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十大经济最发达城市排名
1、上海市 16872.42亿元 增9.9% (沪)
2、北京市 13777.9亿元 增10.2% (京)
3、广州市 10604.48亿元 增13.0% (广东1)
4、深圳市 9510.91亿元 增12.0% (广东2)
5、苏州市 9168.91亿元 增13.2% (江苏1)
6、天津市 9108.83亿元 增17.4% (津)
7、重庆市 7894.24亿元 增17.1% (渝)
8、杭州市 5945.82亿元 增12.0% (浙江1)
9、无锡市 5758.00亿元 增13.1% (江苏2)
10、青岛市 5666.2亿元 12.9%(山东1)
11、佛山市 5638.47亿元 14.0% (广东3)
12、武汉市 5515.76亿元 14.7% (湖北1)
13、成都市 5508.30亿元 15.0% (四川1)
14、大连市 5150亿元 15.2%(辽宁1)
15、宁波市 5125.82亿元 12.4% (浙江2)+2
16、沈阳市 5015亿元 14%(辽宁2)-1
17、南京市 5010.36亿元 13.1% (江苏3)-1
18、长沙市 4547.06亿元 15.5%(湖南1)+2
19、烟台市 4358.46亿元 14.1%(山东2)+2
20、唐山市 4300亿元 13% (河北1)-2
21、东莞市 4246.25亿元 10.3% (广东4)-2
22、郑州市 4000亿元 13%(河南1)+1
23、济南市 3910.80亿元 12.7%(山东3)-1
24、哈尔滨市 3665.9亿元 14.0%(黑龙江1)
25、泉州市 3564.76亿元 12.8% (福建1)+1
26、南通市 3417.88亿元 13.0%(江苏4)+1
27、石家庄市 3401亿元 12.7%(河北2)-2
28、长春市 3369.7亿元 15.6%(吉林1)
29、西安市 3241.49亿元 14.5%(陕西1)
30、潍坊市 3090.9亿元 12.9%(山东4)
31、福州市 3068.21亿元 14.0%(福建2)
32、常州市 2976.68亿元 13.1%(江苏5)+1
33、温州市 2925.57亿元 11.1% (浙江3)-1
34、大庆市 2900亿元 %(黑龙江2)+6
35、徐州市 2866.93亿元 13.9%(江苏6)
36、淄博市 2866.75亿元 13.7%(山东5)-2
37、绍兴市 2782.74亿元 11.0% (浙江4)-1
38、合肥市 2702.5亿元 17.5%(安徽1)+3
39、鄂尔多斯2580亿元 22%(内蒙古1)
40、济宁市 2542.80亿元 12.9%(山东6)-3
41、台州市 2415.12亿元 13.1%(浙江5)+3
42、包头市 2400亿元 16%(内蒙古2)-4
43、临沂市 2400.0亿元 12.9%(山东7)-1
44、东营市 2359.94亿元 13.2%(山东8)-1
45、洛阳市 2321亿元 %(河南2)+1
46、嘉兴市 2296.00亿元 13.7%(浙江6)+1
47、邯郸市 2250亿元 %(河北3)-2
48、盐城市 2250亿元 13%(江苏7)
49、扬州市 2207.99亿元 13.4%(江苏8)+1
50、南昌市 2207.11亿元 14.0%(江西1)+1 ..
㈡ 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哪个省经济发达
这怎么比呢?按GDP还是民间蕴藏的财富呢!
