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资经济是指
答案C
解析:应选C。我国目前法律规定:“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故选C。
Ⅱ 什么叫内资什么叫外资
内资是指本地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投资者,来本地以从事经济社会活动为主要目的,遵循市场机制法则,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的独资、合资、参股合作等而流入的资金。它不包括中央和各级政府无偿捐赠等。
外资,是指其他国家地区(包括港澳台地区)来本土以从事经济社会活动为主要目的,在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前提下,遵循市场机制法则,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的独资、合资、参股等市场流入的资金。
(2)外资包括哪些经济扩展阅读:
2018年至今,最大的经济新闻出笼,据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择重是:
1、取消小麦、玉米之外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2、取消特殊和稀缺煤类勘查、开采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3、取消石墨勘查、开采的外资准入限制。
4、取消稀土冶炼、分离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取消钨冶炼的外资准入限制。
5、.取消电网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6、取消铁路干线路网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7、取消铁路旅客运输公司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8、取消稻谷、小麦、玉米收购、批发的外资准入限制。
9、取消对中资银行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
Ⅲ 什么是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Foreign economic)称外商投资经济外资经济是指国外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境内开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
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形式。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Ⅳ 外资是什么意思
所谓外资是一个较为模糊的经济学概念,一般在以下三种意义上使用:一是将外资理解为国外资本(Foreign Capital)、国外货币(Foreign Currency)或国外资金(Foreign Funds);二是指外国投资,即属于国际投资的一种行为;三是指外国投资者,即从东道国的角度来看,通常将外国投资者称之为外资,这是从投资主体上来界定其含义的。
外资,是指其他国家地区(包括港澳台地区)来中国大陆以从事经济社会活动为主要目的,在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前提下,遵循市场机制法则,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的独资、合资、参股等市场流入的资金。在我国,外资的利用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借款和外商其他投资,其中FDI占有很大比例。
Ⅳ 外资经济的表现
什么是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是指国外投资者根据我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境内开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形式。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我国的外资经济分布
目前,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外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但我国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外资流向的地区不均衡性比较明显。这种不均衡既是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人员素质等方面因素差异的结果,又和这些基本条件差异一起,构成进一步加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其直接表现之一是对外资吸引力的差异及外资经济区域分布的不平衡。以下分析的第三产业不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金融业。借助于经济普查数据,按照习惯上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划分,通过对外资经济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基本特点如下:
一、外资经济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外资企业单位数总计为152,370个,东部地区外资企业单位数名列前茅,(注:由于数据限制,此处关于东中西部外资企业单位数的比较,只限于规模以上工业和第三产业。)其中,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北京、辽宁、天津等9个东部省市,分别居全国外资企业单位数排名的前9名;其外资企业单位数已占全国外资企业个数的88%,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湖北、四川、江西、河南等中部省拥有少数的外资企业,而甘肃、新疆、青海、宁夏等西部省的外资企业数微乎其微。
从资产分布情况看,第二、三产业外资经济的资产总计为96,610.42亿元,但外资经济的资产总计呈现出资产规模差距悬殊的4个类别。第一层次为广东、上海、江苏、北京4个城市,其资产总计分别为19,601.91亿元、14,125.14亿元、10,234.8亿元、8561.15亿元,分别占外资经济资产总计的20.29%、14.62%、10.59%和8.86%,外资资产规模合计占全国外资资产总规模的54.37%。第二个层次为浙江、福建、山东、辽宁、天津等5个省市,平均占外资资产总规模的4%;可见东部沿海地区是外资经济进入的首选地区。第三个层次为湖北、河南、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其所占比重大致在1%左右。第四个层次为西部省市,除四川、重庆外资资产总计占外资资产总计1%以外,其他省市的外资资产规模甚微。
从主营业务收入来看,外资经济更为集中,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少数几个省市。2004年,第二、三产业外资经济的主营业务收入为4119.86亿元。其中,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分别为1102.47亿元、860.95亿元、484.91亿元、430.24亿元,分别占外资经济总营业收入的 26.76%、20.9%、11.77%和10.44%;而且这4个省市的外资企业利润额合计高达外资企业利润总额的69.87%。其余东部地区,比如浙江、福建、山东、天津等省市,其利润总额占外资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平均为5%。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利润规模较小,甚至出现亏损情况。
