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宏观经济学也叫什么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也叫什么决定理论

发布时间:2022-08-28 20:06:23

A.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别是什么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的一门学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
2、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B. 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即有关经济问题的知识体系的全部内容,区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和分析方法上是不同的。微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上述各个方面存在着区别。但它们作为一门科学的一套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又是密切联系的。首先,它们是整体与整体由以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两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就是说,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总是要以一定的微观分析为其理论基础。%D%A

C. 为什么西方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价格理论,西方宏观经济学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微观经济学核心在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的波动,即经济波动,经济增长等,一般假定资源已配置好

D. 大学 宏观经济学,求GDP、NDP、NI、PI、DPI.

1、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简称GDP。国内生产净值NDP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
2、 国民收入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DPI税后的个人收入。NI=NDP(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ZF补助金;而举得美国的例子,确是NI=NNP(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ZF补助金。GDP=C+I+G+NX。
3、 国民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民收入——NI; 个人收入——PI;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4、 相互关系如下: N D P = G D P _ 折 旧 N I = N D P _ 企 业 间 接 税 P I = N I _ ( 公 司 所 得 税 + 社 会 保 险 税 + 公 司 未 分 配 利 润 ) + 政 府 或 企 业 给 个 人 的 转 移 支 付 + 利 息 调 整 D P I = P I _ 个 人 所 得 税 NDP=GDP-折旧\ NI=NDP-企业间接税\ 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或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 DPI=PI-个人所得税\ NDP=GDP_折旧 NI=NDP_企业间接税 PI=NI_(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或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 DPI=PI_个人所得税。
拓展资料: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1、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一般过程中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总就业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为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2、 宏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由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分离的,宏观经济学与科学一般经济学之间的关系既不是整体的也不是局部的,也不是一般的或特殊的。因此,研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宏观经济学的特殊规律,而仅仅从现象学的角度来描述宏观层面上的经济现象是不可能的。
3、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资源的利用,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和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E. 什么是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即宏观层面的国民经济,包括一国国民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构成(主要分为GDP部门与非GDP部门)、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人类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社会福利指数、幸福指数)。
宏观经济 指总量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一般认为此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在建立"宏观经济学"时所提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维持高水平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概念比较
微观经济是:指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如个别企业的生产、供销、个别交换的价格等。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而宏观经济的运行,有许多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达到的领域,需要国家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
两者联系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宏观与微观之间,生产、流通、分配、交换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调节手段。在现代社会化商品经济条件下,只有合理运用计划与市场这两种配置资源的经济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计划与市场两者,市场处在更基础的位置,计划则是在市场作用下发挥宏观调节功能和微观指导功能。只有将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才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国家特别需要用宏观经济法律手段进行调控。
宏观经济是与微观经济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经济中以个人、家庭和企业为单位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即是微观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仍以单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基本单位,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品交换日益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经济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而日益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特征。个人财富、家庭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必然要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整个经济运行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总量、综合和全局性特征。

F.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什么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原理。

(6)宏观经济学也叫什么决定理论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

2、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3、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

4、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G.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7)宏观经济学也叫什么决定理论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流派)

H. 什么叫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历史简介
亚当·史密斯于其着作《国富论》中即已讨论一个国家经济成长的原因与条件。而一直到二十世界初期的主流经济学家,对于的讨论多着重于经济成长的方面。

在1929年至1939年间,欧美自由经济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在历史中这现象被称为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恐慌,这经济大萧条期间,失业严重,产量又下降。

在经济大萧条之前,当时主流学者不认为经济衰退是一个严重且长久的现象。这些所谓的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延续着《国富论》的观点,认为自由市场的价格机能就如同一只全能的黑手(看不见的手),可使经济平稳的运作。但古典学派有一个极端的看法,就是完全否定了需求不足与失业严重存在的可能,其看法以当时法国经济学家赛依(Jean-Baptiste Say ,1767年—1832年)为代表,他认为供给可以创造出同额的需求,而此看法被后人称为赛依法则(Say's law)。