GDP:河南、河北,湖北,湖南,福建和江西。
民间蕴藏:湖北【中国经济中心(农业、教育(大学生最多省份)、军事、矿产、重工业、轻工业、船舶都是老牌的额,但不是资金流动最大的省份,资金最大的是广东,这也是GDP第一主要的原因)】、河南(人口最多省份,小麦和玉米决定省份,交通最发达,高速全国第一),福建(面积最小仅13,华侨中国最多省份)、河北(天子近省,政治历史最为复杂(与北京官员……纠缠不清),限制发展因素:管理较为混乱,改革难以舒展和水资源欠缺,如解决问题将成为第二个山东),湖南【人口大省,文化大省(中国40%的名人),少数民族最多省份(51个)】,江西(受地理位置和地形限制,新兴省份,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㈢ 在中国三十一个省中哪个城市的经济综合方面最好
在中国大陆三十一个省中,上海市的经济综合方面最好。 2009上半年中国城市经济排名前130位
1、上海市 6612 (沪)
2、北京市 5308.4 (京)
3、广州市 3917.3 (广东1)
4、深圳市 3631.7 (广东2)
5、苏州市 3311.05 (江苏1)
6、天津市 3154.85 (津)
7、无锡市 2350 (江苏2)
8、重庆市 2322.26 (渝)
9、佛山市 2293.2 (广东3)
10、青岛市 2282.4 (山东1)
11、杭州市 2210.8 (浙江1)
12、沈阳市 2054.2 (辽宁1)
13、武汉市 1983.2 (湖北1)
14、大连市1968.8 (辽宁2)
15、成都市 1951.3 (四川1)
16、南京市 1911.1 (江苏3)
17、宁波市 1819.8 (浙江2)
18、烟台市 1817.8 (山东2)
19、唐山市 1718.3 (河北1)
20、东莞市 1690.2 (广东4)
21、济南市 1531.7 (山东3)
22、郑州市 1524.3 (河南1)
23、长沙市 1484.1 (湖南1)
24、潍坊市 1402.6 (山东4)
25、哈尔滨市1373.4(黑龙江1)
26、石家庄市1365.4 (河北2)
27、南通市 1350.02 (江苏4)
28、泉州市 1289.42 (福建1)
29、长春市 1194.3 (吉林1)
30、常州市 1167 (江苏5)
31、淄博市 1150.5 (山东5)
32、济宁市 1127.9 (山东6)
33、徐州市 1091.46 (江苏6)
34、温州市 1087.49 (浙江3)
35、西安市 1076.3 (陕西1)
36、绍兴市 1058.18 (浙江4)
37、临沂市 1039 (山东7)
38、福州市 1003.2 (福建2)
39、威海市 981.1 (山东8)
40、东营市 936.6 (山东9)
41、大庆市 930 (黑龙江2)
42、邯郸市 910.4 (河北3)
43、包头市 900.1 (内蒙古1)
44、台州市 897.88(浙江5)
45、洛阳市 895.8 (河南2)
46、鞍山市 884 (辽宁3)
47、鄂尔多斯 870 (内蒙古2)
48、盐城市 870 (江苏7)
49、泰州市 845.45 (江苏8)
50、嘉兴市 841.27 (浙江6)
51、合肥市 835.2 (安徽1)
52、保定市 820.6 (河北4)
53、扬州市 820 (江苏8)
54、镇江市 814 (江苏9)
55、德州市806.2 (山东10)
56、南昌市787.3 (江西1)
57、泰安市784.7 (山东11)
58、金华市772.5 (浙江7)
59、南阳市 770.4 (河南3)
60、昆明市770.2 (云南1)
61、吉林市 731.3 (吉林2)
62、中山市 708.69 (广东5)
63、厦门市 696.4 (福建3)
64、太原市 683.9 (山西1)
65、南宁市 671 (广西1)
66、呼和浩特658.1(内蒙古3)
67、聊城市 646.7 (山东11)
68、滨州市 627.4 (山东12)
69、江门市 612 (广东6)
70、惠州市 603.2 (广东7)
71、枣庄市 583.4 (山东13)
72、沧州市 582.48 (河北5)
73、茂名市 560 (广东8)
74、宜昌市 558 (湖北2)
75、平顶山 550.8 (河南4)
76、岳阳市 539.6 (湖南2)
77、廊坊市 535 (河北6)
78、焦作市 515.8 (河南5)
79、湛江市 511 (广东9)
80、许昌市 509 (河南6)
81、湖州市 505.63 (浙江8)
82、汕头市 501 (广东10)
83、安阳市 496.7 (河南7)
84、襄樊市 488 (湖北3)
85、常德市 484.1 (湖南3)
86、淮安市 483.62(江苏10)
87、新乡市 472.47 (河南8)
88、周口市 471.2 (河南9)
89、柳州市 465.13 (广西2)
90、漳州市 455.6 (福建4)
91、商丘市 453.31(河南10)
92、邢台市 448 (河北7)
93、珠海市 447.8 (广东11)
94、衡阳市 446.5 (湖南4)
