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重庆经济形势如何

重庆经济形势如何

发布时间:2022-08-20 22:33:37

❶ 重庆未来发展如何会不会成为一线城市

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世界温泉之都。同时也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政治、文化、 科技 、教育、艺术等中心。中西部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重庆拥有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渝新欧国际铁路、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万州综合保税区、过境72小时内免签,进口整车、水果、肉类等口岸。拥有这些条件,重庆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发展都会特别好。


重庆,被国家定位为超大城市,就整体城市发展而言,重庆与成都组成成渝城市群,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就整体经济发展而言,重庆与武汉、上海共同构成长江经济带,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是功能性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是中西部地区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的经济发展也特别好,经济增速领跑全国,我相信重庆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但是,我们仍然要正视事实。看清重庆发展的不足。 我们要清醒的看到,重庆仍处于欠发达阶段,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正处在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内生增长机制的“四个关键节点”,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重庆离一线城市距离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已经有部分媒体提出了“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重庆也在其中,说明重庆近年来的发展还是得到了认可。成为一线城市还是大有可能的

我是在四川长大的,在重庆读的大学,说实话,在得知要去重庆的时候,对于一个成都都没去过几次的人来说,我还是很震惊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去大城市了。中国总共就4个直辖市,所以自然的认为重庆很厉害。

但是在重庆呆了快10年了,我认为重庆的发展并不好,距离真正的一线城市也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重庆对外地游客而言,是一座大城市,是一座闻名全国的网红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灯火璀璨,但这种都是表面光鲜而已,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谈谈。

人均收入

随着重庆的楼价一波疯涨,现如今在重庆生活的性价比是比较低的。典型的高消费,低收入的城市,很多人在吐槽房价的上涨和工资的上涨是成反比的。

重庆gdp总量的数据在全国排名很靠前,可是算人均收入的话,那就是很差了,重庆的就业水平事实上比沿海地区的一些小城市都低

同一个行业同一个职位,比隔壁成都的薪资都要差好几百,之前在大学的时候,去过深圳一个小镇打工,月薪四五千,租个单间500,回头看重庆,租单间至少七八百一月吧,市中心区的怎么都要上千了。

薪水呢,打工的话普遍都在三四千的水平,跟许多县城一个水准。

教育

在教育层面,重庆的幼儿园,中小学校许多全是私立的。我同事2个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也在渝北中心买个房子,但是这一切随着孩子的出生都变了,幼儿园平均学费都在2500以上,想报名公立幼儿园,却说要提前1年通宵排队报名。



甚至还听一个宝妈说,怀孕的时候就要去报名了,不然就没名额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不协调的发展。

对一座城市而言,普通百姓关注的并不是摩天大厦有多少,gdp信息有多么的好看,他们只关注这座城市是不是能安居乐业,重庆在这些方面是不够的。

人才吸引力

当初大学毕业的时候,班上很多同学都志气满满的说着,要在重庆打出一片天,10年过去了,还留在重庆的屈指可数。没有办法,重庆的公司给出的工资真是太低,并且是低了许多。就连我,也被朋友劝了无数次了。

重庆假如发展得好,那为何这么多重庆人要离乡背井去外地混饭吃呢?回头看,你在重庆又能碰到好多个在重庆打工的江苏人,或是浙江人呢?

很多人会说,重庆是因为面积太大,周边贫困区县太多,拉低了发展,但是不可否认上面的一些基础问题也是存在的,也掣肘了重庆的发展。

真心实意期待重庆能发展得越来越好。重庆之前的一路向北,取得了巨大成功,而现在国家号召的成渝城市群一定是重庆未来发展的风口。

重庆向西配合成都东进,打破了以往各自发展各自的情况,“双城记”连城一片,发展动力十足,重庆西站的开通必将是下一个发展的重大信号。

结语:

在重庆呆了快10年了,也算是我的第2个故乡了,挺喜欢重庆的。网上有很多的成渝之争,实际真的没有必要,川渝本是一家人,和和气气多好,只要是在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逐步提高就行!

