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香港创业,有哪些优势和机遇
在香港创业,至少存在两大机会:
第一:以香港为平台,与国际接轨
第二:挟国外资本,产品“反攻”国内市场
优势:
1、倡导自由贸易
2、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3、高效的行政体系
4、丰富的教育资源
5、公平透明的法律制度和廉洁政府
6、优越的地理位置
2. 香港经济是靠什么发展的
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
香港是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经济的重点是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一、香港发展的主要特点。
回归前的政治制度
实行行政主导的体制
完善的咨询体制
经济体制:
经济发展,高度国际化的城市、便利的营商环境、法治体制、自由贸易及自由的资讯流通、公平开放的竞争、发展完备的金融网络、一流的交通及通讯基建、先进的支援服务,以及高教育水平的工作人口与高效率和精力充沛的企业家互相配合。此外,香港还有庞大的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以及低税率的简明税制。
自由经济体系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香港是亚洲区内吸引外来直接投资表现最佳的经济体系。
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
过去20年来,香港经济增长差不多三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有5.1%的实质增长,表现超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越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速度。
经济政策
香港一向以市场主导的经济政策着称。
“尽量扶助、减少干预”政策
审慎理财之道
政府理财审慎,又维持低税率的简明税制,以鼓励工人生产和吸引企业家投资。法团业务利得税的税率为16%,薪俸税税率为15%,与其他国家的税率相比,两者均属偏低。
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由紧密联系的金融机构和市场组成
3. 没有制造业的香港,靠什么持续发展经济
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 1950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从50年代起香港开始工业化,到1970年 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着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 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 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始 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 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 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 2000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2717亿港元,贸易总额达到32307亿港元,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实体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10丌箱,居世界第一位;有154家银行 , 拥有外资银行数量居世界第三位 2000年末香港股市总市值达48625亿港元,居世界第九位;外汇市场每日成交额达790亿美元 居世界第七位;2000年末外汇储备高达1075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 香港的优势在于其属国际化的城市,拥有便利的营商环境、完备的法律体制 自由贸易政策和资讯流通、公平开放的竞争,以及金融网络、通讯基建网络等便利因素。 此外,香港拥有庞大的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以及低税率的简明税制等优势条件 使得香港发展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4. 香港人有哪些创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香港是金融中心,经济发达,优秀的商人辈出,香港商人有以下的特点:1、快即所谓行船争斩缆,月饼我卖先。总之,做生意要懂得饮头道汤。这些赚钱斗快的做法,多出现在潮流性与季节性的产品生意中。但是,对于一些创新性质的产品,太早推出的话,人们可能未能同步,觉得太快,不能接受,像时装设计便存在这种问题。 2、精精仔主义是香港新一代创业者的形象。聪明醒目、大器早成的形象始终是人们喜欢看到的,这些形象对推动他们个人与经营的生计很有帮助。 3、有要有一个像样的档口、门面,顾客才会摸上门,这也是所谓必须建立一间公司的原因。一般人都相信生意是建立在有人有物的基础上,因此你必须给人家你绝非一无所有,对方不是第一个顾客的感觉。 4、勇香港人最流行的成语之一,就是勇者无惧。所以,有人说香港人最富冒险精神,凡有新的产品、新的市场行情 5、一香港人特别喜欢一字,如阿一鲍鱼、《一周刊》、全港销量第一的啤酒、世界销量第一香烟等。