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什么意思

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9-03 20:37:52

A.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国民民收入决定理论

事前决定公式也就是决定国民收入的

国民收入事后统计的公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就是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的精华了

B.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什么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原理。

(2)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

2、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3、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

4、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C. 宏观经济学中心思想是

摘要 你好!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 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是什么理论

凯恩斯协作本书的最终理由是想提高国民收入,使它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以便解决 资本主义 的失业问题和生产过剩的 经济危机 。

E.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一;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二;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四;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

F.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该理论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三次革命,这在经济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另外,在书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而该理论的主要中心内容是有效需求原理。

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生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

同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它为分析各种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指明宏观经济学中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问题均可以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进行分析。所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经济学理论

在科学界和哲学界,一门学科是不是科学,通常的标准是看这门学科是不是可以证伪。这个标准是20世纪以来的通用标准。比如意识形态、宗教、语言文学等,因为它们是不能够证伪的,所以这些都不是科学。所谓的证伪是指可以用事实证明它是错的。

由于数学也不是可以用事实证伪的学科,所以按照这个标准,数学也不是科学。如果我们去看经济学若干位非常重要的大家对经济学的讨论,比如在萨缪尔森撰写的《经济学》这本至今仍然是发行量最多的经济学教科书里,他把经济学定义为一组分析工具或者一个工具箱。

其实这并不是萨缪尔森本人的发明,而是可以一直往前追溯。对此,科斯有相当的批评意见。如果我们把经济学定位成一个工具箱,按照通常的标准,工具箱是不能证伪的,这就出现了基本问题。



G.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经济增长理论 B国民收入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通货膨胀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所以又被称为收入理论,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价格,又被称为价格理论。所以其它3项是错的。
凯恩斯是当代宏观经济学之父,他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三次革命,这在西方经济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另外,在书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而该理论的主要中心内容是有效需求原理。
参考链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_网络
http://ke..com/view/4281770.htm

H. 宏观经济学中心心理论关于什么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加速原理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很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认为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学说。
“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论”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何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何以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所谓“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据说,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或负投资)。
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加剧了生产萎缩的累积过程。一旦企业的资本设备逐渐被调整到与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适应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负投资停止下来,投资状况的稍许改善也会导致收入重新增长,于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开始。收入的重新增长,又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导致新的“引致投资”;后者又通过乘数的作用,促使收入进一步急剧增长,这便开展了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这个累积过程会把国民经济推到“充分就业”的最高限,并从那里弹回来而转入衰退。

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价格问题,是一般价格水平,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问题。按照前面讲的“国民收入决定”论,一般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然而,总需求水平的变动一方面影响着货币的供求,另一方面也受货币供求变动的巨大影响。所以,货币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重视对货币供求的分析,不仅在于可通过对货币供给、利息率的调节去影响总需求,而且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动与总的物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着作大多承袭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只是略加修缀。
许多宏观经济学着作者认为传统“货币数量说”过于粗糙,他们把货币数量说的基本观点跟“收入决定”论的基本观点联系起来,认为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以前,货币供给的增加,其主要影响将表现在扩大“有效需求”、增加生产(或收入)上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很小;只有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后,这时闲置设备已全部使用,若再增加货币供给,已不能再促使产量增加,而只会产生过度需求,形成通货膨胀缺口,导致物价水平不断上升,酿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这种分析,就是所谓货币分析与收入分析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分析表明,不仅政府开支和税收的变动,而且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都会对总需求水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这就为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活动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政府作用
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而且也能够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对总需求进行调节,平抑周期性经济波动,既克服经济衰退,又避免通货膨胀,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或“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是相互配合、支持的;但在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等不同时期或条件下,二者将采取扩张性或紧缩性的不同对策。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减税和扩大政府的开支。减税可以使公司和个人的纳税后收入增加,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将导致总需求增长,以克服经济萧条。
扩大政府开支,主要是扩大政府的购买或订货,增加公共工程经费和扩大“转移性支付”,目的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刺激投资。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势必导致财政赤字。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学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因而扩张性的赤字预算,也就成了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常备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扩大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息率。这些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把更多的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后,就可扩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贴现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

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依然运用上面所介绍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着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着紧缩性方式而不是按扩张性方式来加以运用。西方经济学界开始企图用供给分析来补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探讨微观经济基础,出现了一种供给分析与需求分析相综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新动向。
宏观经济学建议采用适当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等手段,以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宏观经济学首先关注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生产潜力的增长。一国生产潜力的增长是决定其实际工资和生活水平增长率的关键因素。

阅读全文

与宏观经济学中心理论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生多少孩子比较幸福 浏览:523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什么 浏览:414
幸福指数论是什么意思 浏览:264
健康码lgG是什么意思 浏览:103
事业编打印准考证在哪里 浏览:926
对外经济政策包括哪些 浏览:150
爱情这东西真的很奇妙是什么歌 浏览:233
成都婚姻关系哪里查 浏览:721
省编和事业编有什么区别 浏览:381
妹妹和哥哥谈爱情是什么电视剧 浏览:602
女的兔男的龙婚姻怎么样 浏览:689
熬过去是故事熬不过去是什么 浏览:728
政策经济属于哪个分支 浏览:230
怎么判断幸福树伤口是否腐烂 浏览:718
故事中有哪些经典名句 浏览:363
事业单位补发总额怎么求 浏览:582
大连幸福社区包括哪些小区 浏览:415
阿里健康付款了怎么找不到了 浏览:967
为什么护士大部分都是美女 浏览:302
女生对爱情向往的阶段是什么阶段 浏览: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