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南阳的经济实力在中国能排第几
53年以前南阳综合实力第一,
54-2003年南阳综合实力河南第二。
2004年至今,南阳综合实力被洛阳超过,次于郑州洛阳,屈居河南第三位。
目前在中国排名50-60名,建国以后南阳经济实力最高时曾排全国三十多名。
Ⅱ 为什么南阳发展不起来
其实南阳市这个城市还是比较另类的,说实话南阳市的经济总量在河南省内能够排到第三位,像2017年南阳市的经济总量就达到了3377亿,但是这对于南阳市来说只是经济总量,要知道南阳市可是拥有1009万人口的大市,所以说人均的话南阳市还是倒数的。
还有南阳市的交通条件也是非常的好,地处我国焦柳铁路、宁西铁路两大铁路干线大动脉的核心十字枢纽中心,同时南阳市火车站也是我国的一个一等站,所以说从交通上来看,南阳市也是一点都不差,而且南阳市的高速公路也是四通八达。
Ⅲ 河南南阳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都是南阳人知道的,可是第一次见有人总结这么好^_^这里的气候好。北方苹果在南阳可以结果,到襄樊就不行,南方的橘子在南阳可以成活到平顶山就种不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天曼的物种是国家级物种自然库。 这里的水质好。南水北调源头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这里的的矿藏品种最丰富。南召待开发的煤海.河南油田.万沟金矿.桐柏碱矿.银矿.石英.西峡铁矿.铜矿.目。内乡米黄大理石...... 这里的旅游自然资源最丰富。两衙.宝天曼.石人山南麓.西峡漂流.世界级地质公园.恐龙化石群。亚洲最大淡水湖丹江。 这里是中国最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从气候.水质)要不每年从这里选拔的空军飞行员是全国之首,河南每选10个飞行员7个是南阳藉.2001年被国防部.空军授予飞行员的摇篮。 这里经济不很发达。是因为她离省会太远,得不公平对待... 这里人已经觉醒。正在赶超,她用自己的钱重绘了宁西铁路走向图纸,免费邀请专家实地考察,让原本从襄樊的铁路从这里经过。她用自己的钱全资修建了河南第一条属于自己的高速,并积极争取的了4条高速的立项开工。这里正在建设鸭电2期.蒲电2期.方城风电1期以及核电前期准备,在不久将来她是中国电力商品基地之一。 这里人胸怀最宽广。南水北调梯坝架高,让河南的沿途8个地市(包括郑州)吃上甘甜水使南阳几十万百姓背井离乡亲戚分离,搬迁到外地,每走一批无不抱头痛哭。南阳为了让沿途喝上干净水。先后忍痛关闭转产300多家企业。相反1000多万南阳人,每人还给国家交纳建设基金。 这里是汉水流域,黄河文化与这里无干,但她是河南的一部分,他们每当重大节日仍唱赞美黄河赞美河南的歌......她不是河南自己圈定的中原城市群范围,但她没有埋怨,仍把自投自产的国税上缴给国家和省里.......... 朋友,你认识真正南阳,认识真正南阳人吗???????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物华天宝的城市。由于地处盆地,南阳地貌状如大碗,因称宛,位处河南省西南部,北挖汝洛,南襟荆襄,西通武关,东连江淮,自古为四方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五六十万年前,南召猿人生活于此,春秋战国时为全国着名冶铁中心,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全国为36郡,南阳郡为其一。西汉时,南阳由于水陆交通发达,农业发达,形成了南船北马、生意兴隆的全国五大都市之一。西汉末年,刘秀起兵南阳,夺取天下建立东汉,其28位大将多来自南阳,定都洛阳,南阳为陪都,因在洛阳之南,有“南都、帝乡”之称。成为全国第2大城市,郡城周长36里,其规模比1990年的南阳还大。至唐宋朝后,逐渐衰落。李白曾在南阳留下很多诗篇,如:此地多英豪,贸然不可攀“。 1948年,毛主席为庆祝南阳解放亲笔写下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电讯稿。 南阳自古人才辈出,先秦名相百里奚、吴国名相范蠡、东汉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军事家诸葛亮、汉光武帝刘秀,蜀国大将黄忠、魏延、邓艾等,唐朝诗人岑参,近代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着名作家二月河、原国家经委主任袁宝华等。在全国两院院士中,河南籍46人,其中南阳籍14人。现有南阳作家群,全国作协会员7人,省作协会员54名。 目前,南阳辖11县(市)两区,人口1060万,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70万。全市经济总量724亿,全省第2,全国城市第50名。市区经济总量全省第3,人均6800元、去年人均收入增长量全省第一。03年经济增长15.8%,预计2005年突破千亿。全省工业100强南阳有8家。南阳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占全国1.1%棉花产量占全国4%。南阳交通便利,焦柳铁路纵贯南北,2004年通车的宁西(南京-西安)铁路横穿东西,在南阳形成了铁路枢纽。加上未来几年将建成的8条高速公路,将使南阳形成“长”字形的高速网,环城将形成400平方公里的外环。加上原有的207、209、311、312四条国道和大量省道,将形成南阳庞大的交通网。南阳机场是河南省三大机场之一,现已开通广州、北京、郑州等航班,广州航班每天一班,并拟开通新的航线。南阳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同时被列为全国“21世纪议程示范城市”(可持续发展)。现全市有世界级自然保护区一处(宝天曼),国家级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64处。南阳玉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盛产药材2347种。
麻烦采纳,谢谢!
