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唐朝经济为什么比宋强

唐朝经济为什么比宋强

发布时间:2022-08-26 13:00:47

⑴ 中国最强盛的朝代是那个,曾和友人讨论是唐,也有人说是明,唐强或宋强的依据是什么拜托各位了 3Q

唐朝的强大从财富上可看出:藏富于民,而宋朝人民没什么钱紧紧是国家有钱也就是:藏富于朝。但从这点可看出那个朝代真正强大,这也是史学界公认唐朝的原因之一

⑵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那么唐朝和宋朝谁更胜一筹呢

比军事的话唐朝除了领土其他的还真不比宋强 如果想拿军事粉大唐 有两个东西诸位可千万别提啊 一个是契丹 一个是吐蕃 如果爱拿宋朝岁币说事的话 唐朝还真没送过岁币 送的都是嫁妆…送的可不比宋朝少 而且宋朝送的多是多 但是做生意都赚回来了……………唐对吐蕃可是上万上万的去死的 这就是拿轻骑兵对撞重骑兵的后果(相对唐军 吐蕃军那玩意就是重的)说句题外话 唐朝的领土说实话 都是捏软柿子捏出来的碰到硬一点的就只有…………

论经济如果大家觉得唐朝强于宋朝的话 那你们否认的不是宋朝 而是中国人几百年来的辛苦…………
比人口的话北宋年间人口始越一亿……

爱拿西夏说事的看看这个
-------------------------------------------
西夏“唱歌作乐田地,都被汉家占却”——《续资治通鉴长编》;“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宋史》
“开拓疆境幅员三千余里,其四至:正北及东南至夏国界,西过青海至龟兹国界,西至卢甘国界,东南至熙、河、兰、岷州,接连阶、成州界。”——《皇宋通鉴长编记事本末》
-------------------------------------------

如果要吹宋的经济 那网络贴吧那个被转烂的网文可以无视了 那网文曾经大言不惭的说宋的经济占世界百分之八十 不过这是假的 宋的经济虽然发达 但没那么变态 美国还是有人统计过 懒得发图了 那学者算得是百分之二十

整天在那叫嚣着重文轻武的 希望你们不要人云亦云……宋朝的敌人都是属于斯文败类形的强大对手!要是稍微有点不重视武备后果就是悲剧。。北宋末年就是日久承平了 结果金人玩偷袭就悲剧了。。。如果爱拿重文轻武军事制度说事 宋朝顶多玩玩潜规则 明朝都光明正大的搞了个文官督师却没人说。。整天说宋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说宋朝重文轻武习气重 不过啊……每次谈到军人社会地位,大唐府兵就要泪流满面啊~ "时关或富实,人尤尚气,乃耻之,至有熨手足以避府兵者" 兵不识将 将不识兵其实唐朝也很严重

《新唐书·兵制》: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整天说宋朝皇帝不铁血 。。你给我弄马来 没马什么铁血不铁血都是P话

⑶ 宋朝很富,到底有多富

多少年来,历史书上学到的知识和公开发表的论着中所描述的宋朝是个“积贫积弱”的朝代。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本人由于考试需要去查看一些历史文献时发现,宋朝,这个朝代被我们严重的误解了很多很多年。真实的宋朝是怎么样的呢? 宋朝,绝对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而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朝代!
也许有人会讲:大唐帝国才是中国国力最强盛的朝代。唐宋两个朝代相比较一下:

唐朝主要是军事、外交表面上比宋强;但就经济、生产力水平上讲宋朝比唐朝强;尤其是经济上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富有的时代。宋代整体上科技也比唐代强。
唐朝人口最盛时有五千多万人口(唐朝100年后才恢复并超过隋朝极盛时的水平),宋朝人口最盛时突破一亿。即使是南宋时的人口也比盛唐多一千多万。唐宋差距有多大?是1:2的差距。
唐朝最盛之时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竟发展到52座。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17与52的差距。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宋史》载,“东京居民有20万户。”按每户8人计算(前文“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一说可证,当时没有计划生育,人均寿命较高,中等户一般都有子女10人左右,大户“可达30—40人),大约有人口150万左右。再加上数十万禁军(水浒中称“80万禁军”),几万皇亲国戚、政府官员及其家眷、佣仆,流动商贩、游民和外国侨民,东京人口应当不下200万!这一数字不但超越了唐代的长安、洛阳,即便放在今天,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特大城市。而11世纪时欧洲最大的城市伦敦、巴黎、威尼斯等人口均不超过万人,到13世纪(南宋后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仅有10万人口(今天听到人们称苏州为“东方的威尼斯”我就觉得别扭,宋朝的苏州不知比威尼斯富庶繁华多少倍)。不只是东京,宋代10万户以上的城市还由唐代的十多个增加到40多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南京之后,世界上第4、第5个人口超越百万的大城市。北宋时,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人口均在百万以上。
唐朝的城市在夜里宁静漆黑,宋朝的城市在黑夜喧闹灿烂。宋朝已出现了最早的夜市。宋城在黑夜里是的光明之城。宋朝的城市是昼夜不息的商业涌动的城市。始终坚持着“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所以宋朝的商业洪流、经济的繁荣进步增长即使在黑夜也不曾停息中断。唐宋差距有多大?是每天12小时与24小时的差距,是昏黑宁静与光明喧闹的差距。
唐朝从贞观到天宝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使垦田面积的增加了二百多万顷。宋朝从开宝到天禧用了40多年使垦田面积的增加了二百多万顷。从农业耕地面积发展效率上说宋朝是唐朝的2. 5倍。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2与5的差距。
唐朝耕地面积最高约为620万顷,宋朝耕地面积最高约为524万顷。唐尺比宋尺小,唐代一亩约合今0.783亩,宋代一亩约合今0.974亩。换算成今亩算唐朝耕地面积为485万多顷,宋朝耕地面积为511万多顷。唐朝、宋朝都有隐田现象,而宋朝更严重。唐朝耕地面积最高估算折合市亩为6亿亩,宋朝耕地面积最高估算折合市亩为8亿亩。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6与8的差距。

