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界限
区域的划分是随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倾向的变化而变化的;
目前,国家统计局的对东中西部划分的解释还是按照2003年发布的标准:
http://www.stats.gov.cn/tjzs/tjcs/t20030812_97125.htm
分析中经常提到的东、中、西部地区是怎样划分的?
我国大陆区域经济的产生,应该说是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长期演变而形成的,我国大陆区域整体上可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区(地带)。三大经济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的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
。
东部地区背负大陆,面临海洋,地势平缓,有良好的农业生成条件,水产品、石油、铁矿、盐等资源丰富,这一地区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较高,技术力量较强,工农业基础雄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9.3%
。中部地区位于内陆,北有高原,南有丘陵,众多平原分布其中,属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占有全国80%的煤炭储量,重工业基础较好,地理上承东启西。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势较高,地形复杂,高原、盆地、沙漠、草原相间,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开发历史较晚,经济发展和技术管理水平与东、中部差距较大,但国土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②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东部: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这几个省都是沿海省份,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好,大学集中,科技先进,交通便利,。其中北部有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合理,像北京上海广州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部:有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六省。其中几个省有如下特点:河南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灌溉方便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人口稠密,可发展劳动密集形产业,如纺织业;交通便利(郑州京九线上的大站)。山西是我国的资源大省,主产煤。湖北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我国正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东连上海西接西部地区(水路)南到广州北达北京(京九线),工业发达。
西部:就是西部大开发中划分的14 个省市。西部地区面积广大,人口稀少,资源丰富,是最几年才开发的。
最好找一下中学地理方面的资料,那里面有地图,介绍的详细,有专题。
③ 西部经济带有几个省市经济区
西部经济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青海等10个!
④ 中国的东、西、中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分界线是什么
1、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
2、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9个省、自治区)。
3、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为编制地区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国土开发与整治规划、地区布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服务。划分经济地带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中国“七五”计划(1986~1990年)提出,按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于是将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
(4)西部经济带有哪些省份沿海扩展阅读: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可以充分发挥各带优势,进行科学地域分工,实现各部门、各地区、各层次的生产布局的有机联系,求得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使各地明确各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经济技术特点。
便于国家对各地经济规划进行分类指导;可以推动横向经济联系,促进地区分工合作、联系,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各地共同繁荣。
⑤ 中国有哪三大经济地带
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这几个省都是沿海省份,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好,大学集中,科技先进,交通便利,。其中北部有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合理,像北京上海广州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部:有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六省。其中几个省有如下特点:河南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灌溉方便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人口稠密,可发展劳动密集形产业,如纺织业;交通便利(郑州京九线上的大站)。山西是我国的资源大省,主产煤。湖北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我国正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东连上海西接西部地区(水路)南到广州北达北京(京九线),工业发达。
⑥ 中国西部包括哪些省份
现在常提到的西部地区,是指我国相对沿海一带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除了沿海那几个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其它省份都叫西部地区。目前我国经济相对发展快速的地区有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北京,辽宁和山东部分沿海城市,其它地方都可以称西部地区。
如果是按照地理位置划分,西部地区就是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川、云南、贵州、重庆
⑦ 属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有那几个省份
西部地区一共包括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别是:
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重庆市。
中国西部地区位于东亚大陆西部,包括中国的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地域辽阔,除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等少数精华部分外,人口较稀少。
中国的西部民族众多、有44种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等。
⑧ 急!西部包括有哪几个省
我国的西部是东经110度以西的广大内陆地区。包括川、渝、云、贵、黔、桂、陕、甘、宁、新、青、内蒙、鄂、湘。另外,东部是沿海省份;中部是东经110度以东但不沿海的省份。特别是广西,虽沿海,但划入大西南区。
⑨ 西部地区包括哪些省份
西部地区包括:甘肃省、四川省、陕西省、云南省、贵州省等省份。
1、甘肃省,一般指甘肃。甘肃,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
2、四川省,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
3、陕西省,简称“陕”或“秦”,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
4、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5、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⑩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四大经济区、地理区划,各包含什么省划分依据是什么
按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
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
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9个省、自治区),
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东、中部地带“热”“冷”差异很大,对宏观调控的承受能力及反应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尽管中国政府针对不同的地区实施了差别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承受能力的差异使得中部地带对政府宏观政策的反应要明显大于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高,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低,企业融资主要依赖国有银行,不利冲击对中部企业的影响远比对东部企业大得多。
东部企业的市场融资渠道多,在紧缩情况下企业融资的调整能力较强。中部企业基本依赖国家资金,一遇紧缩便易发生资金断档、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当宏观紧缩刚使东部经济从过热状态冷却下来的时候,中部经济却已从正常增长陷入停滞衰退;而调控措施一放松,又会出现东部经济再度趋热及通货膨胀进一步蔓延。宏观调控紧不得,松不得,可调整的空间很小。
宏观紧缩常常未达到预期效果便中途放松,有时不是出于兼顾经济适度增长的考虑,而是迫于中部企业经营危机的压力。
宏观调控在这种情况下放弃紧缩,不是“软着陆”过程中“紧”“松”搭配的主动调整,而是地区贫富差异及“热”“冷”差异压力下的被迫应急措施。
三个经济地带指东部,中部,西部三个,这个的划分基本和地域上的东中西部的划分一致。
四大经济区:分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这些的划分基本都是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等等来划分的。
在东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仍然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
在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稳步推进,今年上半年,中部六省经济增速稳居“四大板块”之首。
在西部地区,优势能源资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经济区正成为西部地区三大“增长极”。
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推进,逐步走向统一市场的东北板块经济竞争优势明显提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外向型经济一度受到严重影响,东部地区许多企业陷入海外订单锐减、开工不足的困境。
现在的三大经济带是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1、东部沿海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
本带经济发展主要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新方向发展。
东部地带经济总量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巨大(1978-2004年东部地带GDP在中国GDP总量中所占的平均份额为54.9%),但其对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却小于中部地带。
2、中部地带
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在中国的三大地带中,中部地带的经济波动对中国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
中部地带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高,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低,企业融资主要依赖国有银行,不利冲击对中部企业的影响远比对东部企业大得多。
3、西部地带
西部地带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10个省、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