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宜宾在四川省经济副中心之争中如何胜出
宜宾能胜出,在于有一个好的市委书记。他们的书记是专门搞经济出身的,前职务是四川省经济合作厅的党委书记、厅长,相当的能干。
吸引人口回来,提升工资!只有人多了,才有更好发展。而且不仅仅高学历,技术型人才。打比方说我自己,在浙江工作6年,想回来发展也不敢回来,工资太低,岗位不匹配。我现在在成都做的是第三方服务平台,职位是基础管理人员,在成都工资8000左右,回宜宾就拿不到。像我这种的人也有很多,只有吸引更多类似更多的人,宜宾才有更好的发展,去争副中心!
宜宾有三江,有五粮液,有秀美山川,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也有令开发商难以弃舍的高房价。
⑵ 四川经济副中心已定吗
四川经济副中心貌似尚未确定,但全省经济副中心“一个太少、两三个也不多“,估计绵阳、宜宾、南充有较大可能。
⑶ 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谁是四川盆地经济圈中心谁是副中心
一个是省会,一个是直辖市。两市的经常相互依赖,相依相成。成都在医药,教育,新兴经济上强于重庆。重庆在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上更胜一筹。应该是两个中心城市,不存在副中心问题。
⑷ 重庆四川的建设新区,他们为什么要建设一个新区
12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出版物《关于同意设立绵阳科技城新区的批复》,同意建立绵阳科技城的新区。这是在省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中国和南充新区之后的第四省新区。
⑸ 四川一二三线城市排名
四川省21座城市的级别划分进行了探讨,评选了一座四川省级一线城市,三座四川省级新一线城市,四座四川省级二线城市,四座四川省级三线城市,四座四川省级四线城市和五座四川省级五线城市。
一、四川省级一线城市:成都市
成都市当之无愧的四川省级一线城市,排名四川第一。成都市是国家中心城市,世界级的航空枢纽城市,世界级的旅游城市。天府之国,四川成都。
二、四川省级新一线城市:绵阳市 宜宾市 南充市
绵阳市、宜宾市和南充市分别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是四川省经济副中心的三个热门城市。它们位列四川省级新一线城市。绵阳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城,宜宾是五粮液之城,南充是四川人口第二城。
三、四川省级二线城市:德阳市 泸州市 达州市 乐山市
德阳市、泸州市 、达州市和乐山市是四川省经济副中心的七大候选城市,但是也是七大候选城市中落榜经济副中心的热门城市。它们排在三大热门城市之后,位列四川省级二线城市。四座城市特点鲜明,德阳市重装之都,临近成都;泸州是酒城,泸州老窖之城;达州是天然气之城,西气东输的起点城市;乐山是国际级的旅游城市,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名扬海内外。
四、四川省级三线城市:自贡市 内江市 遂宁市 眉山市
自贡市和内江市是传统经济强市,但是近来的实力退步比较大。遂宁市位于成都和重庆之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中间城市。眉山市是天府新区新贵城市,发展前景持续看好。
五、四川省级四线城市:攀枝花市 广元市 凉山彝族自治州 资阳市
攀枝花市和资阳市人口太少,不过两座城市人均实力处于较好水平;凉山彝族自治州交通不便,;广元市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地理位置不佳。这四座城市整体实力强于五线五座城市。
六、四川省级五线城市:雅安市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广安市 巴中市
雅安市曾经是西康省省会,但是人口少,经济不发达,地理位置不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民族地区,发展任务重。广安市和巴中市是传统的四川经济垫底城市,需要持续努力。其中,广安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前景看好。巴中市各方面的基础比较差,需要更加努力。
