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崇左市宁明县是富县吗还是穷县。龙州县呢
相对来说都是穷县,并不富裕
Ⅱ 广西最穷的是哪个县
广西贫困村名单
全区102个县(市、区) 4060个贫困村 分布在1099个乡镇
百色市 1015个贫困村 分布在174个乡镇
右江区 38个贫困村 分布在9个乡镇
田阳县 50个贫困村 分布在11个乡镇
田东县 95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平果县 96个贫困县 分布在16个乡镇
德保县 114个贫困村 分布在17个乡镇
靖西县 168个贫困村 分布在24个乡镇
那坡县 77个贫困村 分布在12个乡镇
凌云县 67个贫困村 分布在10个乡镇
乐业县 52个贫困村 分布在10个乡镇
田林县 97个贫困村 分布在20个乡镇
隆林县 106个贫困村 分布在21个乡镇
西林县 55个贫困村 分布在11个乡镇
河池市(11个县、市) 903个贫困村 分布在157个乡镇
金城江区 49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宜州市 63个贫困村 分布在16个乡镇
罗城县 83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环江县 85个贫困村 分布在15个乡镇
南丹县 84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天峨县 56个贫困村 分布在11个乡镇
凤山县 61个贫困村 分布在11个乡镇
东兰县 93个贫困村 分布在15个乡镇
巴马县 65个贫困村 分布在12个乡镇
都安县 161个贫困村 分布在21个乡镇
大化县 103个贫困村 分布在18个乡镇
崇左市 350个贫困村 分布在77全乡镇
凭祥市 12个贫困村 分布在4个乡镇
扶绥县 43个贫困村 分布在11个乡镇
江州区 36个贫困村 分布在8个乡镇
大新县 58个贫困村 分布在15个乡镇
天等县 77个贫困村 分布在14个乡镇
宁明县 50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龙州县 74个贫困村 分布在12个乡镇
来宾市(6个县、市) 242个贫困村 分布在67个乡镇
合山市 3个贫困村 分布在3个乡镇
武宣县 47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兴宾区 26个贫困村 分布在16个乡镇
金秀县 49个贫困村 分布在11个乡镇
忻城县 78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贺州市(4个县、市) 141个贫困村 分布在56个乡镇
八步区 28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富川县 48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钟山县 13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昭平县 52个贫困村 分布在17个乡镇
桂林市(13个县、市) 286个贫困村 分布在109个乡镇
雁山区 3个贫困村 分布在2个乡镇
阳朔县 8个贫困村 分布在3个乡镇
临桂县 13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灵川县 11个贫困村 分布在5个乡镇
全州县 30个贫困村 分布在19个乡镇
兴安县 9个贫困村 分布在7个乡镇
永福县 10个贫困村 分布在9个乡镇
灌阳县 45个贫困村 分布在9个乡镇
龙胜县 70个贫困村 分布在10个乡镇
资源县 27个贫困村 分布在7个乡镇
平乐县 11个贫困村 分布在11个乡镇
荔浦县 11个贫困村 分布在5个乡镇
恭城县 38个贫困村 分布在9个乡镇
贵港市(5个县、市) 102个贫困村 分布在42个乡镇
港北区 10个贫困村 分布在2个乡镇
港南区 13个贫困村 分布在7个乡镇
桂平县 37个贫困村 分布在16个乡镇
覃塘区 16个贫困村 分布在7个乡镇
玉林市(7个县、市) 111个贫困村 分布在87个乡镇
玉州区 8个贫困村 分布在6个乡镇
容县 17个贫困村 分布在15个乡镇
博白县 26个贫困村 分布在19个乡镇
陆川县 12个贫困村 分布在10个乡镇
兴业县 17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北流市 22个贫困村 分布在18个乡镇
福绵区 9个贫困村 分布在6个乡镇
钦州市(4个县、市) 81个贫困村 分布在55个乡镇
钦南区 12个贫困村 分布在10个乡镇
钦北区 17个贫困村 分布在12个乡镇
灵山县 31个贫困村 分布在18个乡镇
浦北县 21个贫困村 分布在15个乡镇
北海市(4个县、区) 29个贫困村 分布在14个乡镇
海城区 2个贫困村 分布在1个乡镇
银海区 3个贫困村 分布在1个乡镇
铁山港区 3个贫困村 分布在3个乡镇
合浦县 21个贫困村 分布在9个乡镇
梧州市(5个县、市) 96个贫困村 分布在62个乡镇
长洲区 3个贫困村 分布在3个乡镇
蝶山区 1个贫困村 分布在1个乡镇
万秀区 1个贫困村 分布在1个乡镇
苍梧县 16个贫困村 分布在14个乡镇
藤县 27个贫困村 分布在18个乡镇
蒙山县 26个贫困村 分布在9个乡镇
岑溪市 22个贫困村 分布在16个乡镇
南宁市(10个县、区) 317个贫困村 分布在98个乡镇
横县 30个贫困村 分布在8个乡镇
宾阳县 21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上林县 53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隆安县 77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马山县 90个贫困村 分布在14个乡镇
永新区 5个贫困村 分布在3个乡镇
城北区 4个贫困村 分布在3个乡镇
江南区 1个贫困村 分布在1个镇
