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哪些问题
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以下问题:
经济复苏仍受到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
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加剧;
债务高企增大潜在风险;
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溢出风险;
大宗商品上涨推升通胀预期。
复苏情况:
欧盟经济复苏态势相对较差,2021年第二季度才开始复苏,欧盟和欧元区2021年增长预测为5%。而2020年欧盟经济下降了5.9%,这意味着2021年欧盟总体上无法恢复到2019年水平,预期要到2022年第一季度才可能回到2019年水平,目前欧盟对2022年经济增长预测为4.3%。
中国是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亮点,增长率将达到8%以上,明年有望维持在5.6%。非洲和拉美国家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复苏乏力,2022年非洲经济增长率预期只有3.9%,拉美2.3%,远远低于全球平均4.9%的水平。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为非洲和拉美国家抗疫提供援助,为他们的债务困境提供解决方案。
㈡ 全球如何才能从疫情造成的影响中恢复
我认为全球国家应该共同联手对抗疫情,因为在疾病面前,人类才是生命共同体。
㈢ 疫情下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如何
疫情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东移”进程。与欧美发达国家“集体熄火”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表现一枝独秀,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也是唯一保持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更跃升为当年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
越南、泰国等中国周边国家在控制住疫情后,迅速复工复产,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组。IMF最新预测指出,2021年亚洲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率将回升至8.3%,较全球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
“K形复苏”正成为全球担心的经济走势。不同于以往,本次全球经济复苏可能出现重大分化风险,这种分化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不同产业之间,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2月初提醒,尽管IMF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5%,但有150个经济体今年或将无法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应对疫情是否得力成为影响经济表现的决定性因素
面对疫情“黑天鹅”,各经济体采取了不同策略,严阵以待者有之,寻求“群体免疫”者有之,左右摇摆者亦有之。时刻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在令人揪心的同时,也成为检验抗疫的最严苛指标。同时,经济复苏的程度也与各国抗疫的成效呈现极大相关性,能够严格控制住疫情蔓延的国家经济复苏更为强劲。
经济复苏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新冠疫苗接种成为重要变量。国际组织对今年经济的乐观预期都建立在疫苗大规模接种的前提下,但是,当前新冠疫苗存在产能不足、分配不均等诸多难题。
㈣ 疫情下,各国的经济水平发生了哪些本质性的差别为什么
疫情下各国的经济水平都发生了一些本质上的差别,首先就拿中国来对比,就能够感受到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开始了,慢慢的减少了消费的次数,女性消费在购买东西的时候,都会先考虑一下这样的产品对自己是否有用,同时在考虑是否要购买。从中国就能够感受出来,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从而导致经济上面的一些问题。那么对于一些外国国家也会受到很严重的经济重创,随着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全球各地的物价都在有所上涨,也让很多群众们都表示难以接受。
也正是因为在中国有了这样的一些相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才会让很多中国人觉得自己生活在中国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情。但是再看一看外国的生活条件,根本就没办法和中国相提并论。
㈤ 特写:疫情下的非洲汽车强国
一直以来, 汽车 产业的扩张是南非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作为非洲的第二大经济体,以及非洲 汽车 工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一度被冠以“非洲底特律”之称, 汽车 工业占该国GDP总量的约6.8%。
在上一轮金融危机之后,当地政府曾制定了一项面向未来的计划,旨在推动 汽车 产业加速发展,以重振该国陷入困顿的经济。南非被誉为非洲 汽车 产业的心脏,也是全球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主要新车市场,该国的最终目标,是在非洲南部建立一个全球扩张的滩头阵地。
虽然与其它 汽车 强国相比,南非的电动 汽车 转型已落在了后面,但是自2018年始,该国政府就陆续与日产、宝马以及大众等 汽车 制造商谈判,希望将电动 汽车 的革命带到南非。但因为新冠肺炎的肆虐,当地的 汽车 制造商纷纷按下生产和销售的暂停键。
按照疫情的被动走势,南非雄心勃勃的 汽车 产业增长计划极有可能很难实现。当地负责 汽车 产业规划的相关官员近日向路透社表示,政府需要在税收上给予 汽车 产业部分减免,并放宽投资激励和补贴的标准,否则这场病毒大流行可能给 汽车 业带来永久性的打击。
政府援助迫在眉睫
为期五周的疫情禁售令,让南非的 汽车 制造业和零售业陷入整体停滞。南非全国 汽车 制造商协会(NAAMSA)首席执行官迈克 · 马巴萨(Mike Mabasa)向外媒表示,疫情让很多计划受到巨大影响,特别是一些中短期项目,在今年基本上不可能按计划实现。
