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区与行政区区别是什么

经济区与行政区区别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27 04:40:19

1. 我国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

我国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是社会制度不同。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
第一,经济特区在大陆范围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特别行政区实行不同于祖国内地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我国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实行“一国两制”,即在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主体部分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这一前提下,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根据宪法的规定建立特别行政区,在一个相当的时期内,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
第二,经济特区建立的目的是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促进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依照法律的规定享有立法权、行政管理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通用自己的货币,财政独立、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
第三,经济特区是大陆的地方行政机构,虽然有较多经济自主权,但管辖权归省或直辖市,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经济特区内全面行使中国国家主权,经济特区是扩大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比较成功的好形式。特别行政区的事务由当地人进行管理。即特别行政区的政权机关由当地人组成,中央人民政府不派遣干部到特别行政区担任公职。

2.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县行政区域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设立的条件不一样:
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地方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即省级,市级,县级),除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需上报国家批准外,其他各地方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只需各地方政府批准即可。

2.行政级别不一样:
各地方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根据重视程序不同,设立的行政级别也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政级别都要比同等级的地方行政区域高半级。

3.政策不一样
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着重于发挥枢纽作用,即对内对外辐射作用,沟通中外经济联系,通过外引内联促进内地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为繁荣经济作出贡献;因此享受了比地方行政区域更多的优惠经济条件,比如免征或减征所得税,汇出税,关税,进口税和工商税等税收,减化行政审批手续,提供优惠贷款,优先发展交通、电讯,供水、供电等生产、生活设施,而这些是地方行政区域享受不到的。

(2)经济区与行政区区别是什么扩展阅读:

一、国家对开发区实行优惠政策:

1、区内开办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的生产性企业(统称开发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市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2、对开发区企业征收的地方所得税,需要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开发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决定。

3、开发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商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汇出税。

4、外商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开发区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依法给予减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其中,提供资金、设备的条件优惠或者转让的先进技术,需要更多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开发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决定。

5、开发区企业进口自用的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交通工具和办公用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税。

6、开发区企业用进口的免税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加工的产品转为内销时,对其所用的进口料件,照章补税。开发区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石油、成品油和国家另有规定的产品外,免征生产环节的工商税;内销产品照章征税。

7、在开发区企业中工作或者在开发区内居住的外商人员,携带进口自用的安家物品和交通工具,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证明文件,在合理数量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税。12个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电讯畅通,供水、供电充足,生产、生活设施齐备,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县级行政区:

1、县级行政区是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行政区划总称,其管辖乡级行政区,为乡、镇的上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2、按照三级行政区划体系区分,县级行政区属于第二级行政区,为直辖市(国家一级行政区)的行政分区;

3、按照四级行政区划体系,县级行政区属于第三级行政区,为地级行政区的行政分区。

4、中国的县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历代行政区划虽有变更,但变化不大。

3. 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有什么异同

特别行政区是指根据宪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而设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的建立构成了我国单一制的一大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我国具体情况下的创造性运用。 根据1984和1987年中英、中葡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在中国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的同时,分别设立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有助于维持香港与澳门的繁荣和稳定。
PS:198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成立,同年7月改名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与保护区管理局合署办公。卧龙特别行政区是中国四川省的一个特殊政区,现有人口5343人,由卧龙镇和耿达乡组成,行政区划属汶川县管辖,隶属于四川省人民政府,但实际管理则是由四川省林业厅负责。卧龙特别行政区的辖区与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全重合。
经济特区是在国内划定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它地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特殊政策的特定地区。在我国,是中国政府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实行特殊政策的地区。在经济特区内,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和减免,外汇结算和利润的汇出,土地使用,外商及其家属随员的居留和出入境手续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从特征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外部资金、特别是外国资金进行开发建设的特殊经济区域;从功能上讲,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这既是对经济特区特殊政策、特殊体制、特殊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和实际作用的概括和总结。
经济特区的目的和作用可以概括为:(1)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2)引进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3)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4)加快特定地区经济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速度,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对全国(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吸纳和辐射作用(5)获得更多的土地出售、出让和出租收益。

4. 什么是行政划分区什么又是经济划分区呢

1.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指国家对辖境进行的行政分区。
或者说,它是指国家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根据政治、经济、民族、历史等各种因素的不同,把领土划分成大小不同、层次不等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政权机关进行社会管理的制度。
简言之,若行政区划按三级制,则各级为中国一级行政区即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即第二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即第三级行政区;若行政区划按四级制,则各级为省级、地级、县级和乡级。
2.2009年,马庆林鞍照区域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要求,采用外部扰动一致性标准划分经济区域,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5个经济区域,分别为北方经济区、长江流域经济区、东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

5. 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的区别有哪些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但又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 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有着本质区别.经济特区是在我国一定的区域内,根据经济发展条件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以达到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目的.因此,经济特区不属于行政区域划分,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我国现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等经济特区.

6. 经济区域、自然区域 行政区域的异同点。异同。

同点:都是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的地理区域。
异点:稳定性不同,自然区域最为稳定,经济区域次之,行政区域最为不稳定(比如现在的省级单位和刚解放已有大不同)。
暂时想到这些,有新的我再修改吧。

7. 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区县行政区域有什么区别

区别如下:

1、设立条件不一样:

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地方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即省级,市级,县级),除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需上报国家批准外,其他各地方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只需各地方政府批准即可.

