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论文

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论文

发布时间:2022-09-01 17:04:18

‘壹’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以下几点:

1、一是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2、二是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

3、三是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

4、四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1)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论文扩展阅读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座谈会,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四个“没有变”的科学归纳,为我们应对挑战,把握未来确立了信心。

1、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在目前世界上仍属较高增长水平。

同时,伴随着7%经济增长率的是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收入增长略高于经济增长,就业保持在5%左右。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缓解资源环境和物价上涨压力,把工作着力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由此显示,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大格局。

2、经济韧性好是因为经过改革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较为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形成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潜力足是因为我国经济有着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投资前景,在外部环境持续疲软情况下,内需将继续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回旋空间大是由中国人口众多、地域面积广、区域差异大、消费层次多等因素决定的。

3、一是新型经济彰显市场动力,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于加快发展过程之中,并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创造出新动力。

二是国家战略增添市场活力,“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推进,将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全面布局,实现区域经济高层次、高起点开放发展。

三是创新驱动激发市场潜力,我国经济正由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要素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4、从三大产业分析,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从需求结构分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

由此可见,产业转型、结构优化、层次提升,都将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求进的态。

‘贰’ 1.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化危为机的动力是什么

一、是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秩序。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在确保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二、是要推动相关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升级旅游业、餐饮业等传统产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出台相关措施推动培育壮大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是要保障相关重点群体就业。有序组织农民工返岗复工,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注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论文扩展阅读

有的放矢,为保持经济长期向好趋势创造条件。

一、是要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能。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既有利于提供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和商品供给,又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消费需求。

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三、是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发挥好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的发展;加大新投资项目的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叁’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原因

在全球疫情走势和经济走势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巨轮将驶向何方,举世关注。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吹响了奋勇前进的嘹亮号角。一年来,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出稳健步伐。总体保持恢复态势10月18日18:45,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90后小伙儿沈钻专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送货小沈,晚间灵芝萌芽送货。”近一段时间,沈钻专每天都连轴转,忙着接订单、给消费者送灵芝等产品。从浙江农林大学毕业后,沈钻专回到家乡织里种起了灵芝等作物,一干就是3年。如今,他经营的生态农业已“有模有样”,订单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在他的带动下,周边900多个农户有了稳定就业和收入。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得益于经济复苏,直播带货、平台经济等蓬勃发展,以及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的95%,新增就业目标完成情况良好。近期,记者在北京、浙江等多地调研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资金状况好转,利润较快增长,创新投入不断增加;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活跃,我国经济发展显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最新出炉的经济成绩单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我们看到,我国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呈现出平稳恢复的态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发展动能稳步增强10月20日20时,一些电商平台启动“双十一”预售活动,不少消费者又忍不住“买买买”了起来。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有所回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057亿元,同比增长16.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消费有所回暖说明我国稳住大宗和重点消费、促进新型消费等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徐洪才介绍,前三季度,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产量增长都保持较高水平,高科技产品产量大幅度上升,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投资实现稳定增长。此外,我国经济发展动能稳步增强。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57.8%。“新动能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的重要力量,中国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入,向世界前沿国家追赶,未来必将在相应产业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说。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预计全年增长率为5.9%,中国经济将增长8%。在全球疫情反复等背景下,中国外贸表现出强大韧性。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2.7%。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依然是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稳定力量。与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更趋复杂严峻。比如,全球疫情仍充满变数,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升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凸显等。“我国经济在平稳恢复的过程中,也存在基础不牢靠等情况,比如从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回落比较明显,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须引起关注。”徐洪才说。专家表示,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初,要保持清醒头脑,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四五”开好局、迈好步。

‘肆’ 1.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化危为机的动力是什么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化危为机的动力是: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回旋余地大是客观实在的,我国已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能、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应对这次疫情,又充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

完全可以相信,疫情撼动不了中国经济,短期影响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当前我们可以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

疫情过后,从中长期着眼,更需要加大力度把我国的消费潜力、产业成长、投资空间、创新后劲、人力资本红利等更有力地释放出来。

(4)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论文扩展阅读:

应对策略:

1、要充分发挥扩大消费的基础作用

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去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这为消费进一步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提供了保障。

疫情对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促进新旧动能转化,实现疫情后的消费回补和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2、要积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

要聚焦“新基建”等重点投资领域,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实体经济加快发展。还要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释放广大农村地区的消费潜能。

3、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补短板强弱项中释放发展潜力

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城市公共环境治理、国家公共卫生投资、传染病防治、重大物资储备等诸方面制度性供给还存在明显欠缺和不足。补足这方面短板,既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之紧迫,也是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必须,更是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伍’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有定力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有定力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制度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潜力。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国制度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潜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是长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回顾历史,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经风历雨中发展起来、在应对挑战中成长起来的。

进入新发展阶段,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中国经济将始终充满活力,奔涌向前。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我国,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实践证明,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陆’ 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是6.9%,当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