最后说一点,重庆的日均公共交通客流量数据,表现是在一线水平的,这也是最令我相信重庆潜力的一点,有人才会有发展,如何吸引人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我是湖南人,不站在成渝角度看问题, 我的观点是:重庆经济总量已经具备一线城市的实力,但是因为体量太大,人口太多,特别是贫困人口占比较大,拖了后腿,在人均GDP, 科技 ,创新能力,本土知名大企业,居民人均收入,政府财政收入等等各项指标离一线城市差距都还太远,甚至低于很多新一线城市,比如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 所以重庆还需要继续努力,如果重庆可以加强和补齐这些方面的短板,我认为重庆一定可以成为一线城市! 但是我非常认可重庆取得的经济成就和脱贫攻坚做出的成绩,简直太赞了!

我去过全国很多城市,也关注过城市发展状况,在所有城市里,可以说重庆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划是最困难的,全国没有一座城市是像重庆那样建立在高低不平的山上的。

我去过重庆,当时就被那种很魔幻的场景震撼到了,觉得太神奇了!轻轨从楼房里穿过,下个地铁站要坐几分钟电梯,上个地铁站要爬好多层楼,到处是高架和桥梁,城市基建实在是比其他城市更费劲多了,相比重庆,成都的平原真的太幸福了!

我专门了解了一下,重庆每一届ZF都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基本上从没有中断过,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发展经济,必须兴建基础设施,这样才可以引进投资,引进企业,增加就业,我可以这么说,重庆ZF是最努力的政府,而且是最有明确方向的ZF,他们知道发展经济需要什么。

观点:重庆暂时不是一线城市,但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未来必将成为一线城市。 我将从重庆受四川成都限制40多年的 历史 展开,重庆如何从政经文教完备的西南局中央直辖市,沦落成为四川省内单一的重化工业基地? 01

《一线城市》概念,最早来自房地产领域,指的是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房价,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

另外四个城市的薪资待遇、发展机遇、物质条件等也是全国独一档,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近些年,杭州、重庆、成都、武汉、南京、青岛、天津、合肥等城市发展较快,房价、经济等快速增长,人才、资本、资源加快集中,已经成长为区域性的重要中心城市。

02 重庆当然可以。

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副国级兼任书记,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战略资源。

重庆是内陆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工业、商贸等规模都是内陆城市第一,经济硬实力强劲。

重庆文化 旅游 业发达,山水码头文化、民国陪都文化、巴渝民族文化、三峡移民文化、现代都市文化等融为一体。

其 旅游 接待人数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旅游 收入高居全国城市第二,百强餐饮品牌数量全国城市第二,消费总额全国城市第三。

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软件应用、生物工程、大数据等前沿 科技 领域,相对杭州、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重庆前些年暂时发展缓慢。

但是近些年,重庆官方几乎每周,都会会见国内外一流的高校、院所、机构、央企、国企、外企等主要负责人,为重庆引智引才助力,重庆的 科技 领域正在加速弯道超车。

03 制约重庆发展的枷锁正在逐步解开。

在四川省管辖的40多年,重庆由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教齐全的西南局中央直辖市,沦落为四川省内单一的重化工业基地,工厂、院校、大区机构、科研院所等大量搬迁至成都。

后几十年还要受到制约,中东部和国家下放到四川的重大项目,几乎全都集中在成都周边,公共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重庆的发展。

重庆恢复直辖市以来,前后获批北部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两江新区、自贸区、渝新欧铁路、果园保税港区等重大项目,还有11家总领事馆和300家世界500强企业入渝,这些都是在四川省辖期间想都不敢想的。

04

但是统管西南地区重大事项的部门,包括中建、中交、中铁、中能、中水、中电等西南分局和总部,以及重大项目的规划、勘察、设计、建设、管理、监督等分部分局,由于 历史 原因,几乎全都集中在成都。

尽管表面上只是国家派驻下辖地方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四川成都户籍,或者在四川成都有着大量利益关系,实际上已经同四川成都紧密捆绑,制约同四川成都竞争巨大的对手重庆,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随着重庆经济 社会 发展势头的逐步增强,川渝双城经济圈合作的逐步展开,重庆对解开身上枷锁的呼声会越来越高涨。 如果重庆发展的枷锁完全解开,重庆会迎来新生,重庆会成为西部绝对的中心城市,中国的一线城市。