⑹ 万州若不划入重庆,留在四川是否能成为四川的经济副中心
谢谢在重庆上班的成都人@梅死了 ,一个吃重庆的饭砸重庆的碗成都人,又一次刷新我的三观。回到正题,直辖为啥子万州会跟重庆,说白了就是穷,为啥子广安离重庆楞个进没划入重庆,还不是成都不干,要是成都不愿意万州划重庆,万州还不是不能跟重庆。现在一些万州的人,还想回四川,别人之前不要你,你还回四川。如果万州没有和重庆一起直辖,会不会发展更好。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原万县市,辖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开县、梁平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3区8县。2019原万县市GDP总和为3355亿,四川第二城绵阳为GDP总和为2856亿,而且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的 科技 城,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反观成都2019GDP为17012亿,四川第二城绵阳还没有成都零头的一半多,可见成都的手段
是重庆成就了万州,不是万州成就了重庆,正是因为有重庆作为后盾,万州才有经济腹地,港口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没有重庆,货轮直达重庆即可,或者川内物资到宜宾港,万州周边经济太小也撑不起大港口,更不可能从万州转运成都。而且如果万州不属于重庆,重庆北上铁路也可以走达州,链接万州意义不大。
所以不管是乌龟挑唆,还是某些万州人自大,都最好清醒点。
我相信万州在四川省内会更好,这是我的结论。
不要去管过去重庆还没直辖的日子,过去整个四川除重庆外都穷。所以,你不能说别人故意撇开不发展万州,当时成都GDP是重庆的一半。所以也不存在成都打压重庆这一说。
当时,四川大部分水运走重庆,重庆也占据了四川大部分的工业产出。所以基本重庆第一,成都第二,然后其他都穷。重庆直辖后,若四川不发展成都,那么四川会变得更惨,四川其他地市连汤都喝不到,所以说成都吸血发展只是一种情绪化表达,各地应该好好提升管治水平,提升营商环境和对外形象更为实际。要发展,除了政策,还需要地理、营商环境等,即便是四川 科技 之城的绵阳现在也搞不好,你以为差在哪里?若地方不行,谁愿意把钱砸过去?即便砸过去也是打水漂,所以大家不要YY没有成都万州会怎样,绵阳会怎样?成都也没资格去调动其他地级市,这是四川省的战略,你不要天天有受迫害妄想症异想天开,反而说成都吸血,请问你的血在哪里呢?成都也好,重庆也好,靠的是国家政策、资金和人才,以及四川省的强省会战略搞起来的,这才是主要因素。
而万州距离省城较远,即便有高速的去成都和重庆都基本六个小时。在外向型经济的今天,万州对于四川的地位其实是提高的,因为它是东部出川的重要通道。四川当时不发展万州,因为还有重庆在,毕竟重庆距离成都更近,还有成渝高速连接,客观上四川的货物都从重庆走。
所以,若万州不归重庆并且重庆直辖,即便万州不归四川,四川也会想方设法打通东部通道。那么万州就会成为四川东部最为重要的水路出口和高铁出口,就凭这点,万州获得的机会就比现在多很多。
至于其他的,比如发展本地企业等,我认为在成渝两座城下,各地要发展,必须需要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只要重庆成都发展好,在高铁时代,必然对所有周边地市产生强大虹吸作用,因为这两座城品牌足够硬,融资和留人相对容易。企业要发展,必然去资源多的地方,在地方上若不改进政府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外地高端资金和人才很难进来,这个谁都不要埋怨成都或重庆,不管你如何不满,人家经营城市口碑的功课早就开始做了!这种口碑若不珍惜,随时可跨,东北就是例子。所以,万州也好,绵阳也好,自己若不提升管理水平,以后只能跟着大腿混,没得选。
综上所述,如果万州独立于重庆,必然更为重要。在当今川渝合作的大背景下,必然因为出川出渝的不可替代地位而变得更有机会,若经营得当,背后是1.2亿的大腹地。你看,成万高铁已经迫不及待修建了,不管归川还是入渝,万州一定会更好!
我的回答不带对川渝地区的任何偏见,请各位不要误会!