但上述的看法却与大萧条时期的经济状况不符合。经济大萧条持续了将近十年,但严重的失业现象却未曾消失,是故在此背景之下,凯因斯(J. Keynes,1883年—1946年)在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或简称为《通论》,而这也代表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始。凯因斯认为政府应在经济衰退时提出各种政策以刺激需求,进而达到减缓失业与恢复经济繁荣的目的。

但到了1970年代,新的总体经济问题又产生了。在1974年至1975年及1980年至1982年期间,欧美各国陷入二次大战之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因石油危机、高通货膨胀及高失业率产生的问题,逐渐的凯因斯理论受到了另一些不同理论的挑战。

这些理论包含了以米尔顿·傅利曼(Milton Friedman,1912年—2006年)为代表的货币学派(Monetarism)和以小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Emerson Lucas, Jr.,1937年— )与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1943年— )为代表的新兴古典学派(New Classical School)或称理性预期学派(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的理论。而米尔顿·傅利曼与小罗伯特·卢卡斯分别于1976年和1995年因此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既有的各种生产资源(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以及资本)实际上会有多少被投入于各生产部门,并且研究投入后所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具体来讲,有一下三大研究问题。

经济周期问题
经济周期问题有时候也被称为经济周期理论或者经济危机理论。其研究的主题是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国民收入在其长期增长趋势中会出现周期性的上下波动现象。

经济增长问题
主条目: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问题也被称为经济增长理论或经济发展理论。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在特定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制约和促进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和规律。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讲,拉动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增长的有三大要素,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俗称“三架马车”。

[编辑] 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
国民收入和就业问题有时也被称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或失业理论。具体来讲就是研究一个时期国民收入的总量和就业量(或失业量)是怎样决定的。

I. 宏观经济学被称为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请详细论证此观点

经济学家在讨论宏观经济学问题,总是分为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
1、长期问题即经济增长问题,如何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是宏观经济学在研究长期问题的核心任务。经济增长决定了一国能为本国居民提供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和潜力,因而决定了一国的国民收入,所以在长期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如何保持经济增长,如何保证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描述经济增长问题的理论主要是经济增长理论,包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称索洛模型或者外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也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此外经济增长也可以用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核算方法。
2、短期问题即经济波动,短期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如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具体有四大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都与国民收入有密切关系,比如物价上涨会导致通胀,减少人民的实际收入;失业会使失业者的收入急剧下降;净出口减少会使本国的收入下降,出口型企业破产。所以说在短期经济波动也是直接影响国民收入的。描述短期经济问题的理论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凯恩斯主义(IS-LM模型或者AD-AS模型也可以),因此凯恩斯主义又被称为是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由于国民收入决定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因此人们常称宏观经济学为收入理论。

阅读全文

与宏观经济学也叫什么决定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都不去想才是幸福 浏览:691
什么叫三金美女 浏览:313
江苏一个月事业单位如何上岸 浏览:250
幸福的定义和本质是什么 浏览:873
鳄鱼的爱情寓意代表什么 浏览:546
为什么健身是健康的 浏览:691
猫吊坠项链在爱情里寓意什么 浏览:53
如何十秒钟讲一个故事 浏览:126
小岗村如何实施的集体经济 浏览:108
咸宁婚姻律师有哪些 浏览:842
董小美的10段故事第19关怎么过 浏览:896
什么锅使用最健康 浏览:336
被骗的婚姻有哪些 浏览:802
看不到够不着的爱情怎么维持 浏览:48
2019年新泰经济房什么时候分房 浏览:397
爱国一生电影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浏览:282
用毛笔写幸福俩字怎么写 浏览:412
广东和河南经济哪个发达 浏览:149
青州两个健康是指什么内容 浏览:583
vivos9怎么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