不可能的,重庆恢复直辖重立直辖市之初的任务就是建设超大型生态和谐城市群。

这明显可以看出重庆的发展就不可能按北京那种摊大饼的方法使劲修,也不可能深圳那种30年新建一个城市,更不可能像隔壁成都那样修空城。

要知道重庆在建国初期可是中国最大最完善的工业城市,就算成都搬走了一半工业、教育和医疗又被国家放一边自生自灭,东三省也追了十几年才追上。

不过由于给成都输血、文革、被国家冷落、安置三峡移民、接管四川贫困县、改革开放较晚等种种原因导致重庆的发展耽搁了几十年,到1978年重庆才真正开始高速发展。

不过不能忘记目标,依旧要朝着建设超大型生态和谐城市群的目标前进,要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就不能盲目跟风那些不用脑子思考问题就下的行政文件,不能盲目复制那些假大空的做法,不能盲目竞争一些虚假的排名,这样做既是对国家负责也是对百姓负责。

所以重庆不可能去竞争那些无所谓的名号的,会坚持走生态和谐城市群的道路,当然这也不是像某些地方那样一刀切的查环保,重庆在保证工业、农业的同时逐步提升森林面积和完成工业、农业转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时势造英雄。天津,上海也是近代才进入全国前列的。深圳更是从改革开放后才腾飞,从渔村变成一线城市。重庆直到90年代GDP总量都是全国前四,远超现在的一线城市广州。所以再发达的城市不努力也会落后,再落后的城市只要努力也会赶上来。我们既要正视差距,同时也不妄自菲薄。重庆的基础条件起码在二线城市里不算差,只要有好的政策和环境,通过努力是完全能更进一步的。相比很多特区,城市,国家给重庆的政策并不算特别突出,也没有很多的国家扶持资金和项目。比如深圳,天津等。国家给了天津这么多国家大项目,重庆好像还没什么特大国家项目落地。反倒是在众多国家优先发展区域,城市里,重庆负担最重。承担了1600万人口,6万余平方公里土地的欠发达地区(涪陵,万州区除外)的脱贫,扶贫任务。重庆政府没有四处张扬,重庆人也没叫苦连天,朝国家要着要那。我想给北京,上海这么大的贫困区域,也不会轻松,人均GDP也会大幅度下滑。从钓鱼城,到陪都,再到现在的直辖,重庆从来就没有轻装前行过,从来都是肩负重担,负重前行,但也从来没有逢人便说,没有四处招摇,没有八方宣传,没有主动向国家要政策,要补贴,谈条件。低调,实诚的重庆人不负国家,不负国人,埋头苦干,力争上游。一线不一线不重要,人民的生活,成为国家的大后方,作为战略性基石才是重庆的天然责任所在。

我在上海过五六年,现在在重庆学习,我觉得上海规划好,整齐,干净,平整,而重庆城建比上海宏伟,高大,恐怖,立体,坐轻轨像是过山车一样紧张,开车没走过平路,全是坡,动不动就是一个上坡,下雨路滑都上不去,上海呢,节奏快,但是单调,重庆节奏相对来讲慢一些,但是像活在游乐园一样,动不动一个长梯就是世界第一,相对来讲我还是喜欢重庆,至于北京深圳,就那样吧,2个小时我都横穿深圳了,没意思,感觉太小,再精致也就那样了,除非扩大,而北京,地铁我就没坐过位子,我是江苏人,讲的还算客观

1997年重庆恢复直辖后,城市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工业基地得到全面改造升级,政府对重庆未来发展科学合理布局,城市投资环境全面改善,吸引了大批投资和项目落地重庆,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经济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经济规模不断壮大,GDP从直辖时全国省级单位排名24到现在排名第16,人均GDP从直辖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8%到现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省级单位人均GDP排名第8名,数据可以证明直辖后的重庆得到全面发展,并带动贫困库区全面脱贫,GDP城市排名超过广州进入全国前4行列,重庆的进步得到国家的高度认可,国家对重庆有很高的期望,国务院城市总规中就明确,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 科技 创新中心,重庆要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国际大都市形象,并提出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要求重庆做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支撑作用,充分发挥西部最大超级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重庆对自身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并科学合理的规划,相信未来重庆会发展得更好,重庆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去年二产增加值重庆超过广州3000亿,超过成都5000亿就是最好的城市实力体现,强大的城市实力也是未来发展的底气和后劲,重庆不像某些城市靠忽悠神吹炒作靠嘴巴吹实力,当然重庆未来发展还需要努力带动库区一起致富,这点不像其他城市可以轻装上阵,更不像省会城市有集中全省资源的优势,但重庆有实力又信心做好西部领头羊作用。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6年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100强排名”,重庆2016年GDP总量为17010亿元,同比增长10.7%,位列全国第6位!由此可见,就经济总量而言,重庆还是很有一线城市的范的。但重庆人口众多,负担重,底子薄,工业基础扎实,经济 社会 发展潜力巨大。就中国目前发展而言,我认为中国至少需要达到20-30个超大城市,吸纳5个亿的人口,80-100个大城市,从而使主要城市吸纳10个亿的城市人口,是比较合理的。从国家城市布局而言,西部仅有成都,重庆,西安这么少的超大城市显然是不合理的,西部还需要更大的发展。一线,二线城市的提法我认为不太贴切。目前的北上广深,我认为跟重庆,成都,杭州,武汉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和明显的优势。

