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农民阶级属于哪个经济成分

农民阶级属于哪个经济成分

发布时间:2022-09-04 08:48:00

‘壹’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有

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度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阶级构成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力量。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积极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路线与任务
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已经完成,经济、政治及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这时,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对原来的设想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我国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成为必要并有实现的可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和步骤问题。1952 年9月,毛泽东提出,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六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描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其中,“一化”是“主体”, ‘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贰’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是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五种经济成分:
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②半社会主义性质合作社经济;
③农民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
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不过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拓展资料: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及主要矛盾。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度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
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新中国建立到1952年,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努力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路线与任务
1952 年9月,毛主席提出,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六月,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描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其中,“一化”是“主体”, ‘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叁’ 农民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

在封建社会农民是农民阶级,即不是无产阶级也不是资产阶级。
在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农民阶级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不断分化为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其中富农占有土地,剥削别人又亲自参加劳动,是农村的资产阶级;中农占有小部分土地,靠自己劳动为生,是农村的小资产阶级;贫农是农村的半无产阶级;雇农是农村的无产阶级。广大贫农和中农,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才能摆脱压迫和剥削,走向解放的道路。
我国目前不是阶级社会,当前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之一,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

‘肆’ 农民属于无产阶级吗

在封建社会农民是农民阶级,即不是无产阶级也不是资产阶级。

在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农民阶级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不断分化为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其中富农占有土地,剥削别人又亲自参加劳动,是农村的资产阶级;中农占有小部分土地,靠自己劳动为生,是农村的小资产阶级;贫农是农村的半无产阶级;雇农是农村的无产阶级。

广大贫农和中农,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才能摆脱压迫和剥削,走向解放的道路。我国目前不是阶级社会,当前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之一,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

无产阶级

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禁欲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

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他们不仅仅攻击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而且攻击生产工具本身。

工业的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里去,或者至少也使他们的生活条件受到威胁。他们也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无产阶级

‘伍’ 农民、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最开始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地主阶级,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统治阶级剥夺人民的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封建社会中领主制经济下的一切大土地所有者,如封建领主亦称地主。
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他们遭受帝国主义、国外大资本的剥削和压迫,所以他们反帝。另一方面,他们剥削压迫本国无产阶级,并且不信任本国人民,所以他们对本国无产阶级毫不手软。

‘陆’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吗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指没有生产资源、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被雇佣的劳动者阶级。

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上,无产劳动阶级已摆脱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成为掌握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

无产包括拥有都为国家财产,没有私产。无产阶级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阶级抽象而来,如当时的工人阶级等。

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包括广大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雇佣劳动者,以及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无生产资料的劳动人民。在某些情况下,雇佣劳动者被迫自带生产工具为剥削阶级服务。

因此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

(6)农民阶级属于哪个经济成分扩展阅读:

农民阶级的功能:

1、聚敛功能

一般账户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在这里,股票市场起着资金 “蓄水池”的作用。

2、配置功能

资源的配置,一般账户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利用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从而使一个社会的经济资源能最有效的配置在效率最高或效用最大的用途上,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无产阶级的功能:

1、调节功能

个人账户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股票市场一边连着储蓄者,另一边连着投资者,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储蓄者和投资者的影响而发挥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农民阶级

网络-无产阶级

‘柒’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及主要矛盾。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度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度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新中国建立到1952年,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努力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后,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7)农民阶级属于哪个经济成分扩展阅读: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路线与任务

1952 年9月,毛泽东提出,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六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描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

其中,“一化”是“主体”, ‘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捌’ 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主要包括哪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力量。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积极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阅读全文

与农民阶级属于哪个经济成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连人美女哪里最多 浏览:761
广西健康码怎么弄场所码 浏览:820
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人有哪些 浏览:432
如何引导企业更好的投资实体经济 浏览:452
哪个地区的美女帅哥最多 浏览:899
和平区幸福里怎么样 浏览:474
爱情用古代字怎么说 浏览:53
为什么自学了婚姻还是经营不好 浏览:892
成都经济环线大邑入口在哪里 浏览:843
什么电视剧好看爱情剧 浏览:989
什么像美女的下面 浏览:797
一定会幸福的俄语怎么说 浏览:438
生多少孩子比较幸福 浏览:526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什么 浏览:417
幸福指数论是什么意思 浏览:267
健康码lgG是什么意思 浏览:106
事业编打印准考证在哪里 浏览:929
对外经济政策包括哪些 浏览:153
爱情这东西真的很奇妙是什么歌 浏览:235
成都婚姻关系哪里查 浏览: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