Ⅳ 河南南阳经济状况如何,生活经济与消费水平如何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全市现辖2区、10县、1个县级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85.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1.44万人,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改革开放以来,南阳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位居河南省前列,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5.8亿元,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6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16.3%和14.5%,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演变,新兴工业大市地位确立,第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1.29亿元,增长14.4%;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分别是2003年的3.6倍和4.8倍,12个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0%以上,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17家,新创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5个。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市被确定为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河南省光电产业基地、河南省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五年累计接待游客3367万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9.4亿元。南阳伏牛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矿产企业整合和节约集约用地取得明显成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南阳的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对外形象明显提升,先后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
Ⅳ 请问河南省邓州的经济如何有什么特产
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5亿元,同比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150;地方财政收入2.12亿元,增长32.6%,增辐为8年来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3130元,同比增长1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4元,同比增长14.8%;金融储蓄存款余额42亿元,净增8.2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40位。 2008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亿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邓州经济一季度处于低谷,自二季度开始,随着中央一系列保增长政策的实施,邓州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苗头,至三、四季度,回升态势更加明显,经济增速呈现逐步加快趋势。一、二、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8.9 %、8.3%和9.3%,预计全年GDP有望达到225亿元,增长9.7%,其中一产增加值62.4亿元,增长4.3%;二产增加值100亿元,增长13.2%;三产增加值62.6亿元,增长11%。预计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有望达到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为27.7:44.5:27.8,首次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人均GDP达到16000元。初步预计,2010年GDP将达到250亿元,增幅在10.5%左右[2]。
邓州物产丰富,资源雄厚.盛产小麦、棉花、烟草、小辣椒、花生、豆类,被国家确定为商品粮、优质棉基地县(市), 是河南省油料生产和优质烟出口重要县(市)。年粮食总产10 亿公斤以上,棉花总产3500 万公斤,烟叶总产2000 万公斤,花生1000 万公斤;畜产品资源丰富,是南阳黄牛中心产区,年存栏45 万头,生猪存栏70 万头,家禽1500 万只。邓州素有“粮仓”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油料生产和优质烟叶出口重点市。邓州矿藏资源得天独厚,水泥灰岩储藏量13 亿吨,溶剂灰岩2 亿吨,黑墨大理石1100 万立方米,花岗岩储量600 万立方米[1]。
Ⅵ 河南南阳穷不穷