重庆的日均公共交通客流量,表现在一线水平的,这也是重庆特别有一线潜质的能力。

重庆直辖头十年,其注意力都在解决“脱贫攻坚”的目标,当然其发展的速度是有目共睹的。

为解决农村农民进城,重庆首 创“地票”制度,这也是平衡了各方利益啊。

估计到现在都没几个弄明白,重庆为什么有这么多商品房用地指标,首功就在于“地票”。

在当时的环境下,农民要进城,农村的老宅基本闲置。

与其让它慢慢损耗,既浪费又可惜,还不如换两个小钱。

一开始,宅基地复垦搞得如火如荼,所以重庆的“地票”应运而生。

其运作模式就是:农民出让宅基地 复垦 然后卖出复垦指标 再交易到主城商品房的用地指标中去。

总体上农耕用地没变,同时又解决了城市商品用地的囧境。

也就是在那十年,重庆主城一路向北的造城运动,几乎没有受到多大阻力。

并且用地成本,比其他地方要低廉许多,所以才吸引到更多外来投资者入驻重庆。

这也是为何重庆的房价,与生活、生产条件同等的城市相比较,要便宜很多。

当然,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规模宏大公租房也功不可没。

回到题主所问的问题,重庆会不会成为一线城市?

顺其自然吧,有了基础自然就会梧桐树,有了梧桐树还怕引不来金凤 凰?

当金凤 凰成群结队涌来之日,也就是重庆成为一线城市之时!

弱弱地问一句,图其虚名有意思吗,“一线城市”真的狠重要?

❷ 重庆的经济怎么样呢

重庆,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它虽没有北京上海那么富裕,但它是有足够潜力的,所以,重庆我的家乡,我永远相信他会变得更好!

❸ 为什么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人均GDP如此低

因为重庆经济不够发达。

现在重庆作为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在中国经济版图的权重不言而喻。再加上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国内很可能出现东部城市经济发展增长放缓,西部城市增长较快的局面。

老牌发达城市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后期,而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大的城市化空间,重庆依旧未来可期。

全国GDP前30重庆连续3年第五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拥有超过8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常住人口更是超过了3000万,如果按照省人均GDP来计算,重庆的是在这17个万亿城市中排名最后的城市,比起广州15.44万元的人均GDP,重庆仅有广州的一半。

而我们的隔壁成都,也是突破了人均GDP10万元大关。在此次排名的前30强城市中,24座城市的人均GDP超过10万元,只有重庆、西安、天津、唐山、徐州和温州还未突破10万元大关。