看看四川那些地级市,你认为万州会发展得更好?四川太大了,资源根本没法顾及所有县市。但是重庆较四川小很多,又有直辖市的政策优势,更利于万州的发展。
肯定撒,现在万州原来3区8县GDP有3400以上,要是没有划给重庆的话,不说多了,至少多50%,那就是5100亿以上,绝对四川第二,绵阳才刚刚3000亿,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感谢在在重庆打工的成都朋友 @梅死了 的邀请
今年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三峡库区的核心也就是当年的国家级贫困地区万县市,所有区县全部脱贫,记得刚划入重庆的时候连万县市的市区也就是现在的万州区都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万县市在划入重庆的时候GDP排四川第九,现在如果以当年的辖区计算,能力压四川的老二绵阳。如果按当时还没拆分的乐山眉山加在一起的话,能排到现在四川的第三。
只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万州也是规划中的重庆第二城。如果当年的万县市愿意回四川,我们无话可说,如果愿意继续留在重庆,我们欢迎,20多年来,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
说一句掏心窝的话,还是留在重庆好,中国的经济会持续向好,分省早晚势在必行,留在重庆发展好一点,万一赶上时代的大潮,一不小心当一个新划分的省会也不是不可能的,那时候再风风光光的离开重庆,何乐而不为?要明白,四川太大了,川东川南明显就照顾不过来。好好想一下万州区的书记为什么会高配副省级?在中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首先四川有经济副中心没有?西南局未撤消前没有,撤消后重庆并入四川,成为经济中心,而成都成为政治中心、经济副中心。一直到1997年以后,成都正式成为四川省经济中心,来之不易故备加珍惜,对可能的老二是有所防备的。有先天优势的自贡、宜宾、泸州、南充、绵阳,都在新一轮产业改造中逐步成为成都配套基地,面临着盘子薄弱、产业不集中,难以独大。而自贡、南充、达州迅速下沉,都有点看不出以前商业通衢、旺盛繁荣的景象,而宜宾、泸州在政策支持上更差,如铁路等建设长期滞后。
四川省从城市建设上可以看到:二线城市1个,三线没有,大多四线五线城市,绵阳甚至比不上山东老末。不均衡的架构造成了如今的样子,而万州原有工商业体系并不比宜宾、泸州、南充强, 科技 比不上绵阳,如果还留在四川,也就是达州巴中的地位,泯然众人衣矣!倘若说扶持,绵阳和宜宾是最容易的,但看不到希望,黑洞倒是有,人才都走光了。
如果万州不划入重庆的话,成南达万高铁早通车了,万州港吞吐量比现在至少高10倍。万州机场也会超过绵阳泸州(去年绵阳416万人次,泸州186万人次,万州不过115万人次)机场。
万州在农直市混了22年,生生从区县第六名混成第九名。
万州若不划入重庆,留在四川是否能成为四川的经济副中心?