挺好的,地理位置优越,水土好,不然南水北调中线怎么设在这里,有的人就爱拿人均GDP说事,人均GDP就是虚的,人均收入才是王道。中国就是人均GDP赶上美国,中国人还是比美国人穷。南阳是因为地大人多,县城多,发展肯定不统一,就像是一个国家一样各个部分地区肯定不稳定,而且人均GDP就不一定涵盖什么,河南高考应该南阳考生最多,这说明少年青年多,可创造价值可能性少,自然人均就要把总的数多分点。加之老龄化严重,南阳地区在河南地理位置挺尴尬的,明明是个大地区,自古以来名人群聚,可少说近二十年来,河南发展重心都在郑州,洛阳与南阳发展都严重发展拉低速度,现在好不容易郑州越身一线,洛阳起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为有历史沉积的老工业基地和钢铁产业等还有旅游业),下滑不是很大,而南阳是河南西南部,如今郑州要发展辐射周边地区,可能辐射到南阳的可能性不大吧,毕竟他周边的小老弟那么多,所以南阳很委屈。与临近的湖北襄阳比,人家曾经南阳甩他几条街,现如今人家都是湖北第二大城市,而南阳河南省第三,GDP低襄阳很多。说了这么多,其实每个地方都有穷富,南阳也在规划未来高新区,建立三馆一院,还有大学城规划……而且河南首富也是南阳人,南阳还有很多文化产业,工业园,物流园,制药厂等……人家也在发展,请不要用局限的眼光看问题,如果你觉得穷,请去镇平转一转,到石佛寺看看,到牧原集团看看,逛逛万德隆和红都、大统百货,参观一下三馆一院,游一游西峡宝天曼峡谷漂流,光武大桥兜兜风,浏一圈360广场再做评价……在这里希望每个南阳人都要有点地域荣誉感,不要被别人的狭隘思想带偏,你要骄傲!你走到哪里你就不只是代表了你自己的排面……
Ⅶ 河南的南阳经济怎么样啊,是不适合去工作,居住有个工作机会在那边,正在纠结去不去呢
有个南阳机场,破死了,连一般地方的火车站都比不上。。
Ⅷ 河南南阳这个城市怎么样。
泉漳是不是南阳人 不时地话也不要诬蔑南阳
历史文化上南阳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经济上可能不是很发达,但是南阳发展潜力很大,而且在飞速发展
历史文化
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城西卧龙岗是诸葛亮辅佐刘备前的躬耕地。
南阳历史上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 范蠡及“智圣”诸葛亮,更滋养了哲学家冯友兰、军事家彭雪枫、文学家姚雪垠、科技发明家王永民、作家二月河等当代名人。 南阳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荆紫关镇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阳板头曲、内乡宛梆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然资源
南阳地处北纬32017`-33048`,东经110058-113049,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 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 大水系,长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全市林地面积145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3%,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50多种。南阳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种植、加工中草药的自然条件优势和传统习惯,盛产中药材2340种,产量达2.5亿公斤,其中地道名优药材30余种,山茱萸产量约占全国的80%,居全国之冠;辛夷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杜仲有2000多万株。 南阳是中国矿产品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各类矿产80余种、452处。其中天然碱、红柱石储量为亚洲之冠,蓝晶石、金红石居全国第一。南阳以玉雕业而闻名海内外,是我国三大玉器加工基地之一,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南阳独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素有“东方翡翠”之称。黄金、石油储量居全省第二,且分布集中,组合良好,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目前已开发利用46种,矿业总产值28.6亿元。
基础设施
南阳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焦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7个县市 个县市区;国道312线、207线、209线和省道豫01线、豫02线分别从全市纵横穿过;许平南、南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2957个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信南高速公路有望2006年底前建成通车,宛坪、岭南、驿(驻马店)宛高速南正在加紧建设。南阳将成为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架交叉的交通枢纽。南阳飞机场为河南三大民用飞机场之一。 南阳处在华中电网覆盖之下,境内装机70万千瓦的鸭河口火电厂、装机25万千瓦的蒲山电厂已经建成发电,鸭电二期工程2×60万千瓦、热电厂一期2×21万千瓦项目开工建设。固定电话号码升至8位。
南阳中心城区现有人口70万,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供 水、供电、道路建设及园林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中心城区的白河游览区拥有万亩水面,形成北方内陆城市少有的水城、绿城景观。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经济社会
农业南阳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是全国粮、棉、油、烟集中产地。正常年景,粮食总产约占全省11%、全国1%;棉花占全省20%、全国4%;油料占全省13%、全国2%。有6个县市区是国家商品粮、棉基地,3个县市区为国家优质基地。南阳黄牛居全国5大优良品系之首。
工业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现已初步形成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纺织、
