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新绛怎样
好地方啊。新绛县,旧称绛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鼓乐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国果菜十强县。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临汾盆地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现属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
2. 运城市各县经济排行榜
1、地区生产总值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盐湖区 闻喜县 (增速)新绛县 绛 县 稷山县后三名:(总量)平陆县 垣曲县 夏 县 (增速)垣曲县 平陆县 临猗县 2、服务业增加值前三名:(总量)盐湖区 河津市 闻喜县 (增速)稷山县 闻喜县 夏 县后三名:(总量)夏 县 垣曲县 平陆县 (增速)绛 县 垣曲县 平陆县 3、财政总收入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盐湖区 闻喜县 (增速)闻喜县 平陆县 盐湖区后三名:(总量)夏 县 平陆县 绛 县 (增速)稷山县 绛 县 芮城县 4、一般预算收入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盐湖区 永济市 (增速)闻喜县 盐湖区 芮城县后三名:(总量)夏 县 绛 县 平陆县 (增速)夏 县 绛 县 万荣县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闻喜县 永济市 (增速)绛 县 新绛县 稷山县后三名:(总量)夏 县 平陆县 万荣县 (增速)临猗县 芮城县 垣曲县 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闻喜县 新绛县 (增速)绛 县 临猗县 新绛县后三名:(总量)芮城县 盐湖区 夏 县 (增速)芮城县 永济市 河津市 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垣曲县 新绛县 (增速)临猗县 新绛县 夏 县后三名:(总量)芮城县 盐湖区 夏 县 (增速)芮城县 永济市 河津市 8、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额前三名:(总量)垣曲县 平陆县 新绛县 (增速)新绛县 临猗县 绛 县后三名:(总量)芮城县 盐湖区 永济市 (增速)河津市 永济市 芮城县 9、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闻喜县 永济市 (增速)夏 县 新绛县 稷山县后三名:(总量)夏 县 万荣县 平陆县 (增速)芮城县 临猗县 盐湖区 10、非煤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闻喜县 永济市 (增速)新绛县 稷山县 万荣县后三名:(总量)夏 县 万荣县 平陆县 (增速)芮城县 夏 县 临猗县 11、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名:(总量)盐湖区 河津市 闻喜县 (增速)芮城县 绛 县 闻喜县后三名:(总量)垣曲县 夏 县 永济市 (增速)垣曲县 新绛县 稷山县 1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名:(总量)盐湖区 河津市 临猗县 (增速)芮城县 绛 县 临猗县后三名:(总量)垣曲县 永济市 夏 县 (增速)垣曲县 新绛县 稷山县 13、服务业投资前三名:(总量)盐湖区 河津市 新绛县 (增速)万荣县 绛 县 新绛县后三名:(总量)稷山县 垣曲县 夏 县 (增速)稷山县 夏 县 垣曲县 14、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盐湖区 临猗县 (增速)夏 县 平陆县 稷山县后三名:(总量)新绛县 平陆县 稷山县 (增速)河津市 永济市 盐湖区 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名:(总量)盐湖区 河津市 临猗县 (增速)稷山县 芮城县 永济市后三名:(总量)夏 县 平陆县 稷山县 (增速)垣曲县 新绛县 平陆县 16、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前三名:(总量)盐湖区 河津市 闻喜县 (增速)稷山县 新绛县 夏 县后三名:(总量)平陆县 夏 县 万荣县 (增速)芮城县 临猗县 垣曲县 17、外贸进出口总额前三名:(总量)闻喜县 河津市 永济市 (增速)夏 县 万荣县 盐湖区后三名:(总量)新绛县 万荣县 芮城县 (增速)垣曲县 绛 县 永济市 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夏 县 永济市 (增速)临猗县 芮城县 万荣县后三名:(总量)平陆县 万荣县 垣曲县 (增速)盐湖区 永济市 闻喜县 19、城镇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临猗县 闻喜县 (增速)临猗县 垣曲县 绛 县后三名:(总量)盐湖区 平陆县 稷山县 (增速)盐湖区 万荣县 永济市 20、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盐湖区 永济市 (增速)芮城县 万荣县 盐湖区后三名:(总量)平陆县 芮城县 新绛县 (增速)河津市 垣曲县 夏 县 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前三名:(总量)河津市 芮城县 临猗县 (增速)永济市 万荣县 夏 县后三名:(总量)平陆县 万荣县 垣曲县 (增速)垣曲县 盐湖区 平陆县 22、小麦产量前三名:(总量)永济市 芮城县 临猗县 (增速)稷山县 盐湖区 芮城县后三名:(总量)垣曲县 平陆县 绛 县 (增速)垣曲县 万荣县 绛 县
3. 关于运城的经济问题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24.2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86.4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山西省第三位。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潮中,运城彰显出五大优势: 社会发展
全市负有盛名的十大农产品是:小麦、棉花、苹果、稷山板枣、王过酥梨、绛县山楂、蒲州柿子、临晋酱玉瓜、万荣大黄牛、黄河鲤鱼,一批优质农产品已经打入首都和国际市场。�
运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兴的工业基地。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南风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运城制版集团、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山西铝厂、全国第二大铜冶炼基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永济电机厂等大型企业。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六大产业群体。即:铝电材联营、钢铁和镁业等冶金产业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医药产业群,机械及精密铸造产业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点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群。