唐朝平均每亩约1.5石,宋朝平均每亩约为2石。宋朝平均每亩比唐朝提高30%。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1.5与2的差距。唐朝耕地一年一种,最高亩产2石。宋朝耕地一年两种,有的地方甚至是三种、四种。最高亩产达6至7石。唐朝因耗粮之故而屡有禁酿之法,而宋朝正相反,宋政府鼓励酿酒。这正说明宋朝农业的强盛与发达。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2与7的差距。
唐朝重要水利工程收到显着效果的有九十一项,宋朝重要水利工程收到显着效果的至少有四百九十六项。宋朝对领土的开发利用程度远大于唐朝。用宋人的话说:“昔人足迹所未尝者,今皆为膏腴之壤。”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91与496的差距。
唐朝是小农经济社会,宋朝是商品经济社会。唐朝以“农业立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农税是国家税收的根本。宋朝以“工商惠国”,是以商业为主的商业经济,商税是国家税收的根本。所以宋人说:“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小农经济社会与商品经济的差距。唐政府绢帛收入最高额为740万匹,宋政府细绢收入则高达2445万匹。这只是税收,如果按产量算差距更大,而且唐朝的绢帛在质量也和宋朝相距甚远。“唐绢粗而厚,宋绢细而薄。”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740与2445的差距。是粗厚与精细的差距。
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的32万7千贯。宋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宋神宗时铜币506万贯,铁币为 88万贯。两者相差的近20倍。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30与500的差距。这还不包括宋朝政府发行流通的纸币。而且宋朝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也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一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量代表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与实力。铜钱是足值货币,它本身的价值就超过它的面值。如果一年相差10多倍,十年、百年相差多少倍?唐宋差距有多大?唐朝与宋朝的经济总量差距有多大?是足值货币总量千倍以上的差距。
宋朝时期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贫穷落后的野蛮与黑暗中摸索——欧洲也不例外。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城里一个看城门的士兵。近年来更有人通过黄金价格折算,计算出北宋的人均GDP达2280美元!这一数据即便是放在今天来衡量也是了不起的成就。虽然这样的计算并不科学,但是史学界公认的看法是,宋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的50%以上,最高达80%! (2013年我国的GDP才占世界GDP总量的8%)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比世界其他地方最好水平至少富裕一倍!宋朝的富裕首先表现在朝廷的岁入(年财政收入)上。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宋朝经过100年的发展,岁入为1.1613亿贯,神宗变法后最高达1.6亿贯,大约为盛唐的7倍,按照银钱的一般兑换率1贯折合一两白银计算,约合白银1.6亿两(考虑到有宋代铜钱一直紧俏短缺的因素,这一数值可能被大大低估)!即便是失去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亿贯。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呢?明隆庆5年(1571)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张居正改革后的万历28年(1600)年,岁入400万两。明末天下大乱,明政府为抵御后金和剿灭农民起义军,先后加派辽、练、剿“三饷”,横征暴敛,每年也仅得1000万两左右。这时距南宋灭亡已300多年,明朝在国土面积远大于宋朝的情况下,年财政收入连北宋的1/10都不到!清朝比明朝略好些,顺治7年(1650年)岁入1485万两,200年后的咸丰年间,约为3000万-4000万两。而此时中国人口已近4亿,超过北宋2—3倍。直到清朝灭亡前那有限的几年里,在改变征收体制、计算方法和一系列外因的作用下,国家岁入才达到宋朝的水平。
支持宋朝庞大财政收入的不是横征暴敛、竭泽而渔,相反,宋人的生活水平相当高。即便在被宋徽宗胡天胡地折腾了20多年后的北宋末期,真正因为生活不下去而造反的人也很少。(试看《水浒》中的梁山好汉,有几个是因为饥寒交迫才落草的? )宋朝的财政收入高,是基于宋朝发达的经济,特别是繁荣的商业。以熙宁10年(1077)为例,北宋税赋总收入为7070万贯(不含左藏库、封桩库),其中农业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 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宋朝堪称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

相比之下,唐朝最鼎盛的时期财政收入不过3500万两。
唐朝首都有140多个行业,宋朝首都有440多个行业。宋神宗时开封就有六千四百多家大中型工商业者,有八、九千家小商小贩。南宋时杭州城外都是“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宋朝的产业结构的多样化、精细化与系统化远远超过唐朝城市。宋朝比唐朝多的每一新兴行业创造的价值是难以估计的。每一个新兴行业的出现,都说明宋朝的蓬勃发展。每一个新兴行业创造的价值也是难以估计的强大。如宋朝新兴产业私人印刷业,把书籍大量翻印买到辽国、高丽、日本等国。宋商人用知识科技给宋朝换来大批利润。唐朝没有私人印刷业,更谈不到出口创汇了。唐宋差距有多大?是140与440的差距。是0与300的差距。
唐朝的南方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是落后的蛮夷之地,所以在唐代文人笔下的南方竟是环境恶劣的“烟瘴之地”,乃“蛮夷之乡”、“化外之国”。唐朝从始至终在南方长江流域没有一座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而宋朝的南方长江流域杭州、苏州、成都都是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唐宋差距有多大?是“南方地恶”、“江南瘴疠地”与“苏湖熟,天下足”、“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差距。是落后、贫穷与繁荣、富强的差距。
唐朝的奴婢“律比畜产”,宋朝的奴婢是“雇佣良民”。唐朝的佃农、奴婢是奴,宋朝的佃农、奴婢是人。唐朝的农奴像狗一样在市场和驴一起被买卖。“奴婢贱人,类同畜产”“买奴婢、马牛驰骡驴等,依令并立市券。”他们没有人的自由只是主子的私有财产。 “奴婢、部曲身系于主”、“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他们没有翻身的一天,永远是奴。而宋朝的佃农有人身的自由,“不愿开垦者,即许退田别佃。”他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地主、商人、将军、官员。唐宋差距有多大,是畜产与良民,奴与人的差距。
唐与宋更大的差距是人与人的差距,唐朝的印刷术只用于印制佛经而未用于印刷书籍传播文化知识。所以唐朝文盲多,没有多少读书人。宋朝的印刷术广泛用于传播知识,推广文化。所以宋时的中国人读书更容易。所以文盲相对少。宋人自豪的说:“宋三百年间,锓板成市,板本布满天下,而中秘所储,莫不家藏而人有。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读书者事半而功倍,何其幸也。”唐朝是非学习型社会,宋朝是学习型社会。 “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宋时的中国人比唐时的中国人更有文化、更有教养、更有内涵、更有情趣。更幽雅、更浪漫、更幽默、更爱国。用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说:“13世纪的中国人似乎比其先人更善感、更浪漫。13世纪的中国人也显示了某种好奇心和扩大了视野,这又是前几个世纪中看不到的。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会使唐代祖先感到惊异。由于其谦虚有礼,富有幽默感,以及其社交的生活趣味和交谈艺术,他们成了中华文明所曾经产生出的最精巧和最有教养的人格类型。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历史中,我们得到的一般印象是:他们能自然而然的自我约束,而且其生活中充满了欢乐与魅力。”
唐与宋最大的差距是文明的差距、文明力量的差距。盛唐虽大,却保持着“李唐承袭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重心本在西北一隅,当唐代中国极盛之时,已不能不于东北方面采维持现状之消极政略。”南宋虽小,却奠定了“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为领导的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点。”唐把中国逐渐的变成蛮夷,宋把蛮夷逐渐的变成中国。唐朝还没到一半就已经让西域、河北、陇右、山东等等这些本是中国传统文明固有的领土统统的蛮夷化。宋朝始终以强大的文明力量君临天下,以经济、文化、政治、科技、艺术、工艺等综合国力,侵略着周遍蛮夷。辽国、女真、西夏、吐蕃、回鹘、大理、高丽、日本等等无不被宋朝文明所征服。蒙古人留给中国的广大疆域就是被宋朝文明所征服的代价。

