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宗教行业经济与行业前景怎么样

宗教行业经济与行业前景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8-26 03:32:03

㈠ 宗教学专业的前途在哪

毕业后主要在互联网、贸易、金融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互联网/电子商务教育/培训/院校

2、贸易/进出口

3、金融/投资/证券

4、计算机软件

5、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6、服装/纺织/皮革

7、酒店/旅游

8、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宗教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宗教学的基本理论,较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大宗教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我国的宗教法规和政策,受到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社会调研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以知识和人才为资本的咨询企业逐渐兴旺起来,其革新能力、创造精神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的咨询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端人才越来越抢手,如一些高级市场、策划、项目管理类人员等。

㈡ 宗教学专业属于文科还是理科 就业前景怎么样

宗教学专业属于文科专业,理科也招生,主要是理论研究

㈢ 现在佛教用品的市场前景怎么样

第一、流通行业终端渠道分布狭窄,购买不便,少数人利用垄断的经济地位牟取暴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坑害广大消费者,市场亟需整顿,消费者急切盼望科学管理的新兴运营模式;
第二、市场流通中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未实现透明化,;
第三、信息传播渠道狭窄,广告宣传力度不够,急需更多大型的专业佛教用品展会、专业佛教用品导购杂志、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和品牌传播模式的建立;
第四、相当多的商店经营者素质很低,甚至不懂佛教文化,不懂民俗文化,缺乏吉庆生肖风水用品相关知识,影响了文化传播的质量,产品、企业、市场的文化内涵相当贫乏,造成了品牌内核的缺失。
第五、购物渠道不畅通,经营分散,缺少专营机构。众多消费者无法方便快捷的买到需要的产品。

因此,从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情况看,现有市场尚处于低层次的粗放式运营状态,这严重影响了佛教品市场的扩张速度,大大降低了投资利润率,也影响了优秀的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的广泛正确传播。因此建立起规范化、专业化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才能真正满足广大消费者巨大的需求,真正为投资人带来巨大回报,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带动文化产业的健康运营,从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市场需求
佛教用品需求市场无比庞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仅佛教工艺品交易量已数十亿计算。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大陆已经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佛教工艺品制造基地,中国大陆在佛教工艺品行业的地位逐渐凸现。
第一、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拥有佛具用品、民俗用品、吉庆用品、生肖用品、风水用品的消费能力与消费倾向,同时消费人群呈现高收入、高层次、高学历的发展倾向。
第二、寺院庙庵香火旺盛,人流络绎不绝,法物大量流通;
第三、市场经济的繁荣,商业文化的普及,一方面带来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的稳步上升,物质收入上的提高带来了精神文化上的享受需求,另一方面扩大了吉祥吉庆用品的消费,节日假期、红白喜事、亲朋聚会、商业往来都需要吉祥吉庆用品的衬托、点缀、助兴。如今,礼品消费已经成为持续增长的金质产业。
第四、家庭形态的多样化、生活视角的多元化、交流往来的网络化让生肖用品市场迅速膨胀,不仅未成年人市场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成年人、社会主流人士之间亦十分重视生肖用品这种独特的祝贺形式。
第五,结合现代科学原理与传统形式的各类风水用品已经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中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风水学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产业优势
经营佛具用品实质是经营文化,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积淀无法在短期内模仿到。因此,佛具用品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远远低于其它行业。
(一)行业优势
1、佛教文化用品为新兴产业,市场竞争力小
佛教文化根深蒂固,但经营佛教用品的企业相当少,主要是企业自身文化素养不够,加上早期人们观念的限制,除了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极个别企业在经营外,其他中小的城市,多是以小商铺零售为主,未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经营模式!急需一个整合各方资源的专业企业来引导市场!
2、涉及生活网络,市场需求量大
佛教用品由于其蕴涵的文化特性,是对美好生活和事业前景的象征,因而被人们广泛用于商务活动、收藏馈赠、婚丧嫁娶、日常朝拜等!佛教信众遍布大江南北,佛教用品是这些信众日常礼佛的必备。同时商业的迅速发展,也加快了对这些有着美好愿景意义的礼品的需求。
3、经营方式灵活,具备多样性
商家现代企业制度运营,先进的理念,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可灵活运用连锁经营,经销代理、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满足不同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需求。

㈣ 学习宗教学出路如何,将来收入多少,就业录如何 除了中央民族大学以外还用那些大学2010年开设了宗教学

宗教学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的宗教学研究逐步与世界接轨。在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上已经有了重要的突破,而在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伦理学、宗教政治学、宗教文化学这些分支学科方面的研究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同是,宗教的现实问题,即宗教同现代科技社会的矛盾冲突与相互促进,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国开展宗教学教学和研究的时间还不长,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还不足。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和相关研究机构从事宗教事务管理、理论宣传、政策调研、教学与研究等工作。