培育了海鑫、阳光、通达、振兴、忠民、粟海、龙门、南风、关铝、制版、亚宝、丰喜等一批年产值达到10亿元、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海鑫、阳光、通达、振兴、粟海、龙门等6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500强,海鑫集团成为全国民营企业最大纳税户。钢铁总产量达到480万吨;金属镁产量达到16万吨,占世界的25%、全国的50%、全省的80%;化工产品元明粉、硫酸钾、洗衣粉的产量分别占到国内市场的60%、50%、25%以上;电解铝产量2005年将达到90万吨,氧化铝将突破2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基地,“神舟6号”火箭用的就是关铝的电解铝;以镁铝合金、磁性材料、精密铸造、汽车零部件、纳米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0余个。�
运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交通上,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侯西铁路横亘东西,南同蒲铁路侯马至东镇段复线建设已接近尾声。境内有运(城)风(陵渡)高速公路、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和侯(马)运(城)高速公路,禹门口、风陵渡及三门峡三座黄河公路大桥联结西北、西南和中原地区,与洛阳、郑州和西安形成了纵横交错网络。全市公路里程8611公里,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里程235公里,居全省第一;环中心城市高速网和通往各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油路,93.3%的村通客车。特别是运城关公机场成功通航,直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航线,架起了运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空中通道,填补了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空中交通空白。中心城市建设上,改造了七大出入口,南风广场正式对外开放,新区建设进展顺利。水利上,全市扩建新建了尊村引黄、海鑫引水工程和禹门口提水枢纽等大型工程。完成了农村贫困地区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电力上,全市建有电厂五座,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220千伏双环网为主干,以110千伏、35千伏覆盖全市各主要乡镇的现代化大容量电网结构。通讯上,全市已实现市话交换程控化、无线通信移动化,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每百人拥有量全省领先。�
运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九五”时期以来,全市经济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实际,努力建设山西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教育大市、旅游大市,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具有河东文化特色的工贸旅游中心城市,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2004年,全市GDP完成359.3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总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2亿元,同比增长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5亿元,同比增长2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6亿元,同比增长21.1%;外贸进出口总额5.35亿美元,同比增长4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8元,同比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2587.3元,同比增长11.5%。
4. 山西侯马新绛的经济状况
运城企业经济:
经济总量位居山西省第三位。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大潮中,运城彰显出五大优势:
社会发展
全市富有盛名的十大农产品是:小麦、棉花、苹果、稷山板枣、王过酥梨、绛县山楂、蒲州柿子、临晋酱玉瓜、万荣大黄牛、存宝花生米,一批优质农产品已经打入首都和国际市场。
运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兴的工业基地。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南风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运城制版集团、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山西铝厂、全国第二大铜冶炼基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永济电机厂等大型企业。
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六大产业群体。即:铝电材联营、钢铁和镁业等冶金产业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医药产业群,机械及精密铸造产业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点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群。运城涌现出一批企业创造和打破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培育了海鑫、阳光、通达、振兴、忠民、粟海、龙门、南风、关铝、制版、亚宝、丰喜等一批年产值达到10亿元、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海鑫、阳光、通达、振兴、粟海、龙门等6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500强,海鑫集团成为全国民营企业最大纳税户。钢铁总产量达到480万吨;金属镁产量达到16万吨,占世界的25%、全国的50%、全省的80%;化工产品元明粉、硫酸钾、洗衣粉的产量分别占到国内市场的60%、50%、25%以上;电解铝产量2005年将达到90万吨,氧化铝将突破2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基地,“神舟6号”火箭用的就是关铝的电解铝;以镁铝合金、磁性材料、精密铸造、汽车零部件、纳米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0余个。
工程设施建设:
运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交通上,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侯西铁路横亘东西,南同蒲铁路侯马至东镇段复线建设已接近尾声。境内有运(城)风(陵渡)高速公路、运(城)三(门峡)高速公路、侯(马)运(城)高速公路和环城高速,禹门口、风陵渡及三门峡三座黄河公路大桥联结西北、西南和中原地区,与洛阳、郑州和西安形成了纵横交错网络。全市公路里程8611公里,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里程235公里,居全省第一;环中心城市高速网和通往各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村村通油路,93.3%的村通客车。特别是运城关公机场成功通航,直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航线,架起了运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空中通道,填补了黄河金三角经济圈的空中交通空白。中心城市建设上,改造了七大出入口,南风广场正式对外开放,新区建设进展顺利。水利上,全市扩建新建了尊村引黄、海鑫引水工程和禹门口提水枢纽等大型工程。完成了农村贫困地区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电力上,全市建有电厂五座,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220千伏双环网为主干,以110千伏、35千伏覆盖全市各主要乡镇的现代化大容量电网结构。通讯上,全市已实现运城巨峰网络国际互联网建设、市话交换工程化化、无线通信移动化,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每百人拥有量山西省领先。
经济发展建设:
运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九五”时期以来,全市经济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实际,努力建设山西省的农业大市、工业大市、教育大市、旅游大市,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圈具有河东文化特色的工贸旅游中心城市,为黄河金三角经济圈最发达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2004年,全市GDP完成359.3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总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2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2.2亿元,同比增长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5亿元,同比增长2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0.6亿元,同比增长21.1%;外贸进出口总额5.35亿美元,同比增长4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8元,同比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2587.3元,同比增长11.5%。
侯马
不仅有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而且民营企业也象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侯马市从矿产资源少的现实出发,大力发展“两高一低”(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新兴工业产业,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与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总要求,重点推进新建项目的达产达效。已初步形成了生化制药、精密铸造、清洁能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新兴产业。近几年,侯马新上工业项目90余个,累计投资80多亿元,预期收入达100亿元,利税10亿元。今年初提出的十大工业调产项目已初步落实,其中汤荣年产8万吨精密铸件扩建项目、中化寰达57万吨机焦项目、华铜年产5万吨电解项目等5大项目已胜利竣工。1—7月份,建邦、中化寰达、华强等8个企业新增税收5349万元,占同期新增财政收入的68.4%。
商贸繁荣物流活跃。
侯马素有“南来北往商贾地,千车百货旱码头”之称。新世纪以来,侯马市按照“内涵上档次、外延拓领域”的方针,构筑大商贸、发展大流通。近几年又新建商贸市场19个。目前,全市拥有服装、鞋帽等各类大型专业综合批发市场41个,商品辐射周边10多个省份100多个县市,年成交额60多亿元,上缴税费3000多万元。同时,发挥海关、商检、口岸的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今年前半年,华翔购物广场、华翔大酒店先后开业,通盛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利信饮片配送中心已经奠基,大运高速公路枢纽物流中心正在筹建中。
新绛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来,他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争先发展”以及运城市委、市政府关于尽快把新绛建成“三晋富县”的目标要求,以顽强拼搏、负重赶超为发展主题,坚持“以事论官”的选人立场和用人导向,不断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全力实施事关新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1411”战略工程,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1411”工程即一团:组建绛州绿蔬菜集团;四园:建设生态农业先导园、民营商贸园、轻纺工业园、煤化工业园;一城:兴建绛州学府城;一线:开发名城景点连接线。通过实施这一工程,力争苦干3—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再造一个新绛县的奋斗目标。也就是到2005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2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一倍,达到7平方公里。
目前,“1411”工程开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已上项目96个,总投资达到10.5亿元。绿色农业、民营企业、教育产业、名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继成为北京市“场地挂钩”外端口蔬菜生产基地后,又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中国果菜十强县、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先导园、民营煤化工业园、民营轻纺工业园、民营商贸经济园及绛州学府城建设整体推进,初具规模,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骨干工程。东环路汾河大桥建成通车,龙兴广场、文庙广场竣工开放,县城街道的硬化、亮化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为名城增添了光彩。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11341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增长35.52%,增幅名列全市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增长5.2%。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新突破。
