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大新哪个镇经济最好

大新哪个镇经济最好

发布时间:2022-08-27 10:13:42

‘壹’ 大新镇的介绍

大新镇地处五河县城西南25公里处,位于淮河北岸,306省道即五蚌路贯彻全境,区域优越,交通便利。全镇面积52.8平方公里。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1显示,该镇下辖9个行政村,人口2.7万人,集镇人口5000人。2004年全镇实现经济收入1亿元,人均纯收入2850元。

‘贰’ 大新县的经济

1953年大新县人民政府成立农业科,1959年成立农林水利局,1963年成立农业局,1973一1976年在县革委生产指挥组下设农业生产办公室,1976年恢复农业局至今。1983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粮食总产量达到23994万斤,平均亩产308斤,农业人口平均有粮804斤,1985年虽然因灾减产,粮食产量仍达到21477万斤,比1949年增1.89倍,比1978年增长6.8%。
农业是大新县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以粮、林、牧、副、渔五业为主体。粮食生产有水稻、玉米、豆类、红薯等。1991年农业总产值24126万元,比1978年增长3.98倍;粮食总产量10298万公斤,比1978年增长2%,人均产粮328公斤。
至2011年,五年累计投入支农经费1.8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累计完成87.32亿元,年均增长14%。全县粮食总产量年均稳定在10万吨以上;甘蔗、水果、苦丁茶、剑麻等特色农业稳步发展。推进畜牧业规模养殖,建成了雷平安平等7个牛品改肉牛养殖示范小区和雷平永俊、桃城利农养猪场等58个养殖基地。涌现出雷平霞山、恩城岜隆、桃城价屯、堪圩弄朋等一批在全区、全市具有影响力的新农村示范点。 民国时期,没有工厂,1950年工业开始起步,1953一1957年,制订和执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起化工、印刷、响水电站、锰矿等11个厂矿。1957年工业总产值336万元,比1953年增长97.96%。1958年,兴办了农械厂、化肥厂、酒厂、中军潭水电站,1966-1976年,办起了氮肥厂、糖厂、造纸厂(轻化厂)、那岸电站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267万元,比1978年增长0.3%。1985年, 全县工业总产值达5010万元, 比上年增长16.9%, 实现利润282.84万元, 比上年增长79.5%。总产值比1949年增54.5倍,比1978年增长53.44%,利润也比1978年增4.12倍。
1991年全县有乡镇企业6113个,从业人员1198.人,总收入3078万元,比1978年增长15倍,实现利润369万元,比1978年增长8.2倍。
2002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完成23683.1万元,占年计划产值 79.75%,比2001年同期 9131万元,增长 159.37%。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57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6.89%。锰加工业产值完成41亿元,是2005年的3.35倍,占工业总产值的71.3%,成为全区最大的锰矿加工生产基地;电力装机容量5.2万千瓦,年发电量2.48亿千瓦时,产值4.1亿元,是2005年的3倍。

‘叁’ 广西哪个城市经济比较好

南宁市经济最好。

广西十四城市实力排名

1、南宁市(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

发展广西城市的老大)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简称"邕",拥有1680多年的历史。从远古到近代,这座城市都在不断

的创新发展,时至今天,它是中国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

要枢纽城市,是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86亿元,财政收入74.63亿元,

2、柳州市(强大的工业体系使柳州屈居南宁稳居广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称龙城,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

名城。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

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

州的时代特征。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财政收入58.18亿元,

3、桂林市

是世界着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它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

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桂林市经济社会发

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

到缓解,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构架初步形成。“十五”期争取实现固

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城市建设有重大进展。

4、玉林市(繁荣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消费人口,支撑玉林保持桂东南老大广西四哥的位置)

所辖二区五县市的建成面积达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区常驻人口近40万人;以北流、容

县、陆川、博白、福绵、兴业、玉州为卫星城,使玉林成为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园林式现代化城市

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54.25亿元(90年乡镇企业在广西、在全国享有盛名,是玉林经济具

活力的增长点。

建立了以机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药、糖纸、化工、卷烟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培养出以玉柴

机器、玉林制药、广西运美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

5、北海市(从地产泡沫中走出,开始谋求新的机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临海工业造就北海迅

猛发展使之超过老工业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8.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

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0.8亿元、52.9亿元、64.4亿元,

6、梧州市(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广东辐射的效果初步显现成为两广

枢纽,开始聚积底气准备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发展的第一步)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梧州市

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

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

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

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

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

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梧州市是广西最早的工

业基地。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电、火柴、肥皂、电池、机械、纺织、治炼、医

药、化工等行业就享有盛誉。林化林产工业、轻化工业、食品工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已发展

成为梧州的优势产业。

7、钦州市(整合为一个经济体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飞速发展)

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这里气候温和宜人,河流水库众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

然资源丰富,依水临海,山川美丽,游览风景迷人,名优产品繁花似锦,有兴旺发达的农业。也

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全市工业目前已形

成制糖、医药、食品加工制造、建材、化工等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制糖、医药工业是全市的两

大支柱.

