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科技水平的现状是什么
我国的科学技术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根据瑞士洛桑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实力评价进行的综合研究认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中游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2017-2022年科学技术类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话题中深层地渗透出,在中国科技发展的背后隐藏的另外一种潜在问题,那就是虽然现在中国科技发展迅猛,但是仍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差距。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科技水平与新型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国际上有关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国家中,居于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1)科技经济实力怎么样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由于各国的禀赋有差异,资源存在约束,因此在各个领域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世界各国R&D(研究与开发)投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点投资最有希望在国际竞争中领先的产业部门,特别是能够产生重大技术突破、进而获得产业发展带动作用的部门。
例如美国在制定国家R&D投资政策时,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通讯设备,航空与航天,计算机与软件,电子元件,科学仪器,新型材料这七个产业之中。
我国也应该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有选择性地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高技术行业和战略行业。
2. 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怎么样
经济就不说了,科技方面,民国时期的大学生90%以上是文科生,每年毕业的理工类大学生只有几百人。如果不是有一批留学生归国,我们要搞科技连最基本的人才都凑不起来。
这种教育结构是高度殖民地化的,现在的香港就是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文科。日据时期的台湾也基本没有培养理工方面的人才,日本人修个水坝,台湾人竟然给日本工程师立碑。
直到后来高等教育调整,为我们培养了海量的理工人才,搞科技才有了基础。
3. 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怎么样
建国初期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都非常落后,但是我国有一批优秀的科学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我国的经济腾飞科技创新。
4. 从什么依据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科学技术成就。
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靠的不是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而是坚持自主技术创新。我们要能够引领核心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以前中国只是世界科技革命的跟跑者,还没有做过引领者,中国何时可以引领新一轮世界技术革命,何时才可以被称为科技强国。技术要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和一大批世界级品牌。“我们要能够对全球的先进技术设备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能光是买进来,我们还要能够卖出去,让全世界欣赏中国的仪器设备。
5. 中国现在的科技实力如何
科技部近日提交中国科技实力报告详细披露中国科技实力的“明细清单”———
中国科技实力到底如何?围绕这个问题,社会上存在不同的看法。科技部有关方面经过调研,近日提交了中国科技实力报告。
如果将报告中的一系列数据排列下来,就是一份衡量中国科技实力的“明细清单”———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
科技投入规模不断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5位;研究开发投入强度达到1.42%。
■初步具备支撑科技发展基础条件
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达到同类国际实验室装备水平,形成了包括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较完备的科技基础条件体系,部分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已建成覆盖全国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网络规模、网络技术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06年底,中国电话用户8.3亿,移动用户4.8亿,均居世界第一;上网人数1.37亿,上网计算机数5940万台,宽带接入量3530万台,均居世界第二。
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内发明专利年申请量连续三年超过国外申请量,其中商标、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世界第4位。
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显着增强。中国国际论文总数的世界排名已由1991年的第1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在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指SCI,EI,ISTP)论文总数中占7%,进入世界第二方阵,与英国、德国、日本相当。在前沿技术领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涌现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以及先进国防武器装备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企业成技术创新主要力量
民营科技企业由20年前的7000多家发展为2006年的150595家,已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先锋队。企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数量迅速增加,以企业为主开发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电子通信、电力设备、新能源、交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创新型企业。
高技术产业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已处于较高水平。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达到34367亿元,对全部制造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为15.5%。