竞争第一是资本主义的精神,在广告标语、企业名称及市场定位上,香港人充满阿一精神,尽管凡事认真,有点自大与目中无人,做阿一是无数创业者的最高目标,也满足大众锦上添花的习性,把自己包装成阿一,就是针对大家跟随的心理。 6、笨笨字诀的后着是除笨有精。笨只是包装手法。在做生意的手法上,对方口口声声说已经没赚、卖大包,益街坊、为搏长线,蚀底一次的时候,可能根本是口是心非。最成功的推销员,外貌可能是猪头柄一人入局。香港有些店铺一年到头都大肆张贴标语宣告血本无归大减价,买一送一大行动,都是利用这种除笨有精的策略。不然,怎么可以宣告蚀本经营,一年后仍继续营业?有时疯狂酬宾大减价,只是企业想套现清理旧货的手段。 7、玩许多创业者都会说:我搞小生意,纯粹为了好玩。你对他们来无踪、去无影的潇洒作风,可能很欣赏,但如果你购买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你可能发觉他们的收费一点也不好玩。若想给人玩世不恭的感觉,必须先做到艺高胆大,才不会给人轻浮肤浅不踏实的感觉。许多出售特殊技能的创业者都喜欢摆出这种姿态,如商业美术设计师、摄影师、小说家、音乐家等,都常见所谓艺术家脾气,这是难度颇高的个人包装,就是如果你不喜欢,可以不买,有时其实只是退一步、进两步的销售手法。 8、勤香港是金融中心,经济发达,优秀的商人辈出,香港商人有以下的特点:1、快即所谓行船争斩缆,月饼我卖先。总之,做生意要懂得饮头道汤。这些赚钱斗快的做法,多出现在潮流性与季节性的产品生意中。但是,对于一些创新性质的产品,太早推出的话,人们可能未能同步,觉得太快,不能接受,像时装设计便存在这种问题。 2、精精仔主义是香港新一代创业者的形象。聪明醒目、大器早成的形象始终是人们喜欢看到的,这些形象对推动他们个人与经营的生计很有帮助。 3、有要有一个像样的档口、门面,顾客才会摸上门,这也是所谓必须建立一间公司的原因。一般人都相信生意是建立在有人有物的基础上,因此你必须给人家你绝非一无所有,对方不是第一个顾客的感觉。 5、一香港人特别喜欢一字,如阿一鲍鱼、《一周刊》、全港销量第一的啤酒、世界销量第一香烟等。竞争第一是资本主义的精神,在广告标语、企业名称及市场定位上,香港人充满阿一精神,尽管凡事认真,有点自大与目中无人,做阿一是无数创业者的最高目标,也满足大众锦上添花的习性,把自己包装成阿一,就是针对大家跟随的心理。 6、笨笨字诀的后着是除笨有精。笨只是包装手法。在做生意的手法上,对方口口声声说已经没赚、卖大包,益街坊、为搏长线,蚀底一次的时候,可能根本是口是心非。最成功的推销员,外貌可能是猪头柄一人入局。香港有些店铺一年到头都大肆张贴标语宣告血本无归大减价,买一送一大行动,都是利用这种除笨有精的策略。不然,怎么可以宣告蚀本经营,一年后仍继续营业?有时疯狂酬宾大减价,只是企业想套现清理旧货的手段。 7、玩许多创业者都会说:我搞小生意,纯粹为了好玩。你对他们来无踪、去无影的潇洒作风,可能很欣赏,但如果你购买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你可能发觉他们的收费一点也不好玩。若想给人玩世不恭的感觉,必须先做到艺高胆大,才不会给人轻浮肤浅不踏实的感觉。许多出售特殊技能的创业者都喜欢摆出这种姿态,如商业美术设计师、摄影师、小说家、音乐家等,都常见所谓艺术家脾气,这是难度颇高的个人包装,就是如果你不喜欢,可以不买,有时其实只是退一步、进两步的销售手法。 8、勤这是最古老的创业格言之一。勤俭可以兴家,上一代成功的创业者,如林百欣、邵逸夫等都是很勤勉的企业家。 毋庸置疑,勤勉是创业者必具的条件,特别在创业初期,如果不勤勉,根本成功无望。但勤勉不是创业成功的全部原因。所谓勤,不单身体要勤勉,脑袋也要勤勉,只有多动脑筋,有头脑和善于掌握机会的人,才会成功。 9、信信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强调信用,第二则是强调信心。做生意讲究信誉,生意伙伴、银行、供应商及消费者的信心,是商业机构值钱的资产之一。信用是靠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财产,有长线发展打算的创业者,绝不能苟且,这是最古老的商业道德。 10、跟并非人人都想做开路先锋,因为风险甚大,大部分人只会跟风潮流兴啥就搞啥,总之紧贴潮流不蚀本。
5. 香港人的生意经是
关键词一:“快”香港人做生意,行动相当迅速。一旦看准了机会,便会马上付诸行动。“行船争斩缆,月饼我卖先”便是其果断行动的真实写照。这些赚钱斗快的做法,多出现在潮流性与季节性的产品的生意中。关键词二:“精”精是香港城中新一代创业者的特点。聪明醒目、早成大器往往是人们乐于看到的,与此同时,这种形象也有利其进行创业。关键词三:“勇”什么成语在香港最流行?勇者无惧。香港人最具冒险精神,凡是新的生意理念,新的市场,都有人敢去尝试。香港人还有“拔逆水”之称,在很多时候,创业者都是在心口写了“勇”字,在这种精神下去开拓一篇新天地。关键词四:“一”香港人充满“阿一”精神,因此也特别喜欢“一”字,在广告标语、企业与市场定位方面,都有不当第“一”不罢休的精神。另外,以“一”定位,还有一种希望别人追随的心理。关键词五:“信”在香港,信用两种含义。一是“信用”,二是“信心”。香港人认为,做生意不但要讲究信誉,还要注意培养生意伙伴、供应商及消费者的信心,这样才能在商场上“如鱼得水”,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6. 创业为什么能带动经济发展 (请从经济学角度回答)