医药和轻工食品等主要行业,拥有各类工业企业13万多家,天冠酒精集团、金冠电气集团、普康制药集团、南阳纺织集团、新野棉纺集团、河南油田、乐凯胶片厂等企业已进入全国520家主要企业行列。酒精、石油、胶片、中西药、纺织品、防爆电机、卷烟、水泥、天然碱、汽车配件等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燃料乙醇被列为国家“十五”试点推广项目。
科技教育南阳科技教育事业比较发达,拥有八所高等学校、十四所中等专业学校,劳动力素质较高;南阳是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的科技示范市。南阳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综合实力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50亿元,比去年增长13.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16.8%、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亿元,增长54.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8.8亿元,增长30%.粮食总产466万吨,粮、油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1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2894元,增长16%。
旅游资源
南阳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拥有众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和引 人入胜的自然景观。 南阳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处,省级64处,不同专题的博物院馆14处。其中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两级衙门。南阳境内发现的大面积恐龙蛋化石群轰动世界,楚始都丹阳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宝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遗址引人关注。 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其中,宝天曼和老界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地貌独特,植被良好,风景如画;2001年宝天曼被列入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丹江口水库风景区以亚洲第一大水库和南水北调的渠首源头为世人关注;正在兴建的西峡恐龙蛋生物遗迹博物馆将成为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内乡县衙、鹳河漂流跻身4A级景点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国家评审,叶家大庄桐柏英雄纪念馆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距南召县云阳镇北3公里处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遗址,是中原人类的发祥之地。1978年,科学工作者在此采集一颗猿人牙齿化石及大量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鉴定,定名为“南召猿人”,为距今约50万年前更新世中期的古人类遗址,与北京周口店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南召猿人的化石地点,是国内发现的重要的古人类遗址,它填补了中原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历史空白,扩大了猿人在秦岭地区的分布范围,为进一步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
对外开放
南阳是全国出口商品综合基地之一,全市出口产品24大类近百个品种,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总量多年来一直居河南省前列。南阳先后与日本国南阳市、以色列国加特市、瑞典乌姆兰省结成友好城市,同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和技术交流关系。南阳海关、商检、口岸机构齐全,并设立了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阳生态工业园区和各类县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能够为海内外朋友来南阳投资兴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当前,南阳正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努力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为此,全市上下把扩大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略,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投资环境,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两节一会”,组织了赴苏、浙、沪、港等地招商引资活动,南阳经济开放度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十五”时期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3家,实际利用外资1.67亿美元,完成外贸出口7.2亿美元.