二、外资经济在各个区域的产业投向,均以第二产业为主
在外资经济总体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外资经济占82.4%,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外资经济的整体情况。以此为基础进行考察,数据显示外资经济的产业投向均呈现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其中,东部地区外资经济投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68.25%和31.75%;中部地区外资经济投向第二产业比重最高,为71.71%;西部地区外资经济在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低,为60.08%,仍高于投向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外贸经济在细分行业上的区域特征,以下三个特点值的关注:
第一,加入WTO之后,伴随新一轮的世界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世界制造业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外资对我国制造业的投资速度和规模大大加快,制造业成为第二产业中最为突出的引资亮点。其中,东部地区制造业吸引外资占整个东部地区的63.76%,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吸引外资的比重均超过半数,分别为60.24%和50.46%。
第二,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房地产业成为继制造业后引资规模最大的行业。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外资经济投向房地产业资产占整个西部地区外资资产的26.53%,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16.09%和17.91%的比重。
第三,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吸引外资额的比重较小,但区域差异悬殊。从总体规模来看,东部地区外资经济投向这两个行业的资产规模,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可见,东部地区引资结构中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对外开放,中西部地区外资经济在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投向上与东部地区有显着差距,并且中部地区没有以绝对优势优于西部地区。
三、中部地区外资经济从业人员数及报酬逊于东、西部
长期以来,外资企业一直以丰厚的报酬、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机会吸引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总量上看,2004年,外资企业年平均从业人数达2416.4万人,其中东部地区1877.32万人,占外资企业总就业人数的77.69%。并且东部地区内部各省市差异较大,其中708.8万人集中在广东,占全部外资企业就业人数的29%,江苏占11%,福建、浙江、上海、山东等省市均占外资企业总就业人数的7%左右;中部地区外资企业就业人员 189.3万人,占外资企业总就业人数的7.83%;而西部地区为349.8万人,占外资企业总就业人数的14.48%。
就劳动报酬而言,2004年,外资企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4075.37亿元,其中,东部省份为3386.15亿元,所占比重为 83.09%;中部省份为249.15亿元,所占比重为6.11%;西部省市为440.06亿元,所占比重10.8%。而且,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差异较大,劳动报酬额最大的是广东,上海、江苏劳动报酬次之,这3个省市合计占整个外资企业劳动报酬的52.28%,其余东部省市比重平均为5%。如进一步计算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东部地区劳动报酬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又高于中部地区。
由此可见,外资经济为东部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西部地区顺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积极引进外资,使得外资经济发展迅速,不论在外资企业的从业人员规模上,还是外资人员的劳动报酬均高于中部地区。
四、外资经济的科技活动投入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科技活动投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维持科技创新的源泉所在,而各地区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偏低。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资经济的科技活动人员数为31.39万人,仅占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17.07%,比重明显低于内资经济的科技活动投入力度。其中,东部地区外资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26.57万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数的84.67%;中部地区科技人员数为3.28万人,占10.45%;西部地区为1.53万人,仅为4.88%。
在工业企业中,外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和支出金额分别为654.68亿元和682.92亿元,分别占工业企业整体的26.13%和28.43%。从体现科技活动的各项指标中看,东部地区占有比重90%左右,具有无可比拟的区域优势,中部地区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在7%左右,而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基本在 3%,明显落后于东、中部。
五、从经营绩效看东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
通过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周转率,考察外资经营绩效的区域特征,东部地区外资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的经营绩效略好一些。外资企业总体资产收益率为4.26%,东部地区的资产收益率为5.46%,而中部地区仅为1.72%,西部地区的经营绩效更逊一筹,很多省份甚至出现亏损。
从资产周转率来看,企业融资和资金使用成本的情况,东部地区以绝对优势高于中西部地区。2004年,外资企业的整体资产周转率为83.32%,其中,东部地区为93.74%,中部地区为65.06%,而西部地区仅为33.11%。中、西部地区应借鉴东部地区的引资战略,加快改善外资企业的经营绩效,使外资进入能够有效地带动本地区内资企业的发展。
Ⅵ 外资经济包括那些呢
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与中外合作.
