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何时完成的
我国古代三次经济重心南移:
1.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永嘉南渡”,将先进技术也带到了江南。
2.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南北经济开始接近平衡。
3.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2016·黄石)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2012·黄冈)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两宋时期。
❷ 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❸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3、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4、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5、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经济中心南移发展历程: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❹ 为什么两宋时期中国完成了经济中心的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整体的长时间的过程
三国时期,因为中原的长期战乱和吴国的建立,南方开始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晋代,因为五胡乱华的原因,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开始逃亡相对平安的南方地区,为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加上东晋朝廷的南迁,进一步的加快了经济中心的南移。隋唐时期,经济极度发达,隋炀帝南巡到达扬州,并开掘了京杭运河,进一步促进开发了南方经济,扬州繁华天下,有扬一益二之说,安禄山之乱,北方重镇洛阳毁于一旦,整个北方地区再次陷入战火之中,大量人口再次南迁,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南方经济水平整体超过北方。两宋时期,封建经济高度发达,北方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定都杭州,经济重心南移正式完成,在当时,一个小小的南宋朝廷,只有几省之地,整个的经济重量就达到了世界经济重量的百分之五十之多!
❺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完成了南移,主要原因有哪些
其一,北方中原地区,在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送给辽国之后,无险可守的中原地区就成了拉锯的战场,不论是北宋与辽、南北宋与金、南宋与金、金与蒙古、南宋与蒙古的战场主要都集中在原本的中原地区,从而使得中原地区的衰败。而南方却几乎没有经历战乱。
其二,北宋灭亡后,中原地区的人员大量南迁,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技术与资本,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其三,在隋唐时,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为南方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其四,南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与经营,作为当时科技文化最为先进的国度,从而大幅度促进了南方的发展。
综合以上几点,南方发展是从隋唐京杭大运河修通之后开始的,在北宋时由于中原战乱,南方的重要地位开始凸显,随着北宋的灭亡,南宋建都临安,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使得最终在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❻ 简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如何完成
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乎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的战乱与人口的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❼ 两宋时期经济中心向南移的三个过程
我自己感觉是这样,你可以参考一下,两宋时期经济中心的南移应该是:首先,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劳动力南移;然后,政治中心转移,迁都临安,带动经济重心转移;最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如果你想问的是中国古代三次经济中心的南移,那就是东晋南朝南北趋向平衡,隋唐五代重心开始南移,两宋南移最终完成
❽ 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过程是什么啊
南宋时候,水田增加,产量进一步提高。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绵纺织业成为产棉区的主要农村副业,有了一套擀、弹、纺、织的棉纺织工具。南宋所造的船,上面已装有指南针,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风力。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有泉州、广州和明州,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南宋开启了中国社会的平民化进程,并出现了欧洲近代前夜的一些特征,如大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形成、商业经济繁荣等现象。
❾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间完成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口,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❿ 宋元时期重心南移完成的经过是怎样的
唐末大动乱中,南北方经济均受到严重破坏。但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较为顺利,而北方朝代更迭频繁,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北宋建国,放弃汉唐旧都而定都于无险可守之汴京,主要出于接近漕运的考虑。而统一方略先南后北,很大程度上亦在于利用南方财赋。
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结果东南百人取一而西北十人取一,录取水准高下判然。南宋立国南方,南人顺理成章地在政府中占压倒多数,己与东晋南朝“侨人”掌权之格局大异。
在蒙元统一全中国的过程中,江南所受战争破坏比北方轻得多,南、北经济差异因而继续扩大。元朝定都华北,其经济却仰给于江南”。南方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的税粮总数占全国一半以上,其中仅江浙一省即超出全国的三分之一。元廷疏通漕运,开辟海运,都是为了征调南方财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