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学科建设
水生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与水产养殖,渔业科学关系极为密切。它依托于已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水产学院,随着学院的发展逐渐发展、形成和壮大,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教育部硕士学位授予点。本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具有硕士学位11人。学术队伍中50岁以上的3人,40岁至50岁的2人,其余均在40岁以下。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队伍年轻、有活力。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集美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3名。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名。
本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包括子课题2项),省市科技项目20多项,三年内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累计300多万元。
近年来,本学科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的有5项,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5项,已完成了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并均顺利通过鉴定或验收。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收入20多篇。 1996年集美大学水产学院设立渔业科学与技术系,并向教育部申请设立了渔业经济管理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其中渔业经济管理专业从9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从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多年来为全国输送了大量的渔业资源学专门人才,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教育部渔业资源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教育部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学术队伍中46岁以上的1人,36岁至45岁的10人, 35岁以下10人。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队伍年轻、有活力。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集美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第一层次。
目前本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等科研项目10多项,三年内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累计300多万元。近年来,本学科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的有7项,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入10多篇。
本学科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渔业生物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业政策与管理;渔业环境评价与保护和渔业生态学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已形成了在我省乃至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 水产养殖学是集美大学办学历史最久的学科之一,1972年上海水产学院南迁厦门时就设置了与水产养殖学相关的淡水养殖学专业,紧接着设置了海水养殖学,1998年淡水养殖学与海水养殖学合并为水产养殖学。2004年水产养殖学被福建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该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4人,副教授26人,博士37人,硕士1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留学归国人员2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师德之星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入选福建省高等教育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1人,厦门市拔尖人才1人,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
该学科教学、科研条件良好,拥有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发中心、厦门市饲料检测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现有仪器1700多台件,价值2100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多㎡。2007年学校投入750万元更新改造建设该学科的实验基地,目前实验基地的循环水等设备达国内同类实验基地的先进水平。此外与15个校外水产苗种繁育与饲料生产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2002年以来承担项目128项:国家863项目(含合作)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合作)19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1项,国家海洋局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6项、福建省科技项目21项、福建省青年创新基金项目8项、市、厅级科研课题27项、其他科研课题27项。经费3800多万元。
近3年科研成果40多项。其中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国际先进成果3项、国内领先成果10项、验收结题成果31项、申请和取得专利12项。在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90多篇,其中被SCI、ISTP、EI收录40多篇。出版专着和教材10部。
该学科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已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同行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 集美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主要面向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产品开发的学科。自1997年国家批准设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迄今已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专门人才,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1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人,副教授3人,博士8人。十多年来,该学科一直得到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相关课题的资助,通过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鱼虾营养与饲料为研究重点,以鱼虾营养与代谢调控、饲料生物技术与饲料添加剂、饲料工程与产品质量控制及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研究特色的研究团队,在牙鲆、大菱鲆、石斑鱼、对虾、鲍鱼等海水养殖动物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的研究上取得多项达到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5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漳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牙鲆南方人工育苗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成功地开发出牙鲆系列饲料并实现产业化生产。2004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2篇,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目前该学科点承担的在研项目共有18项,研究经费171万元。
2.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概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学院已经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教育体系。学院设有渔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一个,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和渔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区域经济学等1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和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7和食品经济管理7个本科专业。 2007年,在校本科学生2375名,硕士研究生50名,博士学位研究生4名。学院还设有资源与环境经济、都市渔业与鱼文化以及国际贸易与食品流通等研究所并承担上海水产大学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管理工作。
在学科建设方面, 学院聚焦上海水产大学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办学方向和学院办学目标,学院已经创建了以渔业经济管理、食品经济管理为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学院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前身为渔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以渔业经济管理和海洋经济管理为特色的国家管理本科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渔业经济管理学科已经成为上海市第4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通过近三年的建设,渔业经济管理重点学科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04年设立的物流管理专业以国际食品物流为特色,是上海市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教育高地项目。依托重点学科和教育高地拓展和延伸的新学科--食品经济管理学科与海洋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科研成果不断扩大和积累,研究队伍的科研能力迅速提高,承担了国家、农业部、上海市科委、农委、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明尼苏达州政府、日本和韩国海洋水产研究院等国外研究机构委托的科研项目5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300多万。在渔业制度经济学、水产品贸易与流通、水产品市场与营销、渔业文化与政策、食品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以及食品消费者行为与品牌营销等研究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特色,取得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学院极为重视经济管理学科人才队伍的储备与培养。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学研究人员55名,教授10名,副教授16名。同时,聘请了3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任兼职教授。已经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乐于奉献、团结奋进的教师群体。