95、株州市 440 (湖南5)
96、乌鲁木齐437.5 (新疆1)
97、信阳市 437.1 (河南11)
98、菏泽市 428 (山东14)
99、榆林市 424.11 (陕西2)
100、连云港 418 (江苏11)
101、驻马店 413.4 (河南12)
102、兰州市 411 (甘肃1)
103、赣州市 410 (江西2)
104、通辽市 392 (内蒙古4)
105、绵阳市 388.59 (四川2)
106、贵阳市 385.1 (贵州1)
107、芜湖市 380.8 (安徽2)
108、营口市 380 (辽宁4)
109、日照市 378.1(山东15)
110、赤峰市 373.5 (内蒙古5)
111、桂林市 371.61 (广西3)
112、秦皇岛 370.57 (河北8)
113、安庆市 353.3 (安徽3)
114、开封市 353 (河南13)
115、揭阳市 350 (广东12)
116、咸阳市 347.5 (陕西3)
117、锦州市 347.4 (辽宁5)
118、德阳市347.3 (四川3)
119、郴州市 342.3(湖南6)
120、抚顺市 342 (辽宁6)
121、宝鸡市 342 (陕西4)
122、龙岩市 336.8(福建5)
123、临汾市 330.3(山西2)
124、清远市 329 (广东13)
125、曲靖市 326.6(广西4)
126、马鞍山326.1 (安徽4)
127、肇庆市 318.4(广东14)
128、九江市 314.9(江西2)
129、本溪市 310 (辽宁7)
130、张家口 304 (河北9)
㈣ 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和省份分别是
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为北京市;经济最发的的省份是广东。
国民经济是人们进行物质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过程。人们要生活,就要进行生产,生产出人们进行再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商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要进行买卖,生产出的生产资料要出售给需要这些生产资料的企业,以便用于再生产;生产的消费品,要出售给需要这些产品的居民。这些出售的商品,要经过运输过程运送到销售企业,由商业企业进行买卖。
商品买卖又要通过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而货币是通过金融企业发放的。这一系列生产、运输、买卖、消费的总体就是国民经济。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按生产资料不同所有制划分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
(4)河北和福建哪个城市经济最好扩展阅读:
据统计,目前贵州、江西、福建、安徽、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广西、江苏、上海、北京、重庆、辽宁、内蒙古、天津、陕西、山西、宁夏等19个省份均已经披露了2018年经济“成绩单”。
其中,13个省份经济增速跑赢全国6.6%的增速,这些省份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贵州是目前GDP增速最高的省份,2018年增速为9.1%,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江西、陕西、安徽、四川等地GDP也保持8%及以上的增速。
与中西部省份相比,东部发达省份GDP增速大都保持着与全国GDP差不多的速度。比如,北京和上海两地GDP增速均为6.6%,与全国增速持平;江苏为6.7%,略高于同期全国水平。
㈤ 全国各省经济实力排名
全国各省综合实力排名(前四强)
第一名 江苏省
江苏,是中国第一省,中国科教第一省,人均经济第一省,经济总量第二省。在这片仅占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着约占全国1/10的GDP经济总量。江苏是中国唯一的文化经济政治教育样样不缺的一个省,也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省!
江苏在国内外都有着极高的声誉,有“东方硅谷”的美誉。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历史、交通、旅游、国防、工业、金融、航运、对外贸易、城市化建设等各项指标方面都是位于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大省。
中国每一个发达省都是都要对口帮扶一个西部省份,唯独只有江苏是帮扶两个!