宋朝矿产业、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印刷业、军工业、金融业、饮食业、种茶业、制糖业、酿酒业、建筑业、制盐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等等无一不远远领先于唐朝。唐朝很多地方和宋朝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止是相差一倍、几倍,而是十几倍,甚至是百倍、千倍。宋朝是一个革命的时代,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是一个大爆炸的时代。“钢铁革命”、“燃料革命”、“印刷革命”、“城市革命”、“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瓷器革命”等等,何为革命?革命是创新,革命是巨变,革命是质变。唐朝与宋朝的差距不只是量的差距而是质的差距。日本文史家内藤湖南认为:“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古代与近代的差距。
宋朝最遭人诟病的是军事的羸弱,不仅未能像汉唐一样在草原上大展雄风,而且连本属于汉地的幽云十六州都未收回,北宋时和契丹签订“澶渊之盟”,最后被金国所灭;南宋则更加屈辱,先是向金称臣,后被蒙古所灭。所以,宋朝历来被认为是积贫积弱的一个朝代,丧权辱国的一个朝代,因而也被人认为是令人感到屈辱的一个朝代。
从表面现象来看确实如此。但如果深入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则会发现:其实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朝代,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兵役制度,宋军可以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常备雇佣军,且待遇极为优厚(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今日的美军),当时也只有宋朝有实力实行募兵制。其中最具独创性的举措就是“荒年募兵”,每当一地闹灾荒百姓生存不下去时,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一人当兵,则全家温饱无虞。宋代农民起义较少且规模都不大,荒年募兵功不可没!宋朝的军事实力,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虽然因为承平日久,不免文恬武嬉,但在外患的压力下,宋朝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宋代的军事训练、武器装备水平都是一流的。在统一中土之战中北宋军队表现出的势如破竹的强大战斗力令人刮目相看。南宋初年,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宋军愈战愈强,打得不可一世的金军节节败退,并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胆寒之声。宋史专家朱瑞熙先生在新修订的《中国大网络全书》“宋朝”条目中,修正了以往强调宋朝对辽金等国处于劣势地位的说法,认为北宋与辽朝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尤其是“澶渊之盟”以后。南宋与金朝,除宋高宗统治的前15年外,在“绍兴和议”之后的长时期内,双方实力相当,谁也奈何不了谁。南宋后期,蒙古军南下攻宋,南宋在长达45年的时间里对蒙元这一劲敌虽处于劣势地位,但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而蒙古的崛起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异数”,对当时所有的国家来说,蒙古都是“千年未有之强敌”,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然而,蒙古军征服世界遇到的最强劲对手就是南宋!
不信各位可以比较这样一组数据;
蒙古征服西辽用了1年;
蒙古征服花刺子模用了1年半;

蒙古征服罗斯联盟(今俄罗斯)用了5年;
蒙古征服波斯和阿拔斯王朝用了8年;
蒙古征服西夏用了10年;
蒙古征服金朝用了22年;
而蒙古彻底打败人们印象中所谓文弱的南宋居然用了45年! 而且这也是蒙古军最大规模的调兵遣将,以举国之兵进攻一国,还要通过迂回包抄(灭亡大理后形成两面夹击)、多年苦战之后才艰难取得胜利,这在蒙古征服史上是仅有的一次。更令蒙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大汗(蒙哥)也在南宋的钓鱼城下受伤殒命,南宋成为蒙古人最难啃的一块骨头。“积弱”之说,难以成立。
专家们诟病为“军事软弱”的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不包括统一战争和国内战争)的胜率超过了70%;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本人看了《新唐书》《旧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续资治通鉴》《宋会要辑稿》等书籍统计出来的,能力有限,或有错漏,但>70%是没问题的。)

说到《澶渊之盟》,大家感觉就跟提《南京条约》差不多。
《澶渊之盟》的内容大体上有这么两条: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以后,谁家的皇帝年纪大,谁家皇帝就是哥哥。
二、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

第一条,今天看,这不但不是不平等,甚至是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的。
第二条,今天大家骂条约不平等,主要原因应该是这第二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想:十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大宋的岁入,是一亿两,打宋辽战争,每年军费是五千万两!
关键在于第二条的第二款,两国开始自由贸易。
这“岁币+自由贸易”可太厉害了。
辽国除了卖羊卖马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需要的。开始辽还卖一些马,后来发现大宋的骑兵越来越多,就不敢再卖马了,萧太后下令谁出口马,杀谁全家,结果,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对宋贸易巨额逆差。大辽收的岁币,到年底全被大宋赚的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
经济学的角度看,岁币更像今天中央支援边疆建设的财政补贴。