㈤ 宗教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咨询/顾问
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以知识和人才为资本的咨询企业逐渐兴旺起来,其革新能力、创造精神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咨询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端人才越来越抢手,如一些高级市场、策划、项目管理类人员等。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咨询业基层队伍不断扩大,但塔尖人物还是难以寻觅,甚至有企业开出3万元的月薪来求得资深的项目管理经理也就不足为奇了。
行政/后勤
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学术/科研
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着,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知识劳动和知识要素正在成为按劳分配的主要依据;知识所依附的主要对象,即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责任重、贡献大的人,收入明显提高,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与一般劳动者的薪酬水平的差距,在市场供需调节过程中日渐扩大,科研事业单位中集聚着大批的高科技人才,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也处于快速变革之中。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业无疑是当今市场最具诱惑力的一块蛋糕,在其他传统行业逐渐步入微利时代的今天,教育、培训业却以“低投入、高产出”的巨额赢利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人事
公司的人事隶属于办公室部门,属于人事管理的最原始阶段。主要的工作就是统计考勤、并按月上交考勤汇总表,处理人事方面的各类表单,各类红头文件的编目、整理,简单的招聘。所谓的招聘,保安部门带来已经试用几天的人员,来在人事这边报个到,简单的面试一下,走走场而已。

㈥ 大学的宗教学专业学什么呢就业方向在哪前景如何

如果学的好,是人材,佛学院直接留用。 如果是佛教的话 进修佛学院 佛学院分为佛学院和佛学研究院 一般佛学院毕业后都会分配到各个寺院 或留在本地的寺院 佛学研究院则是研究佛教经典一类的东西 可以讲经说法类的人才 。

