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都包括哪些内容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Exogenousbusiness-cycletheory)经济周期理论从经济周期根源上而言,可以分为外生经济周期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两大类。与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不同,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经济之外的某些因素的变动。如战争、革命、选举;石油价格、发现金矿、移民;新土地和新资源发现;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甚至太阳黑子活动和气候;等等。
创新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是创新引起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太阳黑子理论认为是太阳黑子的变化影响了农业生产与整个经济而引起了经济周期性波动。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是新领土开拓、技术发明或人口增加等所引起的投资过度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政治性周期理论则认为政府出于政治目的的(如选举等),周期性地制止爬行的通货膨胀或用通货膨胀来消灭失业引起了经济周期。
此外,还有用战争、革命、移民、偶然事件等来解释经济周期的。这种理论并不否认经济中内在因素(如投资等)的重要性,但它们强调引起这些因素变动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体系之外,而且,这些外生因素本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贰’ 经济周期具有哪些特征
经济周期的特征:
(1)经济周期不可避免。
(2)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总体性、全局性的波动。
(3)一个周期由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组成。
(4)周期的长短由周期的具体性质所决定。
繁荣,即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的阶段(高涨);
衰退,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危机);
萧条,即经济活动收缩或向下的阶段;
复苏,即由萧条转向繁荣的过渡阶段。
00
相关问题
经济周期两大阶段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回复 经济周期两大阶段的特点分别是即扩张阶段和紧缩或衰退阶段。
5个月前
现代经济周期周期有何特征?
真实经济周期的特征表现不明显,而以金融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周期波动比较突出。在既有... 影响经济增长趋势的因素有三组:一是突发性的大的自然灾害频繁爆发对经济的短期冲击...
2013-07-08
‘叁’ 宏观经济学: 经济周期类型有哪些
1.基钦周期(短周期,40个月)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8-10年)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50年)
4.熊彼特周期(创新周期)
5.库茨涅茨周期(建造业周期,15-25年)
‘肆’ 西方学者根据经济周期原因的研究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有哪些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 “经济大气候”的变化。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伍’ 世界经济周期是什么样的
经济周期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也称经济波动。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
根据经济周期规律性变化预测,若今后IT产业不出现更高级别的创新,以IT为主导的第五个世界经济周期将被以生物、生命和基因产业为主导的新的周期所取代。
‘陆’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有哪些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
从动态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总是处于波动之中的,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比如5年或10年内,是很难一直保持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有的年份增长得快一些,有时候可能会慢一些,甚至会出现下降的趋势。即使在一个短期内,比如一个年度内,各个季节的变动方向和幅度也有不同。但是经济波动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的,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要理解这个定义需要注意,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而不是个别部门或个别经济总量指标。有人认为,即使是最重要的经济总量指标GDP的单独波动也不能反映经济周期。一般认为:经济周期需要通过一组经济总量指标,包括GDP、就业和金融市场指标等,才能够说明经济周期。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周期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平均为50-60年。中周期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每个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8年。短周期又称小循环或基钦周期,它的平均长度为3~5年。在现实生活中,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人们最关注的也是中周期,国内外经济文献中所提到的经济周期或商业循环也大都是指中周期。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经济周期又可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通常将其称为古典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则为增长型周期。
‘柒’ 经济规律可分为三种,有哪些
经济规律可分为三种,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财富规律三种。
一,在不同的经济体系,和不同的语境中,所讲的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周期,含义都是不一样的。从古到今,我们可以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模式,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第一类是以土地本位的经济体系下的增长。第二类是以金银本位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三类是以信用货币本位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三种经济体系,都对应着自己特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周期特征。
二,土地本位的经济体系,土地充当了终极货币的职能。比如我们现在所讲的封建制,也就是分封制,其实就是把土地当成工资,支付给官员。跟我们现在上班领工资是一回事。只是在秦朝之前,官员上班是领土地。还有后来的朝代,给官员发工资的职田,土地也都充当了货币的角色。
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就是可耕种土地的增长。为了开垦更多的耕地,就要不停的拓边,不停的扩大耕地面积。当可耕种土地增长到极限时,土地本位体系下的经济周期就出现了。当经济无法再增长时,大家陷入存量资源的争夺,这就是土地兼并。
三,当土地兼并到了极限的时候,到处都是失地流民的时候,就会发生王朝更替。新的王朝取代了旧的王朝,旧的周期结束了,新的周期开始了。历史上我们的一个经济周期,通常要长达三百年左右。在金银本位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取决于可流通金银的增长。如果金银增加了,那么市场总体的购买力增加,逼着商品供应就要增加。于是呢,就要扩大产能。产能增加了,就业增加了,把金银赚过来,这就是金银本位经济体系下的经济增长。
‘捌’ 西方经济学家将经济周期分为哪些类型
西方经济学家将经济周期分为哪些类型?
