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分离式路基与整体式路基的区别是什么
一、指代不同
1、分离式路基:又叫半填半挖式路基,是交通道路横断面形式的一种,其横断面一部分为挖方,一部分为填方。
2、整体式路基: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
二、特点不同
1、分离式路基:兼有路堤和路堑两者的特点。填方部分的局部路段,如遇原地面的短缺口,可采用砌石护肩。如果填方量较大,也可就近利用废石方,砌筑护坡或护墙,石砌护坡和护墙相当于简易式挡土墙,承受一定的侧向压力。
2、整体式路基: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播而来的动荷载。路基同轨道一起共同构成的线路结构是一种相对松散连结的结构形式,抵抗动荷载的能力弱。
三、应用不同
1、分离式路基:位于山坡上的路基,通常取路中心的高程接近原地面高程,以便减少土石方数量,保持土石方数量的横向平衡。若处理得当,路基稳定可靠,可减少土方调运量,是比较经济的断面形式。
2、整体式路基:在路基面上直接铺设轨道结构,因此,路基是轨道的基础,路基荷载,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播而来的动荷载。
㈡ 路面横断面形式有哪几种
路基的断面型式有:填方路基;路堑;半填半挖路基。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
绝大部分路面的结构是多层次的;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垫层、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1.面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相接触的层位,承受行车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又受降水的侵蚀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组成,高等级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1)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常用厚度和适宜层位见表1K411012。
(2)热拌、热铺的沥青碎石可用作双层式沥青面层的下层或单层式面层。作单层式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沥青碎石的常用厚度为50~70mm。
(3)沥青贯人式碎(砾)石可做面层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层。作面层时,应加铺沥青封层或磨耗层
(4)沥青表面处治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为15~30mm。
㈢ 路基的典型横断面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路基横断面的基本形式有路堤、路堑、半堤一半堑、不填不挖断面等形式。
路堤是指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是交通运输工程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道路横断面形式。
路堑是指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指从原地面向下开挖而成的路基形式。它能起到缓和道路纵坡或越岭线穿越岭口控制标高的作用。
半填半挖式路基是交通道路横断面形式的一种,其横断面一部分为挖方,一部分为填方。常见于山区道路。
(3)比较经济的横断面形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分台式路基
分台式路基是将路基按行车轨迹分上下行两幅,在平面轨迹统一或者基本统一的前提下,根据沿线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敷设各自的纵面行车轨迹,上下行连为一体,相对独立的组合断面,是一种“梯田文化”思路。
分台式路基上下行标高可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或高或低,路基标高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能避免上下行间的行车和夜间眩光干扰,能减少山体开挖,降低边坡高度、废方处理难度和边坡防护力度,有利于路基挖方边坡的稳定,上下行线联系相对紧密的优点。
分离式路基勘察设计时应注意:
一、上下行分台高(h)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h=5~6米为宜。
二、中分带宜采用轻型支挡结构,且忌重力式结构,坡比n=0.25~0.5为宜。
三、加强上下台间的排水,特别是向下台线倾斜的超高路段。
四、加强上台线中分带安全措施,特别是上台为下坡,中分带为曲线外幅路段。
五、分台式路基长度每2~4km一合为宜,有利于上下行线的联系。
六、填方路段适当加宽中分带宽度,以减少支档工程,有利于路基的安个和稳定。
㈣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横断面的形式有那些啊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横断面的形式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整体式和分离式除开整体式有中间带外其他都一样的。哈哈
㈤ 城市道路横断面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1、单幅路(一块板)
优点:占地少,投资省,车道利用率高。
缺点:车辆混行,不安全。
适用:一般道路红线较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不多的次干道、支路。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
2、双幅路(两块板)
优点:投资省,机动车分向行驶,安全程度提高。
缺点:一侧仍旧属于混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驶,互相影响。
适用:单向需要两条以上车道,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以供非机动车行驶的快速路或郊区道路,一般红线宽度在40米以下的道路。
3、三幅路(三块板)
优点:机动灵活,机、非分开,安全性大大提高。
缺点:占地较大,投资较大
适用:机动车、非机动车较大的城市道路;一般红线宽度在40米以上。