宗教学 The Study of Religion 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通过宗教现象研究宗教的起源、演化、性质、规律、作用等的人文社会学科。 按其研究方法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两大类。前者用描述方法进行研究,对宗教采取价值中立态度,侧重于宗教的历史性和结构性;后者用规范方法进行研究,不回避对宗教的价值判断,侧重于宗教的体验、命题和信念等的真实性和可接受性。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宗教学者首先建立了这门学科。一般以麦克斯·缪勒1873年发表《宗教学导论》、率先使用“宗教学”一词为其开端。因对宗教学研究对象、主体、目的和方法等的不同看法,西方宗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神学领域以外的学者一般只承认狭义宗教学,即纯历史性、客观性描述和比较、不带主观价值评断的宗教学,认为它是一门研究感性事实的经验学科、并非论述哲学主张的规范学科,因此既区别于相信神灵存在为前提的神学,也不同于否定神灵存在的无神论学说,而是把社会历史中存在的宗教现象作为其研究客体,探讨其起源与发展历史,考察其观念、行动及组织形态,分析其得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基础,找出其内在性质和规律、社会功能和作用。这些学者因强调对宗教的描述性展示而不同意采用带有规范意义的“宗教学”一词来概括其学科,突出历史性描述的学者称它为宗教史学,并使其成为国际宗教学学科组织和学术协会的正式名称,而突出比较性描述的学者则习惯称它为比较宗教学。但不少宗教学者本身又是哲学家或神学家,他们不同意把宗教学看成纯粹描述或理解的学科,认为不包括价值性判断和规范性研究的宗教学是不完备的,因此坚持一种广义的理解,主张将所有专门研究宗教现象的学科都归入宗教学,强调它应正视宗教的本质及价值取向问题,不能排斥对宗教的规范性、界定性研究。这样,狭义的宗教学包括对宗教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宗教史学、对各种不同宗教进行比较研究的比较宗教学、对宗教史实加以现象描述和抽象归类的宗教现象学、探究人类精神心理对宗教的体悟以及信仰者的各种宗教体验的宗教心理学以及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地理学、宗教生态学等描述性学科,而广义的宗教学则增加了从哲学、世界观的角度对宗教本质、宗教意义、宗教概念进行研究和界说的宗教哲学、回顾总结人们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宗教的鉴别与批评的宗教批评学和对各种宗教信仰观念和神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宗教神学等规范性学科。 发展简史 宗教学各学科的形成以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的宗教观察及研究为基础。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观察宗教现象,注意到各民族宗教的不同。公元前6世纪伊奥利安哲学家色诺芬尼就曾指出,不同民族各自按照本民族人物特征来塑造本民族的神灵形象,由此展示的神性自然会直接反映出其民族特性。前3世纪的昔勒尼学派思想家欧黑美鲁也曾在其《圣史》中论及他在印度洋海岛上所发现的古庙金柱之铭文,认为这些铭文所载众神均由古代英雄、国王、部族祖先等神化而来。这些看法已将神灵问题作为其单独分析、探讨的对象,并试图从相关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找到正确答案。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思想家亦注意到其他宗教的神学价值和存在意义等问题,他们曾研究对比不同宗教,尝试着勾勒宗教发展的历史。这种学术传统在整个中世纪得以保存发挥,培根、托马斯·阿奎那和库萨的尼古拉等人都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过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问题,库萨的尼古拉还曾以“一种宗教的多种崇拜方式”的说法来为各种宗教求同存异。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人们对宗教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而近代基督教海外传教活动也为之提供了接触其他宗教的众多机会。到17、18世纪时,一些欧洲学者开始对宗教系统研究,出现了一批描述宗教现象和宗教历史的着作,如赫尔伯特的《论异教》、休谟的《自然宗教史》和布罗塞的《论物神崇拜》等。18、19世纪之交,西方学者开始接触并研究古代印度、波斯和埃及的宗教经典。1771年,法国学者杜白隆法译了波斯古经《阿维斯陀》,此后又用拉丁文译出印度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德国学者格罗德芬于1802年破译楔形文字成功。法国学者商博良也因1822年译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成果而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许多学者还展开了对古巴比伦宗教文献的整理研究。这样,埃及学、亚述学、伊朗学、印度学、希伯来学等新学科相继奠立,它们为系统研究宗教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和先进的研究手段。这一时期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也为宗教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西方人类学者对尚处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阶段的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土着民族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到有关原始文化及宗教的重要材料,出版了大量学术论着。此外,西方社会学的出现对宗教学的形成亦有直接影响。孔德和斯宾塞分别在法国和英国提出了社会演化的学说,创立了现代社会学体系,并对宗教的起源和演变赋予社会学意义上的探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宗教学资料积累和各分支学科开创的时期。泰勒于1871年出版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为原始宗教研究提供了重要思想和素材;缪勒自1875年以来开始主编出版多达51卷的《东方圣书集》;弗雷泽则在 1911~1927年汇编出版了12卷本《金枝,对法术与宗教的研究》;商特皮于1887年出版其《宗教史学教科书》,率先提出了对宗教现象学的探究;索德布鲁姆也于1913年发表其《自然神学与普通宗教史学》一书;冯特自1900~1920年写成的10卷着作《民族心理学:对语言、神话和习俗发展规律的探讨》,以及詹姆士1902年整理出版的其1899年爱丁堡大学吉福特讲演录《宗教经验种种》等使宗教心理学悄然诞生;而范·得·列欧1925年出版的《宗教现象学》一书则宣告了宗教现象学体系的真正奠立。 研究方法 在方法论上,宗教学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成果,把语言学、考古学、心理学、地理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等作为自己宗教研究的辅助学科,借鉴并采用了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范畴和方法,使彼此有了交叉互渗的关系。宗教学通行的研究方法主要为纵向描述、横向比较、以及现象学探究和精神分析方法。纵向描述着眼于时间意义,即对宗教发展的历史作尽量客观的叙述,以编年史的顺序来描写某一宗教或整个人类宗教的发展阶段、演变过程及兴衰史实,勾勒出宗教沉浮、变迁的整体连线。横向比较则立足于空间意义,即注重宗教在空间地域上的不同和形式种类上的多样,通过对不同宗教的比较而找出宗教的共同本质和意义,展示宗教的典型形式和具体特征。一般来看,这种横向比较包括形式上和内容上的比较。前者涉及对宗教发展形式及其结构形式的比较,这种结构大体为宗教的社会结构(如宗教组织、团体和机构),宗教的理论构成(如宗教中的神话、教义、学说),以及宗教的实践模式(如宗教礼拜、祈祷、献祭等仪式)。后者则寻求各种宗教在内容上的一致性,以便从不同宗教中找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如神灵观念、虔敬心理、信仰行为、神圣结社等。现象学探究方法是一种更为抽象、更具有本质性的比较研究方法,它借助于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现象学和诠释学的理论,主张根据宗教的本质结构来洞观宗教,即不依赖于宗教现象在时空中的位置和它对外在文化环境的依属来阐明这些现象,因而称之为中止主观判断的形象直观或本质直观。精神分析方法则从人的意识领域深入到潜意识领域,剖析人的“本能”对其精神生活和宗教行为的影响与支配,这种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侧重个人宗教心理和信仰精神问题而又发展到荣格对宗教社会性、集体性潜意识活动的分析研究。 研究范围 宗教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宗教的本质与要素、宗教的思想与观念、宗教的体验与情感、宗教的行为与活动、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或文化形态的关系等。 学术机构 宗教学领域的学术活动促成了国际性宗教学机构及其会议的诞生。1900年,各国学者在法国巴黎召开第一届国际宗教史大会,1950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七届大会上其正式机构国际宗教史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简称IAHR)宣告成立,当时曾定名为国际宗教史研究协会(简称IASHR),后省略“研究”一词。荷兰学者范·得·列欧当选为该协会首任主席。协会还自1954年起创刊并发行了《努曼》、《宗教学》等杂志,以反映宗教学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态。意大利学者比扬基为该协会现任主席。中国宗教学会于1979年成立,中国学者曾出席了第十四、十五和十六届国际宗教史大会。 宗教学是认识宗教现象的本质,揭示宗教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宗教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宗教与哲学、道德、法律、政治、文学、艺术一样,是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每一种社会现象,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部门都应该而且可能成为人类认识和科学研究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各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宗教学是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它不同于一般宗教观(宗教理论、宗教学说)有两点:其一是它在学科上的独立性。它以宗教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为认识对象,对它进行学术性的考察和研究,真正的宗教学,如同哲学、历史学、文学、政治学、法律学等学科一样,应该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其二是它在内容上的系统性。宗教学,应该是在对宗教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宗教的知识体系,而不仅只是个别性的观点和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对宗教各种问题的研究形成马克思主义宗教学。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方面的传大贡献在于把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历史唯物论。唯物史观用社会 的经济基础去说明一切上层建筑的特性和本质,用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来说明上层建设的变化和发展,这就揭示了上层建筑各部分的本质,为我们认识宗教世界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原则。我们虽然主张科学的宗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对于非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一切合乎科学的因素,我们都要认真总结,加以吸收,作为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借鉴.