外商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公司、代表处等分支机构。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是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中国的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以合资方式组成的有限责任公司。它属于股权式合营企业,由中外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按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批准登记而设立的合营企业,是中国法人,受中国法律管辖和保护。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作企业”),是外国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与中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依照共同签订的合作经营合同,规定合作各方权利和义务的经济组织。
Ⅶ 外资到底指的是什么
明了地讲,外资就是东道国根据其本国法律规定接受作为投资的任何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动产(如,货币)、不动产、无形财产(如,知识产权)、各类股票、债券方面的投资和对外贷款。——此为概念前提。
其次,需明确,外资有两层含义:1,外国(或外商,下同)直接投资,即对其投资实体保持一定控制经营权的投资。如,中外合资企业。 2,外国间接投资,即通过购买股票、债券、有条件贷款等形式向东道国公有或私有企业进行投资,间接投资者一般不参与投资实体的经营管理。
符合条件的外商可从我国银行获得贷款从事商贸活动,但就该笔款项的性质来说不属“外资”。外资必须是由外国政府、法人或私人拥有所有权的资本。
我国吸引外资按发展阶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初期,吸引外资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办工厂,以形成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硬环境”。
2.中期,着重吸引那些有利于技术改进、科技创造的资本和项目,以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转型准备条件。
3.成熟期,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吸引那些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资本投资项目,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对于楼主所问“吸引外资主要吸引的是什么东西”的问题,我在外资的概念中已有表述。本人认为重点不在于“吸引什么”而在于“引进外资的用途”,故作上述解释。
Ⅷ 外资经济的介绍
外资经济(Foreign economic)称外商投资经济外资经济是指国外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有关涉外经济的法律、法规,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形式在大陆境内开办企业而形成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形式。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Ⅸ 外资经营的含义或者是国有经济的含义
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是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动力合作经营的企业。这种企业外商在合同期内可用提取折旧费的办法收回投资,并分享企业利润,合同期满后所有财产归我方所有。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外资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外资经济,对于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弥补我国资金的相对不足,建设一批国民经济急需项目;可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经济管理水平;可以增加国家、地方的财政收入,积累建设资金;还可以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等。但外资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会带来一些消极作用。要加强对外资经济的监督和管理,限制它的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使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外资经济
1)外资经济的含义和内容;
外资经济的含义和内容: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的关系、吸引外资而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济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部独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是根据我国法律,按照平等互利原则,经我国政府批准由外地人或港、澳、台公司、企业、个人同我国公司、企业共同投资兴办的合营企业。两者区别在于:中外合资经济企业是按股份公司形式设立的“股权式”合营企业。合营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按股份红。合营双方由投资数额的大小确定股权,投资数量大,股权就大,在收益分配中所得的份额就多,担负的风险也大,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则是一种“契约式“合营企业,双方按协议确定投资方式、各主责任和收益分配比例。这类企业一般由我方提供场地使用权、资源开发权和厂房设施等作为投资,外方合作者提供先进技术、资金和设备作为投资。双方合作期满,按规定,企业的全部资产都归我方所有。
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是外国或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国境内兴办的单独提供资本,自行经营、管理,自行销售产品,自负盈亏的企业。
2)地位:外资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有人怀疑引进外资、发展外资经济会不会冲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会不会使我国经济受外资控制,我国市场会不会被外资经济占领。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因为决定我国经济基础性质的是居于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从实行中外合资兴建广东亚湾核电站的例子,说明发展外资经济,对于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是有利的,不会削弱和动摇社会主义制度。
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在现阶段,由于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全体人们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所以被称为国有经济。国有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1)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2)掌握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大生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3)是国家依靠经济手段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有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4)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由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增强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Ⅹ 外资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
外资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
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包括:囯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的国有,集体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