南阳民歌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民间歌曲有着极其辉煌的成就,它深刻而生动地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反映了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社会实践,南阳地区民歌,是南阳地区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并经过千锤百炼,不断推陈出新而形成的一种音乐艺术体裁,
千百年来,它体现着南阳地区人民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同时,也创造了抒发人民喜怒哀乐之情的各种艺术表达方法。不仅对研究我国民族间音乐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对研究社会、民族、地理、历史、语言、文学以及风俗习惯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南阳地区,在民族民间音乐整理、研究、编辑、出版等方面,在各级有关领导和全体编辑人员共同努力下,成绩卓着。《南阳民间歌曲集成》问世,在民歌采风史上是空前的,它一方面把民歌的社会风情,音乐风格以及歌词的完整性溶为一体。并根据南阳地区民歌体裁和形式发展完善,把南阳地区民歌分为:号子类、山歌、田歌类、灯歌类、小调类、叫卖类。叙事类及其它,共八类,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另一方面,以内容和题材,又较全面的反映本地区的历史、社会、民族、文化、生产斗争和生活、风俗等各个侧面的人民生活风貌。它不仅是研究本地区社会、文化、历史、民众、文学、美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也是音乐家,作曲家、歌唱家、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珍贵的案头工具书。
南阳,位于豫西南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地位特殊,民间歌曲又有数千年的积蕴,又分布在宽约110公里,长约150公里的十三个县(市),有山歌、号子、田歌、小调、灯歌、儿歌、以及风俗歌、叫卖调等,品种繁多,风格多样,各异,其区划自然呈现出纷杂多变的局面。所以,在探讨分析南阳地区民歌的色彩区划分区、流传以及风格特征等,拙意在开拓以往研究领域,不单把民歌视为孤立的文化,更着眼于同本民族(南阳地区主要是汉族)的历史文化、自然、社会间的多方联系,特别是把它根植于它的土壤,即文化背景,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吸收广泛的地理、文化、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语言、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体研究和综合分析,从而提示出南阳地区民歌的流布、风格特点及其全貌。从中吸取陈述乐思的科学方法,学到表达中国人民思想感情的民族音乐语言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这无疑对宏扬民族音乐文化优秀传统,振兴民族音乐,使中华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一、地理、背景
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是人类自下而上并进而发展生产的先决条件,也是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面貌产生和形成的基础。正由于自然条件、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千差万别,才深刻的影响到传统文化面貌的千姿百态,五彩纷呈,民间歌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类别,因受地理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体裁、歌种、风格等方面也呈现着明显的地区差别。在西北黄土高原这一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民歌----脚夫歌,音调高亢、奔放、激愤、感慨,甚有凄苦之情。但在江南水乡,可以听到稻区普遍流传的各类婉转秀硕的秧田歌曲。南阳亦然。西部山区浙川县的那种歌调激越、高亢而又朴实“淅川锣鼓曲”与东南部桐柏县月河的那种歌调悠扬节奏舒缓而自由的桐柏山歌、秧田歌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见,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因素,对民歌风格特征的影响是多么深刻。这正是要研究南阳地区民歌的流布及全貌,就必须首先研究、分析南阳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的主要原因。