邕宁县 19个贫困村 分布在16个乡镇
武鸣县 17个贫困村 分布在15个乡镇
柳州市(8个县、区) 297个贫困村 分布在71个乡镇
柳南区 2个贫困村 分布在2个乡镇
柳北区 3个贫困村 分布在3个乡镇
柳江县 11个贫困村 分布在7个乡镇
柳城县 13个贫困村 分布在6个乡镇
融安县 45个贫困村 分布在13个乡镇
三江县 96个贫困村 分布在14个乡镇
融水县 117个贫困村 分布在18个乡镇
鹿寨县 10个贫困村 分布在8个乡镇
防城港市(4个县、市) 90个贫困村 分布在30个乡镇
港口区 3个贫困村 分布在3个乡镇
防城区 54个贫困村 分布在14个乡镇
上思县 30个贫困村 分布在10个乡镇
东兴市 3个贫困村 分布在3个乡镇
Ⅲ 广西有哪49个县
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鹿寨县、柳城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平乐县、兴安县、灌阳县、荔浦县、资源县、永福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 、苍梧县、蒙山县、藤县、合浦县、上思县、灵山县、浦北县、平南县、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
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Ⅳ 宁明县的经济
建国36年来,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5.12%,1985年全面超额完成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标,工农业总产值达1.2952亿元,比1949年思明三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3倍。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7335万元,比1952年增长16.2倍。
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1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一产14.9亿元,同比增长7.9%,二产14.5亿元,同比增长5.7%,三产10.7亿元,同比增长1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38亿元,同比增长83.9%;财政收入完成4.096亿元,同比增长15.48%;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2.06亿元,同比增长35.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34亿元,同比增长2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446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928元,同比增长9.3%。三次产业比例为37.1︰36.1︰26.8,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民国期间,宁明、明江、思乐三县没有近代工业。传统手工业有铸犁嘴、打铁、榨糖、榨油、酿酒、糕饼、干米粉、蚕丝纺织、缝纫、布鞋、木器、竹器、草席、纸扇和土香等十多个行业。1949年,三县手工业总产值76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格,下同),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3%。建国后,手工业有所发展,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6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5%。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全县手工业组成15个合作社(组)。同时兴建了火电厂、农具厂、森工站、大米厂、商业屠宰场、酒厂、商业副食品加工厂和印刷厂等8个国营工业企业。195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8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2.7%,比1949年和1952年增长163%和53%。
经过调整,1980年,全县国营工业企业有29个,集体工业企业有72个,工业总产值250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9.3%;比1975年增长74.3%。经济效益亦有所提高,县属16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有14个盈利,总额139.64万元,亏损企业有水泥厂和大闸煤矿2个,亏损总额7.24万元。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1981—1985),继续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的八字方针,宁明县工业继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在此期间,新建投产的有鸠鸪水电站、海渊糖厂、县食品罐头厂和天西华侨农场淀粉厂等4个企业。至1985年,全县国营工业企业有32个,集体工业企业有34个,工业总产值467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占工农业总产值36.1%;比1980年增加86%。在工业总产值中,国营企业4513万元,占96.5%,集体企业(乡镇、二轻)164万元,占3.5%。