创业带动就业,就业的人多了自然带动经济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在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工作的实践,深入认识扩大就业的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第一,这是针对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的特点提出来的。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吸纳劳动力的作用有所减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90多万人就业,到“十五”时期,下降到仅能带动80多万人就业。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下,即使保持同样的发展速度,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越来越有限,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来扩大就业,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情况下,更要强调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第二,这是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劳动者在创业的时候,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通过合伙创业、组建公司等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时,许多下岗职工不是等着国家或企业给自己重新分配岗位,而是勇敢地走出去,艰苦创业,不但自己当上了创业者,还带动或帮助同自己一起下岗的职工实现了再就业。劳动保障部门近年来组织创业培训的实践证明,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下,一个职工创业一般可以带动五个职工实现就业。
第三,这是着眼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提出来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普查,我国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只有2.5个,比一般发展中国家还少22~27个左右。企业数量少,就业的容量当然也就小。目前,不论是学有所长的大学毕业生,还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年轻打工者,就业时多数都是托亲靠友,希望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很少有人主动地去创业、去办企业。教育部统计表明,2005年自主创业的本科毕业生只占毕业生总数的0.4%。北京作为全国的“人才大本营”,在2006年17.5万名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也仅有146人,不到毕业生总数的0.1%。这表明我国新成长劳动力的创业精神还很不适应扩大就业的要求,必须鼓励全社会劳动者,特别是精力旺盛的青年人大胆创业。
为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政府要从鼓励劳动者创业出发,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加快制定面向全体城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扩大扶持创业的范围。另一方面,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越来越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劳动者要主动适应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通过劳务派遣、家政服务、承揽大公司的外包业务等多种形式,或实现就业,或组建公司去创业。除了这两个方面之外,党的十七大报告还强调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创业培训是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劳动者的创业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加强创业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创业培训的成功率。
我国人口多,就业任务重,解决好就业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民生问题。扩大就业,不仅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劳动者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更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形成浓厚的创业氛围,鼓励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只有这样,我国的就业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7. 香港创业政府资助计划具体都有哪些
香港创业政府资助计划主要是从宏观和大环境上来保障企业发展。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官网中具体的香港创业政府资助计划来说包括:
中小企业资助计划,这个计划为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小型企业提供经济资助。
创新及科技基金,政府基金用于创意及创新科技的公司提供支持。
除了上述两个重磅资助计划以外,还包括:设计创业培育计划(简称DIP)、数码港培育计划、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想要了解更多资讯,可以去香港投资推广署的官网看看。