4、四幅路(四块板)
优点:车速高、交通运行安全
缺点:用地大、投资高
适用:快速路和交通量大的主干线,一般红线宽度在40米以上。
(5)比较经济的横断面形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道路横断面设计要满足道路上通行的各类交通的交通流量及其发展的要求,这是确定道路横断面交通通行部分尺寸的基本原则。
考虑到我国城市道路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都很大的实际情况,机动车专用系统的发展、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分离和分流、非机动车 (主要指自行车)车道的设置、混行道路向机动车道和自行车专用道过渡的可能、人行安全的考虑、港湾式停靠站的设置、交叉口的拓宽等都应加以综合分析与研究。
㈥ 路基的横断面形式有哪些
第1种就是路低当铺设的轨道路面高于天然的路面的时候,路基需要填补才能够构成这种路基称之为路堤。
第2种形式就是路线,当铺设的轨道的路基面低于天然的陆地面的时候,路基需要进行开挖才能够形成路基,这种路基被称之为路线。
第3种形式就是半路的,当天然的地面有横向的倾斜路堤的路面边线和天然地面有交叉的时候,陆地在地面和表面相交线以上的部分,不需要填补这一种陆地称之为半陆地。
第4种就是半氯氰,当天然的地面有着横向的倾斜路线的表面一侧不需要开挖土方,这种称之为半路线。
第5种就是半路第一半路倩,这一种形式的地面有着天然的横向倾斜路基的一部分需要填土构成,而另一部分还需要进行开挖才能够构成,这被称之为半路第一半路前。
第6种也就是最好的一种路基地面,也不需要甜瓜,也不需要甜头,也不需要开挖,路基整个表面经过清理之后就非常的整齐,这种路基被称之为不填不挖的路基。
㈦ 道路横断面的道路横断面类型
道路横断面通常依据车行道的布置分为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和四块板等几种类型。 (1)一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不用分隔带划分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具有占地小、投资省、交叉口通行效率高、道路的使用较为灵活等优点。常见于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以及大量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次干路和支路。(2)两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两部分的道路横断面。首先,中央分隔带可以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适用于纯机动车行驶的车速高、交通量大的交通性干道。规范规定,当道路设计车速大于50km/h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其次,较宽的绿化分隔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景观绿化环境,常用于景观、绿化要求较高的生活性道路。再次,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段,利用有高差的中央分隔带,可减少土方量和道路造价,最后,较宽的绿带可分离路段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大大减少二者间的矛盾,但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不易处理,除某些机动车和自行车流量、车速都很大的近郊区道路外,一般较少采用。(3)三块板道路横断面。是指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三部分的道路横断面。三块板道路有利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保障交通安全;同时,可在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对向机动车仍存在相互干扰;机动车与沿街用地之间、自行车与街道另一侧的联系不方便;道路较宽,占地大,投资高;而且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距离加大,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受到影响。三块板横断面一般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且有一定的车速和车流畅通要求,自行车交通量又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运干道,不适用于机动车和自行车交通量都很大的交通性干道和要求机动车车速快而畅通的城市快速干道。(4)四块板道路横断面。用分隔带将车行道划分为四部分的道路横断面称为四块板断面,即在三块板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中央分隔带,解决对向机动车相互干扰的问题。由于四块板道路设有低速的自行车道,存在自行车流不时穿越机动车道的情况;如果限制非机动车横穿道路,则在少数允许过街口可能出现交通过于集中的现象,从而影响机动车流的车速、畅通和安全。同时,四块板道路的占地和投资都很大,交叉口通行能力也较低,并不经济。所以,一般在城市道路中不宜采用这种横断面类型。
㈧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有哪些基本形式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的基本形式如下:
(1)一块板断面:所有车辆都组织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
(2)二块板段面:利用分隔带把一块板型式的车行道一分为二,车辆分向行驶。
(3)三块板断面:用分隔带把车行道分隔为三块,中间的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车行道,两侧的均为单向行驶的非机动车车行道。
(4)四块板断面:在三块板断面形式的基础上,再用分隔带把中间的机动车车行道分隔为两个方向行驶。
简介:
横断面测量的宽度和密度根据各种工程设计的需要而定,在初测阶段只是对山坡陡峻,地质不良地段和需要用横断面选线的地段,重点测绘一些横断面。
在定测阶段,一般在曲线控制点,公里桩,百米桩和路线纵、横向地形明显变化处,均应测绘横断面。在大中桥头、隧道洞口、挡土墙等重点工程地段,应适当加密。横断面测量的宽度,应根据各中线桩的填挖高度、边坡大小及有关工程的特殊要求而定,一般自中线向两侧各测15—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