1985年全县有16个工业行业,工业主要产品25个,较大宗的有原木、水泥、机制糖、松香、罐头、饮料、酒等(详见附表)。按总产值大小顺次排列,第一是依靠宁明县农业提供原料的食品工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3.34%;第二是木材采运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8%;第三是电力生产供应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01%;第四是建筑材料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1%;第五是化学工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05%;第六是机械工业,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1%;自来水、采矿、木材加工和竹制品、印刷、缝纫、制镜、金属制品、陶器、体育器材、纸制品等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以下。18个独立核算县属国营企业,盈利有15个,盈利总额235万元,亏损3个,亏损总额20万元。
1985年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32家,乡镇集体工业企业28家,工业总产值达4677万元,比1949年的76万元增长60倍。
2008/2009年榨季,制糖企业投入技改资金5亿元,日榨能力达到了2.2万吨,同比提高12.5%;出糖率13.6%,为崇左市之最;机制糖产量38.1万吨;制糖企业实现产值13.9亿元,同比增长5.3%;预计提供税收1.28亿元,同比增长12.3%。林产业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林业总产值21.2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5亿元,同比增长0.85%;工业增加值11.37亿元,同比增长0.1%。规模以下工业产值2.9亿元,同比增长4.5%。 建国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在改革生产关系的同时,大兴水利,新建续建水利工程3794处,灌溉面积152000多亩。特别是1980年以来实行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落实林业“三定”,1984年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打破了农业集体经营的“大锅饭”,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积极性,开始出现了一些种植专业户和养殖专业户,农村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1982年粮食总产达2.76亿市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出现多年少见的倒春寒,粮食总产仍达1.8亿市斤,比1949年增长1.1倍。甘蔗、花生、菠萝、香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较大增长。农业总产值达8275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49年增3.8倍。
2009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4.26亿元,同比增加1.8亿元,增长8%。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05万亩,同比增加4.15万亩;预计2009/2010年榨季糖料蔗产量达280万吨;超级稻种植面积10.14万亩,同比增加3.8万亩;农作物间套种面积17.62万亩,同比增加11.12万亩;秋冬种面积26万亩。2009年,宁明县获得“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区冬种马铃薯示范县”称号。此外,全县完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万亩,其中无公害水稻基地3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3万亩,无公害水果基地4万亩。累计兑现各种补贴3496万元,其中落实购机国家补贴484.4万元、自治区补贴37.4万元,补贴农户购机1047台,提前完成自治区“农机下乡”补贴35万元任务,是崇左市唯一完成2009年“农机下乡”补贴任务的县份。农民工汽车驾驶技术培训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县共培训945人,是全市完成培训人数最多的县份,形成了特色培训品牌。争取中央及地方补助资金5783万元,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12个农村公路项目建设任务,总里程50.2公里,总投资1110万元。
Ⅳ 有没有谁知道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的国税局待遇怎么样啊 感谢啦!
刚进局,一个月基本工资2500元,绩效5000
Ⅵ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谁最富裕
广西是最富裕的 ,我去了解过 ,广西的开发和建设都是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还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对当地的居民有利, 对外来的投资者也提供了机遇.