❹ 重庆的发展状况

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界东临湖北、湖南,南接贵州,西靠四川,北连陕西。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647.78平方公里。
巍峨的高山,低回的河谷,承载着重庆三千年的文明史。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重庆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成为古代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和重要的商业物资集散地,历千载而不衰,从容吐纳万物,化育生机。近代一百多年来,重庆又经历了因商而兴、内迁而盛、改革腾飞的发展道路,从一个古代军事要隘,发展成为开放的、连接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从古代的区域商贸中心,发展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从十九世纪的单一型转口贸易城市,成长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多功能的现代工商业城市;从位居四川盆地东部的港口城市,发展成为立足中国内陆、面向五洲四海的中央直辖市。重庆在我国西部地区的迅速崛起,不论是过去的辉煌历程还是今天的日新月异,都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世人所关注凝眸。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历史又一次把重庆推上了新的起跑线。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开发,为重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直辖市的设立,开辟了重庆发展的新天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揭开了重庆加快发展的新篇章。今天的重庆在地理、人文和社会环境上,正在形成越来越强的磁场,产生着不可抗拒的引力,正日益凸显其气度恢宏、激情飞扬的魅力!一个富有三千年巴渝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丰姿绰约!一个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正在催生无尽的现代神话!一个世界最大的内陆山水城正在不断创造人间奇迹!一个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新重庆正在开发中走向世界! 重庆是一个美丽的山城城市十二、饮食文化重庆的饮食以川菜为主。川菜的味型之多,居各大菜系之首。当今川菜计有24种味型,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麻辣类味型,其中鱼香、陈皮、怪味是川菜独有的味型,烹调难度大,菜品有鱼香肉丝、陈皮牛肉、水煮牛肉、宫保鸡丁等。第二类为辛香类味型,具有代表性的菜品有烟熏排骨、麻酱凤尾、五香熏鱼、酱爆羊肉等。第三类为咸鲜酸甜类味型,这一类味型使用较广,菜品极多,有代表性的如干烧鱼翅、芙蓉鸡片、鸡豆花、锅巴肉片等。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底蕴深厚。由重庆、成都及川北、川南的地方风味名特菜肴组成。 川菜自古讲究“五味调和”,“以味为本”。川菜有24种味型风味小吃:麻圆、凉糍粑、山城小汤圆、担担面、鸡丝凉面、酸辣粉、麻辣小面、豆腐脑、瓷器口的麻花景点汇总
主城区景点:购物商圈:解放碑、三峡广场、观音桥步行街、杨家坪步行街、南坪步行街观光休闲:朝天门广场、南滨路、洪崖洞、一棵树、洋人街、山城步道、中央半岛温泉、海棠晓月温泉、白市驿天赐温泉、北温泉、南温泉历史古迹:重庆人民大礼堂、湖广会馆、磁器口古镇、通远门、巴曼子墓、龙骨坡200万年人类遗址红色旅游:红岩村、白公馆、渣滓洞、曾家岩50号、重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桂园、史迪威将军博物馆文化艺术:三峡博物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坦克库艺术中心、重庆美术馆、画家村、国画院寺庙道观:罗汉寺、华岩寺、老君洞道观、涂山寺名人旧居:梁实秋雅舍、徐悲鸿旧居、三毛南山故居、施光南南山故居自然风光:金刀峡、缙云山、南山植物园、歌乐山森林公园、铁山坪森林公园、峨岭公园、广阳岛
自然风光:长江三峡、小三峡 、小小三峡、乌江画廊、白帝城、张飞庙、天坑地缝、黑山谷、石宝寨、天生三桥、仙女山草原、红池坝草原、千野草场、东泉、西泉、中华龙泉、统景温泉、桂花温泉、冷泉、圣灯泉、海兰云天温泉、清湾泉、桃花泉、南海泉、慈母山泉、芙蓉江、阿蓬江、桃花源、小南海、汉风神谷、武陵江、神女溪、大宁河、青龙瀑布、望乡台瀑布、龙水湖、长寿湖、桥头湖、永川茶山竹海、永川野生动物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石篆山国家森林公园、圣灯山国家森林公园、芙蓉洞、雪玉洞、万盛石林、金佛山、四面山、雪玉洞、江南龙宫、钓鱼城、丰都鬼城、江津骆騋山、张关水溶洞名人纪念:聂荣臻故居、刘伯承故居、赵世炎故居、冯玉祥故居、秦良玉陵墓、甘宁坟、严颜墓、红三军司令部旧址、陈独秀旧居、愚王祠、杨尚昆故居寺庙道观:大佛寺、双桂堂、银杏堂、螺罐山、慈云寺(全国唯一和尚、尼姑同庙寺院)历史古迹:大足石刻、白鹤梁题刻、龙河悬棺群、小三峡悬棺群、江津莲花石特色古镇:中山古镇、涞滩古镇、龚滩古镇、偏岩古镇、龙潭古镇、东溪古镇、大昌古镇、双江古镇、西沱古镇、汉风古镇、白沙古镇、安陶古镇、洪安古镇、龙兴古镇、三江古镇、黄龙古镇、安居古镇、塘河古镇、丰盛古镇、后溪古镇、路孔古镇、清泉古镇、松溉古镇、塘河古镇、双江古镇、走马古镇民俗风情:铜梁龙灯、綦江版画、秀山花灯、摆手舞、秀山木板画 大桥横卧长江,天堑变通途重庆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2008年11月19日,“畅通重庆”启动,加快重庆的交通运输。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中国六大工业基地之一,经济综合实力在西部领先,按重庆直辖市的经济总量在西部十二个省级地区列第五位,主城区居第一位。同时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