政治:且不论古都南京,光是目前中国有多少高层领导出自江苏就可以看出! 文化:南京 苏州 扬州都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阳菜系,扬州学派,泰州学派,京杭运河,淮水等等~淮安,镇江,无锡,徐州哪个是泛泛无名之辈?地理上连云港是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经济:人均经济总量全国第一。江苏地处平原,山少河多,意味着运输方便,在江苏没有穷地方,各城市发展均衡度全国第一。最差的盐城宿迁如果在西部也能算经济大市!别忘了宿迁有石油,盐城有天然气和漫长的海岸线!
教育: 江苏教育读书之风全国最浓!号称全国的教育基地!江苏省大学数全国最多!而且施教材料是自己省的苏教版!外省来江苏还不一定能适应!且不论现在的高考状元!光古代一个苏州的状元就有27个,全国之首! 在全国23个省中,江苏有着众多的荣誉:
江苏人均经济实力全国第一(后三名依次是浙江、内蒙古、广东) 江苏经济综合竞争力全国第一
江苏特大型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江苏四大城市:南京、苏州、徐州、无锡) 江苏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徐州、连云港三大枢纽) 江苏全球500强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 、苏州、徐州 、无锡、常州、南通、扬州7座城市,占全省的半数)
江苏全国百强中小城市数量全国第一(前10强占9席)
江苏全国百强县数量全国第一(前5强居4席,前10强居6席) 江苏已经拥有地铁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城市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苏州、徐州、无锡、常州、南通六座城市,占全省的半数)
江苏旅游业发展水平全国第一
江苏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全国第一(有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镇江、常熟、淮安、无锡、南通、宜兴10座城市)
江苏各城市知名度全国第一
江苏创业投资发展水平全国第一(机构数、资产规模、投资项目数等六项指标全部全国第一)
江苏211高校数量全国第一(11所,其中南京8所、徐州1所、苏州1所、无锡1所)
江苏院士数量全国第一
江苏每年被高校录取的人数全国第一 江苏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 江苏内河航运里程长度全国第一 江苏平原、水面所占比例全国第一
第二名 广东省
经济:广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连续十几年经济总量领先于中国其他省份,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约1/4,年财政总收入占全国约1/7;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GDP从1989年至2011年连续23年居全国第一。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5696.46亿元,连续20年保持全国经济总量第一位置,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后又超越香港和台湾。2009生产总值为39081.59亿元,人均GDP40748元,折合为5965亿美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620亿元。
2011年人均GDP为50500元,位居中国第四名,仅次于江苏、浙江、内蒙古。
教育:广东的教育相比较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来说还是相对有点落后的。 文化:广东具有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主要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州文化三大块。粤菜是全国八大菜系,包括广府菜、客家菜、潮州菜。而广东的粤剧、潮剧则属于中国的十大地方剧种;广东音乐、潮州音乐雅韵飘四海;潮汕英歌舞粗犷豪迈是南方艺林一朵奇葩;东莞百子论文公益活动是中国文化创新品牌,起源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是由政府与民间共同搭建的一个文化交流平台。开平碉楼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围屋被认为是中国汉人南迁移民文化的代表性建筑,而潮州民居又另有一番古典雅致。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均为全国一流乐团之列,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为国际知名舞团。标志性文化设施有省博物馆新馆、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东莞大剧院,东莞玉兰大剧院等;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跃居全国先列.