首先,四川没有经济副中心的定义,虽然媒体上一直在盛传四川经济副中心,但没有虽然明确,从现实上看四川仍在努力提升成都的首位度,也不会去建设所谓的经济副中心,当然万州留在四川也成不了经济副中心。
第二:2019年万州区的地区生产总值排重庆第9位,高达920亿,加上原万县所属的开县、梁平、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等县市,其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300亿,远超在四川排名第二的绵阳(2019GDP为2856亿),而绵阳是国家批准的中国唯一的 科技 城,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也是四川大力发展的城市,其它经济成就也不过如此,如果万州留在四川,能超过绵阳?显然不可能,如果能和隔壁的达州(2019年GDP约2041亿)差不多就已经不错了。
第三:最近两年万州经济遇到挫折,经济规模在缩小(从2018年982亿萎缩到2019年920亿),排名在下滑(从2018年重庆的第6位直掉到2019年的第9位)。因此万州要进一步盘点本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找准经济定位,立足川渝门户,重点打造物流、 旅游 和农副产品加工,扎扎实实抓经济。
因此不管是留在四川,还是划给重庆,都不是关键因素。关键是万州人要不浮躁、不浮夸,踏踏实实建设好万州,祝所有万州人生活更美好、更幸福。
重庆合并四川时,GDP排名重庆、自贡、成都,绵羊是万州3倍,除非有魅力能和成都争宠,不然看看其他下场吧[捂脸][捂脸]有图有真相,看看重庆和万州当时的位置是不是某些人颠倒黑白说的成渝万[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⑺ 四川经济副中心是哪个城市
目前来看最有可能的是绵阳、南充和宜宾。考虑到绵阳和成都的地理位置问题,成都对川北经济带动和辐射力量已经非常强,再往北也没有发展的空间,所以绵阳可能性较小(虽然目前绵阳经济第二);南充在和宜宾的话我倾向于认为在宜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和交通,设立经济副中心的目的是带动周边城市经济一起发展,目前来看宜宾是最佳选择。另,楼上回答牛头不对马嘴,成都毫无疑问的全省大哥大,还用副中心?
补充回答,今年宜宾成立了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宜宾的动作是越来越大了,所以目前看来宜宾是最有可能的。当然,我只是认为最有可能,决定权肯定还是在省里边领导手里。
⑻ 成渝城市群七个中心是哪七个
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
2018年7月4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不仅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更明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确定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区域中心城市。谁将率先突破,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引发了坊间的猜测。
四川省发改委主任范波表示,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和达州这7个城市分别位于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是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
(8)四川省经济副中心怎么确定扩展阅读
2020年7月16日,四川日报刊发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提出着眼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级支撑,支持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并给七大区域中心城市落实了不同定位。
1、绵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和国家重要国防科研生产基地。
2、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
3、乐山: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4、宜宾:建设国家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
5、泸州: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和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加强两市与重庆沿江协同发展,打造产业和人口优势承载地、南向开放新高地,带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
6、南充:建设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
7、达州:建设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加强两市与成渝双核联动,积极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带动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
⑼ 四川五大经济区怎么划分的
1、成都平原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雅安8市。
2、川南经济区:包括自贡、泸州、内江、宜宾4市、28个县(区)。
3、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广元、南充、广安、达州和巴中5市、34个县(市、区)。
4、攀西经济区:包括攀枝花市和凉山州2市(州)、22个县(区)。
5、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包括甘孜州和阿坝州。
四川五大经济区是四川省政府印发的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主要包括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
2016年9月,四川省政府印发的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强调围绕区情特点和发展潜力,提出战略指引和发展重点,为各个经济区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
规划目标
成都平原经济区:GDP年均增长7%以上2020年经济总量2.68万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19126亿元)。
川南经济区:GDP年均增长7.5%左右2020年经济总量7500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5221亿元)。
川东北经济区:GDP年均增长7%以上2020年经济总量6900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4979亿元)。
攀西经济区:GDP年均增长7%以上2020年经济总量3100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2240亿元)。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GDP年均增长7%左右2020年经济总量670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478亿元)。
四川省政府官网
未来五年 四川五大经济区怎么建?
⑽ 四川最有可能成为副中心的城市有哪些,分析来看看
我觉得最有可能成为四川副中心城市的有,绵阳市、德阳市、南充市、宜宾市、达州市、泸州市这六个城市,其中南充市和宜宾市最适宜, 因为在这几个城市中,只有南充市和宜宾市经济发展最好、综合实力最强 。特别是宜宾市,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同时,宜宾市具有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潜力是相当大的,在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附中心城市规划方面领先,应为首选副中心城市。
当然南充也是不错的一个选择, 南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四川省石油天然气和能源化工基地、川东北区域科教文化中心,处于成渝中间地带,正好是成渝衔接区域,但是由于离重庆比较近,容易被重庆抢夺资源。所以最理想的我还是觉得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