大辽不懂经济,后来就干脆不发行货币了,反正发行出来,也没老百姓认,即使大辽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
要了大辽老命的货币战争,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始了。(个人认为,这招才是最狠毒的。)
结果是,一百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输入大宋。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了大辽的每一个毛孔。
金灭辽,大宋跟金打了一下,发现也打不过金,就跑到南方继续与金玩货币战争,大金不知是计,接受了“岁币+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也放弃了货币发行权,全国继续使用大宋的货币,结果一百年后,大金也虚得不行了。
今天的古代钱币收藏界,很难找到辽和金的铜钱,反倒是宋的铜钱既质量好,又款式多,数量多的比清代的还便宜,就是这场旷日持久三百年的货币战争的遗迹。蒙古灭金后南侵,大宋的群臣拒绝议和,非要PK蒙古,结果,汉族的历史从此走入黑暗。
其实历史上蒙古人最初是想跟大宋继续“岁币+贸易”游戏的,只不过价码要的比金高了,价码再高,它也是要用大宋铸的币,可惜啊!!!

宋朝通过铸币,实际掌握了北方的财政权。北方的原材料与劳动剩余价值,通过自由贸易和使用南方的铸币,源源不断的输入南方,换回南方的商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壮观的南北货币战争,持续了整个辽、金与宋对峙的三百年历史。 宋亡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症结在于“家天下”的政体本身。尽管赵匡胤以其超人的智慧设计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但他却无法保证自己的子孙能和自己一样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能够和自己—样勤国是,励精图治。综观两宋惊人相似的灭亡,无不与他的不肖子孙道德沦丧和战略失误有关。

道德沦丧。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王朝和国家的衰亡都从道德沦丧开始,两宋也不例外。由于北宋历经了政治上从积极改革到意气用事再到私欲横行,军事上从求胜心切到战而不利再到一味求和,文化上从宽厚仁和到故步自封再到寡廉鲜耻,最终无可奈何走向衰亡的过程。而到了南宋,连改革的勇气都没有了(南宋诸君,除了宋高宗,大都平庸),守着半壁江山在主战还是主和的争论中逐渐走向荒淫无耻、腐化堕落。而这一切问题的出现,都指向于当权者的道德沦丧。支撑有宋一代精神脊梁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和“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士人风骨”。这种风骨,在北宋表现为苏轼笔下的“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泣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在南宋表现为文天祥笔下的“天地正气”:“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然而到了北宋和南宋末期,拥有“士人风骨”的社会精英,几乎全部被排斥在了权力核心之外。当朝君臣尤其是士大夫的无耻,造成“乱自上作”,“败自下生”,“社会灰化”,统治面临崩溃的边缘。蔡京之流之于宋徽宗,贾似道之流之于宋度宗,将人世间骄奢淫逸、荒唐无耻之事发挥到了极至。宋徽宗身为一国之君居然夜出狎妓,贾似道身为宰相却把斗蟋蟀当成军国重事,说明这个王朝道德沦丧到了何种程度! 而两宋的悲剧在于,当朝君臣的无耻造成了两宋的灭亡,而在野的社会精英却成为抗敌救亡的中坚力量(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页。宋朝是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而中国历史上两次汉奸高潮出现在明末和抗日战争时期),但是最终无力回天。
战略失误。北宋灭亡,直接诱因是联金灭辽;南宋灭亡,直接诱因是联蒙灭金。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前门驱狼,后门引虎,遭受更加惨痛的劫难。唇亡齿寒的道理宋人不是不懂,然而当权者的鼠目寸光导致了战略上的极大被动。每一次宋人都低估了新崛起的野蛮民族的力量。辽与宋有世仇,但澶渊之盟后,宋朝以自身强大的“软实力”逐渐使之“汉化”,换来了长达百年的相对和平局面。但是联金灭辽却使野蛮的金人在联合作战中摸清了北宋的虚实,得到燕云十六州后更发现这是进攻中原的绝佳“跳板”,结果一鼓作气,长驱直入,导致北宋灭亡。蒙古崛起后,南宋统治者居然未能“吃一堑长一智”,联合蒙古攻打已经汉化的金朝。尽管金哀宗遣使宋廷,指出“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必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必然之理也。” 但南宋君臣一意孤行毫不理会。结果灭金之后才发现,蒙古虎远甚于金国狼。倘若南宋君臣能看清形势,暂时搁置仇恨,制定有远见的战略规划,助金国抵御蒙古,待机而动,则局面可能大不相同。以南宋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援金,估计金国可再多支撑10 年,加上金国本就能抵抗的22年,南宋有30多年的时间来以备强敌。可惜南宋坚持联蒙灭金,在加速金国灭亡的同时也加速了自己的灭亡。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与蒙古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后,南宋居然没有在全国实行“紧急状态”,更没有全民皆兵,依旧在按部就班地发展经济,享受文治的成果。也许南宋朝廷这样做确实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南宋亡后人口约为战前74%,而金亡后人口只有战前的11%左右),但是亡国之痛和由此导致的中华文明的巨大倒退却令人扼腕叹息。
这就是大宋,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也最令人痛心的充满枯涩记忆与回味的大宋!