Ⅶ 广西各市的人均GDP
2006年广西各市人均GDP
1、柳州17860元 2、北海14827元 3、防城港14303元 4、南宁13425元 5、桂林12558元 6、梧州9182元 7、贺州8952元 8、来宾8153元 9、崇左8138元 10、百色7580元 11、钦州7385元 12、玉林6964元 13、河池6133 元 14、贵港5425元
2006年广西各市财政总收入
1、南宁120.36亿元 2、柳州95.2亿元 3、桂林59.32亿元 4、百色40.02亿元 5、玉林33亿元 6、河池27亿元 7、 北海23.1亿元 8、梧州23.08亿元 9、来宾21.06亿元 10、崇左20.5亿元 11、贵港19.38亿元 12、钦州17.17亿元 13、贺州13.3亿元 14、 防城港10.6亿元
2006年广西各县财政收入
百色市
平果县:约13.5亿元 田东县:约4.5亿元 田阳县:约2.6亿元 凌云县:约0.7亿元 西林县:约0.8亿元 乐业县:约0.55亿元 德保县:约1.8亿元 田林县:约1.3亿元 靖西县:约2.15亿元 那坡县:约0.5亿元 隆林县:约3.6亿元
河池市
南丹县:约5亿元 天峨县:约1.5亿元 凤山县:约0.45亿元 东兰县:约0.9亿元 罗城县:约1亿元 环江县:约1.5亿元 都安县:约1.5亿元 大化县:约0.8亿元 巴马县:约0.8亿元
玉林市
玉州区:5.3亿 福绵管理区:约1亿元 北流市:约5.2亿元 容县:约3亿元 陆川县:约3亿元 博白县:约3.5亿元 兴业县:约2亿元
桂林市
临桂县:约3.8亿元 阳朔县:约1.6亿元 永福县:约2.1亿元 灵川县:约3.5亿元 全州县:约2.8亿元 兴安县:约2.8亿元 资源县:约0.8亿元 平乐县:约1.4亿元 荔浦县:约2.4亿元 恭城县:约1.35亿元 灌阳县:约1.1亿元 龙胜县:约1.35亿元
柳州市
柳江县: 5亿元 柳城县:2.5亿元 鹿寨县:3.2亿元 融水县:1.46亿元 融安县:1.37亿元 三江县:0.64亿元
来宾市
合山市:约3亿元 忻城县:1.52亿元 武宣县:约1.4亿元 象州县:约1.85亿元 金秀县:约0.45亿元
崇左市
扶绥县:约4.7亿元 江州区:约4亿元 宁明县:约3.5亿元 大新县:约2.9亿元 天等县:约1.4亿元 龙州县:约2亿元 凭祥市:约1.55亿元
南宁市
武鸣县:约3.9亿元 横县:约4.16亿元 宾阳县:约4亿元 上林县:约1.4亿元 马山县:约1.1亿元 隆安县:约1.8亿元 邕宁区:约1.9亿元 良庆区:约2.6亿元
贺州市
昭平县:约1.4亿元 钟山县:约1.1亿元 富川县:约1亿元
梧州市
苍梧县:约2.4亿元 藤县:约2.7亿元 蒙山县:约0.9亿元 岑溪市:约3亿元
贵港市
覃塘区:约1亿元 平南县:约3.5亿元 桂平市:约4.6元 港南区:约1亿元 港北区:约3.23亿元
钦州市
灵山县:约4亿元 浦北县:约3亿元 钦南区:约1.7元 钦北区:约1.8亿元 钦州港区:约2.4亿元
防城港市
东兴市:约2.2亿元 港口区:约1亿元 防城区:约1.8亿元 上思县:约2.1亿元
北海市
合浦县:约3.4亿元 铁山港区:约1.2亿元
注:有些区没有统计数据。
崇左市的扶绥县财政收入排进了前十,江州区排进了前二十。
Ⅷ 中国贫困地区集中在哪贫困到什么程度
中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部地区、西部山区及西南、东北地区。包括甘肃地区,云南,贵州的局部山区。
其特征有: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全国共有585个国家贫困县(包括县级行政单位区、旗、县级市)。国家为扶持贫困地区,设立国家级贫困县标准,资格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审批工作共进行过三次。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有不同评定标准,称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全中国17个省级行政区内,其中以西藏自治区为最多,其后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陕西省、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甘肃省、山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贫困地区面临五大突出问题。
一是道路交通。经过多年发展,全国交通主网干线已经基本健全,但是贫困地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村组内道路还欠账很多。
二是生产用电。现在生活用电基本解决了,但是西部贫困地区还有20%的行政村缺少加工生产所需的三相电,制约了当地产业发展。
三是农村住房。目前国家对农村危房改造有补贴,但是农民自己还是要出大头,越穷的人越享受不到补贴、越盖不起房子,住房不安全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四是教育问题。山里孩子每天要翻山越岭去上学,有的父母不得不搬到学校附近陪读。还有的贫困家庭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出现因学致贫现象。
五是医疗卫生。贫困地区缺乏医疗资源,小病扛、大病拖,最后全劳动力弄成半劳动力、半劳动力弄成没劳动力。一人得大病,全家跟着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