县委、县政府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把“顽强拼搏,负重赶超,与时俱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速”确定为2004年工作的主题。围绕“1411”工程,推动绿色农业、新型工业、商贸流通、教育产业、名城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等各项工作全面提速,力争比原计划2005年提前一年实现第一个翻番,财政收入在2000年7122万元基础上2004年力争达到1.4亿元,各项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再经过3—5年持续不断的跨越发展,提前三年实现第二个翻番,为后十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全县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受教育程度和人的素质普遍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你问的太绝对了,人人富有,不可能,只是发展的好差罢了,或者起步早晚而已,美国都不能人人富有。当然,会有富、有穷的,那个地方都是这样的。
运城是地级市,侯马是县级市,而新绛只是县城,级别不一样,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从上面的介绍,你也应该能知道哪个地方好点了吧。
希望会对你有帮助。
对了,最后说一句,我就是山西的。
5. 山西省各个市的占地面积大小 最大和最小是哪两个
截止到2018年8月17日,山西省共辖11个设区市,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忻州市,最小的是阳泉市;117个县(市、区),辖区面积最大的县、市、区分别是吕梁兴县、忻州原平市、朔州平鲁区,最小的县、市、区是临汾曲沃县、临汾侯马市、阳泉矿区。
1、太原市,辖区面积6959平方公里。
2、大同市,辖区面积14176平方公里。
3、朔州市,辖区面积10662平方公里。
4、忻州市,辖区面积25180平方公里。
5、阳泉市,辖区面积4451平方公里。
6、吕梁市,辖区面积21143平方公里。
7、晋中市,辖区面积16408平方公里。
8、长治市 ,辖区面积13864平方公里。
9、晋城市 ,辖区面积9484平方公里。
10、临汾市,辖区面积20589平方公里。
11、运城市,辖区面积14106平方公里。
(5)山西新绛和稷山哪个经济强扩展阅读
山西省行政区划:
1、太原市,位于省境中央腹地,辖6区3县1市,包括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区(县、市)共辖街道53个、镇21个、乡31个,合计105个。
2、大同市,位于省境最北端,辖4区6县,包括新荣区、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区(县)共辖街道办事处46个、镇33个、乡66个,合计145个。
3、朔州市,位于省境西北部,辖2区3县1市,包括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市。区(县、市)共辖街道4个、镇19个、乡50个,合计73个。
4、忻州市,位于省境北中部,辖1区12县1市,包括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原平市。区(县、市)共辖街道6个、镇59个、乡126个,合计191个。
5、阳泉市,位于省境中部东侧,辖3区2县,包括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区(县)共辖街道12个、镇20个、乡12个,合计44个。
6、吕梁市,位于省境中部西侧,辖1区10县2市,包括离石区、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汾阳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3个、镇81个、乡67个,合计161个。
7、晋中市,位于省境中东部,辖1区9县1市,包括榆次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7个、镇59个、乡59个,合计135个。
8、长治市,位于省境东南部,辖4区8县,包括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区(县、市)共辖街道14个、镇68个、乡64个,合计146个。
9、晋城市,位于省境东南端,辖1区4县1市,包括城区、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高平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0个、镇48个、乡26个,合计84个。
10、临汾市,位于省境西南部,辖1区14县2市,包括尧都区、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侯马市、霍州市。区(县、市)共辖街道20个、镇75个、乡76个,合计171个。
11、运城市,位于省境西南端,辖1区10县2市,包括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河津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3个、镇81个、乡55个,合计149个。
参考资料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6. 运城13县是什么
截至2017年,运城13县是指: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绛县、夏县、新绛县、稷山县、芮城县、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垣曲县、平陆县。
1、盐湖区
盐湖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是运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华武圣关公故里、虞舜圣帝安息之地。盐湖区因盐湖而兴,古为盐贩之泽,有过盐邑、苦城、潞村、圣惠镇、凤凰城等称谓;因盐湖而得名。
2、永济市
永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晋、秦、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永济是山西省唯一的县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3、河津市
河津市,古称绛州龙门,因地处滨河要口,当黄河要津,故名。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运城市的西北角,汾河和黄河汇流的三角地带。
4、绛县
绛县史称古绛,地处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端,居太行山之末、中条山之首,位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汇处,运城、临汾、晋城三市交界地带。是中国先秦历史文献中出现的第一个县名,绛县故有“天下第一县”之称。