请采纳

⑷ 唐朝,宋朝繁荣时期

唐朝主要是军事, 外交表面上比宋强 ; 但就经济,
生产力水平上讲宋朝比唐朝强尤其是经济上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富有的时代 。 宋代整体上科技也比唐代强 。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
所以个人认为宋朝要比唐朝强。下面是我找到的关于唐宋差距的资料:
唐代汉民族的发展并不像外表上显示得那样强大,相反地,宋代汉民族的发达,其健全的程度却超出一般人想象。”————日本近代史学泰斗和田清先生

唐朝大部分是乱世,用宋朝人的话说:“凡唐之世治如此其少,乱日如彼其多。其治安之久者,不过数十年。”以明朝人的话说:“唐自高宗以后,非弑械起于宫
闱,则叛臣讧于肘腋,自开元二十余年粗安而外,皆乱日也。”
宋朝大部分是治世,用元朝人的话说:“自景德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用明朝人的话说:“宋之富盛,过今(明)远矣。”
唐宋差距有多大?是乱世与治世的差距
唐朝人口最盛时有五千多万人口,宋朝人口最盛时突破一亿。即使是南宋时的人口也比盛唐多一千多万。所以宋人宣称:“生民以来,能济登兹者,未有如大宋之隆
也。”唐宋差距有多大?是1:2的差距。唐朝最盛之时人口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也只有17座,而北宋末年超过10万以上的城市竟发展到52座。唐朝与宋朝
的差距有多大?是17与52的差距。

唐朝的城市在夜里宁静漆黑,宋朝的城市在黑夜喧闹灿烂。宋朝已出现了最早的夜市。宋城在黑夜里是的光明之城。宋朝的城市是昼夜不息的商业涌动的城市。始终
坚持着“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所以宋朝的商业洪流、经济的繁荣进步增长即使在黑夜也不曾停息中断。唐宋差距有多大?是
每天12小时与24小时的差距,是昏黑宁静与光明喧闹的差距。
唐朝从贞观到天宝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使垦田面积的增加了二百多万顷。宋朝从开宝到天禧用了40多年使垦田面积的增加了二百多万顷。从农业耕地面积发展效率上说宋朝是唐朝的2. 5倍。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2与5的差距。

唐朝耕地面积最高约为620万顷,宋朝耕地面积最高约为524万顷。唐尺比宋尺小,唐代一亩约合今0.783亩,宋代一亩约合今0.974亩。换算成今亩
算唐朝耕地面积为485万多顷,宋朝耕地面积为511万多顷。唐朝、宋朝都有隐田现象,而宋朝更严重。唐朝耕地面积最高估算折合市亩为6亿亩,宋朝耕地面
积最高估算折合市亩为8亿亩。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6与8的差距。

唐朝平均每亩约1.5石,宋朝平均每亩约为2石。宋朝平均每亩比唐朝提高30%。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1.5与2的差距。唐朝耕地一年一种,最高亩
产2石。宋朝耕地一年两种,有的地方甚至是三种、四种。最高亩产达6至7石。唐朝因耗粮之故而屡有禁酿之法,而宋朝正相反,宋政府鼓励酿酒。这正说明宋朝
农业的强盛与发达。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2与7的差距。
唐朝重要水利工程收到显着效果的有九十一项,宋朝重要水利工程收到显着效果的至少有四百九十六项。宋朝对领土的开发利用程度远大于唐朝。用宋人的话说:“昔人足迹所未尝者,今皆为膏腴之壤。”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91与496的差距。
唐朝是小农经济社会,宋朝是商品经济社会。唐朝以“农业立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农税是国家税收的根本。宋朝以“工商惠国”,是以商业为主的商业经济,商税是国家税收的根本。所以宋人说:“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小农经济社会与商品经济的差距。
唐政府绢帛收入最高额为740万匹,宋政府细绢收入则高达2445万匹。这只是税收,如果按产量算差距更大,而且唐朝的绢帛在质量也和宋朝相距甚远。“唐绢粗而厚,宋绢细而薄。”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740与2445的差距。是粗厚与精细的差距。
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
的32万7千贯。宋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宋神宗时铜币506万贯,铁币为
88万贯。两者相差的近20倍。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30与500的差距。这还不包括宋朝政府发行流通的纸币。而且宋朝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也进入
商品流通领域。一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量代表这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与实力。铜钱是足值货币,它本身的价值就超过它的面值。如果一年相差10多倍,十年、百年相差
多少倍?唐宋差距有多大?唐朝与宋朝的经济总量差距有多大?是足值货币总量千倍以上的差距。

唐朝首都有140多个行业,宋朝首都有440多个行业。宋神宗时开封就有六千四百多家大中型工商业者,有八、九千家小商小贩。南宋时杭州城外都是“民物阜
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宋朝的产业结构的多样化、精细化与系统化远远超过唐朝城市。宋朝比唐朝多的每一新兴行业创造的价值是难以估计
的。每一个新兴行业的出现,都说明宋朝的蓬勃发展。每一个新兴行业创造的价值也是难以估计的强大。如宋朝新兴产业私人印刷业,把书籍大量翻印买到辽国、高
丽、日本等国。宋商人用知识科技给宋朝换来大批利润。唐朝没有私人印刷业,更谈不到出口创汇了。唐宋差距有多大?是140与440的差距。是0与300的
差距。

唐朝的南方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是落后的蛮夷之地,所以在唐代文人笔下的南方竟是环境恶劣的“烟瘴之地”,乃“蛮夷之乡”、“化外之国”。唐朝从始至终在南
方长江流域没有一座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而宋朝的南方长江流域杭州、苏州、成都都是超过百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唐宋差距有多大?是“南方地恶”、
“江南瘴疠地”与“苏湖熟,天下足”、“天上天堂,地下苏杭”的差距。是落后、贫穷与繁荣、富强的差距。

唐朝的奴婢“律比畜产”,宋朝的奴婢是“雇佣良民”。唐朝的佃农、奴婢是奴,宋朝的佃农、奴婢是人。唐朝的农奴像狗一样在市场和驴一起被买卖。“奴婢贱
人,类同畜产”“买奴婢、马牛驰骡驴等,依令并立市券。”他们没有人的自由只是主子的私有财产。
“奴婢、部曲身系于主”、“奴婢既同资财,即合由主处分。”他们没有翻身的一天,永远是奴。而宋朝的佃农有人身的自由,“不愿开垦者,即许退田别佃。”他
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地主、商人、将军、官员。唐宋差距有多大,是畜产与良民,奴与人的差距。