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山脉、河流、地形和气候。山脉对于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常常起着阻碍和分割作用,在很多情况下,自然区域与音乐(民歌)区域相符合,还可以说这一自然障碍,影响着音乐文化(民歌)的界线。南阳西部的秦岭,与北部的伏牛山脉以及东南部的桐柏山和淮河,在“中原氏族文化中心”与“江汉氏族文化中心”之间,划分了一条天然界限。使我国南北在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使陕南民歌,豫西北民歌,豫西南(南阳)民歌,鄂西北部民歌都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特征。河流,对我国文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它自然的把我国文化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南阳虽地处中原,但境内的丹江、白河、唐河三条水系入湖北在襄樊注入汉水,属于长江水系。淮河源头在桐柏山下,东流经信阳入安徽。以上,因山脉走向使南北水系不同,气候不同,植被不同。反映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语言以及气质、风格特征也不相同。但还应看到,水,作为一种背景,它对文化形成的影响却不相同,往往不是天然界限,相反,在民族民间文化流传过程中,它倒成为一种自然交流的渠道。汉水支流丹江号子的风格特点与汉水船工号有着许多共性,就是例证。
南阳的这种复杂多样的地理结构,古来如是,它对南阳这一区域的古代文化、社会经济、风俗、民情等都起着决定性影响,使它们产生了区域性差异。因南阳地处种稻区与种粟区南北之间的一个交插过渡地带。所以,它有南北两类特点共存的特征,在民歌的流布上南北兼有,这就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不同生产方式,对南阳民歌的形成流布产生的直接影响。因此,研究南阳民歌流布的地理背景,就成为这方面首要课题。
二、历史、文化背景
民间歌曲,是古代原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生历史十分久远,关于我国古文化发展的面貌,有学者提出:在新石器晚期,我国已形成了八个氏族文化中心,南阳地区正处在其中“中原氏族文化中心”与“江汉氏族文化中心”这两大“中心”之间的南北结合交叉地带。“仰韶文化”是中原氏族文化中心,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距今已有六千余年,这一文化区,是我国最古老而且民歌保存最多的地区之一,《诗经》就是证明,南阳当时就是属于《诗经》地域中的《周南》江汉氏族文化区也包括豫南豫西南(即今南阳地区)广大地区,它的古代文化以“屈家岭文化”为代表,也包括了后来发展为有较高水平的“楚文化区”,它不仅对南阳而且对我国后世文化的惊慌,具有深远影响。
近年来,通过考古,在南阳淅川一带发现有许多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其文化明显的包含着“仰韶龙山”、“屈家岭”文化层次的特征,再从湖北随县和淅川下寺一带出土的编钟、铜鼎、戈、矛等大量文物看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两个毗邻地区就有着共同的冶炼技术。文学上的“楚辞”,音乐上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就是我国南部文化的光辉代表,楚歌就是这一带最流传的歌曲,所以有“楚人善让”的习俗。及南北朝时,在长江中上游的荆、郢、樊、邓(信南阳邓州一带)等地又是当时最浒的、最有名气“西曲”传播地带。“西曲”的出现与淬,对南阳乃至中原民歌也有亲密的血缘关系。
我国近现代汉族民歌的颁格局约在明、清之际即已形成。南阳地区民歌本身也是数千年来逐渐积累、流变、发展的结果。其色彩区划体裁分布、风格特征,应是维系于南北间的过渡性特征。它深受楚 声、楚俗古老的地域传统影响,又与相邻地区长期交流融合,使桐柏与大别山之间的民歌、淅川、西峡与陕南民歌之间、豫西与豫西南民歌之间有着一定的近亲关系,这也说明了南阳地区的风格特征并非单一。而呈多样性特点。特别东汉时期,这里又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大量出土的南阳汉画象石中,繁多的、神采奕奕的音乐、百戏、舞乐图,又充分的反映出南阳音乐文化,特别是舞乐、百戏的绚丽多姿。
