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计量经济学论文写作怎么写
计量经济学通常通过经济哲学、数学和统计推理的工具来检验经济学的奇点。还在学习如何撰写论文的同学必须理解这篇论文不仅仅是研究和写作。由于计量经济学是高度技术性的学科,关于这个主题的论文将要求同学使用图表,也可以通过引用、图片等来完成。
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1、引言
这部分内容应该说服读者关于论文主题的重要性。引言的最后一段应该简要概括同学将在论文的其余部分做些什么。
2、理论模型
同学应该在这一部分简要概述理论模型,思考哪个变量是因变量,以及解释变量应该是什么。
3、数据
这部分应该描述同学所使用的数据(例如,数据是分类排列数据还是时间序列数据,数据在哪个时间段或样本中可用)。同学需要为所使用的因变量和解释变量提供一个描述性统计表,可能还需要提供一些图形。
4、经验模型
同学应该讨论自己将使用什么函数形式。同时还应该讨论理论模型中每个变量的经验测度,例如,人力资本模型表明,教育水平影响收入。
5、实证结果
同学应该提供一个表格,简明扼要地总结得到的实证结果。
6、结论
同学可以简单描述一下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例如:实证工作是否为理论提供了支持?根据同学对计量经济学知识和计量经济学文献的了解,这些结果看起来是否合理?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同学会做哪些额外的工作?
㈡ 计量经济学问题
②分析回归结果:根据图中数据,模型估计的结果写为:
LNY =-2.755367+0.451234LNX2+0.627133LNX3+0.010136X4
1)拟合优度:由上图数据可以得到,可决系数可决系数0.987591,
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86159,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F检验: 由于F=689.751148>8.63,说明回归方程显着,即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中国税收收入有显着影响。
3)t检验: LNX2和LNX3的系数对应t值为3.174831和3.881590,均大于t(15)=2.131,系数都是显着的,X4的系数对应t值为1.795567,小于t(15)=2.131,说明此系数不显着的。
③评估参数的经济意义:
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中国税收收入增加0.451234%。
财政支出每增加1%,中国税收收入增加0.627133%。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每增加1%,中国税收收入增加0.010136%。
㈢ 计量经济学实验 STATA
图一:model是模型数,resial是参差数,ss拟合数,df自由度,
图二:number of obs是样本数,F统计量,大好,p值大于0.05拒绝原假设。R-scuared就是R^2的意思,是拟合度,越高越好,下面那个调整后的R^2一般不看,root是单位根检验。
图三:第一列是各个系数,第二列是拟合系数值,就是你的方程中带入系数的值,第三列是残差,下一列t值,一般大于1.96为好,下一列p值大于0.05保留,否则舍。最后就是95%置信水平下预测区间。
㈣ 请教一个计量经济学中对序列取自然对数的问题
你好!
实践中取ln一般都是对比较大的数列取得,比如说你有什么全国人口作为自变量十几亿的,你的因变量才是几十的,如果不把人口取对数很可能就不显着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㈤ 紧急求助计量经济学的问题,高手请帮忙!不甚感激
Delta(是个小三角形,打不出来)lnIndex=a(a、B、y和e均为对应的希腊字母)+BDeltalnt30+yu^t-1(^是在u上面的)+et =R2F=DW=
有一点难!