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宏观性目标是,南非 汽车 工业的年产量到2035年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140万辆,并将本地生产的 汽车 零部件比例从39%提高到60%,从而提振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
马巴萨称,NAAMSA已要求政府放宽投资激励所需的最低工厂产能门槛,即年产5万辆 汽车 ,在当地多家 汽车 制造商认为,考虑到疫情危机的影响,这一要求对于现阶段的生产过于严苛。该协会还建议,政府可以使用2019年的产量数据和2020年的补贴标准作为疫情后的参考,因为今年的新车生产将受到重大打击。
在南非,NAAMSA代表了当地的41家公司,其中包括宝马、福特、梅赛德斯-奔驰、五十铃、日产、丰田和大众等巨头,这些公司每年在南非生产约60万辆 汽车 ,其中约65%用于出口。
梅赛德斯-奔驰南非分公司(Mercedes-Benz South Africa)表示,他们目前无法预测新冠肺炎对年度产销以及2035年产业目标的影响。该公司企业事务经理萨托 · 木塔博(Thato Mntambo)对路透社表示,他们已经与供应商和政府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搭建了稳固的伙伴关系,有信心找到抗击疫情的解决方案。
NAAMSA在今年4月提供的一份调查显示,由于新冠肺炎导致的为期三周的停工,南非 汽车 行业可能不得不为此裁员10%。这份日期截止为4月8日的全国调查估计,为期21天的全国限售令可能导致1%至10%的失业率,一旦限售政策延长到5月底,这一数字可能升至21%至30%。
因为疫情的肆虐,南非近三分之一的 汽车 行业从业者已经暂时失业。这项调查涵盖了南非的整个 汽车 行业,涉及46.8万名员工,从整车到零部件,包括正式员工和临时工。
该调研还显示,到4月底,南非 汽车 产业仅有51%至60%的员工能领到工资,而11%至20%的中小企业可能会面临倒闭。在截至5月底的一段时间内,估计关闭中小企业的可能性会上升至21%至30%。
跨国产业链陷入转移危机
NAAMSA的马巴萨警告称,如果 汽车 制造商在危机中为新车流动性而苦苦挣扎,他们可能无法完成每年90亿美元的出口订单,而那些专注于 汽车 客户的本土零部件制造商也可能遭受业务重创。
南非制造业相关的政府官员也表示,这种创伤可能是永久性的,一旦南非的 汽车 也遭受长期危机,会为摩洛哥等新兴竞争对手和泰国等更成熟的市场中心抢占份额铺平道路。
丰田南非分公司(Toyota South Africa)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 • 柯比(Andrew Kirby)也在上个月表示,南非在全球 汽车 行业供应链中所扮演的角色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其规模较小的零部件制造商的脆弱性。
这意味着,一旦南非的 汽车 制造商或零部件供应商无法正常交付产品,那些国际客户将迅速把业务转移到其它国家和地方。
南非 汽车 零部件及制造商协会的执行董事Renai Moothilal认为,规模较小的公司承受财务冲击的能力显然不同于大型公司,在疫情的打击下,小型企业极有可能无法生存,这将对政府提高本地产出和增加两倍就业的目标造成灾难性影响。
他表示,政府可以采取的手段包括豁免征税,以及对行业从业者的薪酬补贴和支持,但如果政府缺位, 汽车 行业将会在这场危机里丧失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在市场收缩中让此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一旦跨国公司将出口合同转移,并在另一个目的地投资生产,这种转移所带来的成本意味着迁回南非的可能性为零。”
已经有部分零部件制造商的海外总部释放信号,他们可能会将生产转移到南非以外的地区。
就拿南非本地供应商SP Metal Forgings (SPF)来说,他们约90%的业务集中在 汽车 行业,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福纳斯(Ken Manners)在最近向欧洲媒体透露说,仅最初三周的禁售就可能使公司损失了12%至15%的年度营业额。
另一家扎根南非的零部件供应商PDC则表示,他们预计,至少在封锁开始后的三个月内,其营业额将减少15%左右。该公司董事总经理格雷厄姆 • 史密斯(Graham Smith)表示,唯一庆幸的是,他们还为其它行业提供零部件,如果只从事 汽车 制造业,公司可能已经面临关闭的风险。
后疫情时代复苏艰难
南非运输业协会(TransUnion South Africa)公布的车辆价格指数 (Vehicle Price Index, VPI)显示,即使产销逐渐解封,该国下半年的 汽车 行业前景依旧较为悲观。与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第一季度新车销量减少了12%,其中3月份新车和二手车的销售分别同比大幅下降了35%和31%。
而且,该国新车价格涨幅在通货膨胀的重压下已经持续了两年多。在南非,VPI是衡量包含15家最大 汽车 制造商新车和二手车价格的重要指标,综合整个行业的 汽车 销售数据创建。
今年第一季度,南非新车价格指数从一年前的2.3%上升到4%,二手车价格指数则从2019年的1.8%轻微下滑到1.4%。
南非运输业协会 汽车 信息解决方案副总裁雷迪(Kriben Reddy)表示,该国第一季度的VPI报告描绘了2020年 汽车 行业的暗淡前景,南非整体经济在2019年底就已经陷入衰退,新冠肺炎爆发以前,业界普遍预测2020年的 汽车 销量将下降3%至5%,但疫情的爆发可能会导致新车销量进一步下跌。
“油价下降、利率下滑、经销商激励措施和低通胀等积极指标都很难推动消费者在第一季度购买新车,目前大家都无法预测,这样的被动将持续多久。失业率的上升、负面的汇率影响、被动的年化GDP增长率以及穆迪和惠誉的评级下调都对可支配收入造成了压力。”他认为,消费者信心下降将直接导致大宗商品购买的长期延迟。
南非运输业协会还分析称,随着可支配收入压力的增加,南非现阶段购买 汽车 的人越来越多地倾向二手车,VPI的报告显示,二手车与新车的比率已经从2019年第四季度的2.09上升到今年第一季度的2.13。
随着新车价格上涨,预计这一趋势在未来几个月将保持不变。对于 汽车 经销商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他们必须利用这个机会做出改变,以在大流行后的销售中保持竞争力。
为了生存,已经有经销商开始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或是在售车过程中加入更多的互联网化的元素,远程做生意,减少与消费者的身体接触。但是,这些创新性的营销活动会否在后疫情时代缓解销售压力,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到了5月初,南非的 汽车 行业已受益于已经宣布的部分税收措施,如推迟支付碳税,但该国紧张的公共财政依旧面临经济复苏的巨大需求,因为许多关键行业都陷入了整体困境。
