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汛和滨淮哪个镇经济强
摘要 这两个均属于滨海县经济强镇,五汛镇更厉害点,为国家级生态镇、省级文明镇,盐城工学院重点镇,经济实力更强。
Ⅱ 盐城大丰的南阳镇和西团镇哪个经济好发展前景好些谢谢
经济差不多吧,西团好一点,交通更便,离国道和高速口也更近。
西团离市区也更近点,到时候要招人,以及配套服务都会方便一些。
Ⅲ 江苏省盐城市哪个县区经济最好滨海县的经济怎么样
盐城的县区经济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县区:东台和大丰,早已达小康了,第二类县区:建湖和射阳,第三类县区:滨海、阜宁、响水,当然这个里面没包括盐城的亭湖区、盐都区、城南新区和开发区
Ⅳ 谁知道盐城哪个县的经济最好
以前是东台好,现在是大丰啦,真是的
Ⅳ 盐城 滨海县 哪个镇最好
滨海县下属八滩镇最好,以前有句古话“金东坎(东坎即指滨海县)银八滩”。
Ⅵ 盐东镇的经济
盐东大力发展纺织业,是江苏的纺织名镇,盐东镇正式划归亭湖后,盐城市亭湖区在进一步做大做强盐东镇工业经济的同时,以盐东为龙头,加速产业布局向东拓展,构筑临海现代制造业、新型服务业聚集区。该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坚持以工兴镇为第一方略,以抓党建促发展为第一要务,该镇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实现了农业大乡向工业强镇的转变。工业集中区形成了东南、李灶、庆丰“一线三点”格局,产业门类从单一的棉花加工扩大到纺织、制衣、化纤、医药、汽保、热电、纺机制造、医疗药械等多个行业,至08年底该镇工业企业有126家,其中投资超亿元项目5个,超千万元项目20个,在建亿元项目5个。永大、大宏2个集团固定资产均达7亿元,年销售均超5亿元,大宏集团还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规模较大的轧花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百台以上剑杆织机、织造企业35家,家庭织造业遍及全镇,已形成村村有项目、户户有织机、楼上办公、楼下加工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园区载体的建设已成为纺织重镇的核心基地和建设江苏纺织重镇的摇蓝。 该镇产业工人达1.3万人,70%的劳动力得到了转移。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该镇种养业的发展和壮大,建成了蛋鸡、生猪、高品质棉、羊角椒、西瓜、蔬菜六大特种特养基地,成为江苏省羊角椒生产第一镇。2006年实现三业经济总量35亿元,国内生产值10.25亿元,财政收入47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8元。 该镇把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通过整合资源和要素,在招商工作上采取有力举措,充分运用土地指标,抓住产业转移契机,招引大项目落户盐东,吸引大客商投资盐东,09年成功举办了4·28常州·盐城(盐东)合作交流恳谈会。08年成功招引重大项目12个,其中,亿元项目4个,千万元以上项目8 个。该镇督促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研发,以加快投产达效速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抢占市场份额,实现税收回报,培植全镇税收增长的支柱财源。该镇还依托东南工业园和李灶集镇建设,加快服务业发展,使之成为全镇税收增长的新亮点,带动劳动力转移的新纽带,进而使税源呈各业兴起、遍地开花之态势。
Ⅶ 阜宁最富的镇有几个
阜宁最富的镇有一个阜宁县益林镇。
益林镇,是江苏省重点镇之一,隶属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位于里下河平原,地处北纬33°线,气候宜人,物富民丰。面积109.18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116240人(2017年)。下辖1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
基本介绍
益林镇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是三市五县交界处十乡镇的区域中心,是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交通便捷,商贸兴盛,物富民丰。先后荣获“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百家名镇”、“江苏省文明镇”、“全国小城镇改革试点镇”、“中国手工玻璃工艺品之都”、“中国特色经济魅力乡镇”、“轻工纺织之都”等称号。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是2005年的5.3倍。实现财政收入1.78亿元,是2005年的4.4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033.63万元,是2005年的5.5倍。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276元,比2005年增加了4115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投资、技改投入分别是2005年的5.8倍和7.2倍。
Ⅷ 盐城各县市经济比较!