5、夏县
夏禹分中国为九州。安邑属冀州,为侯国地。前21世纪,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6、新绛县
绛州是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春秋时曾为晋都,战国时属魏。隋开皇三年(583年)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新绛小手工业发达,交通便利,民间有“七十二行样样有”、“水旱码头,交通枢纽“和“南绛北代”的赞誉。
7、稷山县
稷山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正北端,古属冀州,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唐属绛州,自北魏设县至今。稷山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8、芮城县
芮城县北依条山,南临黄河,东接中原,西连秦川,是山西省的南大门,素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誉。早在180万年前,华夏先祖西侯度人即在这里劳动生息。
9、临猗县
临猗县古称郇阳,位居黄河中游秦晋豫金三角地带北沿,辖14个乡镇,375个行政村,总面积1339.32平方千米。西临黄河,东望太岳,北屏峨嵋岭,南面中条山,地势平坦,无山无矿。
10、万荣县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黄河东岸。地处晋西南黄土高塬,黄河与汾河交汇处。万荣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曾有“皇天后土”的记载。
11、闻喜县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境西南,运城盆地北部 。自汉武帝巡视经此闻破南越喜改左邑桐乡为闻喜至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这里有新时代、仰韶、龙山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
12、垣曲县
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端,地处中条山腹地、黄河岸畔。垣曲原古城镇寨里村“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证明人类始祖在垣曲,从而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把人类起源史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13、平陆县
平陆县位于山西省南端,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地带,北靠中条山与河东盆地相依,南临黄河与河南省三门峡市相望。
7. 运城市十三个县顺序是什么
据2021年5月份运城政府官网显示,辖1区2市10县。
1、盐湖区
盐湖区因盐湖而兴,古为盐贩之泽,有过盐邑、苦城、潞村、圣惠镇、凤凰城等称谓;因盐湖而得名,自宋、元置盐运使,遂筑城驻运司,始名运城,1958年称运城县,1983年改运城县为运城市,2000年撤市设区改称盐湖区。
2、永济市
永济古称蒲坂,又称智邑,史为舜都,是山西的“南大门”,西临“母亲河”、南屏中条山、北望峨眉岭、腹有伍姓湖、横贯涑水河。
3、河津市
河津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运城市的西北角,汾河和黄河汇流的三角地带,东迎汾水与稷山县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相望,南有台地与万荣县毗连,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乡宁县接壤。
4、临猗县
临猗县古称郇阳,为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临猗县由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而成,地处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西临黄河,东望太岳,北屏峨嵋岭,南面中条山,境内无山,是山西省唯一的平川县。
5、万荣县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全县国土面积108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共辖5镇9乡、207个行政村、45.9万人。
6、稷山县
稷山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正北端,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曾讲到“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境内因有稷王山而得名,自北魏设县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7、新绛县
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国土面积597.18平方公里,耕地52.75万亩,辖9个镇,153个行政村,10个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全县总人口34.8万人。
8、闻喜县
闻喜县共辖7镇6乡、184个行政村(撤并行政村之前是343个)、总人口42万人,国土面积1167平方公里,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9、绛县
绛县位于运城市东北隅,中条山西北麓,地处运城、临汾、晋城三市交界地带,东部与翼城县毗连,西部和闻喜县接壤,南跨中条山与垣曲县相邻,北部自东而西由翼城县、曲沃县、侯马市环绕。
10、垣曲县
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端,运城市东北隅,全县国土面积162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358米,最低海拔180米,辖11个乡镇188个村(合并为71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农业人口16.1万,是中条山腹地的一个革命老区县、山区贫困县、小浪底水库重点淹没县。
11、夏县
位于黄河之滨,三晋之南,总面积1352.6平方公里,下辖4个城市社区,11个乡镇,171个村委会,652个自然村,总人口36.8万人。
12、平陆县
平陆地处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地带,是山西的南大门,全县辖6镇4乡,133个行政村,人口26万,国土面积117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余亩,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7.45%。
13、芮城县
芮城县地处黄河中游金三角核心区域和华北、西北、中原经济区交汇点,是山西省的南大门,也是三晋沟通南北、贯通东西的战略通道,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以上内容参考运城市人民政府-运城市行政区划图
8. 稷山县和新绛县哪大
必须绛县大
9. 新绛大还是稷山大
肯定是新绛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