8、防城港市(独特的区位优势,

决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设立的地级沿海开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发展。全市拥有大小

港口10多个,其中防城港是广西乃至中国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国枢纽港之一,以水深、避风、不

淤积、航道短和可用岸线长而着称于世。,年吞吐量超过1300万吨,与71个国家和地区的227个

港口通商通航,跻身全国大港行列。21世纪的防城港已成为大西南与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贸易往

来最现实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9、贵港市(经过十几年的工业建设,已经走上了工业强大稳定发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3%,财政收入8.08亿元,增长10.3%,城乡居

民储蓄存款余额64亿元,增长14%。目前,贵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工业新格局,是

广西新兴的工业基地。形成了制糖、造纸、建材等支柱产业以及机电、化工、冶金、纺织、医

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业建设和南贵昆经济圈中心等优势开始化为百色发展的实际动力)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2.99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完成24.7亿元,政府决定把百色

打造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如果我这辈子注定要孤单,我会选择在路上漂泊一生。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认识喜欢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

伴。然后和自己喜欢的陌生人握手,拥抱,一起看繁华世界人间苍凉,然后告别,然后期待下一

次惊喜的重逢。?

11、贺州市(挟新兴能源工业和交通要道等优势初次登场,

开始踏上广西城市舞台)

巩固提高商贸旅游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加工

型的特色工业,突出发展市场潜力大的电力、林产、 造纸、制药、冶炼、建材、陶瓷、服装、食

品等优势产业。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建成了以合面狮电厂、昭平电厂、龟石电厂和中胜火

电厂等 骨干电厂和100多个小水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拥有上市电力企业——桂东电力股份有限

公司,,其 价廉质优的电能还输往广东省部分县(区),成为“西电东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

贺州市城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121条,总长73.68公里。贺州市交通运输以公路和水

路航运为主。207、323国道和三条省道干线贯通境内;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即将动工建设的洛

阳至湛江铁路、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也都穿过贺州市。为承接粤港澳的区域经济辐射和产业转

移,贺州市建立了旺高、西湾、信都工业区和贺州高科技工业园,

12、河池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至1984年河池二市九县分别被划为区定和国定

贫困县市。现在正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和红水河经济带,

发挥水电、有色金属两大优势,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坚持改革开放,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和路桥

经济带动,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和红水河经济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

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产品品位和市民素质,为实现富民兴市新跨越目标而努力奋斗。

13、崇左市(区位得天独厚,是中国走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富有特色的新型工业

体系,加快发展工业是振兴崇左市经济的关键)

区位得天独厚,是中国走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崇左工业园、大新锰谷工业园、

左江农产品加工园、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扶绥华侨投资区、大新桃城乡镇企业工业区、天等特

色产品加工园等工业园区。

14、来宾市(2002年12月28日才正式挂牌成立的地级市,至今还不满两周岁。

唯其古老,愈现底蕴魅力;唯其年轻,弥见朝气活力。暂时排于十四位)

位于广西中部的来宾市,素有"桂中"之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电力、制糖、冶炼已成支

柱产业;造纸、建材、制药、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有一定规模;。八一铁合金厂是全国

目前最大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来宾冶炼厂铟冶项目每年铟产量占全世界铟产量的1/4;全市13家

大中型糖厂,总日榨能力5万吨;法国北方电业集团、亚洲康密劳有限责任公司、英国糖业集团、广

东东莞糖业集团公司等一大批国外、区外大企业纷纷落户来宾市。

‘肆’ 大新县有哪几个镇几个乡

大新县有5个镇、9个乡。分别是:桃城镇、全茗镇、雷平镇、硕龙镇、下雷镇和龙门乡、五山乡、昌明乡、福隆乡、那岭乡、榄圩乡、恩城乡、宝圩乡、堪圩乡。

大新县辖14个乡(镇)1个华侨经济管理区,146个行政村(社区),1356个自然屯,分别为:桃城镇、全茗镇、龙门乡、五山乡、昌明乡、福隆乡、那岭乡、榄圩乡、恩城乡、雷平镇、宝圩乡、堪圩乡、硕龙镇、下雷镇和大新华侨经济管理区。县人民政府驻桃城镇。