学院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积极融入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在办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坚持勤朴忠实的校训和经世济民,自强不息的院训精神, 追求开放办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学院已经与美国、韩国、日本、挪威、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的大学有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互派。
3. 南京农业大学渔业资源在哪个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没有渔业资源专业,而且这根本不是一个本科专业,专科类之前有一个专业叫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现在已经更名为渔业经济管理了。
南京农业大学跟资源有关的专业只有属于公共管理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另外还有属于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4. 考研考渔业经济与管理在国外有什么大学么
渔业经济与管理在国外有大学:
德国汉堡大学
德国基尔大学
日本北海道大学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
英国阿伯丁大学
美国奥本大学
5. 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有哪些学院系部及专业
1、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2个本科专业;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科学2个硕士点;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科学2个博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2、水产学院:设有水产养殖、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目前涵盖1个博士后流动站(水产学)、7个博士点和硕士点(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动物学、捕捞学、渔业资源、增养殖工程、渔业经济与管理)。
3、还有医药学院:药学专业。教育系、体育系、
艺术系、数学系,不过某些院系有可能在近期搬迁到崂山校区
6. 中国海洋大学各个校区都有什么专业
1、海洋与大气学院
海洋与大气学院设海洋学系与海洋气象学系,承担海洋科学与大气科学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等各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从事物理海洋、海洋气象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开展海洋与海洋气象的监测、预测、评估及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及社会服务
专业:
海洋科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军事海洋学 大气科学 应用气象学 物理学 海洋技术
2、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理学院物理系。
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保密管理
3、化学化工学院
海洋化学系始建于1959年,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分别于1982年和1986年建立全国首批海洋化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海洋化学专业于1993年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并于1999年和2004年两次评估为优秀。
专业: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4、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大学地矿系,由我国稀土矿发现者何作霖教授于1946年创办;1959年山东海洋学院组建海洋地质地貌系,1960年招生
专业:
地质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5、海洋生命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源于1930年5月国立山东大学时期创设的海边生物学学科,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生物学教学与科研的单位之一。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学科底蕴,是海洋大学历史最悠久、特色最突出的学科之一。
专业: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6、水产学院
水产学院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为国立山东大学水产系,是国内最早的水产学科本科教育学科点,目前涵盖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学和捕捞学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及增养殖工程、渔业经济与管理、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和水产动物医学4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专业:
水产养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7、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我国食品科学领域(特别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最具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等学府之一,学科源远流长,也是我国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的诞生地。
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8、医药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是我国高校较早从事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其前身为山东海洋学院水产系海洋药物研究室,始建于1980年。
专业:
药学
9、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0年的海洋工程系,经过三年筹建,从1983年开始招生,1993年成立工程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以海洋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工科学院。
专业: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自动化、轮机工程航海技术
10、法政学院
海大法学学科起源于1980年成立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法研究所。2018年9月,中国海洋大学在校内进行建制调整,撤销原法政学院,成立法学院。
专业:
法学、法学类(中外合作办学)、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6)开设渔业经济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扩展阅读: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3405人,其中专任教师1683人,博士生导师455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3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4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0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山东省“泰山学者”4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3人,“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49人、“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10人,“青年英才工程”教师10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
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0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1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
7.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怎么样
这个摘自官网:
学院前身为上海水产大学渔业经济管理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渔业经济管理系。1984年, 渔业经济管理系以上海水产大学渔业经济教研室和中央干部管理学院上海水产大学分院为基础组建而成,其间曾更名为经济贸易学院,2006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
学院已经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的教育体系,设有渔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一个,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和渔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农业区域经济学等1个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和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和食品经济管理7个本科专业。2007年,在校本科学生2375名,硕士研究生50名,博士学位研究生4名。学院还设有资源与环境经济、都市渔业与鱼文化以及国际贸易与食品流通等研究所并承担上海水产大学中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管理工作。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学研究人员55名,教授10名,副教授16名。同时,聘请了3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任兼职教授。已经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乐于奉献、团结奋进的教师群体。
8. 中国海洋大学的渔业经济与管理怎么样
国家重点学科,专业设在水产学院,但是考的东西大部分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东西,这个专业水产学院和管理学院合作比较多,管理学院的很多老师都带渔业经济与管理的学生。
9. 上海海洋大学说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如水产学),2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10个一级学科硕士
3个一级学科:0908水产学、0710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水产学一级学科下就有090801 水产养殖、090802 捕捞学、090803 渔业资源还有上海海洋大学自主设置的两个:0908Z1渔业环境保护与治理 ;0908Z2 渔业经济与管理共5个
生物学下有
071001 植物学
071002 动物学
071003 生理学
071004 水生生物学
071005 微生物学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71007 遗传学
071008 发育生物学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1 生物物理学
共计11个
食品科学与工程下有4个
083201 食品科学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共20个,因为生物学一级学科以前包括071012生态学,估计上海海洋大学是按着以前的学科分类来的,所以加上生态学21个
10个一级学科硕士:水产学、海洋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态学、软件工程 具体二级学科太多,自己可以按着国家大类相加的,可能部分专业不招生,具体招生专业见2014招生目录(上海海洋大学招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