唐与宋更大的差距是人与人的差距,唐朝的印刷术只用于印制佛经而未用于印刷书籍传播文化知识。所以唐朝文盲多,没有多少读书人。宋朝的印刷术广泛用于传播
知识,推广文化。所以宋时的中国人读书更容易。所以文盲相对少。宋人自豪的说:“宋三百年间,锓板成市,板本布满天下,而中秘所储,莫不家藏而人有。无汉
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读书者事半而功倍,何其幸也。”唐朝是非学习型社会,宋朝是学习型社会。
“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宋时的中国人比唐时的中国人更有
文化、更有教养、更有内涵、更有情趣。更幽雅、更浪漫、更幽默、更爱国。用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话说:“13世纪的中国人似乎比其先人更善感、更浪漫。13
世纪的中国人也显示了某种好奇心和扩大了视野,这又是前几个世纪中看不到的。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会使唐代祖先感到惊异。由于其谦虚有礼,富有幽默感,
以及其社交的生活趣味和交谈艺术,他们成了中华文明所曾经产生出的最精巧和最有教养的人格类型。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历史中,我们得到的一般印象是:他们能自
然而然的自我约束,而且其生活中充满了欢乐与魅力。”

唐与宋最大的差距是文明的差距、文明力量的差距。盛唐虽大,却保持着“李唐承袭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全国重心本在西北一隅,当唐代中国极盛之时,已不
能不于东北方面采维持现状之消极政略。”南宋虽小,却奠定了“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为领导的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点。”唐把中国逐渐的变成蛮
夷,宋把蛮夷逐渐的变成中国。唐朝还没到一半就已经让西域、河北、陇右、山东等等这些本是中国传统文明固有的领土统统的蛮夷化。宋朝始终以强大的文明力量
君临天下,以经济、文化、政治、科技、艺术、工艺等综合国力,侵略着周遍蛮夷。辽国、女真、西夏、吐蕃、回鹘、大理、高丽、日本等等无不被宋朝文明所征
服。蒙古人留给中国的广大疆域就是被宋朝文明所征服的代价。

宋朝矿产业、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印刷业、军工业、金融业、饮食业、种茶业、制糖业、酿酒业、建筑业、制盐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等等无一不
远远领先于唐朝。唐朝很多地方和宋朝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止是相差一倍、几倍,而是十几倍,甚至是百倍、千倍。宋朝是一个革命的时代,是一个突飞猛进的
时代,是一个大爆炸的时代。“钢铁革命”、“燃料革命”、“印刷革命”、“城市革命”、“农业革命”、“商业革命”、“金融革命”、“瓷器革命”等等,何
为革命?革命是创新,革命是巨变,革命是质变。唐朝与宋朝的差距不只是量的差距而是质的差距。所以日本文史家内藤湖南认为:“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
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唐朝与宋朝的差距有多大?是古代与近代的差距。
宋朝最遭人诟病的是军事的羸弱,不仅未能像汉唐一样在草原上大展雄风,而且连本属于汉地的幽云十六州都未收回,北宋时和契丹签订“澶渊之盟”,最后被金国所灭;南宋则更加屈辱,先是向金称臣,后被蒙古所灭。所以,宋朝历来被认为是积贫积弱的一个朝代,丧权辱国的一个朝代,因而也被人认为是令人感到屈辱的一个朝代。
从表面现象来看确实如此。但如果深入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则会发现宋朝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维持三百二十年,已经是奇迹了,宋朝的军队并非是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至少其行为是情有可原的。
一、宋朝的立国在军事上先天不足。宋朝立国时,北方的契丹已经先立国几十年,它在后晋的石敬塘手里抢去了幽云十六州,使得中原的北大门洞开;同时产马地在北宋建立之前即被西夏和辽国占有,所以北宋一直少马,难以和北方的少数民族骑兵对抗。所以宋朝的立国是相当捉襟见肘的。
二、
宋朝碰到了多个空前强大的敌人。首先,从数量上来说,宋朝碰到的对手是最多的。(对手是指有较大实力能征服别的蛮族而且向中原王朝进攻的蛮族,如果中原王
朝只需要少数的军队就能镇压,就算不上对手,如汉朝时候的羌族,宋朝时候的交趾;如果从不进攻中原王朝,如唐朝时的回纥,在唐朝衰微的时候也没有进攻过唐
朝,宋朝时候的大理国,也就算不上对手,)两汉的对手就只有匈奴一个,唐朝的对手也就突厥,明朝时候的对手是蒙古和满族,而宋朝时候的对手多达四个:契
丹、党项、女真、蒙古。
其次,从力量上看,宋朝碰到的对手都是空前强大的。理由如下:(1)、匈奴、突厥是处于文明前野蛮阶段,而宋朝的对手契
丹、党项、女真、蒙古以及明末的满族是处于正向文明阶段进化的阶段(这些蛮族的文明进化与唐朝的文明输出及宋朝的文明兴盛有很大关系,在后辽的时候,后辽
甚至以宋朝的年号为自己的年号)。这产生了以下差别:1、经济基础不同。前者完全靠自然条件生存,自然条件恶劣的话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其兴也勃焉,其
亡也忽焉;而后者则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根本上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其经济基础更加稳定而强大。正因为如此,除西汉的匈奴正处于上升阶段以外,东汉的匈
奴、唐朝的突厥都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正处于衰落阶段被中原王朝灭掉的。2、国防条件不同。匈奴、突厥没有国防观念,因此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时长驱直入,而后者则已经有很强的国防观念,并且修筑了坚实的国防设施。3、野心不同。前者的野心就是到中原来抢劫,对土地没有野心;而后者的野心大大增加,契丹已经知道了土地的重要性,因而对幽云十六州非常看重,而女真、蒙古则一直想统一天下做皇帝。4、军事领袖的强弱不同。前者没有产生真正强有力的军事领袖,而后者则产生了非常杰出的军事家,如耶律阿宝机、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2)、西汉的匈奴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强盛时期,而东汉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则处于没落阶段的衰败时期。而宋朝的对手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则都处于强盛时期,并且一伙强于一伙。

