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十大关系》讲话中共有几条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论处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2. 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正确处理经济关系包括什么
一是中央向地方分权。
最集权就等于无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就是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他提出从计划、财政、企业、事业、基本建设直到编制等问题都要扩大地方权力;
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
要使企业有“自治权”,成为公开的、合法的“半独立王国”。接着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又提出“工厂应该有自主权”。给生产者个人以利益,给生产单位以一种自主权,这对整个国家工业化应该是更好一些。这些都是非常闪光的思想。
(2)十大关系中哪些是经济关系扩展阅读:
时代背景
1956年初,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不断取得胜利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开始把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向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转移。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已有3年多的实践经验。
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也逐步有所了解。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
3. 政治十大关系是什么
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七、党和非@党的关系;
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九、是非关系;
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4. 经济关系包括哪些
所谓经济关系指的是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因为经济往来而产生的关系的总称。例如我国与没国之间现在既是贸易往来之间的经济关系,又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等。再如,企业老板与员工之间是雇佣与被不用的经济关系等。
5. 【论十大关系】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
论十大关系有关经济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这四个方面:(1) 在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上,毛泽东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的真实情况以及苏联的发展经验,认为要在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并适当地调整中国轻重工业的占比,吸取苏联重工业一边倒的经验,认为工农应该并重,但要以农为本,发展轻工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建设重工业。(2) 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毛泽东认为要做到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由于历史因素,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布局存在着沿海工业发展远超内地的局面,针对这个问题,毛泽东指出,要做到内地与沿海并重,依托地方优势,发展特色工业,加快脚步,提上我国的总体工业实力。(3)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上,毛泽东强调没有重工业的发展,就没有国防实力的进步,只有经济建设地好,国防工业才能有更大进步。可以考虑暂时削减国防开支,用于支持国内经济建设,继而带动国防事业的发展。(4)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上,毛泽东认为要同时协调好国家与合作社,工厂、生产者和个人之间的多重关系。要做到“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在这个方面,要积极吸取苏联在农业和工业生产集体化道路上的惨痛教训,既要发展,又要关注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民众的劳动积极性和自主性。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更是个人口大国,不协调好这个问题,其后果不堪设想。总的来说,经济建设方面的内容在十大关系上占了很大一部分,可见,毛泽东对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经济建设方面的思考和规划有着颇为独到,一针见血的见解。拓展资料:《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于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5月2日,毛泽东在第七次最高国务院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十大关系 . 然后传达给党的高级干部。并在 1976年12月26日发布于人民日报。
6. 十大关系指的是什么
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5月2日,毛泽东在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进一步阐述了十大关系。随后在党内高级干部中传达。发表于197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1994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讲话共十个部分: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讲话说明,提出十大关系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总结我国的经验,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出重工业是建设的重点;要好好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国防不可不有,加强国防的实现首先要加强经济建设;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方面;提出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认为几个党比一个党好,今后也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肯定了镇压反革命的作用,并提出了今后镇反的要求;对犯了错误的同志,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指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是对的,并要求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代表作,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
7.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的时间及里面阐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1976 年12 月26 日, 经毛泽东生前亲自审定的《论十大关系》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随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他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十大关系论述的问题,一方面是从研究和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
具体的十大关系指:(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8. 论十大关系
前五个关系主要讨论经济问题。
1、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后五个关系,论述了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以及处理好中国与外国关系的问题。
1、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2、党和非党的关系
3、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4、是非关系
5、中国和外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