千百年来,南阳民歌伴随着民间歌舞,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演变发展着。民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伴侣,婀娜多姿,繁荣昌盛。每逢佳日,于是“齐僮唱分列赵女;坐面歌兮起郑舞”、“春日司牧,迎春于东郊,社民管弦前导,官民皆簪彩花,儿女鲜衣,竞观土牛,老农察形色以占牧,元宵沿户张灯为乐“。不亏”歌舞之乡“之美称。以上均为南阳民歌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远的基础。
三、民歌体裁与分布
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本区的农业种植,同样兼有南北特点,多以小麦、棉花、玉米为主,东南部桐柏多为稻区。本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人们的心理、性格、气质以及艺术品种等,因受地理地貌直接的强烈影响,各类民歌体裁首先得以发展的是山歌、田歌、劳动号子、其次是灯歌、小调等。
(1)号子:由于南阳所处地位特殊,境内自西向东有丹江、白河、唐河、淮河四条水系,古来,西接秦岭,南连荆襄,上接西北,下扼东南。便决定了它在我国古代交通运输史上所起的作用,成为沟通南北水陆联运的天然桥梁。昔日的赊店、源潭、荆关众多码头上“百艇接墙,千蹄接踵”,异常繁忙。但广大船民却日夜挣扎在死亡线上,终年以船为家,以水为命,有首童谣:“船家胸前三把刀,河霸、土匪、和暗礁,船家面前三条路,挨饿、水淹、坐监牢是对旧社会的控诉,也是广大船民悲惨生活的写照。
号子,这类劳动歌曲,就是广大船工在沉重持续劳动过程中,为减轻疲劳,鼓舞情绪,调剂精神,触景生情,抒发胸怀,唱出了一支支船工的歌,它是劳动人民伟大力量的一种艺术表现,它在劳动中产生,又直接服务于过去生产。
丹江、白河、唐河的船工号子,虽不如川江号子那样系统完整,就丹江号子而言,也有它自己的《水上拖号》、《下水摇橹号》、《湾船抛锚子号》、《穿档号子》、《过街号子》、《扛船号子》等一整套歌调。
船工号子音乐的基本表现方法和典型性格特征是直截了当,明确易懂,表情十分淳朴自然,生动朴实,如淅川《上水拖号》他们虽然不唱正词,只有一些呼号式衬词,衬腔,但在高亢有力的音调中,充满了磅礴气概,音乐性格紧毅、精犷。
号子音乐形成的特征是劳动节奏赋予号子节奏特点的律动性。一般为2/4、4/4的节拍单位。节拍感强,强音突出,效果强烈。但淅川《湾船抛锚号子》、《下摇橹号》中,出现3/4节拍,音乐气息宽长,律较起伏,有明显的顿逗感。音调高亢嘹亮,有些山歌特点。
此外,丹江号子多年采用领、和相结合的唱形式,相互结合,前后互应,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完成艺术使命,其曲式结构上的特点是:结构比较简单,乐段结构的独立性不强,段落感较弱。打夯歌,硪号子则是例外情况。
(2)山歌、田歌:山歌是在山野劳动生活中直接产生的,其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是具有质朴而自由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体裁,它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反映阶级压迫和爱情生活的,有叙事的,还有借山歌传播知识的等。本区山歌多分布在桐柏、西峡、淅川等山区,有代表性的如:桐柏的《石榴开花叶儿稀》、《一轮红日照山河》、西峡、淅川的《山歌带滚》等。前者音调高亢、悠长,大多节奏较自由,未形成规整节拍,感情质朴、畅爽。后者,音调“上扬”婉转、优美、节奏节拍较规整,《山歌滚》更是形式单纯,演唱较自由,即兴性强,生动活泼,别具一格。
田歌:产生在农田劳动之中,它主要是为了激励劳动情绪,舒心解闷,驱散疲劳而唱用的。如:桐柏的《车水歌》、《哈哈调》淅川的《打喽吼》和西峡的田歌《打灯谜》等,都是农民在农事劳动中唱用的。演唱形式,多为一人领众人和,在农忙季节,往往歌声从早唱到晚,此起彼伏,热烈红火。这种领合演唱形式,以及结构上的特点,很象劳动号子。
(3) 灯歌:灯歌,是南阳民间习俗的产物,汉族普遍性习俗主要有正月十五灯节,三月清明节,五月端阳节,八月仲秋节。其中,正月十五灯节是南阳人民一年中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沿户张灯为乐”成为辞旧迎新的佳期,人民盼望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迎来一个好收成,很多民歌是专为它而唱的。
