1840年前的中国,小农经济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状况的。而在近代社会中。小农经济就必然会瓦解。

⑤ 小农经济什么时候解体

小农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解体,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传入,对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产生了冲击。农村耕地产权属集体所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不变,这种耕地制度最大限度避免了国家在现代化转型中小农经济的急速破产。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

⑥ 小农经济到底起源于战国还是春秋

首先,这里面有三个概念:起源、形成、确立。不是一个意思。其实很简单,经济是随着劳动力的解放而发展的,春秋战国之前,主要是奴隶制土地国有化,所以谈不上什么私有。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封建势力夺取政权之后,进行变法,然后逐步向封建时代转变,奴隶制崩溃,土地开始私有化发展,于是才出现了小农经济。这个时候是地主和农民,而不是奴隶主和奴隶。到了商鞅变法,重视农桑,农业得以发展,而且战国末期基本已经走向了封建时代,小农经济成为主体,有了政策支持和生产力劳动力的解放,就被确立起来。

其实这里面有个误区,很多人都觉得春秋战国已经属于封建时代了,其实这个还存在争议,据说春秋时代仍旧属于奴隶时代,但是我觉得这时候其实是铁器大规模的使用,封建势力崛起,农民从奴隶被解放出来的过渡时期。两者混杂。但是到了商鞅变法的时候,战国末期基本已经是铁器时代,走入土地私有制的封建时代。所以你看小农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你说的三个不是一个意思。希望你好好琢磨。爱思考是个好习惯。

⑦ 小农经济何时解体小农经济好不好

小农经济的解体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入侵,当然还有经济领域的入侵,商品贸易就是典型,大量工厂生产的商品倾销到中国,商品经济的被动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也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当然、作为中国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发展的小农经济,也有他积极的一面,封建统治者一直以来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直接目的是保障农业的正常发展,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以为农业稳定了,统治者和统治阶级就有了稳定的财产收入保障。
但就当时的中国,落后的小农经济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中国需要迈向近代化,虽然是被动的,但这样的经济绝对是会拖后腿的,所以说小农经济本质上不存在好坏,而是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结合,在1840年前的中国,小农经济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状况的。而在近代社会中。小农经济就必然会瓦解。
(不知我说的你是否会满意)

⑧ 十九世纪50年代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是仍对英国的商品倾销有抵抗力吗

19世纪50年代,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对英国的商品经销还是有一定抵抗力的,因为中国已经自给自足很久。

⑨ 小农经济开始在哪个朝代

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
(3)屯田制(三国)
原因:东汉末年,曹操为筹措军粮,推行屯田。
做法:招募流农耕种田地;在军事频繁地区,让士兵屯田。
作用: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使流民有田耕种,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了军粮供应;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主要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
意义: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
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
(5)明代后期,土地高度集中,激化社会矛盾,明末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表达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说明封建土地制度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⑩ 小农经济的历史地位及其变迁

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但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到了鸦片战争,外国的商品的侵消,中国的小农经济,才逐渐瓦解,但是这个时候还是占主导地位,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位才被取代.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所以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农业.

阅读全文

与小农经济从哪个世纪开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什么故事 浏览:353
如何做企事业单位体检项目 浏览:725
叫什么爱情缘 浏览:263
全国哪个地方国营经济发达 浏览:143
体彩有多少钱用于体育事业 浏览:268
上海哪些艺校美女多 浏览:996
美女用什么手机好 浏览:603
爱情小金库怎么开通 浏览:766
二次婚姻如何协议 浏览:1001
三圈排查表的身体健康状况写什么 浏览:925
中国导盲犬事业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854
事业单位社保都交哪些 浏览:838
怎么写老师讲故事 浏览:760
张晋婚姻现状如何 浏览:363
忠于职责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116
海水素食经济鱼类有哪些 浏览:574
幸福人总部电话是多少 浏览:819
临沂市的经济房怎么申请条件 浏览:565
三十多岁健康的男人多少斤 浏览:863
你长这么大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浏览: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