美食:广东菜,简称粤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广东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四季常青,物产丰富,山珍海味无所不有,蔬果时鲜四季不同,清人竹枝词曰:“响螺脆不及至鲜。
“最好嘉鱼二月天,冬至鱼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几登筵。”把广东丰富多样的烹饪资源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广东菜,有广州菜、潮州菜和东江菜三大类。
广州菜集南海、番禺、东芜、顺德、中山等地方风味的特色,兼京、苏、扬、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
广州菜取料广泛,品种花样繁多,令人眼花潦乱。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鹧鸪、禾花雀、豹狸、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鱼等飞禽野味自不必说;猫、狗、蛇、鼠、猴、龟,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惊异。
广州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1965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介绍的就有5457种之多。
广州菜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 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谓五滋六味。代表品种有:龙虎斗、白的虾、烤乳猪、香芋扣肉、黄埔炒蛋、炖禾虫、狗肉煲、五彩炒蛇丝等,都是饶有地方风味的广州名菜。
潮州菜很不错以烹调海鲜见长,刀工技术讲究,口味偏重香、浓、鲜、甜。喜用鱼露、沙茶酱、梅羔酱、姜酒等调味品,甜菜较多,款式百种以上,都是粗料细作,香甜可口。
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喜摆十二款,上菜次序又喜头、尾甜菜,下半席上咸点心。
秦以前潮州属闽地,其语系和风俗习惯接近闽南而与广州有别,因渊源不同,故菜肴的特色也有别。代表品种有:烧雁鹅、豆酱鸡、护国菜、什锦乌石参、葱姜炒蟹、干炸虾枣等,都是潮州特色名菜,流传岭南地区及海内外。
东江菜又称客家菜,所谓客家,是古代从中原迁徙南来的汉人,多是整村而迁或是整族而徙的,定居东江山区后,仍沿袭中原时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故菜肴的特色也得以保留。东江菜以惠州菜为代表,下油重,口味偏咸,酱料简单,但主料突出。
第三名 浙江省
经济:浙江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2011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320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以上。这意味着,继广东、江苏、山东之后,浙江省首次跨入GDP“三万亿俱乐部”。
人均GDP位于第二位,仅次于江苏。
教育:据“浙江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浙江率先在全国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2007年初中毕业学生升高中段的比例为96.55%;到2007年拥有普通高校77所(含筹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
文化:浙江文化属于典型的\中国东南文化区\,其主体构成是吴越文化。 浙江文化灿烂,人文荟萃,科技教育发达,名胜古迹众多,素享“文物之邦,旅游之地”美誉。在历史上,浙江涌现的科技教育、文化名人灿若星河。现今,浙江省拥有国务院部属科研和开发机构20个,省市科研机构150多个,向国内外开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重点专业实验室3个,以及一批国家行业研究中心。有浙江大学等37所高等院校。1981年建立了学位制度。1995年有12所高校拥有硕士点233个,博士点70个。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为99.3%和99.5%。浙江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省级321处,市县级1674
处,共有文物保护点近4万处。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0处,是森林公园最多的省,有丝绸、茶叶、南宋官窑等博物馆。绍兴、杭州、宁波、衢州、金华、临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四名 山东省
经济: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有九分之一强,GDP总量位于广东和江苏之后,名列中国第三位。
旅游: 全省共有7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9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齐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山东段)、39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含撤销1处)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泰山、蒙山、曲阜三孔、青岛崂山、胶东半岛海滨、青州、淄博博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曲阜、青岛、聊城、邹城、临淄、周村 、泰安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淄博、济宁、青州、蓬莱、滕州、潍坊、临沂、枣庄、临清、莒县、烟台、广饶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
AAAAA级景区(7个):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济南市大明湖、曲阜市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泰安市泰山景区、烟台市龙口南山景区、威海市刘公岛景区、青岛市崂山景区
AAAA景区:台儿庄古城、孙膑旅游城、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水泊梁山风景区、济南千佛山、中国宝石城、聊城姜堤乐园、青岛海底世界、青岛海滨风景区、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日照五莲山风景区、日照万平口海滨风景区、临沂蒙山旅游区、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沂水地下大峡谷、沂水彩虹谷、沂水天上王城、威海成山头风景名胜区、赤山风景名胜区、银滩旅游度假区、冠世榴园、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邹城三孟旅游区、邹城市峄山风景区、微山湖风景区、汉诺庄园、鲁南水城·枣庄老街、庆云海岛金山寺、周村古商城等。