答:19世纪中叶以来,经济学家在探索经济周期问题时,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如基钦周期,又称短波周期,指周期长度为40个月左右的经济循环,一般认为短波周期起因于库存调整的循环。基钦认为,这种周期是由于心理原因所引起的有节奏的运动结果,而这种心理原因又是由于受农业欠收影响的粮食价格变动所造成的。朱格拉周期为中周期,认为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为9—10年;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为长周期,认为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为50—60年;库兹涅茨周期(常称为建筑业周期),认为经济周期平均长度是15—25年;熊彼特周期为综合周期,他综合了基钦周期、朱格拉周期和康德拉 夫周期,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3个短周期。
‘玖’ 经济周期有哪些种类有什么区别
经济周期的类型
由于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不同,当宏观经济受到冲击时,反应有大有小,根据周期交替变动时间长短的不同,一般把经济周期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等类型。这些不同的类型混杂在一起,使宏观经济出现纷繁复杂的变动态势,见图11.2。从图11.2中可见,中周期中混杂着短周期,而长周期中又混杂着中周期。
不同类型周期的交错状况
(1)短周期或基钦周期(Short Cycle,Kitchin Cycle)。英国统计学家基钦(Joseph Kitchin)1923年根据美国和英国资料得出,经济周期分为大小两种。小周期长度约为42个月(3—4年),大周期是小周期的总和,一个大周期包含2—3个小周期(10年左右)。宏观经济学中一般把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的短周期被称为基钦周期。短周期通常与总需求水平的短期波动相关,当总需求出现暂时的冲击时,初始总需求的扩张引发经济开始扩张,并进一步扩散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从而形成经济的短期繁荣。当总需求的暂时扩张没有持续性时,由于缺乏后续的推动,宏观经济开始下跌,从而走向衰退和萧条。
(2)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Mediate Cycle,Juglar Cycle)。法国朱格拉(C.Ju‐glar)在1862年提出,在经济活动中繁荣、危机、清算三个阶段周期地反复出现,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9—10年。经济学中把这种长度的周期称为中周期或朱格拉周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类周期。中周期通常与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联系在一起,当资产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0年左右时,每隔10年会出现一个固定资产更新的高峰期,由此带来投资扩张,总需求也随之扩张,使经济走向繁荣。当固定资产集中更新过程结束后或者趋于缓和后,投资开始下降,从而使经济走向衰退。
(3)长周期或康德拉捷耶夫周期(Long Cycle,Kondratieff Cycle)。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捷耶夫(N.Kondratiev)在1925年根据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一百多年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对外贸易、煤炭产量与消耗量等的变动,认为存在一种更长的周期,其平均长度为50年左右。他根据资料认为,从18世纪末开始,世界经济经历过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的时间范围是1789—1849年,其中上升25年,下降35年,一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的时间范围是1849—1896年,其中上升24年,下降23年,总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的时间范围从1896年起,上升24年,1920年以后开始趋于下降。后来经济学界把这种约50年左右的长周期称为康德拉捷耶夫周期。长周期一般与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关,当出现重大发明和发现后,引发经济较长时间范围的创新活动,使经济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扩张。当这种发明或创新的潜力被利用完全时,经济又开始走向较长时期的下滑过程。
(4)建筑业周期或库兹涅茨周期(Construct Cycle,Kuznets Cycle)。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在1930年根据英、美、法等国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60种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和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价格的变动情况,提出了平均时间长度为15—25年的周期,这是一种长期的也是一种短期的周期现象,短期波动与信贷市场关系密切,而长期波动则与人口变动状况有关。由于这种周期与建筑业的繁荣和衰退密切相关,后来将这种周期称为建筑业周期或库兹涅茨周期。库兹涅茨周期中在其发展阶段,需求上升引起建筑业投资增加,空置率下降、房租上涨,地价开始持续提高,时间大约为3—5年。当建筑开工建造量持续地超过销售量时,过渡到过度建造阶段。这时,开发商对需求下降作出相应反应,从而减少建筑投资量,空置率开始提高,租金下跌,建筑活动进一步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