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的消费增长点成为经济增长动力。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政策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以及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热点商品消费等新消费新业态和消费热点方兴未艾。
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成为经济发展新载体。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承载之一,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是实现我国经济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和一系列振兴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的支持政策,积极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我国经济正在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工业内部结构也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加快,结构优化出现升级现象。
三是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打开国内发展新空间。中国的区域发展条件差异特征突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挖掘区域潜力,也能够为经济发展释放出更为长期、持久的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全新的区域战略构想和战略举措,为传统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形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战略,打开了国内发展的新空间。
四是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新战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的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低于20%。相比之下,30多年来我国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推动了经济高增长。但也应该看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积累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持续创新的系列成果,有总量稳居世界第一的科技队伍,有4200万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几代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斗,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甚至“领跑者”转变。
五是新型城镇化走出经济发展新路径。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国家近年作出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四化”同步必将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化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等配置,形成一共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六是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改革新红利。30多年的改革开放,破除了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改革仍将释放新的红利。
七是对外开放格局呈现新局面。随着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强和综合国力不断上升,我国开辟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一是“走出去”开辟了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金融危机之后,不少国家面临资金匮乏,在一些领域对我国放开了投资的限制,我国对外开放领域正在消除部分“玻璃门”、“弹簧门”,是多元、全方位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正在统筹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实施。

‘柒’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 的大学生论文范文2000字

一系列深层变化正在汇聚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从供给侧来看,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还在、强大的生产能力还在,生产体系的完备性本身就彰显出独特的优势。

2、从需求侧来看,前期压抑的一些消费行为后阶段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回补,线上新型消费方兴未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力会逐步释放。

3、从经济结构来看,以新产业、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以电子商务、在线学习、远程问诊等为代表的线上经济表现活跃,产业升级持续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7)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论文扩展阅读: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的冲击,中国经济仍然具有资源潜力巨大、内生动力充足、发展活力强劲的特征,具有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大势。中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比较好地控制住了疫情,这为恢复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凝聚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一定能够推动中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捌’ 结合实际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原因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过去相当长时间内的年均超过10%的高速增长将进入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这一增速应该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相对理想的增速,一方面因为按照规划,我国在2020年左右将实现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需要在“十三五”期间保持这一增速;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只有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才能让相关利益群体在转型带来的利益调整中保持相对的平衡,从而实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为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然之举,也是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内涵式增长的必由之路。但新市场的开辟、新要素的获取以及市场效率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则更加直接。近年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自贸区”等区域性概念与规划的提出,加上配套政策的逐步出台、体制性障碍的制度性削减、“亚投行”等开发性金融支持的逐步到位,这些区域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的动力之源。

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这些新的经济区域首先是一个新的市场范畴。就地理概念而言,这些区域原本存在,但新的区域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将其在规划上催生为一个具有某一特定特征或者同一主导产业领域的统一市场。为此达成统一市场的目标,必然在市场体系、交易便利性等方面从硬件和软件上都将进行较大的提升,由此引发贸易与投资的大幅增长,这些新的需求使得潜在资源和闲置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发挥效能,进而推动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这样一个新的市场增量就开辟出来了。市场的扩大自然带来要素配置范围的扩大和配置效率的提升,自然就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发展经济学上的增长极理论对此是一个很好的解释。

而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围绕着某一领域或者某一产业,在市场的牵动下形成了更具有发展优势的城市带和经济带,如北美的五大湖经济带、硅谷高科技产业区、日本的濑户内海经济带、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带等。而目前我国这些区域性概念与规划的提出也必将形成新的区域性市场需求,发掘出潜在的生产要素,进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

第二,新经济区域的发展将会推动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带的形成是市场推动和市场选择的结果,政府及政府间的合作与协调只是其中的推动因素之一。市场力量推动的产业聚集必然是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和市场交易成本节省的结果,而产业聚集引发的行业内交流的便利与频繁又推动了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快速推广应用,反过来又提升了区域内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吸引了相关要素与资源的聚集并推动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这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质内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必然推动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成为全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这是发展经济学上的所说的增长极理论的另一个维度。

总的来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自贸区”等规划,试图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国际化红利逐步消退、改革红利衰减带来的传统增长方式乏力的新常态下,以升级版的改革开放来扩大市场、提升效率,释放新一轮的制度红利,推动新常态下有质量的中高速增长。坊间对此的解读未必准确,却也非常直观地反映了相关规划的诉求:把更多优质的生产能力,通过“一带一路”释放到国外去;把如饥似渴的消费能力,通过“自贸区”回吸到国内来;把无处可用的外汇储备,通过“亚投行”投资到同盟国去。

如此一来,生产、消费与投资皆可获得新的增长空间,经济增长便是水到渠成之事,至少为保证未来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创造了可提升空间。为此,打破行政藩篱,破除要素流动的制度障碍,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加强政府间协调,以政府之手对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进行产业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的系统性支持,是促进以上所规划的经济带尽快形成并提升产业聚集度,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力,打造经济增长极的应有之举。

阅读全文

与经济长期向好的动力来自哪里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手机幸福卡怎么取消 浏览:60
物业如何发展经济 浏览:285
美女为什么笑得这么可爱 浏览:795
夜莺讲什么故事 浏览:803
夫妻的婚姻如何保持良好的关系 浏览:146
自相矛盾是一件什么体裁故事 浏览:319
如何避免眼睛健康 浏览:511
爱情中隔阂是什么 浏览:543
经济学中rs表示什么 浏览:186
镇政府事业编人员如何改制 浏览:788
虎男猴女婚姻会克什么 浏览:15
健康保险价格多少 浏览:96
有哪些爱情养成游戏 浏览:452
厦门人叫美女叫什么 浏览:990
长春大学哪个美女多 浏览:151
大连人美女哪里最多 浏览:768
广西健康码怎么弄场所码 浏览:821
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人有哪些 浏览:439
如何引导企业更好的投资实体经济 浏览:460
哪个地区的美女帅哥最多 浏览: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