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江苏和浙江都是经济发达地区 但是浙江出门经商的比江苏多很多
江苏和浙江都是经济发达地区,是有历史的。为什么会这样?就因为那条大运河!我们现代人都知道要想让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起来,首先要把交通搞好,所以才有“要致富,先修路”的说法。因为没有路,货出不去,人进不来,你想做生意没办法做,也就只能种种田,糊弄饱肚子,遇到气候变化,可能一年收成就完了,所以光靠农业很难致富。现代是这样,古代更是这样!古代不像我们现代,没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汽车也能凑合着跑,一趟装个三五吨也成。古代只有黄泥路和牛马车!牛马车能拉多少?遇到沟沟坎坎怎么走?黄泥路怎么可能平坦?一遇到下雨更是举步艰难!但船运不存在,尤其是大运河,是人工开建,没有湍急的河床,只要不是枯水季,一条船的运输即使在现代,也是很可观的!再加上江浙靠海,在不禁海的朝代,还能靠海外贸易赚钱。所以江浙从历史上就发达,也有经商的历史传统和知识积累。具体到江苏和浙江两省,为什么江苏人没有浙江人主动?其实还是地理条件造成的。江苏全省都在大运河流经区域,可以说全国各地货物贸易都会由此周转出去,而且江苏苏北多平原,苏南也不过是丘陵,地形相对简单,便于家工作坊存在。而浙江没这条件,虽然是大运河一端起点,但坏就坏在起点上,运河只能到浙北地区,浙江中部和南部还是覆盖不到。再加上浙南浙西多山,交通不便,土地又少,想务农都不行,只能逼着人们走出来做生意,这也同样是传统。时间久了,浙商行天下的名号就出来了。
㈡ 浙江的经济为什么会这么强
浙江,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
㈢ 为什么浙江这些年经济发展的好,主要有哪些原因
浙江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之一,近几年来发展尤为突出,由于电商行业的冲击,原本小商品市场美名扬名海内外,吸引不少外国人来中国做生意。
我们也不难发现,电商行业的发展都集中在浙江和广东一带,因为这些位置都是对外贸易最方便距离最近的,外商来投资也是情理之中,同时大多的工厂随着生意的开始不断壮大,浙江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国家也鼓励人们创业,所以浙江人也是比较勤劳的。
㈣ 浙江外贸出口贡献究竟有多大
从外贸依存度来看,外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大;以外贸净出口(外贸顺差)贡献率与拉动度来衡量分析,新时期外贸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投资与消费;外贸相关性回归模型、进口分解法、经济增长弹性、工业出口外向度等方法的分析,验证了外贸对经济增长发挥的显着作用。当前保持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转变浙江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意义在于强调经济增长要顾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顾及可持续性,顾及就业、分配等社会需要。当前,浙江外贸的发展已到了从数量型扩张向集约型发展的阶段,需要着力调整和优化外贸结构,强调外贸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新时期外贸最显着的成就是快速增长,出口规模与市场份额的迅速扩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关注或加深外贸对经济发展作用的认识。 (一)从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来看外贸对浙江经济发展的作用 外贸依存度是使用最广泛的衡量经济外向度的指标,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用的概念,指的是“外贸与国民生产总值比率”,即外贸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 笔者计算了1999-2006年浙江外贸依存度,结果表明浙江外贸依存度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从上世纪末的28.18%上升到2006年的70.89%,年均提高6个百分点左右。与 同期全省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国民经济发展总量指标比较,外贸出口的增长是最快的,年均增长比同期GDP增长高出18个百分点左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外贸依存度并不表明一个地区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不是经济的“风险程度”,准确的说是表明外贸对经济的“影响程度”。浙江外贸依存度处于稳步上升态势,说明外贸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大。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外贸依存度确实存在着高估。首先外贸总额是销售收入的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增加值的概念,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数值相比。其次,我国生产总值统计不完全,GDP被一定程度低估,而外贸总额里却有重复的部分——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价值。据笔者测算,剔除加工贸易重复统计因素,浙江外贸依存度平均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2006年为65%左右。 比外贸依存度更为深入地反映经济开放度的指标是出口依存度。它 比外贸依存度的概念更强调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更能说明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避免了加工贸易的重复计算。据测算,浙江出口依存度由1999年的不足20%上升到2006年的超过50%,年均上升4.3个百分点。社会生产价值的一半已靠出口实现,对浙江经济增长起到基本的支撑作用。同全国与沿海主要外贸6省市比较,浙江外贸出口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出口依存度在沿海主要6省市中也居第四位,两者是相吻合的。目前浙江出口依存度低于广东41个百分点,低于上海36.3个百分点,低于江苏7.8个百分点。 笔者认为,与沿海其他外贸大省相比较,浙江目前的出口依存度在正常合理区间,更没有达到危及经济运行、带来极大风险的程度。浙江外贸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民营企业出口为主,在全国独树一帜,其运行质量和效益也较好。 (二)从净出口贡献率、拉动度来看外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外贸贡献率是指外贸增加值与生产增加值中的比重,通常用外贸净出口增加额占GDP增加额的比重来计算,因而也称为“净出口贡献率”。这里“净出口”的概念,指出口减进口,也即常说的“外贸顺差”,只不过在分析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时,约定俗成地使用“净出口”这个词。 从1999-2006年浙江外贸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指标趋势来看,有所起伏,有所变化。外贸净出口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00年达到42.83%的高度后,2001年回落到23%,2005年达到69.23%的高点,2006年有所回落。外贸净出口贡献率走势与出口依存度走势区别较大,它不是稳步上升,它更客观地反映了当年外贸对经济的贡献变化。净出口贡献率与出口增长率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2001年净出口贡献率的深度回落与当年出口增速比上年回落32.8个百分点密切相关。 