市区【亭湖、盐都】和大丰和东台处在一个水平线上,我指的是平均。其次是建湖,射阳,最后是滨海,阜宁,响水。 最低工资标准,市区【亭湖、盐都】和大丰和东台是省内的第二档级别。 谈县城商业氛围,建湖,东台,大丰都不错。
Ⅸ 盐城乡镇经济排行
响水的陈家港镇排名第一
Ⅹ 盐城、经济、排行
盐城市地处江苏东部,东临黄海,与南通、泰州、扬州、淮安、连云港等市相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815万,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市。下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盐都、亭湖、开发区三个区。盐城历史渊源 盐城,周以前为淮夷地;周时属青州,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代属东海郡;西汉初为射阳侯刘缠封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三国时属魏,废县制;西晋又复县制;东晋义熙七年改名盐城,此为现名之始;南北朝称盐城郡;隋初仍为县,属江都郡;隋末,韦彻据盐称王,分为新安、安乐两县,唐初复置盐城县;宁代属楚州;元朝属淮安路;明代属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划归江苏省;民国初属江苏省第十行政督察区。1946年盐城一度改名为叶挺市,后仍恢复原名。其它县的设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宁县;干隆三十三年建东台县;抗日战争中期,建台北、盐东、阜东、建阳4县;1966年新建响水县。1983年撤销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城区、郊区和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等7县。1987年后,东台、大丰先后建市,1996年,郊区撤销,建盐都县。2003年,城区更名为亭湖区;撤销盐都县,设立盐城市盐都区。以原盐都县潘黄、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秦南、龙冈、郭猛、大冈13个镇的行政区域为盐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潘黄镇。亭湖区辖原盐城市城区以及原盐都县的步凤、伍佑、便仓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中路。2007年,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将盐城市亭湖区张庄街道办事处划归盐都区管辖. 这就是盐城历史变迁的轮廓。 盐城在远古代是陆地,后陆沉变为滨海平原。建国后,大丰西团一带出土的古陆生物化石可以考定,盐城至少在二、三万年前即已成陆。阜宁县羊寨一带的石器、骨器的发现,表明至迟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盐城境内就有靠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动的踪迹。远在西周初年,鲁侯伯禽令奄民南迁,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盐城一带定居,他们可以说是盐城早期的开拓者。 盐城历史上盐、渔、农业较为发达,尤以产淮盐着名。先秦时期开始零星煮盐,从西汉至清代中叶,淮盐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之一。在唐代,盐城还是我国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据新、旧《唐书》记载,高丽僧人封大圣、新罗国王了金士信、日本国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吕,都是经盐城登陆转赴长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恢复沿海经济,从苏州、松江等地大规模移民来盐屯垦,盐城人口大增。盐城的手工业也颇为发达,明清时期的建湖周氏冶铁、李氏花炮,东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滨海的泥彩塑,大丰的西团发绣和东台安丰的木芙蓉织品等,在江淮之间是负有盛名的。 在中国革命现代史上,盐城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1926年春,盐城建立了党的组织。1932年间,胡乔木同志在盐城加入地下党,办报宣传革命。1940年10月,东进北上的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会师,成立了华中总指挥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从此盐城成了苏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华中局党校、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在盐城为党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了战斗足迹。1947年10月底盐城获得解放,1948年上半年全盐阜区回到了人民怀抱,又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文化的发达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盐城也是“人文荟萃”之地。在盐阜大地上,哺育过文雄海内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南北朝产生过名医徐道度,清代有治水专家冯道立;明清出现过诗人吴嘉纪]陈玉澍、书法家宋曹、画家万岚以及评书的开创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戏”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庆丰十八团是我国杂技三个半发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