南阳古代已有玩花灯的传统习惯,灯歌流传广泛,遍及十三个县市,尤以南阳县(市)、镇平、淅川为甚。这部分民歌实际是歌、舞、乐三者溶为一体的民间歌舞形式。主要有《九莲灯》、《云彩舞》、《旱船》、《高跷》、《小车》、《竹马》等,演唱歌曲称《旱船调》或叫《竹马调》等。也是他们的基本曲调。此外还吸收众多的民间小调作为灯歌,如:《十想》、《十足》、《双叠翠》、《开门调》、《赶会》、《卖扁食》等。常当作旱船,竹马的曲牌使用。
在灯歌流传的城镇,许多人都善于自编自唱,即兴高歌,歌词语会通俗朴实,风趣幽默,平仄押韵,善用比兴手法。采用“联想语”“双关语”等手法。编制手段独特,或以时间或以数字,或以方向等为序列,依次引发,如春、夏、秋、冬,正月,二月,三月……,天上、地下,社旗的《十二个月》、内乡的《牛郎观灯》、淅川的《十字歌》、镇平的《十盏灯》、《大对花》等等。在《集成中》比比皆是。这些歌舞曲的曲调活泼,节奏明快,再配以具有民间特色的鼓伴奏,时歌,时舞,情绪热烈欢腾,也更加渲染了节日气氛。
灯歌,在有400首民歌的《集成》中,就有124首,占百分之三十一。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南阳民歌中居有重要位置。
(4)小调:它是南阳民间流传最广、结构形式较规整、短小精悍的小型民歌。它产生在群众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具有表现手法多样、曲调曲折、细微等特点,内容、体裁也十分广泛,除反映社会矛盾和爱情生活外,不定期有大量表现家庭生活、传说故事、嬉戏逗趣、风俗人情等体裁。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影响较深,具有突出的宣传、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
小调的音乐形式,在民歌中最为丰富多样,节奏的规整性、灵活性多变为其主要特点。如新野的《卖货郎》、淅川的《十劝郎》等。南阳民歌小调的旋律起伏、多以激进为主,但旋律进行中的四度、五度、七度乃至八度大跳,也屡见不鲜,它体现着南阳民歌旋律中的某些地方特色。如《下杨州》和《石榴烧火》等。
南阳小调的歌词编制手段,与山歌、田歌大致相同,也多采用数字序列,如四季、五五更,十二月等,衬词、衬腔的运用,特点独特,衬词,语汇不象号子那样多呼号式的“嗨哟”、“呀哩嗨”之类的长音,而是北朝鲜衬词旋律化或衬成为长腔,,如南阳县《绣荷包》中“依呀儿哟哇哟”,西峡《喜事多》中的“哎嗨哎嗨哟”以及淅川《观花》中的“哎哎嗨哟哎哎嗨哟哎哎嗨!哟噢!”等。这些旋律多变的衬腔 普遍应用,使民歌小调的表现功能,更大于号子和山歌,不仅能起补充、陪衬作用,而且又能深化内容,丰富形象,有时,更可起反衬和对比作用。
小调,在南阳诸多体裁的民歌中,数量最大,内容最多,流行最广。在《集成》400首民歌中,有小调178首,占百分之四十五。
四、民歌中的调式
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所用的调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以五声音阶或以五声为骨干构成的五声性旋律的调式,在民间音乐中是普遍存在和应用的,南阳地区民歌的调式应用亦然。
近来,通过对《集成》中400首民歌的统计结果发现,本地区民歌中官、商、角、征(读止)羽,五种调式具多,各种调式的歌曲详细数目如下:
官调式歌曲:125首,约占总数的31%
商调式歌曲:16首,约占总数的4%
角调式歌曲:6首,约占总数的1。5%
征调式歌曲:245首,约占总数的41%
羽调式歌曲:9首,约占总数的2%
其它:1首
以上统计表明,在五种调式中,其中征调式占首位。官调式次之。这两种调式,是南阳民歌中最基本的调式。多流布在本地区的中心地带。其它三种调式,数量少,多流布在与湖北、陕西毗邻的边缘地带。如商调式多分布在新野,唐河和淅川。
Ⅸ 想知道: 南阳市 邓州市经济形势如何 在哪
现在已经升级为地级市了,公检法也在慢慢的向省里接轨呢直接归省里领导,总体来看经济发展还是挺不错的。
Ⅹ 河南南阳民风怎么样南阳人对外地人好吗,另外,南阳经济发展怎么样
南阳民风不错,不过哪里都有挫人。。看你rp了、、对外地人这个看是谁了。。
给你举个例子:你要找小商小贩10块换个零钱什么的肯定不行,你得买他们东西才换。
南阳人喝酒符合河南人的习惯。、。
南阳经济发展早两年是河南第三,但是就我们自身感觉不咋地。。低收入高消费,吃饭什么的顶上郑州还有好多地方的物价。
南阳旅游景点以县里居多,而且有转头,多为山水,所以旅游业算不上很发达。而且旅游上的投入本身并不多。
如果你来南阳做客,可以私信我,想知道什么单独聊。
若无问题,请采纳最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