❺ 重庆的经济环境为什么这么糟糕

重庆的经济环境之所以那么糟糕,是因为重庆他其实在经济发展这边并不是很好,她主要的发展就是山水一带的景区之类的东西了,所以说他的经济可能提升的不是很高,这也是导致她经济环境糟糕的原因。

❻ 重庆区域经济的特点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和城镇化率均得到飞速发展,GDP年均增长11.4%,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73%,两者均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007年末重庆常住人口2,816万人,比上年增加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1.35万人,增加50.06万人,城镇化率48.3%,比上年提高1.6%,但同时重庆具有“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的格局,具有幅员面积大、城乡差距大、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重庆城镇化的特点。重庆城镇化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城镇化绝对值偏低,但发展迅速
2007年重庆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22元,比上年增长15.2%。按同期汇率计算,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美元。以世界相近发展水平国家(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作为参照,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60%以上。2007年重庆城镇化率仅为48.3%,与其应达到的水平相差十几个百分点。重庆城镇化发展水平绝对值偏低,但重庆城镇化率由直辖初的31%增加到2007年的48.3%,10年时间内增长17.3%,年均增长1.73%,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也高于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平均增速,重庆城镇化发展迅速。重庆城镇化绝对值偏低,但发展迅速,是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重庆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地区和渝东南地区三大经济圈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二是重庆三大经济圈内各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
按照基础条件较好、道路交通便捷、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水平接近的原则,将距内环高速公路1小时车程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区县,纳入1小时经济圈。1小时经济圈有23个区县,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8%,2006年末常住人口1,673.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6%,城镇化率达到59.7%,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充分考虑经济流向、发展水平、主要交通干线走向以及地理区位等因素,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主体,将11个区县纳入渝东北地区范围,面积3.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3%,2006年常住人口85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3%,城镇化率仅为29.5%,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渝东南地区有6个区县,幅员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0%,2006年常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10.1%,城镇化率仅为21.5%,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6%。
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的另一个表现是重庆所辖的各区县之间的城镇化差异。1小时经济圈内各区县城镇化率差距明显:有6个区城镇化率达到100%,而同位于圈内的大足县城镇化率仅30.9%,刚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两者相差3倍多。1小时经济圈内城镇化率高于60%的区县有11个,其余12区县的平均水平仅41.3%,尚未达到重庆平均水平。渝东北地区除了万州城镇化率为47.5%,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其余区县城镇化率均低于30%,最高仅为28.6%。渝东南地区的六区县均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前期,仅黔江区和武隆县城镇化率超过25%,其他四区县城镇化率仅为20%左右,最低的酉阳县才17.2%。
重庆城镇化三大经济圈之间、三大经济圈内各区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是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基本特点。
三、重庆城镇化发展出现断层
重庆2006年城镇化率为46.7%,达到城镇化平均水平的区县16个,占重庆总区县数的40%。超过平均水平的区县中,有6个是完全城镇化,城镇化率达到100%。另外,双桥区虽然总人口仅4.66万人,但其城镇化率达到89.5%,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此外,61%~68%之间有4个,47%~51%之间有5个,而区间51%~61%和61%~89%之间没有。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4个区县中,40%以上的仅有2个,区间30%~35%有5个,其余17个区县城镇化率均低于30%,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重庆城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点,即各区县城镇化梯度发展的断层现象明显。
四、重庆城镇化水平虽然在西部有较强的优势,但和其他直辖市相比差距不小
将重庆城镇化水平和西部其他十一个省区,即内蒙、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比较可知:重庆城镇化水平在西部地区排第二,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在西部优势地位明显。但和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重庆差距还不小。从直辖这个层面上讲,重庆的城镇化率偏低。北京城镇化率是其1.8倍,上海城镇化率几乎是其2倍,天津城镇化率也是其1.6倍。北京、上海、天津城镇化发展均超过70%,已经步入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重庆处于加速发展期的中期,未来发展形势看好。
五、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发展任务艰巨
重庆2007年常住人口为2,816万人,位列四个直辖市之首,远多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总人口的1.8倍、天津总人口的2.6倍、上海总人口的1.5倍。在总人口不变的情况下,重庆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需转移28.2万乡村人口,而北京、上海、天津仅为15.8万人、18.2万人、10.8万人。
重庆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中期,发展任务艰巨是其另一个特点,要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还需着眼于长远发展。作者:重庆大学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❼ 重庆宏观经济概况