(4)大新哪个镇经济最好扩展阅读:

大新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全县总面积2742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1个华侨经济管理区,146个行政村(社区),1356个自然屯,总人口38万人,聚集着壮、汉、瑶、苗等15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98%。

大新矿产富集,锰矿储量1.36亿吨,占广西的一半,居全国首位。糖业不断壮大,全县甘蔗种植面积48.2万亩。区位优势明显,与越南高平省下琅县、重庆县山水相连,边境线长43公里,有刚刚申报成功的国家一类双边性口岸——硕龙口岸和岩应、硕龙、德天三个边贸互市点。

大新古属骆越地,始治于秦,宋袭土司制度,八大土司管治延续千年,文化底蕴深厚,民俗独特、风情浓郁,有短衣壮文化、高腔诗蕾山歌文化、南疆土司文化、山崖壁画等文化遗产。

大新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内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的中越德天·板约国际旅游合作区,有中国最美的德天跨国瀑布、有中国最具原生态的大新县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有中国最美的乡村风光明仕田园,

有千年历史的安平土州等40多处高品位旅游景区景点,是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先后荣获“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原生态景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中国长寿之乡”“广西十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广西优秀旅游县”“中国土司文化之乡”“中国侬垌文化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2017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50.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50.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7%、14.84%。

近年来,大新县紧紧围绕崇左市委、市政府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工作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强工兴旅固边”发展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初步形成了锰、糖、旅游等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的科学发展之路,

荣获“2016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据统计,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8.73亿元,同比增长8.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22亿元,同比增长11.1%;财政收入完成4.28亿元;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63元,同比增长10.9%;完成甘蔗种植面积48.2万亩,入厂原料蔗217.40万吨。

‘伍’ 江苏最富有的10个镇

江苏百强镇排名

1.江苏昆山市玉山镇
2.江苏苏州园区娄葑镇
3.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
4.江苏常熟市虞山镇
5.江苏江阴市新桥镇
6.江苏惠山区玉祁镇
7.江苏吴江市盛泽镇
8.江苏江阴市澄江镇
9.江苏江阴市周庄镇
10.江苏苏州园区唯亭镇
11.江苏惠山区钱桥镇
12.江苏丹阳市界牌镇
13.江苏锡山区查桥镇
14.江苏惠山区洛社镇
15.江苏江阴市华士镇
16.江苏昆山市陆杨镇
17.江苏滨湖区太湖镇
18.江苏滨湖区马山镇
19.江苏无锡新区旺庄镇
20.江苏苏州园区胜浦镇
21.江苏昆山市陆家镇
22.江苏张家港市塘桥镇
23.江苏张家港市南丰镇
24.江苏锡山区港下镇
25.江苏太仓市城厢镇
26.江苏张家港市金港镇
27.江苏吴江市芦墟镇
28.江苏吴江市平望镇
29.江苏苏州园区跨塘镇
30.江苏吴中区胥口镇
31.江苏常熟市辛庄镇
32.江苏昆山市周市镇
33.江苏锡山区东北塘镇
34.江苏锡山区东亭镇
35.江苏张家港市凤凰镇
36.江苏常熟市海虞镇
37.江苏惠山区堰桥镇
38.江苏武进区遥观镇
39.江苏昆山市张浦镇
40.江苏吴中区木渎镇
41.江苏滨湖区大浮镇
42.江苏太仓市陆渡镇
43.江苏江阴市利港镇
44.江苏常熟市王庄镇
45.江苏武进区横山桥镇
46.江苏昆山市周庄镇
47.江苏张家港市乐余镇
48.江苏惠山区前洲镇
49.江苏北塘区山北镇
50.江苏吴中区长桥镇
51.江苏扬中市新坝镇
52.江苏滨湖区渔港镇
53.江苏南长区扬名镇
54.江苏无锡新区梅村镇
55.江苏张家港市锦丰镇
56.江苏常熟市支塘镇
57.江苏常熟市练塘镇
58.江苏相城区黄桥镇
59.江苏常熟市董浜镇
60.江苏常熟市古里镇
61.江苏滨湖区南泉镇
62.江苏北塘区黄巷镇
63.江苏崇安区广益镇
64.江苏常熟市梅李镇
65.江苏江阴市申港镇
66.江苏无锡新区坊前镇
67.江苏无锡新区南站镇
68.江苏海门市海门镇
69.江苏惠山区藕塘镇
70.江苏靖江市靖城镇
71.江苏惠山石塘湾镇
72.江苏江阴市祝塘镇
73.江苏武进区湖塘镇
74.江苏戚区丁堰镇
75.江苏昆山市淀山湖镇
76.江苏滨湖区河埒镇
77.江苏常熟市沙家浜镇
78.江苏金坛市金城镇
79.江苏昆山市正仪镇
80.江苏吴江市同里镇
81.江苏宜兴市张渚镇
82.江苏吴江市七都镇
83.江苏太仓市沙溪镇
84.江苏宜兴市高塍镇
85.江苏吴中区用直镇
86.江苏昆山市花桥镇
87.江苏吴江市桃源镇
88.江苏相城区元和镇
89.江苏江阴市顾山镇
90.江苏太仓市浏河镇
91.江苏江阴市霞客镇
92.江苏宜兴市和桥镇
93.江苏常熟市新港镇
94.江苏虎丘区枫桥镇
95.江苏张家港市大新镇
96.江苏锡山区安镇镇
97.江苏江阴市长泾镇
98.江苏吴江市黎里镇
99.江苏戚区潞城镇
100.江苏宜兴市周铁镇