2、行政级别不一样:

各地方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根据重视程序不同,设立的行政级别也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行政级别都要比同等级的地方行政区域高半级,比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在地级市的,但他的行政级别就跟地级市一样,而地级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官一般都是由地级市的副市长或相关局长亲自挂帅.县级的由副县长挂帅.

3、政策不一样

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目的就是发展经济,着重于发挥枢纽作用,即对内对外辐射作用,沟通中外经济联系,通过外引内联促进内地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为繁荣经济作出贡献;因此享受了比地方行政区域更多的优惠经济条件,比如免征或减征所得税,汇出税,关税,进口税和工商税等税收,减化行政审批手续,提供优惠贷款,优先发展交通、电讯,供水、供电等生产、生活设施,而这些是地方行政区域享受不到的.

(7)经济区与行政区区别是什么扩展阅读:

发展沿革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自改革开放初期建立以来,艰苦创业、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大胆实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对外开放、体制创新、产业集聚、科技创新、集约用地、城市建设等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 。

1984年,中国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了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化,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经开区建设也从沿海地区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拓展。

经开区作为沿海开放战略以及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几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为中国构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做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内地国家级经开区的加快建设,经开区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基本覆盖了中国主要的经济区域。同时,经开区的内涵不断拓展,经济水平快速提高,产业结构显着优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总体水平最高、利用外资最多、投资环境最优的现代化产业重要集聚区。

我国设立国家级开发区主要有三大背景:第一,接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需要。初衷主要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制造业,扩大出口创汇,替代先进材料和零部件的进口。第二,特区成功经验的推广和放大。在沿海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特区试验成功后对外开放战略的组成部分。第三,充分发挥沿海港口城市的优势,将对外开放与发挥国内工业基础相结合的尝试。

8. 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含义,联系与区别,并举出五个以上我国现有的经济区组织形式

含义:

经济区:以城市为经济中心,以专门化生产为主体,将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方向大体一致的行政区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地域。经济区是在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由多种生产要素组合的地域经济组织形式。

行政区: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三个级别;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联系:

经济区是以城市为经济中心,以专门化生产为主体,将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方向大体一致的行政区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地域。

区别:

经济区是在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由多种生产要素组合的地域经济组织形式。

国家在一级政权内部,为了实现某一单项职能的管理而划分的区域,作为一种行政区划。

经济区组织形式:

1、由省、市、自治区联合而成的经济协作区,如上海经济协作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2、由跨省市的毗邻地区联合而成的经济协作区,如淮海经济协作区,包括苏鲁豫皖接壤的徐洲,枣庄、临沂、商丘、淮北、宿州、阜阴、蚌端口等15个地市。

3、由省内地、市、县组成的经济协作区,如长、株、潭经济区,包括 长沙、株州、湘潭。

4、岛、廊房、保定、承德、张家口。

5、由分散在一个地区的城市群组成的城市经济协作网络,如长江沿岸 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包括从四川省的渡口市起经重庆、武汉、南京、直至上海、在沿江 3590 多公里地带内的 23 座城市。

(8)经济区与行政区区别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分为省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三个级别;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详细实行如下原则: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分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

9. 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含义

经济区
又叫综合经济区,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具有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并在全国经济联系中担负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中国的经济区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每一个经济区,应根据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展一个或数个具有全国或区际交换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以及辅助性部分,自给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使区内国民经济个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经济区具有以下特点:
①客观性。它作为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认识的。
②区域性。它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相对合理的地域组成范围,有四至与边界,可表示在地图上,并可度量。
③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它包括不同等级和层次,每个上一级经济区是若干个下一级经济区的有机集合,各个层次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等级的地域经济单元。
④开放性。每个经济区不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通过复杂的物质流、信息流、人流与其他经济区保持密切联系。
⑤发展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经济区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演变,经济区经历着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前者表现为地区经济特征的相对稳定,后者导致区域范围和区内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此需要重新划定经济区。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规模,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经济区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经济区已建成高度发达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而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只能称为“后备经济区”或“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区”。一个高效能的经济区是内部结构协调发展,当地自然、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并和区外保持畅通经济联系的经济实体。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可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两类。

行政区
行政区划就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具体地讲,就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行政区划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唯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行政区划因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而不同。行政区划的层级与一个国家的中央地方关系模式、国土面积的大小、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状况等因素有关。 一般说来,行政区划

阅读全文

与经济区与行政区区别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朗读的故事有什么类型 浏览:328
事业的辉煌怎么形容 浏览:166
什么叫爱情衣服 浏览:362
黄山美女照镜在哪里 浏览:551
贝的故事来源是什么意思 浏览:393
什么叫龙凤婚姻 浏览:582
入闽健康申报怎么弄 浏览:239
60年女鼠佩戴什么能保健康 浏览:230
南昌事业单位退休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424
东北美女怎么去黑头 浏览:960
事业编入职体检做哪些项目 浏览:113
华夏幸福楼盘哪些 浏览:925
事业单位都有哪些具体分类 浏览:161
日本美女僵尸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974
安庆美女明星有哪些 浏览:769
兔年与虎年婚姻如何 浏览:404
什么是县机动事业编 浏览:846
如何让心里一直感到幸福 浏览:763
哪个城市是红色健康码 浏览:70
爱情中的你们都有哪些乐趣 浏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