■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近年来,中国在基础工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新兴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克,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在主要粮棉等大宗作物科研上取得了一批重大技术突破,产生了超级杂交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等一批重大农业技术成果,为农业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础。在能源领域,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大型水电设备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为调整能源结构和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础。
人口与医疗卫生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人口控制与优生优育的技术进步,为实现人口再生产从“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以及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已经形成。目前,中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其中的100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合作协定。中国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等国际大科学、大工程计划。迄今为止,中国已参加了大约350个国际科技组织,有206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出任各级领导职位。
“近五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环境日益改善,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部分领域进入世界前列,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迅速提高。”科技部调研室负责人说,“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良好基础。”
6. 我们中国的科技属于什么水平
中国科技发展正在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时代,进步和落后同在,成就与短板并存。对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人们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保持“定力”十分重要。
在基础科学领域,“天眼”、上海光源、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为世界级科研奠定了基础;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光子纠缠等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技术领域,载人航天、深地探测、超级计算等产业关键技术迅速发展成熟,一些大成果、大工程让人耳熟能详;即时通信、移动支付、无人超市等创新应用方面,中国科技企业、产品和服务更是让世界瞩目。
目前中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一些关键领域创新能力短板明显。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曾归纳过: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高端科技产出比例偏低,产业核心技术、源头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
(6)科技经济实力怎么样扩展阅读
传统的世界科技产业竞争
第一类,是美国占据垄断地位的。
最典型的,就是芯片和操作系统这一硬一软两大产业。
芯片和操作系统是两个非常核心的产业,我们应该下定决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攻克这两个核心产业。
第二类,是多国竞争,中国作为一个重要跟随者的。
这样的领域有很多,例如机械、石油、航运、飞机、手机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竞争的多国当中并不一定都包含美国。因此,你如果是一个美国人,你也会很有危机感的,并不是像许多外人感觉的那样,全面领先,稳坐钓鱼台。
第三类,是多国竞争,中国作为领先者的。
这样的领域还不是特别多,但是已经有了一些,例如通信、高铁、港口机械、民用无人机、数字安防。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这是中国的巨大成功。我们对于中国的信心,很大部分就来自这些成功的经验。
第四类,是双头格局,一般是中美两国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都是普遍被认为对于未来非常重要,最有想象空间的,值得我们仔细分析。
7. 我国科技实力如何
中国的科技水平怎么样
我国目前在科技研发支出排名中仅次于美国,2016年美国的科技支出约5100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一,我国的科研投入约2300亿美元,紧跟其后。并且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正在以每年约20%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以这个速度计算到2025年前后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就将超过美国。
在发展科技的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目前在高等教育方面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美国有43所世界一百强大学,英国和德国加起来有24所,中国的世界一百强大学只有五所,这份排名还是根据教学实力进行的排名,如果按照科研实力进行排名,那么中国的世界百强大学只有清华和北大两所,与美国的差距十分明显。
近些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也发展迅速,2016年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为126万份,排在世界第一,美国和日本分别以52万和46万排在第二三位,但是我国的专利有效授权量只有32万,转化率只有25%,而美国的有效授权量有28万,日本有29万,转化率达到了54%和63%。这也意味着在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还做的不够好,也意味着大多数的专利都没有实际作用。
目前,中美都是全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国家,一个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科技实力都在进步,目前我国虽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果斐然,但是也不能忽视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8. 中国的科技水平怎么样
中国军用的科技因为砸钱和投入多,实力强,水平一流,和美帝有一拼。民用的科技实力处于世界一般水平。很多商用的科技很多被欧美日垄断。科技商业化转移成果低。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需要底蕴积累的中国与国外有差距,比如发动机制造,汽车工业,材料工业,数控机床等,但二战后兴起的新科技比如太空探索技术,量子技术,生物科技,核能技术,高铁,超算,电力输送技术,以及激光技术,反卫星试验等说处于领先地位也一点不为过,此外还有些不为人知的高科技。
科技的发展毕竟需要时间,中国底蕴毕竟比较薄弱,目前能有这样的水平也已经很不错了。
9. 中国科技实力有多强
其实不怎么强,只不过是在个别的领域达到了国际上顶尖的水平,在很多方面的技术、科技实力是很差的。在航天、计算机、生物方面很强。 在机械,化工技术方面很差。经济总量,世界第二。 军事实力,世界第三。 人均收入,世界第132位。唱赞歌的话可以这么说,但是说实话的话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中国经济总量现在到达了前十,但是平均下来就差的很远了,所以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前面的发达国家几十个。至于说科技和军事那就更不用说了,只能说是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