‘陆’ 太和县哪几个镇最富裕

城关镇,旧县镇,肖口镇。

1、城关镇是太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工业产值21.3亿,同比增长45%;

工业增加值6.2亿,同期增长39%;招商引资3.5亿,同比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同期增长40.5%;

进出口总额4960万美金,同期增长39%;税收完成8250万元,同比增长21%,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其中工业园区实现税收4580万元,同期增长42%;

全年引进17个规模以上企业,超额完成任务,规模以上企业新增22个,已达45家。

2、旧县镇位于太和县城北6公里处,素有“太和县城的北大门”之称。全镇现辖50个村(居)委会,210个自然村,6.77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

总面积82.27平方公里,耕地7.2万亩。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9611万元,财政收入100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2438元。

3、肖口镇自1992年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实现“两个提高”,推进“三化”进程为目标。

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生猪、养鸡、林业“三项”主导产业建设成效显着,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全镇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资料扩展:

1、太和县辖26个镇、5个乡城关镇

(一)26个镇

旧县镇、税镇镇、皮条孙镇、原墙镇、倪邱镇、李兴镇、大新镇、肖口镇、关集镇、三塔镇、双浮镇、蔡庙镇、三堂镇、苗老集镇、赵庙镇、官集镇、坟台镇、洪山镇、清浅镇、五星镇、高庙镇、桑营镇、大庙集镇、阮桥镇

(二)5个乡城关镇

双庙镇胡总乡、赵集乡、郭庙乡、马集乡、二郎乡

2、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阜阳市,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

太和县辖24个镇、7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172万亩,总人口171.2万。是全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着名医药集散中心、全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太和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梁、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

‘柒’ 安徽阜阳太和县有多少个镇人口哪里最多经济哪那个乡镇发展的更好一些

截至2012年安徽阜阳太和县有31个镇,总人口约175万,43万户,人口当然是城关镇最多,农村属旧县、坟台较多;经济也是城关镇、旧县镇、皮条孙镇发展的更好一些。
希望可以帮到您。

阅读全文

与大新哪个镇经济最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事业的辉煌怎么形容 浏览:166
什么叫爱情衣服 浏览:362
黄山美女照镜在哪里 浏览:551
贝的故事来源是什么意思 浏览:393
什么叫龙凤婚姻 浏览:582
入闽健康申报怎么弄 浏览:239
60年女鼠佩戴什么能保健康 浏览:230
南昌事业单位退休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424
东北美女怎么去黑头 浏览:960
事业编入职体检做哪些项目 浏览:113
华夏幸福楼盘哪些 浏览:925
事业单位都有哪些具体分类 浏览:161
日本美女僵尸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974
安庆美女明星有哪些 浏览:769
兔年与虎年婚姻如何 浏览:404
什么是县机动事业编 浏览:846
如何让心里一直感到幸福 浏览:763
哪个城市是红色健康码 浏览:70
爱情中的你们都有哪些乐趣 浏览:67
2020年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包括哪些 浏览: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