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商品经济如何

商品经济如何

发布时间:2022-09-02 22:54:10

‘壹’ 商品经济的概念是什么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它与自热经济既相互结合又相互排斥,但是不能说自然经济就是没有商品交换的。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

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使用价值:

商品经济以直接的物物交换为特征,是原始部落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形式。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阶段。它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经济。其经济是在狭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的目的是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使用价值。

‘贰’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及其内容

基本规律是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价值量。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3、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

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

(2)商品经济如何扩展阅读: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有两个一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由不同的物质利益所拥有。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这一决定性条件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出现而出现,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进行需求交换的唯一可接受的方式就是等价交换。这样,产品就表现为商品,商品交换就发生了。

商品经济生产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都与社会生产力有关,并最终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自行消失。因此,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经济原因。

‘叁’ 商品经济是什么

‘肆’ 商品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商品经济的本质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自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

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

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

‘伍’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

什么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的两个阶段:

1、简单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存在于多种社会形态中,但从未处于支配地位。

2、发达商品经济。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但有商品经济和市场,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它应是覆盖全社会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或主导作用。

因此,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当商品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时,商品经济也就发展到发达商品经济阶段。

在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有了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关系普遍化,才有了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是经过几百年时间逐渐发展起来的。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包含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经济一切矛盾的萌芽;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量、最普遍的关系。

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分析商品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陆’ 商品经济的概念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是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曾有过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使生产具有单一性,生产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性发生了矛盾,为了解决矛盾,互通有无成为必要。但社会分工并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必须采取商品形式,因而也不能决定商品经济的存在。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这个决定性条件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家庭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不同财产权利主体,为了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在互通有无时,惟一能够接受的方式,就是等价交换,这样,产品便表现为商品,产生了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最终也将会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归于自行消亡。所以,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经济原因。

商品经济作为自然经济的对应物,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第二,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

第三,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商品生产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并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必然竞相改进技术或采取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不断激发着商品生产者的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

第四,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柒’ 商品经济如何转换市场经济矛盾分析法

摘要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

阅读全文

与商品经济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镇政府事业编人员如何改制 浏览:781
虎男猴女婚姻会克什么 浏览:9
健康保险价格多少 浏览:87
有哪些爱情养成游戏 浏览:448
厦门人叫美女叫什么 浏览:986
长春大学哪个美女多 浏览:147
大连人美女哪里最多 浏览:764
广西健康码怎么弄场所码 浏览:821
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人有哪些 浏览:435
如何引导企业更好的投资实体经济 浏览:453
哪个地区的美女帅哥最多 浏览:900
和平区幸福里怎么样 浏览:475
爱情用古代字怎么说 浏览:53
为什么自学了婚姻还是经营不好 浏览:892
成都经济环线大邑入口在哪里 浏览:843
什么电视剧好看爱情剧 浏览:989
什么像美女的下面 浏览:797
一定会幸福的俄语怎么说 浏览:438
生多少孩子比较幸福 浏览:528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什么 浏览: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