以,匈奴、突厥是纯粹的游牧民族,其力量在于彪悍的体魄,强健高大的战马和快速的反映机制,其目标在于抢劫,所以相当与一群强悍的有武装的强盗;而契丹、
党项、女真、蒙古则不仅保持了游牧民族的强悍和快速,而且有比较稳定的经济基础、坚实的国防设施以及善于运用兵法的军事领袖,其目标在于土地甚至统治全
国,所以他们已经超越了前者而成为一个强大的有极大野心的掠夺型的武装国家。所以宋朝遇到的敌人强大而可怕。
有对比才有鉴别,我们首先分析汉唐明在对匈奴和突厥时的表现,然后再对比宋朝对外时的表现。
匈奴是中原王朝碰到的第一个劲敌,强盛的时间比较久,到汉朝的时候也正处于上升阶段,曾经和赵国有过战争,互有胜负,秦朝时候蒙恬率大军北却匈奴,汉朝开国时曾有“白登之围”,后通过和亲暂时解决了问题,在吕后时匈奴曾致信侮辱吕后,到文景之时一直保持和亲,并赐玉帛。汉朝一开始也是对匈奴采取一种妥协退让态度。汉武帝时期依靠文景之治积累起来的经济基础对匈奴展开反击,通过三次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是令很多人感到自豪的事情。但深入实际,就会发现汉武帝时期也只有在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天才的将领时期才能打胜仗,而当这两位天才将领去世以后,汉朝就败多胜少了,李陵、李广利甚至还投降了匈奴,匈奴在汉武帝末期又开始嚣张起来了。可见,汉武帝倾举国之力,也未能消灭匈奴,却弄得天下空虚,户口减半,民怨沸腾,差一点天下大乱。
东汉击败匈奴和唐朝击败突厥都是在他们正处于衰落期,并且当时遭受大天灾,所以击败他们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并且唐朝在开国时曾向突厥称臣。

朝在明成祖时曾大败蒙古,史称“疆域远迈汉唐”。但深入分析就会知道,明朝时候的蒙古早已雄风不再,因为他们已经经过几十年的中原生活,被彻底腐化掉了,
同时内部纷争不已,所以并不强大。而“土木之变”则纯粹是皇帝荒唐、宦官误国的结果,而并不是蒙古有多么了不起的强大。
而到宋朝立国时,面对的
敌人已经远非匈奴、突厥、明朝时的蒙古可比。如果说,匈奴、突厥、明朝时的蒙古是一些强悍的强盗的话,而宋朝面对的敌人就是一个强大而富有侵略性且处在上
升时期的武装国家。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宋朝像汉唐击败匈奴、突厥一样击败契丹、西夏、女真、蒙古,已经是不现实的问题了。后人对这一点反倒糊涂,而当时的
政治家对这一点则是心知肚明的。宋太宗时期曾两次发动对辽国的战争,都遭到臣下的反对,赵普和李肪甚至在宋军节节胜利的时候上书反对北伐,批评宋太宗是
“乐祸求功”。而宋太宗在经过两次较量之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采取了防御的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宋朝立国的先天不足,宋朝也只能采取防御为主的策略,它已经不具备那种以进攻立国的条件了。即使这个时候仍然是唐太宗在位,恐怕也只能如此了,况且唐太宗时曾率大军进攻高丽也大败而归,他对高丽也无可奈何。
平心而论,宋朝的防御政策还是相当成功的。至少不是很多人所说的那样--一触即溃。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宋朝的军制没有弱点,因为宋朝的国策是防御型的,所以进攻能力不强,但防御能力还是很强的。
我们再来分析宋朝的历次战役,可以发现也有辉煌的时候,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遭遇强敌,但仍拼死抵抗,虽然失败,但屡败屡战,极其悲壮,可歌可泣,而决不是像后人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懦弱怯战。

太祖时期宋辽有过一些小规模的战役,宋军基本上取得了胜利;太宗时期曾对辽发动过两次大规模战役,旨在夺回幽云十六州,都先胜后败,但辽国侵入宋境也马上
失败,后人认为当时如果是宋太祖在位的话,肯定会取得胜利,这种说法有道理,因为毕竟宋太宗不是军事天才,但也不能乐观地认为宋太祖能把辽国灭了,宋辽之
间基本上实力平衡,要彻底打破这种平衡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后人相当看好的汉武帝、唐太宗在位的话,也肯定是无可奈何的,因为战争是靠实力说话,而不是一
相情愿的;其后的“澶渊之盟”,与宋真宗的厌战有关,如果当时有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很可能可以大败辽国,甚至乘机夺回幽云十六州,但从结果来说,也是可
以的,毕竟保持了宋辽百余年的和平,赐点财物给它也无关紧要,并且在外贸中都赚了回来的。后人之所以认为“澶渊之盟”是一个耻辱,是因为汉唐虽然也与蛮族
签定过城下之盟,但最后都报了仇的,洗刷了耻辱的。但后人没有认识到的是,与一群实力不能与中原王朝相提并论的蛮夷签定城下之盟当然是耻辱,但与一个相当
强大的国家签定城下之盟则应该是很正常的了,就像今天和美国签定一个协议,只要协议的内容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就是可以接受的,而不是什么耻辱。其后与西夏
有过多年的战争,互有胜负。宋辽、宋夏战争体现了宋朝的进攻能力不行,但防御能力是很强大的,因为西夏也并不能真正侵入到宋境。
靖康耻给中原王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其后的宋金战争刚开始宋朝方面很狼狈,但后来慢慢转入了反攻,后面宋朝甚至略占上风,但赵构葬送了这一大好的反攻
时机,保持了宋金之间的平衡。这里虽然确实耻辱,但也应该注意到,此时经历了元佑更化、绍圣新政、宋徽宗乱政等折腾,宋朝正处于衰落的时候,一个朝代衰落
的时候碰到比契丹更凶狠的敌人,灭亡也是自然的事情,而后面南宋能够重建,转入反攻,实现中兴,也是个奇迹。可以设想,如果汉朝元帝或者成帝时期碰上女真
一样强大的敌人,可能连半壁江山都保不住,而唐朝即使在极盛时期遭遇安史之乱之后也就再也振作不起来了,而如果安史之乱以后再遇到女真一样强大的敌人,中
国也可能早就灭亡了。所以,一个朝代衰落的时候遇到如此强大的敌人而能立足,虽然屈辱但仍值得肯定。况且宋金战争中各路军民拼死抵抗,很少有投降的,更没
有所谓望风而降,其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史所罕见。
应该说,宋朝确实很不幸运,在遭遇了契丹、党项、女真之后,女真也已经腐朽的时候,却遇到了更难对付的敌人--蒙古。蒙古的崛起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奇迹。
不幸运的还不止这些,还有宋朝这个时候又是衰落的时候,碰上宋度宗这个弱智皇帝。但即使如此,宋朝在这个征服了世界的敌人面前也有过骄人的表现--在宋理
宗时期宋蒙战争中宋朝少有败过,蒙古多次被宋军击退。而即使在后面襄樊之战后,宋朝在失去了藩篱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过一溃千里的情况,各路宋军节节抵
抗,将帅以身殉国,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蒙古灭亡金国只用了五年时间,但灭亡南宋却用了四十五年,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蒙古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灭亡南
宋。这种情况和明朝末年的满清入关甚至抗日战争比起来,更可以看出宋朝时期那种高昂的民族精神。文天祥则是这种精神的最高代表。
所以,两宋三百年虽然宋军从未在草原上展示过他的雄风,甚至是一路的溃败与退却,但事出有因,并且宋军节节抵抗、屡败屡战,其精神可歌可泣。如果汉朝或者
唐朝像宋朝一样碰上那么多的那么强的敌人,结果还未必能像宋朝一样壮观。一个明显的例证则是明朝,明朝初年也号称辉煌,甚至“疆域远迈汉唐”,但在既衰之
蒙古手里遭遇“土木之变”,再出一个满清就亡了国,并且亡国之时各路将帅望风而降,全然没有一点民族气节。如果说宋亡给历史留下了悲壮的一叶,那么明亡给
历史留下了耻辱的一叶。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⑸ 宋朝被称为是屈辱的朝代,为何很多人认为宋强于唐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存在三百余年,二度倾覆,似乎一直在战败,给人一种好像宋朝非常孱弱的感觉,但是其实宋朝只是军事实力没有那么强,这是受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影响,但是就其他方面而言,宋朝的发展未必比唐朝差,实际上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具体表现如下:

一、经济繁华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 在宋朝第一次出现了纸币“交子”,可见宋朝经济之繁华。

宋朝的强大不在它的军事实力上,而在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繁荣的文学,先进的科技等都是宋朝强大的表现。

⑹ 唐朝是不是古代最繁荣昌盛的朝代

不是 是大宋

宋朝,绝对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而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朝代!

首先说说宋朝继承的政治遗产,北宋立国是在五代十国四分五裂的基础上的,汉朝、唐朝则不一样。汉承秦制,唐承隋制,这些都是这两个朝代强大的基础。

支持宋朝庞大财政收入的不是横征暴敛、竭泽而渔,相反,宋人的生活水平相当高。

唐朝的印刷术只用于印制佛经而未用于印刷书籍传播文化知识。所以唐朝文盲多,没有多少读书人。宋朝的印刷术广泛用于传播知识,推广文化。所以宋时的中国人读书更容易。所以文盲相对少。宋时的中国人比唐时的中国人更有文化、更有教养、更有内涵、更有情趣。更幽雅、更浪漫、更幽默、更爱国。

⑺ 唐朝和宋朝,哪个朝代更加开放

我认为唐朝,在唐朝时期无论是对待女性的地位,经济看上去更加开放。首先唐朝在世界的影响力比宋强,西方人知道中国有个唐朝。第二一统天下算不了宋,而南宋算不上朝,北宋后期开始到南宋天天打仗,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中。厉害的是宋朝对银矿的开采力度非常大,一年的开采量定是唐朝N年的税收总和,以至于家家户户能用得上银制餐具。

相较下来,他们两个朝代的开放程度并没有相差太多。那时候可以说可以女扮男装在社会上走动是唐朝,可是与她们与男性的接触机会并不多,而晚上的宵禁更是限制了百姓的夜生活。由于宋朝的程朱理学,女子的规矩还是比较大的,但废除了宵禁,女性们也可以穿着低胸衣走上大街,或是游玩,或是工作。

⑻ 唐宋两代哪个实力更强

文化:
宋朝强些。宋朝出现了纸币,宋朝的文人在唐朝诗歌的基础上,创造了宋词.唐宋八大家,宋朝就占了一半.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文化。他是中国历代朝代中 经济最发达的 国民文化最兴旺的 科技创新成果最多的 人口基数增长最健康的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 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繁荣鼎盛朝代

军事:
唐朝强。宋朝重文轻武,不信任武将,老以为他们要造反,谁出头就杀谁。除了有重文轻武的因素外,宋朝的征兵制也有问题。 宋朝时基本上边关一直受到夏、辽、金、蒙古的侵扰不得安宁。朝庭一直在赔款,经济也受到相当严重的影响。

生活水平:]
宋朝强。
当时GDP占全世界的50%还要多,比今天的美国还要强大。人口超过20万的镇(四大名镇:朱仙镇、景德镇、汉口镇、佛山镇)都有好几个,而欧洲当时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都没有几个。

阅读全文

与唐朝经济为什么比宋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事业编辞职的时候需要办什么手续 浏览:110
婚姻错了怎么才能重新开始 浏览:598
散文和故事哪个好 浏览:753
队长在给灰灰讲什么故事呢 浏览:445
美女帅哥群怎么添加 浏览:594
事业单位市直的和新区的哪个好 浏览:86
包头幸福路五号街坊是什么构造 浏览:758
在王蓝莓的幸福生活中怎么开饭 浏览:898
归乡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浏览:431
幸福到家什么时候开播 浏览:187
美女现在纹眉多少钱 浏览:120
长沙市跟福州市哪个地方经济好 浏览:384
第三十七卦怎么解释事业 浏览:573
这样的婚姻到底有没有什么意义 浏览:454
当天真遇上爱情的结局是什么 浏览:615
通达海外事业部是做什么的 浏览:962
爱情公寓里酒吧的酒是什么酒 浏览:380
阿里云智能事业部在杭州哪个区 浏览:74
小美女不戴胸罩什么样子 浏览:75
人要怎么样才幸福 浏览: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