㈦ 宗教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吗

从古至今,世界各地,人类文化的不同,精神文明的不同,也就导致人们的宗教信仰的不同,比如信伊斯兰教的印度人,信犹太教的犹太人,信基督教的美国人,信佛教的中国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法律也明文规定人们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不同的宗教也千差万别,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不同的宗教信仰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会在正反两个方面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可能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但是,不论怎样,宗教信仰都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追求不同宗教信仰的自由,所以,不论你是什么宗教的教徒,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力去为国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贡献。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地进步。

㈧ 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专业有哪些就业前景

本专业1989年开始招收宗教学专业大专生,1994年开始招收宗教学专业本科生。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本科专业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招生历史最久、招生培养规模最大的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将于2019年9月开始实施宗教学专业通和学园创新实验班培养计划,优先从哲学大类招收的新生中择优选拔。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哲学基础知识,系统的宗教学理论及各大宗教的基本知识,掌握我国宗教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宗教调查与理论研究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国际性学术视野和进一步培养潜质的宗教学专业理论人才,以及从事宗教事务管理、理论宣传、政策调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就业及深造前景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适合从事宗教学理论研究和行政管理、宗教事务管理、教育、宣传、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本专业就业率处于平稳状态,达85%左右;其中2018年深造率达50%以上,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出国学习。有多名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着名学府和科研单位。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逻辑学导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宗教学导论、当代世界宗教、佛教概论、道教概论、伊斯兰教概论、基督教概论、中国少数民族宗教、宗教人类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等。
本专业文理兼招,学制4年,合格毕业生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㈨ 宗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宗教出现的早期是有积极影响的,它可以配合统治体系,稳定社会秩序。但这个作用不断放大后就出现了弊端,那就是抑制人们的天性,以真善美之名扼杀人们的真善美,导致人们的思想被禁锢,社会发展陷入停滞。虽然这有违宗教的初衷,但一开始就作为统治者工具所使用的宗教,被统治者不加约束的利用到到这一步,出现这种悲剧是必然的。
宗教存在归属感,所以同宗教的势力之间的交流和贸易就会比较容易,但相对的,不同信仰的势力之间就会存在抵触和摩擦,这是相对的。现代的理论认为,这种影响有碍自由贸易和文化的自由交流,所以也不是好事。
现代宗教都有比较明确的哲学意义,宗教作为散播哲学的途径,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大概也就是哲学对社会的影响。
另外宗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其市场就是对其有归属感的信众。

阅读全文

与宗教行业经济与行业前景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归乡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浏览:430
幸福到家什么时候开播 浏览:186
美女现在纹眉多少钱 浏览:120
长沙市跟福州市哪个地方经济好 浏览:384
第三十七卦怎么解释事业 浏览:573
这样的婚姻到底有没有什么意义 浏览:454
当天真遇上爱情的结局是什么 浏览:615
通达海外事业部是做什么的 浏览:962
爱情公寓里酒吧的酒是什么酒 浏览:380
阿里云智能事业部在杭州哪个区 浏览:73
小美女不戴胸罩什么样子 浏览:75
人要怎么样才幸福 浏览:896
幸福拍手歌如何设计游戏 浏览:1001
单独事业单位考试多久出成绩 浏览:554
美女笑脸藏着什么 浏览:25
端口村幸福小区附近买什么好 浏览:383
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样故事 浏览:756
中国经济如今什么水平 浏览:42
朗读的故事有什么类型 浏览:329
事业的辉煌怎么形容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