(一)GDP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自1997年建直辖市以来,除1997—1999的短暂下降之后,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保持了增长的势头。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表一:资产投资总额——比上年增长

(二)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重庆是投资主导型经济,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 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658.58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22.69亿元,增长25.5%以上缴税金91.52亿元,增长29.5%。
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34.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11.45亿元,增长23.9%;城镇投资6342.98亿元,增长27.9%;农村投资591.81亿元,增长64.8%。
(三)财政收入连续十年保持稳定增长
从1997年起,重庆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表现出了平稳的上升趋势。2010年,重庆市一般性财政收入1018.36亿元,增长49.4%。。全年一般性财政支出1770.96亿元,增长29.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1.02亿元,增长25.4%。
(四)地区消费稳中有升
2010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1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42.11亿元,增长1.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8%。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0%。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18.71亿元,增长19.1%;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9.33亿元,增长17.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430.75亿元,增长19.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47.29亿元,增长17.3%。
表二: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

(五)居民收入逐年提高
除个别年份外,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现为平稳的上升趋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18991元,增长11.8%,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元,增长11.3%。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738元,增长7.7%;人均经营净收入1263元,增长24.0%;人均财产性收入313元,增长23.1%;人均转移性收入4677元,增长20.1%。城镇人均消费支出13335元,增长9.8%。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7元,增长17.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335元,增长21.7%;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324元,增长10.0%;人均转移性收入527元,增长39.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25元,增长15.4%;
表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比上年增长

表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比上年增长

❽ 谁能介绍下重庆的经济概况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处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它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三峡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开发,以及3000万人民奔小康所产生的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为重庆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内河口岸,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大工业、大农业、大流通、大交通的特点突出,具有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支柱产业、优势行业和拳头产品。农村经济人一国发展,一些主要农副产品的产量在全国位居列。重庆已建成了一批面向全国、辐射西南的区域性市场。城市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科技教育基础较为雄厚,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❾ 2022上半年重庆GDP超越广州,对此你怎么看

GDP直接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没想到在2022年上半年重庆的GDP居然超过了广州,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呢?

广州受到疫情的巨大影响。

北上广是三个着名城市,也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想要去到大城市里面打拼,获取不一样的人生和未来。在新冠疫情的大形势下,全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其中也必然包括了重庆和广州。广州有很多基础产业,也有很多相关的厂区发展,拥有很大的人口基数,也有着很大的竞争压力,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厂区都面临着关门或者是另寻他路,同时伴随着的是人才的流失!这次比对的基础之下,广州市受到疫情更多,拥有很多出口海岸,新冠真的是防不胜防!

阅读全文

与重庆经济形势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现代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浏览:210
哪个生肖事业有成的比较多 浏览:563
怎么看经济房摇号 浏览:656
美女你在哪个城市我在江苏等你 浏览:880
网易游戏健康系统怎么换绑 浏览:494
如果你变身美女第一件事会做什么 浏览:388
哪个美女dj 浏览:347
胸有成竹讲的是哪个人物的故事 浏览:556
经济法人源于哪个文献 浏览:726
大国经济是怎么体检的 浏览:630
婚姻不安是什么意思 浏览:445
男人的婚姻什么时候脆弱 浏览:958
无性婚姻该如何解决 浏览:177
爱情中的水果是什么 浏览:758
中国第一美女保镖为什么一直未嫁 浏览:31
美女说上火了怎么办 浏览:1001
带着孩子寻夫哪里才是幸福的彼岸 浏览:645
6位数爱情密码是多少 浏览:437
什么叫非行政事业编 浏览:258
故事领域兴趣认证怎么过 浏览: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