净出口拉动度,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衡量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指外贸增长进而拉动生产增长而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程度,也即生产总值增长中对外贸易的贡献所占份额。 浙江外贸净出口拉动度走势与净出口贡献率走势完全一致。在2000年达到4.71的相对高点,2001年回落,2005年达到8.86的高点,2006年因外贸增速有所放缓导致净出口拉动度略有回落。2006年,浙江外贸净出口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度为7.9,即GDP增长13.9%,其中有7.9个百分点是由外贸增长而实现的。 2000-2006年浙江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表现: 备注: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表示投资贡献率,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示消费贡献率,净出口表示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上图可见,2000年,浙江省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净出口和消费,2001-2002年净出口贡献率回落,2003年起,随着投资贡献率大幅下降,净出口贡献率稳步攀升。2005-2006年,外贸净出口贡献率分别达到69.23%和56.87%,远远大于投资和消费的贡献率。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贡献率与拉动度应包括国际服务贸易,由于我国服务贸易统计口径不一致、统计体系尚未成形完善,在目前的计算分析中均未包括这一重要内容。外贸净出口拉动度、贡献率指标本身也是有缺陷的。首先,通常计算外贸贡献率和拉动度使用的都是净出口指标,净出口指标既低估了出口对生产的支撑作用,也不能反映进口对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的作用。其次,贡献率和拉动度的计算方法中注重增量而不注重基础规模中占的比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低估了外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用其进行经济增长分析有一定的片面性,会掩盖进口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实际作用。
㈤ 一季度两项数据居全国首位,浙江外贸何以稳进
中新网杭州5月2日电(记者 黄慧)在全球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严峻复杂,稳外贸压力巨大。放眼各地,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盘成为重要动作。作为外贸大省,今年1月至3月,浙江实现进出口总额10761.5亿元,同比增长24.4%,进出口、出口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为中国经济“添动能”。
㈥ 浙江现在的经济实力到底有多强未来能否超越北上广
1.0 浙江经济实力的强大在于发展均衡浙江的经济实力,非常强。衡量经济实力的指标很多,使用不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浙江经济实力之强在于,但凡我们使用主流的衡量指标,浙江都会名列前茅。从这里,我们会发现,浙江在国内,是一个发展非常均衡的省份,其他省份没得比(直辖市除外)。
所谓主流的指标,肯定是GDP总量、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企业数量等常见指标。罗列这些指标数据之后,我们会发现,就算浙江做不了老大,但排名绝对靠前。这就是浙江经济实力强大的底蕴之所在。太冷门、太小众的指标,就不要拿出来说事了。鸡蛋挑石头没意思。
至于未来能否超越北上广这个问题,其实在GDP总量这一点,浙江早就超越了北京和上海,和广东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浙江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无法超越的。不过,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浙江领先广东不少,广东想短时间内赶上浙江,也不可能。
关于追赶这个问题,既可以讨论GDP总量,也可以讨论人均数据。就GDP总量而言,浙江已经不存在追赶北京和上海这个问题了,早已经遥遥领先了。不过广东,浙江确实确确实需要追赶。不过,就算浙江拼尽全力,都未必追得上广东。
原因很简单,广东的GDP总量,几乎是浙江的2倍,浙江会拼尽全力发展,广东一样会。如果广东落后的东西两翼以及粤北山区可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广东甚至有可能会把这个差距拉大。浙江必须长时间全力以赴,还得寄望于广东长时间犯错,发展停滞甚至倒退,才有可能追上广东。
不过,我认为广东发展经济长时间犯错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故,眼下的浙江,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老三山东的身上。山东2020年的GDP是73129亿元,浙江在三五年内或有机会追上。至于老二江苏的102700亿元,也不是那么容易追赶的。至于人均数据方面,浙江想短时间内追上北京和上海,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㈦ 浙江省是一个怎样的省份浙江经济为何这么发达
看题目,我理解为是一个比较学的讨论范畴。问浙江是一个怎样的省份,其实也在问全国其他所有的省是什么样子的?横向比较,因为地理、人口、文化、历史、民族等原因,必然会千差万别,有的政治先进,有的文明程度高,有的全民体质好,有的科技实力强。但我相信每个人都认同:各个省份纵向(自己与以往比)比较,现代各方面都比近代强很多,更不用说比过去封建体制社会比了。第二个问题是经济方面的,关联到“发达”的定义,我是这么看的,历史上:从唐代结束开始,江南的经济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到南宋,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到清末,资本主义萌芽南方启动,浙江等南方经济在历史上已经奠定相对其他省份较“发达”的地位。
所以,浙江经济是不是发达,个人认为应该是上一代人、现在一代人、下一代人比较,是不是一代人比一代人勤奋肯干、有创新精神、有开拓精神,这些精神的继承和突破,才是发达不发达的正真衡量标准,也是和其他省份比较的核心。
㈧ 浙江到底有多发达到底强到了哪种程度
均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销售额排名全国第三,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后;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
大家看了,这一系列数据当中,浙江没有一个排名第一,那么怎么体现出浙江的强呢?
四、浙江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浙江的快速发展,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一个“以我为主”的思路。怎么讲呢?也就是说要在本省打造出教育、文化、科研、医疗等一系列优厚的条件,力争将浙江的人留在浙江,让更多的人愿意来浙江!
地位是政府给的,资源是政策倾斜的,外资是人家投的……但是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条件,只有人,只有留住了人,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浙江正是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留住了大量的人才,而这些人转而又使浙江更快的发展,变得更好,进而再吸引更多的人……如此良性的循环之下,使浙江的发展宛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