㈥ lnCIVA=lnβ0+β1lnSDI+β2lnSFS 计量经济学里这个叫什么线性模型啊
这是模型是指数型的,可以使用半对数模型。
对原模型:Yi=3+β1exp(β2X2i+ui)
将常数3移到左边:Yi-3=β1exp(β2X2i+ui)
两边取对数:ln(Yi-3)=ln(β1)+β2X2i+ui
此即线性化模型,其中,因变量是在原来的模型的因变量中减去3后取对数
则得到的模型与现线性模型y=a+bx+ui等价,这里y=ln(Yi-3) a=ln(β1) b=β2
使用OLS即可估计出a b再通过计算解出 β1 β2
㈦ 计量经济学 帮我用规范语言解释一个系数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广泛采用计算机组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定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本段]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据说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方法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问世(1676年)。
“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 Frisch)在1926年仿照“生物计量学”一词提出的。 随后1930年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学会,在1933年创办了《计量经济学》杂志。
我们应如何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含义?弗里希在《计量经济学》的创刊词中说到:“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与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决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各自并非是充分条件。而三者结合起来,就有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后来美国着名计量经济学家克莱因也认为: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技术和经济分析的综合。也可以说,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指对经济现象加以测量,而且表明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进行计量的意思。
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一整套建立在数理统计理论上的计量方法,属于计量经济学的“硬件”,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
预测应用。从理论研究和方法的最终目的看,预测(包括政策评价)当然是计量经济学最终任务,必须注意学习和了解,但其预测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们应十分注意的。
[编辑本段]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国外发展情况。计量经济学首先主要用于微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理论出现后,在宏观经济方面的应用发展很快,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更加促进了计量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60~80年代初期,可以说是西方经济学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内发展情况。上世纪五十年代未,有人开始过研究,但很快就中断了。直到70年代未,才恢复有关研究和学习,80年代后期是快速发展时期。同样,存在一些重大的问题。
[编辑本段]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方法问题
与一般的数学方法相比,计量经济学方法有十分重要的特点和意义:
研究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即从研究确定性问题转向非确定性问题,其对象的性质和意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方法的思路上、方法的性质上和方法的结果上,都将出现全新的变化。
研究方法发生根本变化。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种新的数学形式。学习中要十分注意其基本概念和方法思路的理解和把握,要充分认识其方法与其它数学方法的根本不同之处。
研究的结果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知道,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结论是概率意义上的,也可以说是不太确定的。但真正要理解其不确定性的含义,并不那么简单,学习中需要始终关注这一点。
㈧ 论述计量经济学建立模型的基本步骤
一、理论模型的建立
⑴ 确定模型包含的变量
1.根据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行为分析。
例如:同样是生产方程,电力工业和纺织工业应该选择不同的变量,为什么?
2.在时间序列数据样本下可以应用Grange统计检验等方法。
例如,消费和GDP之间的因果关系。
3.考虑数据的可得性。
注意因素和变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考虑入选变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变量间互相独立。
⑵ 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
利用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的成果
根据样本数据作出的变量关系图
选择可能的形式试模拟
⑶ 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理论期望值区间(符号、大小、 关系)
例如:ln(人均食品需求量)=α+βln(人均收入)+γln(食品价格) +δln(其它商品价格)+ε
其中α 、β、γ、δ的符号、大小、 关系
二、样本数据的收集
⑴ 几类常用的样本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
虚变量离散数据
联合应用
⑵ 数据质量
完整性
准确性
可比性
一致性
三、模型参数的估计
⑴ 各种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⑵ 如何选择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⑶ 关于应用软件的使用
四、模型的检验
⑴ 经济意义检验
根据拟定的符号、大小、关系
例如:ln(人均食品需求量)=-2.0-0.5ln(人均收入)-4.5ln(食品价格) +0.8ln(其它商品价格)
ln(人均食品需求量)=-2.0+0.5ln(人均收入)-4.5ln(食品价格)+0.8ln(其它商品价格)
ln(人均食品需求量)=-2.0+0.5ln(人均收入)-0.8ln(食品价格) +0.8ln(其它商品价格)
⑵ 统计检验
由数理统计理论决定,包括拟合优度检验、总体显着性检验、变量显着性检验
⑶ 计量经济学检验
由计量经济学理论决定,包括异方差性检验、序列相关性检验、共线性检验
⑷ 模型预测检验
由模型的应用要求决定,包括稳定性检验(扩大样本重新估计)、预测性能检验(对样本外一点进行实际预测)
五、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理论、数据、方法
㈨ 计量经济学中,对数-线数情况下, 如果lnABC=8.111+0.0014male+0.1456mage,那就是说mage增加一个单位,
是14.56%
mmy的interpretation是其他一样的情况下男性多0.14%的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