文化: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阴阳、纵横、方术、刑、名、
农、医等。其中,最为璀璨夺目、最核心的是儒家文化。据当代作家田茂泉说,进入秦汉以后,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精神特质,并以自身的不断交融、创新、升华,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齐鲁文化的渊源,应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齐鲁之地的古老民族——东夷族的发展。这个在传说中曾以后羿和大舜为荣的民族,虽然在现有的文献中已难于找到系统、详实的记载资料,但是,自20世纪以来,山东地区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数千遗址却证明这是一个文化发达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齐鲁之地上,不仅存在着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到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这样一个在文化传统演变上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的文化谱系,而且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众多的城堡遗址和标志着文明发展程度很高的图像文字、陶文以及生产的大量精妙绝伦的蛋壳黑陶及各种手工饰品。这种文明发达的史前文化,是齐鲁文化成长的重要基础。
㈥ 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三个省,是哪三个,有你的家乡吗
GDP总量:1广东、2江苏、3山东、4浙江;
人均GDP:1江苏、2福建、3浙江、4广东;
税收净上缴:1广东、2江苏、3浙江、4山东;
人均个税缴纳:1浙江、2广东、3江苏、4福建;
公共预算收入:1广东、2浙江、3江苏、4山东;
人均可支配收入:1浙江、2江苏、3广东、4福建;
另外广东和浙江比江苏还多一个隐藏优势,那就是互联网和软件产业,因为互联网和软件业对GDP贡献比很低,即便是阿里、腾讯这些世界级巨头,每年的GDP贡献都赶不上江苏一个大型钢铁厂,所以江苏GDP高确实跟制造业占比大有很大关系。广东制造业虽然也很庞大,但占比远低于江苏,反倒是互联和金融这些GDP贡献比较低的行业却远比江苏发达,摊低了GDP却贡献了更多税收,所以广东和浙江的富豪以及驰名品牌远多于江苏是有原因的。当然江苏发展的均衡性也是值得广东和浙江去学习的。
㈦ 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这些省份中哪个经济最发达
毫无疑问是广东最发达,江苏其次,然后山东,福建,其他的几个都彼此彼此差不多!
㈧ 中国最富裕的省排名
NO.10、福建
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自古以来,福建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NO.9、湖南
近年来,湖南经济发展增速,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244.7亿元。湖南全省拥有14家国家级开发区、1家综合保税区、67家省级开发区和29家省级工业集中区,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铅锌硬质合金及深加工等10个优势产业集群。“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也能体现出湖南农业的发达。
NO.8、河北
河北经济规模较大,发展态势良好,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
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冶金、建材、化工(医药)、食品、机械等支柱产业和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新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形成新的优势。
农业基础稳固,粮、棉、油、肉类、干鲜果品及蔬菜等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秦皇岛港、京唐港和黄骅港等3个海港连接海内外,铁路、公路货物周转量居全国第一位。
NO.7、湖北
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空港。汽车行业是湖北省的主导产业。其次是钢铁行业和石化行业,食品行业和纺织业这两大轻工业的增长势头猛烈,为湖北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来巨大作用。
NO.6、四川
四川经济发展很快,交通干线密集,是“中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四川的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六,其综合实力高居西部地区首位。
NO.5、河南
经济总量全国第五的河南超过排在世界第21位的阿根廷。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首位。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新设立的自贸区之一。2016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NO.4、浙江
浙江是中国省内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最小的省份之一,杭州、宁波、绍兴、温州是浙江的四大经济支柱。其中杭州和宁波经济实力长期位居中国前20位。
NO.3、山东
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可与印尼相提并论。山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也是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以来经济总量居第3位。并且其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也在稳步推进。
NO.2、江苏
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可以对标墨西哥。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江苏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各省第一,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NO.1、广东
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已经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已超越香港和台湾。如果把广东当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世界排位约居第15位。2016年广东实现GDP为79512.05亿人民币,换算成美元是11578.8亿美元,大致与墨西哥相当,直逼老牌发达国家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