更让当地官员焦虑的是,该国的债务评级目前已处于垃圾级,且经济萎缩不可避免,人们甚至质疑,政府后续将如何为已宣布的重振措施买单。与此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的肆虐,国外 汽车 的需求也大幅下降,这对依赖出口的南非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文/北岸
---------------------------------------------------------------------------
㈥ 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措施
疫情后通过从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出台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应急措施、做好基建项目复工和储备这几方面恢复经济。
主要有如下几点:
1、主要补贴受打击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文旅等行业,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发行专项债,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引导这些领域的投资,为实现产业长线投资、规模化投资、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本支持;
2、由于中小微企业应对突发和短期风险能力较差,涉及就业面广,要实施精准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因疫情带来的突发风险,降低经营成本,补偿突发风险成本;
3、对于人口流入地区的都市圈城市群进行适当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资,以刺激需求。
随着疫情防控的成效日渐显现,一系列已经出台的阶段性应急政策措施逐步落地,特别是后续还将适时推动出台一系列对冲政策,企业活力和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激发,国家经济运行必将回归常态,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全国传染病预防、控制、救治、监测、预测、预警、监督检查等项目。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实施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给予补助。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项目范围内,确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等项目,并保障项目的实施经费。
㈦ 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和发展从何处发力
这次新冠疫情对全球造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首当其冲的是生命健康安全,许多人在这场新冠疫情的战争中去世了,而世界的经济也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新冠肺炎带来大量的停工极大的影响经济首先,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出门购物,或者说国家对出行进行了管控,那么旅游业基本上是很难发展的,然后餐饮业也只能想办法转型外卖或者转型方便食品,以求尽量减少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而进口出口也会受到大量的打击,新冠肺炎严重的国家许多食品方面的出口都会被消费国所禁止。不仅仅如此,受到更多严重冲击的其实是小商贩,一旦没有人买他们的东西其实他们就没有任何收入,也不存在任何保障,所以说大部分的小商贩甚至一些小型公司都会倒闭,不少人都是失去自己的工作。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带来的大量的失业人口会使得消费力大量的确实,一时的经济波动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恢复,但是购买力的缺失使得不少地方都要通过消费券的形式来重新振兴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也对某些产业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游戏行业,直播行业等和室内娱乐有关的行业,还有一些快递以及社区电商,这种不需要出行或者少出行的行业都因为疫情获得了一定的机遇。
㈧ 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
1、新冠疫情继续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眼下,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迅速传播,导致许多经济体劳动力短缺现象加剧,而供应链持续不畅导致的供给紊乱也将继续拖累经济活动。
2、通胀高企继续困扰全球经济。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供应链瓶颈持续,港口堵塞、陆路运输限制及消费者需求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欧洲地区化石燃料价格几乎翻番,能源成本大幅攀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也带来了通胀上行。
短期内全球通胀或将保持在高位,直至2023年才有望出现回落。不过,随着相关行业供给改善、需求逐渐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且部分经济体退出疫情期间的非常规政策,全球供需失衡状况有望缓解,通胀形势或将好转。
3、在高通胀环境下,部分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紧预期愈加明显,将导致全球金融环境趋紧。目前,美联储已决定加快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并释放提前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信号。
美联储将从2022年3月起启动加息步伐。欧洲央行此前也宣布,将如期结束为应对疫情实施的紧急资产购买计划。
美联储提前加息会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货币汇率带来压力。更高利率水平将使全球范围内借贷成本升高,导致公共财政紧张。对于外汇债务高企的经济体来说,财政状况趋紧、货币贬值以及输入性通胀上升等多重因素将带来挑战。
各经济体政策制定者需要严密监控各类经济数据,为紧急情况做好准备,及时沟通并执行应对政策。同时,各经济体应进行有效国际合作,确保全球在今年摆脱疫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